第174章 中華商會
歡喜鴛鴦,決戰大明帝國 作者:盲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們結黨營私,卻唯獨將他這位大明皇帝孤立起來。想盡各種辦法來蒙蔽、混淆他的視聽,讓他難以分辨是非真假。
王承恩默默的將散落在地上的奏本逐一撿起,小心翼翼的放回到禦書案上。
他注意到崇禎靠坐在龍椅之上,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之中。
過了一會兒,崇禎從中翻出了內閣擬定的治罪奏本。他拿起朱筆,毫不猶豫的將馬健和馬成的名字從奏本中劃去。
緊接著,他又在內閣擬出的犒賞奏本上,用朱筆寫上了馬健和馬成的名字,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必須要有果斷的決策和公正的獎懲,才能維護國家的穩定和民心的安寧。
“膠東靈山衛指揮使馬健父子,不辭辛勞奉旨北上勤王,其忠君愛國之心,雖敗猶榮。
此奏本駁回內閣再議,為其父子平冤昭雪。
其子馬超年輕有為,當授遊擊將軍一職,自籌兵馬駐守神木縣長城一線,受延綏鎮節製。”
崇禎放下手中朱筆,重新審閱了一遍自己的批示,然後如釋重負的輕歎了一口氣。
崇禎七年的大明中樞內閣中,周延儒剛剛遭受彈劾告老還鄉,溫體仁借勢上位成為了新一任內閣首輔。
當溫體仁看到王承恩親自送來的奏本,看到崇禎皇帝的禦筆朱批後,心中感覺甚是不解。
他不明白崇禎為什麽會突然心血來潮,把幾年前的奏本翻找出來,又給出了一個與之前完全不同的批閱意見。
而且還在奏本上直接寫下了處理意見,這完全不符合這位崇禎皇帝的做事風格。
要知道,他可是大明國皇帝啊!感覺滿意就隻需要在奏本上批寫“閱可”兩字,如果不合心意大可以駁回再議。
皇帝這樣做的好處甚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萬一在執政過程中出現任何錯誤,都可以順理成章的推卸給臣子們去承擔。
因為皇帝從未給出過任何直接意見,僅僅是將不合心意的奏本駁回,然後讓臣子們去私下揣測聖意,並不斷調整奏本內容,直到皇帝感到滿意為止。
這樣一來,皇帝就無需為具體事件負責,所有責任都會由那些揣摩皇帝意圖並做出決策的臣子承擔,而皇帝自然也不會過度追究臣子的過錯。
可今日崇禎皇帝卻如此一反常態,竟然親自批注了處理意見,還賜予馬超遊擊將軍一職。這其中必然是隱藏著某些深意,
亦或者,這隻是崇禎皇帝一時興起,想要與內閣玩弄權術?畢竟,聖意難測嘛!
溫體仁深知官場如戰場,稍有不慎便可能萬劫不複。如今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他必須要小心應對才行。
於是,他決定先按兵不動,仔細觀察一番形勢再說,看看崇禎皇帝究竟意欲何為,同時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防不測之事發生。
溫體仁心中雖然滿是驚恐,但他那張平靜如水的麵龐上,卻看不出有絲毫情緒上的波動,對王承恩說道:
“王公公,請稍等片刻。這件事情我需要與吳宗達、王應熊、何吾騶、錢士升四位閣臣共同商議一番。
隻是,我想不通這位馬超究竟是何方神聖,居然能得到皇上如此垂青?”
王承恩一臉無辜的看著溫體仁,皮笑肉不笑的繼續說道:
“溫首輔,咱家隻是個為皇爺跑腿辦事的奴婢而已,對於這件事情,咱家可是一點都不知情呐!
既然奏本已經送到了,咱家也就不再耽擱您辦公啦!”說罷,王承恩便轉身準備離開。
溫體仁見王承恩並不願意透露其中的隱情,心中雖然有些疑惑,但也不好再繼續追問下去。
於是,他笑著站起身,親自將王承恩送出了文淵閣。
回到書房後,溫體仁立即召集了其他四位內閣輔臣,共同商議如何處理這份奏本。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後,眾人最終得出的結論竟然是拖延不辦。
因為如果要給馬健父子平反昭雪,勢必會得罪當年辦理此案的眾多官員。
而且,崇禎皇帝此次的處理意見實在有些反常。若他僅僅是在聽信了讒言之後,一時興起才做出這樣的決定,那麽事後,就需要由他們這些內閣成員來承擔朝令夕改的罪責。
不僅如此,他們確實也需要時間,去了解馬健父子當年在北京保衛戰中的真實表現。
更重要的是,這位叫馬超的人究竟是何方神聖?他又是通過什麽手段攀上了崇禎皇帝,他們才能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最終抉擇。
這一係列問題都困擾著溫體仁等人,讓他們幾位內閣輔臣感到這件事情十分棘手。
崇禎六年,大明國內出現了少有的風調雨順,陝西、山西、河南、湖廣等地的剿匪行動也進展的異常順利。
時光荏苒,這件事也漸漸的被人們淡忘,似乎從未發生過一般。
朱媺娖因為四局八司內繁忙的事務纏身,每天裏都要親自奔波於各地,不辭辛勞的為下屬們答疑解惑。
此外,她還要親自指導劉文耀的中華總商會,通過她的皇家特權,將三百年後的商貿博弈理念,向中華總商會的管理層進行灌輸。
一個月後,科技局內的各種新產品相繼研發成功,並通過商貿司實現了小規模試生產。
這些新奇特商品,在通過中華總商會的宣傳後,很快就吸引來了大明國內的幾十位商人。
然而,當他們了解到中華總商會,為入會商人製定的各項規章製度後,僅有三十名中小商人自願加入其中。
朱媺娖為了獎勵首批加入商會的成員,慷慨的將南直隸、江西、湖廣、浙江、福建、河南六省的一半市場份額劃歸給他們。
同時,她還鄭重承諾:所有在商會備案的商貿活動,都將得到中華總商會的全力支持。
中華總商會也憑借著皇家特權的秘密支撐,以及內務局曹化淳和李若璉這兩位大特務的默契協作,商會運作的簡直是如魚得水。
那三十多位入會的中小商人,以及之前加入的十多家商人,仿佛得到神靈庇佑一般迅速崛起。
中華總商會的影響力在一夜之間,便席卷了大明國的數個省份。
王承恩默默的將散落在地上的奏本逐一撿起,小心翼翼的放回到禦書案上。
他注意到崇禎靠坐在龍椅之上,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之中。
過了一會兒,崇禎從中翻出了內閣擬定的治罪奏本。他拿起朱筆,毫不猶豫的將馬健和馬成的名字從奏本中劃去。
緊接著,他又在內閣擬出的犒賞奏本上,用朱筆寫上了馬健和馬成的名字,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必須要有果斷的決策和公正的獎懲,才能維護國家的穩定和民心的安寧。
“膠東靈山衛指揮使馬健父子,不辭辛勞奉旨北上勤王,其忠君愛國之心,雖敗猶榮。
此奏本駁回內閣再議,為其父子平冤昭雪。
其子馬超年輕有為,當授遊擊將軍一職,自籌兵馬駐守神木縣長城一線,受延綏鎮節製。”
崇禎放下手中朱筆,重新審閱了一遍自己的批示,然後如釋重負的輕歎了一口氣。
崇禎七年的大明中樞內閣中,周延儒剛剛遭受彈劾告老還鄉,溫體仁借勢上位成為了新一任內閣首輔。
當溫體仁看到王承恩親自送來的奏本,看到崇禎皇帝的禦筆朱批後,心中感覺甚是不解。
他不明白崇禎為什麽會突然心血來潮,把幾年前的奏本翻找出來,又給出了一個與之前完全不同的批閱意見。
而且還在奏本上直接寫下了處理意見,這完全不符合這位崇禎皇帝的做事風格。
要知道,他可是大明國皇帝啊!感覺滿意就隻需要在奏本上批寫“閱可”兩字,如果不合心意大可以駁回再議。
皇帝這樣做的好處甚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萬一在執政過程中出現任何錯誤,都可以順理成章的推卸給臣子們去承擔。
因為皇帝從未給出過任何直接意見,僅僅是將不合心意的奏本駁回,然後讓臣子們去私下揣測聖意,並不斷調整奏本內容,直到皇帝感到滿意為止。
這樣一來,皇帝就無需為具體事件負責,所有責任都會由那些揣摩皇帝意圖並做出決策的臣子承擔,而皇帝自然也不會過度追究臣子的過錯。
可今日崇禎皇帝卻如此一反常態,竟然親自批注了處理意見,還賜予馬超遊擊將軍一職。這其中必然是隱藏著某些深意,
亦或者,這隻是崇禎皇帝一時興起,想要與內閣玩弄權術?畢竟,聖意難測嘛!
溫體仁深知官場如戰場,稍有不慎便可能萬劫不複。如今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他必須要小心應對才行。
於是,他決定先按兵不動,仔細觀察一番形勢再說,看看崇禎皇帝究竟意欲何為,同時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防不測之事發生。
溫體仁心中雖然滿是驚恐,但他那張平靜如水的麵龐上,卻看不出有絲毫情緒上的波動,對王承恩說道:
“王公公,請稍等片刻。這件事情我需要與吳宗達、王應熊、何吾騶、錢士升四位閣臣共同商議一番。
隻是,我想不通這位馬超究竟是何方神聖,居然能得到皇上如此垂青?”
王承恩一臉無辜的看著溫體仁,皮笑肉不笑的繼續說道:
“溫首輔,咱家隻是個為皇爺跑腿辦事的奴婢而已,對於這件事情,咱家可是一點都不知情呐!
既然奏本已經送到了,咱家也就不再耽擱您辦公啦!”說罷,王承恩便轉身準備離開。
溫體仁見王承恩並不願意透露其中的隱情,心中雖然有些疑惑,但也不好再繼續追問下去。
於是,他笑著站起身,親自將王承恩送出了文淵閣。
回到書房後,溫體仁立即召集了其他四位內閣輔臣,共同商議如何處理這份奏本。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後,眾人最終得出的結論竟然是拖延不辦。
因為如果要給馬健父子平反昭雪,勢必會得罪當年辦理此案的眾多官員。
而且,崇禎皇帝此次的處理意見實在有些反常。若他僅僅是在聽信了讒言之後,一時興起才做出這樣的決定,那麽事後,就需要由他們這些內閣成員來承擔朝令夕改的罪責。
不僅如此,他們確實也需要時間,去了解馬健父子當年在北京保衛戰中的真實表現。
更重要的是,這位叫馬超的人究竟是何方神聖?他又是通過什麽手段攀上了崇禎皇帝,他們才能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最終抉擇。
這一係列問題都困擾著溫體仁等人,讓他們幾位內閣輔臣感到這件事情十分棘手。
崇禎六年,大明國內出現了少有的風調雨順,陝西、山西、河南、湖廣等地的剿匪行動也進展的異常順利。
時光荏苒,這件事也漸漸的被人們淡忘,似乎從未發生過一般。
朱媺娖因為四局八司內繁忙的事務纏身,每天裏都要親自奔波於各地,不辭辛勞的為下屬們答疑解惑。
此外,她還要親自指導劉文耀的中華總商會,通過她的皇家特權,將三百年後的商貿博弈理念,向中華總商會的管理層進行灌輸。
一個月後,科技局內的各種新產品相繼研發成功,並通過商貿司實現了小規模試生產。
這些新奇特商品,在通過中華總商會的宣傳後,很快就吸引來了大明國內的幾十位商人。
然而,當他們了解到中華總商會,為入會商人製定的各項規章製度後,僅有三十名中小商人自願加入其中。
朱媺娖為了獎勵首批加入商會的成員,慷慨的將南直隸、江西、湖廣、浙江、福建、河南六省的一半市場份額劃歸給他們。
同時,她還鄭重承諾:所有在商會備案的商貿活動,都將得到中華總商會的全力支持。
中華總商會也憑借著皇家特權的秘密支撐,以及內務局曹化淳和李若璉這兩位大特務的默契協作,商會運作的簡直是如魚得水。
那三十多位入會的中小商人,以及之前加入的十多家商人,仿佛得到神靈庇佑一般迅速崛起。
中華總商會的影響力在一夜之間,便席卷了大明國的數個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