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兩個目的
歡喜鴛鴦,決戰大明帝國 作者:盲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超看著一臉嚴肅的三管家,心中不由感覺好笑,暗想:
“老子就是想鬧出點動靜出口惡氣,順便把隊伍拉出來練練手,全當是對他們一年來訓練成果的考核了。
至於這擦屁股的破事兒,老子才懶得管呢!”
盡管他心中充滿了各種想法,以及對大明國那些特權階層的鄙夷。
但他的臉上卻裝出一副驚慌失措的樣子,連連向三管家行禮道謝。
“三管家教訓得極是,這件事確實是我太過年輕氣盛、行事魯莽了。
既沒有及時向您稟報此事,也沒有聽從王先生和趙師傅的勸告,才會惹出這麽大的亂子。
既然是我犯下的錯,那我甘願接受三管家的任何責罰。”
“罷了罷了!”
三管家擺了擺手,露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神色,繼續說道:
“隻要五公子日後行事能夠沉穩一些,遇到問題時,要多與王先生還有我商量商量便好。
你還是趕緊將這些少年,都帶回學校去吧!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官府派遣來的衙役處理。”
“多謝三管家相助,我這就帶著人回去。”
馬超說完後,就向身後的學員們擺手示意,讓他們返回黃埔學校待命。但他卻被三管家再次喊住。
“咱家來的時候聽說,學校裏這群少年行事魯莽,出手不知輕重,導致十幾名鄉丁受傷。
照此情形來看,如果想要快速平息此事,免不了要花些銀兩疏通才行。
五公子,您回去之後,最好是請王先生來這裏協助吧?”
“好的,一切都聽憑三管家的安排,我這就回去將王先生放出來。”
三管家一聽馬超所言,心中立刻就明白了,向來處事沉穩的王先生此次為何不在場,原來竟是被馬超給關押了起來。
他不禁皺起眉頭,苦笑著說道:
“那你就趕緊回去吧!你們這些年輕人繼續留在這裏,隻會讓當前的局勢難以收場。”
馬超帶領著學員們回到黃埔學校後,便派遣王先生和趙大龍一同出麵,與三管家共同處理善後事宜。
而他卻留在學校內召開總結大會,針對此次實戰行動中,學員們的表現進行點評。
馬超身姿挺拔如鬆,眼神堅定而充滿激情,用沉穩而有力的聲音說道:
“同學們,經過大家不懈的努力和奮鬥,黃埔學校第一期課程已經全部提前完成!
這是我們共同的榮耀,也是我們邁向成功的堅實一步。”
接著,他微微一頓,給學員們留出鼓掌歡呼的時間,繼續說道:
“從明天開始,你們將迎來,以政治教育課為主導的第二期課程。
這一階段的學習將會持續半年時間,我相信通過接下來的深入學習,你們會對國家、民族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
當第二期課程考核結束後,你們將步入黃埔學校的第三期課程。
到那個時候,你們將走出校門,去麵對腥風血雨的實戰考驗,將所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
那將是檢驗你們實力的時刻,也是展現你們個人價值的舞台。”
隨著講話的進行,馬超的情緒逐漸亢奮起來,他的言語中透露出對這個時代的痛恨。
“這個世界並不完美,更不公平,到處都充滿了壓迫與苦難。
所以我們才要在學習中醒悟,在實踐中懂得思考,在戰鬥中去體現自我價值。
向更多的人去揭示這個世界的真相,讓受苦受難的勞苦大眾支持我們,讓君主專製統治下的特權階層去顫抖吧!
我們黃埔學校的楹聯是什麽?”
“貪生怕死勿入此門,升官發財請往他處。”所有學員齊聲高呼道。
“我們黃埔學校的校訓是什麽?”
“忠誠、勇敢、奉獻。”學員們再次高呼道。
“我們黃埔學校的格言,又是什麽?”
“自由、民主、仁愛。”
馬超聽著學員們的呐喊聲,頓時感覺渾身熱血沸騰,再一次找回了自己在三百年後,那段在軍校時的戰鬥激情。
他揮舞著手臂,肆意宣泄著心中的豪情壯誌,大聲說道:
“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無論在何時、何地、何種身份,都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
在磨難中要堅定信念,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要勇往直前。讓我們攜手共進,一同改天換地造福華夏!”
他的話語聲就猶如戰鼓,激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點燃了所有學員心中的無盡鬥誌。
學員們目光炯炯,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看到了他們追隨校長橫刀立馬的豪邁人生。
最後並沒有口號聲再次響起來,也沒有首戰勝利後的狂歡慶祝,但每一個人的心中,卻都生出了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當買糧事件所引起的風波,在德王府以及濟南官府的出麵調解下,馬超掏出了二百兩銀子息事寧人。
馬家村內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之前那種平靜的狀態中,周邊數村,卻再也沒有人膽敢輕易招惹馬家村了。
王先生與三管家一同處理完這場紛爭後,便獨自一人前來尋找馬超,準備與他談一談心。
“五公子啊!《孫子兵法》有雲: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那麽,您能否告訴我,為何要借助這次高價買糧之事,向周邊數村鄉老,以及官府發起爭端嗎?”
馬超聞言卻笑了起來,他解釋道:
“我此番舉動並非是心血來潮,更不是因為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
我要替百姓們向特權階層發起一次挑戰,看看濟南府這裏的百姓,是否已經無法忍受壓迫而願意奮起反抗。
同時也是對黃埔學校的一次檢驗,看看經過這一年的時間,那些少年們是否能派上用場。
關於造反起義之事,我目前尚未考慮周全,所以在這次行動中並沒有動真格的。”
“那麽,您的目的達成了嗎?”王先生再次問道。
“檢驗學員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然而濟南府百姓的反應卻令我大失所望。
他們在權貴的威逼下選擇了退讓,放棄了高價賣糧的巨大利益誘惑。
寧願繼續承受壓迫和剝削,也不敢冒險去爭取更好的生活。
如此看來,馬家村並非是我們起義的理想之地。咱們還要另外再尋找一塊風水寶地,等待機會的成熟。
“老子就是想鬧出點動靜出口惡氣,順便把隊伍拉出來練練手,全當是對他們一年來訓練成果的考核了。
至於這擦屁股的破事兒,老子才懶得管呢!”
盡管他心中充滿了各種想法,以及對大明國那些特權階層的鄙夷。
但他的臉上卻裝出一副驚慌失措的樣子,連連向三管家行禮道謝。
“三管家教訓得極是,這件事確實是我太過年輕氣盛、行事魯莽了。
既沒有及時向您稟報此事,也沒有聽從王先生和趙師傅的勸告,才會惹出這麽大的亂子。
既然是我犯下的錯,那我甘願接受三管家的任何責罰。”
“罷了罷了!”
三管家擺了擺手,露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神色,繼續說道:
“隻要五公子日後行事能夠沉穩一些,遇到問題時,要多與王先生還有我商量商量便好。
你還是趕緊將這些少年,都帶回學校去吧!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官府派遣來的衙役處理。”
“多謝三管家相助,我這就帶著人回去。”
馬超說完後,就向身後的學員們擺手示意,讓他們返回黃埔學校待命。但他卻被三管家再次喊住。
“咱家來的時候聽說,學校裏這群少年行事魯莽,出手不知輕重,導致十幾名鄉丁受傷。
照此情形來看,如果想要快速平息此事,免不了要花些銀兩疏通才行。
五公子,您回去之後,最好是請王先生來這裏協助吧?”
“好的,一切都聽憑三管家的安排,我這就回去將王先生放出來。”
三管家一聽馬超所言,心中立刻就明白了,向來處事沉穩的王先生此次為何不在場,原來竟是被馬超給關押了起來。
他不禁皺起眉頭,苦笑著說道:
“那你就趕緊回去吧!你們這些年輕人繼續留在這裏,隻會讓當前的局勢難以收場。”
馬超帶領著學員們回到黃埔學校後,便派遣王先生和趙大龍一同出麵,與三管家共同處理善後事宜。
而他卻留在學校內召開總結大會,針對此次實戰行動中,學員們的表現進行點評。
馬超身姿挺拔如鬆,眼神堅定而充滿激情,用沉穩而有力的聲音說道:
“同學們,經過大家不懈的努力和奮鬥,黃埔學校第一期課程已經全部提前完成!
這是我們共同的榮耀,也是我們邁向成功的堅實一步。”
接著,他微微一頓,給學員們留出鼓掌歡呼的時間,繼續說道:
“從明天開始,你們將迎來,以政治教育課為主導的第二期課程。
這一階段的學習將會持續半年時間,我相信通過接下來的深入學習,你們會對國家、民族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
當第二期課程考核結束後,你們將步入黃埔學校的第三期課程。
到那個時候,你們將走出校門,去麵對腥風血雨的實戰考驗,將所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
那將是檢驗你們實力的時刻,也是展現你們個人價值的舞台。”
隨著講話的進行,馬超的情緒逐漸亢奮起來,他的言語中透露出對這個時代的痛恨。
“這個世界並不完美,更不公平,到處都充滿了壓迫與苦難。
所以我們才要在學習中醒悟,在實踐中懂得思考,在戰鬥中去體現自我價值。
向更多的人去揭示這個世界的真相,讓受苦受難的勞苦大眾支持我們,讓君主專製統治下的特權階層去顫抖吧!
我們黃埔學校的楹聯是什麽?”
“貪生怕死勿入此門,升官發財請往他處。”所有學員齊聲高呼道。
“我們黃埔學校的校訓是什麽?”
“忠誠、勇敢、奉獻。”學員們再次高呼道。
“我們黃埔學校的格言,又是什麽?”
“自由、民主、仁愛。”
馬超聽著學員們的呐喊聲,頓時感覺渾身熱血沸騰,再一次找回了自己在三百年後,那段在軍校時的戰鬥激情。
他揮舞著手臂,肆意宣泄著心中的豪情壯誌,大聲說道:
“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無論在何時、何地、何種身份,都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
在磨難中要堅定信念,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要勇往直前。讓我們攜手共進,一同改天換地造福華夏!”
他的話語聲就猶如戰鼓,激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點燃了所有學員心中的無盡鬥誌。
學員們目光炯炯,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看到了他們追隨校長橫刀立馬的豪邁人生。
最後並沒有口號聲再次響起來,也沒有首戰勝利後的狂歡慶祝,但每一個人的心中,卻都生出了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當買糧事件所引起的風波,在德王府以及濟南官府的出麵調解下,馬超掏出了二百兩銀子息事寧人。
馬家村內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之前那種平靜的狀態中,周邊數村,卻再也沒有人膽敢輕易招惹馬家村了。
王先生與三管家一同處理完這場紛爭後,便獨自一人前來尋找馬超,準備與他談一談心。
“五公子啊!《孫子兵法》有雲: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那麽,您能否告訴我,為何要借助這次高價買糧之事,向周邊數村鄉老,以及官府發起爭端嗎?”
馬超聞言卻笑了起來,他解釋道:
“我此番舉動並非是心血來潮,更不是因為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
我要替百姓們向特權階層發起一次挑戰,看看濟南府這裏的百姓,是否已經無法忍受壓迫而願意奮起反抗。
同時也是對黃埔學校的一次檢驗,看看經過這一年的時間,那些少年們是否能派上用場。
關於造反起義之事,我目前尚未考慮周全,所以在這次行動中並沒有動真格的。”
“那麽,您的目的達成了嗎?”王先生再次問道。
“檢驗學員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然而濟南府百姓的反應卻令我大失所望。
他們在權貴的威逼下選擇了退讓,放棄了高價賣糧的巨大利益誘惑。
寧願繼續承受壓迫和剝削,也不敢冒險去爭取更好的生活。
如此看來,馬家村並非是我們起義的理想之地。咱們還要另外再尋找一塊風水寶地,等待機會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