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自產的新裝備
我在永不磨滅的番號當政委 作者:莫問大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天後,地瓜、熱鬧、牛三、周小福、穀滿倉等挑出來的一批連級幹部回到霍林郭勒,進入抗大。
話說抗大現在又增設了裝甲兵科,周衛國兼任學科主任,裝甲旅裏麵幾位團、營長,也就是當初從大後方過來的那些學過裝甲兵指揮的幹部兼任教員。
裝甲兵院校沒有並入抗大,那裏是培訓基層坦克指揮員、維修員之類的,抗大是培養裝甲部隊作戰指揮官的,不衝突。
至於兩個裝甲旅的訓練,現在基本上都已經進入正軌了,周衛國他們隻要平時不上課的時候去看一趟就行。
抗大東北分校第一期正式的三年製學員,全軍隻招了200名,依照選修學科分成6個班,步兵、炮兵、工兵、裝甲兵、行政、後勤。
每周學習5天,周末放假。
課程嘛就比較多了,上麵那些是其實是選修的,課程一般在上午。下午的政治思想課才是必修課,大家都一樣。
懂的都懂。
學員主要來自於這一批投奔過來的,那些自主抗日武裝的領導,比如霍進旗這樣比較老實的,以及之前在建設兵團、後勤處當幹部的那些文化程度較高的學生兵。
其他人都是自主報名,霍進旗他們就是強製要求去進修。
懂的也懂......
至於地瓜他們這些連級幹部,上的是短期的培訓班,預計學習時間6個月。
。。。。。。
抗大門口,地瓜等入學的幹部們排成兩排,緩緩朝前移動。
邊上由警備11團戰士維持秩序。
其實也不用維持,都是老兵了。
入學的幹部們有的充滿幹勁,有的垂頭喪氣。
就比如地瓜,垂頭喪氣的小學渣。
他們都背著行軍背包,棉被什麽的,以及其他生活用品沒帶,學校宿舍門口有人在那兒發呢。
遠處,陳大雷和剛當上警備第11團團長的三營長站在一起,笑眯眯地看著正在往學校裏走的幹部們。
就聽陳大雷感慨道:“好,好啊,前年我從鹽城抗大分校出來前,也是營長,出來後就給老韓當了副司令。
400多學生,以後就又是400多個陳大雷!”
三營長則是一臉的羨慕:“我也想進去學啊。”
“有機會的,明年申請下一期唄!”陳大雷笑著鼓勵了一句。
接著又轉頭看向三營長:“這幾天適應得怎麽樣啊老夥計?”
三營長聞言頓時咂吧了一下嘴:“司令員呐,不是給你丟人,我一看他們訓念,我滴個乖乖呀!
我跟你講,步槍,每人每次十發,機槍,每人每次一搏發!
我看了辣個場麵,當時我的下巴都掉下來嘍啊!”
“哈哈哈哈哈......”
陳大雷被逗笑,三營長則是訕笑,同時又很吃味:“早都聽說這個挺進軍富裕,沒想到富裕到這個程度!
我們當時打仗,每人能分十發子彈那就不得了了。
你再看他們裝備,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繳獲了一挺歪把子機槍,當時你高興得兩天睡不好覺,現在嘞,一鍋班一挺,辣機槍打起來嘎嘎的聲音......
這還隻是二線的警備團喏,聽說一線部隊還有炮兵、卡車,嘖嘖嘖。
我講句不好聽嘞,當區我們要是有這樣的裝備,嗬,鬆井聯隊,辣就是個屁!”
陳大雷笑眯眯地聽完老部下的吐槽,從胸口兜裏掏出煙,給遞了一根。
三營長連忙幫他點上。
陳大雷抽了口煙後,說道:“所以啊,得你去適應你現在的部隊,不能讓部隊來適應你。
徐政委跟我透露過,本來以你的能力,當個主力團長根本沒問題,但是你之前的戰術習慣跟挺進軍的部隊很不搭,所以才安排你先當個警備團長。
我就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你突然從一個長工編成土財主了,一時半會兒你反應不過來。”
一聽這話,三營長頓時眉開眼笑:“我明白,我一定努力適應,改變打法習慣!”
。。。。。。。
同一時間,沙爾呼熱鎮,工業基地。
群山之間,那些個大大小小的山坳全都讓挺進軍的工業基地占滿了。
這時候徐岩正在李文亮、張楚,以及兵工廠廠長趙炎的陪同下,在兵工廠的靶場試槍。
這個趙炎是原九縱兵工廠過來的老師傅,雖然隻有36歲,但他是造了十幾年的槍械了,最早是太原兵工廠的師傅,太原淪陷後加入的我軍。
挺進軍的這個兵工廠,是整個複製過來的春田兵工廠,所以諸如加蘭德之類的美式輕武器,這邊的技術都是現成的,基本是開工了就能造。
之所以拖到現在,是徐岩讓他們改了口徑。
目前挺進軍用的子彈口徑有4種,駁殼槍的7.63x25毫米口徑,mp40衝鋒槍的9x1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也就是魯格手槍彈),再就是中正步槍、98k狙擊步槍、以及mg42的7.92x57毫米步槍彈。
最後就是老幹媽的12.7x99毫米機槍彈。
現在4種口徑,算盤那邊還不至於發瘋,要是再加個7.62的,那就沒準兒了。
徐岩心疼他啊,就剩那麽幾根頭發了,再撓就真禿了。
ak的設計圖紙倒也有,係統狗子那邊買就是了,不過這槍是用中間威力步槍彈的,也不能和現有的mg42通用,又是一個問題。
所以要裝備ak,那就最好連rpk一起裝備,這樣能減少後勤負擔。
機槍的持續火力還是必須要有的。
關鍵7.92的子彈也省不了,那不還有精確射手和狙擊手這兩個編製呢麽?
再說戰士們拿到新槍還是要適應,頻繁的適應新裝備也不好,所以還是等眼前這一仗打完,看看情況再說。
綜合考慮之後,徐岩決定先生產步槍和手槍。
步槍換成m1加蘭德,彈藥方麵把原本的7.62x63毫米步槍彈,換成跟mg42通用的7.92x57毫米。
手槍麽,是時候跟駁殼槍說拜拜了,雖然這是一款功勳卓著的武器。
主要還是特戰隊在行動的時候反應,說駁殼槍拔槍太麻煩,緊急情況來不及出手。
所以徐岩就下令讓兵工廠生產m1911手槍,雖然這款手槍是柯爾特的,但是這款手槍需求太大了,春田當然有生產授權,產線都是現成的。
本來還想把彈藥口徑也換成9毫米的帕拉貝魯姆手槍彈,這樣又可以跟mp40通用。
但是吧,考慮到9毫米子彈確實殺傷力不夠,就說鷹醬的佛波勒們,清空彈夾才能弄死一個黑蜀黍......
咳咳!
軍用和警用還是得有區別,所以最後還是選用原先的11.43口徑,戰場上一槍就能撂倒一個鬼子!
現在擺在徐岩麵前的,就是一支7.92版本的加蘭德,以及一支m1911。
讓徐岩流口水的是那把手槍,他小心翼翼地將其拿起,撫摸著槍身。
黑色的漆,胡桃木握把,咋看咋喜歡。
他轉過身巴巴地看著李文亮他們:“試過槍沒有?”
李文亮笑道:“早就試過了,不然也不敢讓你這大政委來試槍啊,萬一出點意外,司令員不得片兒了我們?”
“嗬嗬嗬嗬嗬......”
徐岩看著槍身上的編號,42-9-00001,也就是42年9月生產的第一支手槍。
還有配套的槍套,按徐岩的要求,有兩款,可以綁在腿上,也可以串在皮帶上。
“這把歸我了!”徐岩美滋滋的說道,然後取下彈夾,打開桌上的子彈盒子,熟練地給手槍裝彈。
開保險,上膛,一看對麵30米開外的靶子,徐岩轉過臉看向張楚。
“老張,眼鏡借我戴一下。”
張楚還以為他要幹嘛呢,一聽這話直接無語,摘下自己的眼鏡遞了過去:“您自個兒配一副唄。”
徐岩一邊戴眼鏡,一邊隨口說道:“我怕漲度數然後遺傳給下一代。”
“這還會遺傳?”張楚嚇了一跳。
然而徐岩沒鳥他了,直接轉身抬手,雙手握槍,瞄準30米外的靶子。
“砰!砰!砰......”
清空彈夾後,徐岩依舊興奮,這槍又帥又猛。
至於邊上的加蘭德,沒啥興趣,讓大狗試吧。
李文亮抬手接過邊上警衛員遞過來的望遠鏡,舉起看靶子。
“喲,不錯啊,1發9環,3發7環,剩下的也在靶上!”
“那是!”徐岩嗤笑著摘下眼鏡還給張楚,“我要不是近視,那高低也得是個神槍手!”
李文亮也無語了,誇他一句胖,還喘上了。
但人家是政委,還心黑得很,不好吐槽啊!
這時徐岩又問道:“哪個喀秋莎研究得咋樣了?”
之前徐岩不是抽了3次雷達沒抽中麽,其中一次抽到了一輛喀秋莎,之後又抽到了喀秋莎火箭彈的設計圖。
說他運氣好吧,想抽雷達接過3次沒抽到,說他手臭吧,偏偏抽到的東西還挺有價值,最後一次抽獎抽到的是一輛通用大卡車。
前麵兩樣東西兌換出來之後直接給開到了工業基地,丟給李文亮他們拆著玩,大卡車麽就給算盤了。
喀秋莎這玩意兒其實主要是火箭彈,車啊,導軌什麽的其實沒什麽難度。
就聽李文亮苦笑道:“那個火箭彈不好弄,還在攻關。”
“努力吧!”徐岩勉勵道,“這個火箭炮,後麵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加油!”
話說抗大現在又增設了裝甲兵科,周衛國兼任學科主任,裝甲旅裏麵幾位團、營長,也就是當初從大後方過來的那些學過裝甲兵指揮的幹部兼任教員。
裝甲兵院校沒有並入抗大,那裏是培訓基層坦克指揮員、維修員之類的,抗大是培養裝甲部隊作戰指揮官的,不衝突。
至於兩個裝甲旅的訓練,現在基本上都已經進入正軌了,周衛國他們隻要平時不上課的時候去看一趟就行。
抗大東北分校第一期正式的三年製學員,全軍隻招了200名,依照選修學科分成6個班,步兵、炮兵、工兵、裝甲兵、行政、後勤。
每周學習5天,周末放假。
課程嘛就比較多了,上麵那些是其實是選修的,課程一般在上午。下午的政治思想課才是必修課,大家都一樣。
懂的都懂。
學員主要來自於這一批投奔過來的,那些自主抗日武裝的領導,比如霍進旗這樣比較老實的,以及之前在建設兵團、後勤處當幹部的那些文化程度較高的學生兵。
其他人都是自主報名,霍進旗他們就是強製要求去進修。
懂的也懂......
至於地瓜他們這些連級幹部,上的是短期的培訓班,預計學習時間6個月。
。。。。。。
抗大門口,地瓜等入學的幹部們排成兩排,緩緩朝前移動。
邊上由警備11團戰士維持秩序。
其實也不用維持,都是老兵了。
入學的幹部們有的充滿幹勁,有的垂頭喪氣。
就比如地瓜,垂頭喪氣的小學渣。
他們都背著行軍背包,棉被什麽的,以及其他生活用品沒帶,學校宿舍門口有人在那兒發呢。
遠處,陳大雷和剛當上警備第11團團長的三營長站在一起,笑眯眯地看著正在往學校裏走的幹部們。
就聽陳大雷感慨道:“好,好啊,前年我從鹽城抗大分校出來前,也是營長,出來後就給老韓當了副司令。
400多學生,以後就又是400多個陳大雷!”
三營長則是一臉的羨慕:“我也想進去學啊。”
“有機會的,明年申請下一期唄!”陳大雷笑著鼓勵了一句。
接著又轉頭看向三營長:“這幾天適應得怎麽樣啊老夥計?”
三營長聞言頓時咂吧了一下嘴:“司令員呐,不是給你丟人,我一看他們訓念,我滴個乖乖呀!
我跟你講,步槍,每人每次十發,機槍,每人每次一搏發!
我看了辣個場麵,當時我的下巴都掉下來嘍啊!”
“哈哈哈哈哈......”
陳大雷被逗笑,三營長則是訕笑,同時又很吃味:“早都聽說這個挺進軍富裕,沒想到富裕到這個程度!
我們當時打仗,每人能分十發子彈那就不得了了。
你再看他們裝備,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繳獲了一挺歪把子機槍,當時你高興得兩天睡不好覺,現在嘞,一鍋班一挺,辣機槍打起來嘎嘎的聲音......
這還隻是二線的警備團喏,聽說一線部隊還有炮兵、卡車,嘖嘖嘖。
我講句不好聽嘞,當區我們要是有這樣的裝備,嗬,鬆井聯隊,辣就是個屁!”
陳大雷笑眯眯地聽完老部下的吐槽,從胸口兜裏掏出煙,給遞了一根。
三營長連忙幫他點上。
陳大雷抽了口煙後,說道:“所以啊,得你去適應你現在的部隊,不能讓部隊來適應你。
徐政委跟我透露過,本來以你的能力,當個主力團長根本沒問題,但是你之前的戰術習慣跟挺進軍的部隊很不搭,所以才安排你先當個警備團長。
我就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你突然從一個長工編成土財主了,一時半會兒你反應不過來。”
一聽這話,三營長頓時眉開眼笑:“我明白,我一定努力適應,改變打法習慣!”
。。。。。。。
同一時間,沙爾呼熱鎮,工業基地。
群山之間,那些個大大小小的山坳全都讓挺進軍的工業基地占滿了。
這時候徐岩正在李文亮、張楚,以及兵工廠廠長趙炎的陪同下,在兵工廠的靶場試槍。
這個趙炎是原九縱兵工廠過來的老師傅,雖然隻有36歲,但他是造了十幾年的槍械了,最早是太原兵工廠的師傅,太原淪陷後加入的我軍。
挺進軍的這個兵工廠,是整個複製過來的春田兵工廠,所以諸如加蘭德之類的美式輕武器,這邊的技術都是現成的,基本是開工了就能造。
之所以拖到現在,是徐岩讓他們改了口徑。
目前挺進軍用的子彈口徑有4種,駁殼槍的7.63x25毫米口徑,mp40衝鋒槍的9x1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也就是魯格手槍彈),再就是中正步槍、98k狙擊步槍、以及mg42的7.92x57毫米步槍彈。
最後就是老幹媽的12.7x99毫米機槍彈。
現在4種口徑,算盤那邊還不至於發瘋,要是再加個7.62的,那就沒準兒了。
徐岩心疼他啊,就剩那麽幾根頭發了,再撓就真禿了。
ak的設計圖紙倒也有,係統狗子那邊買就是了,不過這槍是用中間威力步槍彈的,也不能和現有的mg42通用,又是一個問題。
所以要裝備ak,那就最好連rpk一起裝備,這樣能減少後勤負擔。
機槍的持續火力還是必須要有的。
關鍵7.92的子彈也省不了,那不還有精確射手和狙擊手這兩個編製呢麽?
再說戰士們拿到新槍還是要適應,頻繁的適應新裝備也不好,所以還是等眼前這一仗打完,看看情況再說。
綜合考慮之後,徐岩決定先生產步槍和手槍。
步槍換成m1加蘭德,彈藥方麵把原本的7.62x63毫米步槍彈,換成跟mg42通用的7.92x57毫米。
手槍麽,是時候跟駁殼槍說拜拜了,雖然這是一款功勳卓著的武器。
主要還是特戰隊在行動的時候反應,說駁殼槍拔槍太麻煩,緊急情況來不及出手。
所以徐岩就下令讓兵工廠生產m1911手槍,雖然這款手槍是柯爾特的,但是這款手槍需求太大了,春田當然有生產授權,產線都是現成的。
本來還想把彈藥口徑也換成9毫米的帕拉貝魯姆手槍彈,這樣又可以跟mp40通用。
但是吧,考慮到9毫米子彈確實殺傷力不夠,就說鷹醬的佛波勒們,清空彈夾才能弄死一個黑蜀黍......
咳咳!
軍用和警用還是得有區別,所以最後還是選用原先的11.43口徑,戰場上一槍就能撂倒一個鬼子!
現在擺在徐岩麵前的,就是一支7.92版本的加蘭德,以及一支m1911。
讓徐岩流口水的是那把手槍,他小心翼翼地將其拿起,撫摸著槍身。
黑色的漆,胡桃木握把,咋看咋喜歡。
他轉過身巴巴地看著李文亮他們:“試過槍沒有?”
李文亮笑道:“早就試過了,不然也不敢讓你這大政委來試槍啊,萬一出點意外,司令員不得片兒了我們?”
“嗬嗬嗬嗬嗬......”
徐岩看著槍身上的編號,42-9-00001,也就是42年9月生產的第一支手槍。
還有配套的槍套,按徐岩的要求,有兩款,可以綁在腿上,也可以串在皮帶上。
“這把歸我了!”徐岩美滋滋的說道,然後取下彈夾,打開桌上的子彈盒子,熟練地給手槍裝彈。
開保險,上膛,一看對麵30米開外的靶子,徐岩轉過臉看向張楚。
“老張,眼鏡借我戴一下。”
張楚還以為他要幹嘛呢,一聽這話直接無語,摘下自己的眼鏡遞了過去:“您自個兒配一副唄。”
徐岩一邊戴眼鏡,一邊隨口說道:“我怕漲度數然後遺傳給下一代。”
“這還會遺傳?”張楚嚇了一跳。
然而徐岩沒鳥他了,直接轉身抬手,雙手握槍,瞄準30米外的靶子。
“砰!砰!砰......”
清空彈夾後,徐岩依舊興奮,這槍又帥又猛。
至於邊上的加蘭德,沒啥興趣,讓大狗試吧。
李文亮抬手接過邊上警衛員遞過來的望遠鏡,舉起看靶子。
“喲,不錯啊,1發9環,3發7環,剩下的也在靶上!”
“那是!”徐岩嗤笑著摘下眼鏡還給張楚,“我要不是近視,那高低也得是個神槍手!”
李文亮也無語了,誇他一句胖,還喘上了。
但人家是政委,還心黑得很,不好吐槽啊!
這時徐岩又問道:“哪個喀秋莎研究得咋樣了?”
之前徐岩不是抽了3次雷達沒抽中麽,其中一次抽到了一輛喀秋莎,之後又抽到了喀秋莎火箭彈的設計圖。
說他運氣好吧,想抽雷達接過3次沒抽到,說他手臭吧,偏偏抽到的東西還挺有價值,最後一次抽獎抽到的是一輛通用大卡車。
前麵兩樣東西兌換出來之後直接給開到了工業基地,丟給李文亮他們拆著玩,大卡車麽就給算盤了。
喀秋莎這玩意兒其實主要是火箭彈,車啊,導軌什麽的其實沒什麽難度。
就聽李文亮苦笑道:“那個火箭彈不好弄,還在攻關。”
“努力吧!”徐岩勉勵道,“這個火箭炮,後麵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