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日便要過年了,蘇府采買年貨等事宜自然是要沈氏這個當家太太派人打點。
隻是離開月餘,管家一事由柳姨娘暫代,沈氏回來已有五日,也不見柳氏將管家的對牌送來。
卻是月華齋的李嬤嬤過來傳達老夫人趙氏要沈氏操持年貨的消息。
因著蘇鴻並無庶子女,西府各院的花銷都是從公中走賬,不過主子們的份例是有數的,若是誰想要份例之外的東西,便隻能自己花銀子置辦。
但這麽多年了,因著沈氏嫁妝豐厚,沒少私下裏填補,畢竟老太爺和老夫人最是好臉麵之人。
就比如趙氏突然想要一些品種稀奇的花草,那就必須立刻著人去安排,或者是老太爺又看中了什麽孤本,沈氏也是要拿出銀子去買來。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特別是在老太爺還未曾回臨安蘇府之時。
這兩年,倒是收斂了不少。
沈氏身邊如今得用的管事嬤嬤隻有趙嬤嬤一個,其餘能得重用的大丫鬟,隻剩下芳菲一人。
自從回府後,趙嬤嬤和芳菲兩人事情多,恨不得一人分成兩人來用,卻還是有些忙不開。
蘇願剛坐下沒一會兒,便瞧出來晚香居如今的困境來了。
她不禁在心中自責,回來這幾日,她竟是忽略了這一點。
“娘親院中人手不足,隻趙嬤嬤和芳菲姐姐兩人,怕是難免有紕漏的地方。”蘇願坐在沈氏的身旁,一臉嚴肅的說道。
沈氏見她神情頗為嚴肅,唇畔含笑:“阿願這般愁眉不展,倒是可愛得緊。”
“娘親……”蘇願被沈氏打趣,有些難為情地撒嬌。
沈氏喝了一口茶,這才開口道:“這事我已經跟趙嬤嬤商量好了,晚香居的外事管事還是得從院子裏的那些婆子媳婦當中挑選一個得用的才是。”
蘇願聞言,心下一鬆,這一點,她倒是與母親想到一處去了。
母女倆在屋中說話,趙嬤嬤領著憶秋回來了。
憶秋梳著簡單的丫髻,這麽冷的冬日,隻穿了一件單薄的灰色夾襖,什麽首飾都沒有。
蘇願看了過去,憶秋比她走之前清瘦了不少,原本清秀的麵容,多了一絲病態,兩頰凹進去不。
沈氏見到憶秋,眼眶瞬間就紅了,忙從頭上拿下一支鎏金的簪子給她。
憶秋卻跪在沈氏跟前推拒道:“奴婢拜見夫人,能再回夫人身邊伺候已經是天大的福氣。”
沈氏彎腰將憶秋扶了起來,輕歎道:“到底是我連累了你們。”
憶秋搖頭道:“夫人這話說得不對,奴婢們伺候夫人是分內之事,談何連累不連累的,夫人待我們的好,我們都記著呢,隻是小人防不勝防,往後還請夫人多加小心才是。”
“憶秋姐姐回來了就好,往後娘親身邊也多一個幫手,該高興才是。”蘇願聲音平穩清亮。
沈氏拿著帕子壓了壓眼角,笑著說道:“阿願說的對,憶秋能回來,是件高興事。”
說吧,轉頭看向趙嬤嬤道,“先帶憶秋下去收拾一下。”
趙嬤嬤帶著憶秋去下房,正巧見芳菲抱著一個青花纏枝蓮梅花瓶走了過來。
“憶秋。”芳菲眼底是藏不住的笑意。
當初去莊子上,四個大丫鬟,夫人隻帶走了她,是想著用不了幾日便會回來,誰承想,不過月餘,那日分開竟是最後一麵。
憶秋倒是沒有芳菲這般激動,隻輕聲道:“幸好你跟夫人去了莊子。”
話音剛落,芳菲的眼淚再也控製不住。
“怎麽還是這麽愛哭?”憶秋感慨道。
芳菲是四個大丫鬟中年歲最小的一個,平日裏,憶秋幾個都將她當做是妹妹般照顧。
“好了,憶秋已經回來了,有話不急在這一時。”趙嬤嬤輕咳一聲道。
芳菲抬手抹了抹眼淚,笑了笑,道:“嬤嬤說的是,我先去忙了,等晚上再來尋憶秋姐姐說話。”
她有許多話要同憶秋說。
憶秋又何嚐不是。
趙嬤嬤吩咐了小丫鬟過來收拾房間,缺了什麽一一記住,一會兒開了庫房再添置。
“嬤嬤,我一個丫鬟,用不上這麽多東西。”憶秋揪著衣擺輕聲道。
趙嬤嬤假意嗔怪道:“都是夫人吩咐的,你若是不用,便同夫人去說。”
憶秋明白夫人的一番心意,隻好點頭道:“我換一身衣裳,便去夫人跟前謝恩。”
“不急,你剛回來,先休息休息吧,大小姐還在與夫人說話,不好去打擾。”趙嬤嬤拍了拍她的手道。
憶秋剛才見到蘇願的那一刻便愣住了,往日裏大小姐也會來夫人這裏請安,可與今日她見著的卻很是不同。
“大小姐好像同夫人變得親近了。”憶秋低喃道。
趙嬤嬤聞言,臉上帶著笑意,道:“這一次去莊子,也算是福禍相依,大小姐確實懂事了不少,也知道體諒夫人的一片良苦用心了。”
正房中,蘇願有些好奇地問道:“趙嬤嬤是怎麽將憶秋姐姐要回來的?”
沈氏微笑著看著女兒,“阿娘好歹是這府中的當家主母,一個丫鬟若是還要不回來,豈不是無用。”
蘇願還從未見過這般柔中帶剛的沈氏,明明這樣堅韌的娘親,為何會投繯自盡?
她想不通。
若說沒人逼迫,蘇願是不信的。
沈氏不是不懂後宅的這些算計,隻是她不屑,也不想為之。
可此番,趙氏與柳氏實在是欺人太甚,她若是一點也不反擊,豈不是讓她們覺得她更好欺負,日後隻會更加的肆無忌憚。
“娘親就告訴我吧。”蘇願實在是好奇,畢竟憶秋已經被分配到了外院,沈氏雖是當家主母,卻也隻是管著內宅,外院之事,還是要蘇世清點頭才行。
沈氏慢條斯理地拿起一塊點心,遞到蘇願的跟前,“阿願嚐嚐,味道可好?”
蘇願接了過來,輕輕咬了一口,甜而不膩,入口軟糯,卻又不粘口,笑眯眯道:“可是阿娘做的,好吃!”
沈氏從前最是喜歡研究做吃食,隻是嫁人後,公婆不喜,覺得隻有小門小戶才會這般,她便做得少了。但莊子上那些時日,隻要空閑了,沈氏便待在灶房中。
隻是離開月餘,管家一事由柳姨娘暫代,沈氏回來已有五日,也不見柳氏將管家的對牌送來。
卻是月華齋的李嬤嬤過來傳達老夫人趙氏要沈氏操持年貨的消息。
因著蘇鴻並無庶子女,西府各院的花銷都是從公中走賬,不過主子們的份例是有數的,若是誰想要份例之外的東西,便隻能自己花銀子置辦。
但這麽多年了,因著沈氏嫁妝豐厚,沒少私下裏填補,畢竟老太爺和老夫人最是好臉麵之人。
就比如趙氏突然想要一些品種稀奇的花草,那就必須立刻著人去安排,或者是老太爺又看中了什麽孤本,沈氏也是要拿出銀子去買來。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特別是在老太爺還未曾回臨安蘇府之時。
這兩年,倒是收斂了不少。
沈氏身邊如今得用的管事嬤嬤隻有趙嬤嬤一個,其餘能得重用的大丫鬟,隻剩下芳菲一人。
自從回府後,趙嬤嬤和芳菲兩人事情多,恨不得一人分成兩人來用,卻還是有些忙不開。
蘇願剛坐下沒一會兒,便瞧出來晚香居如今的困境來了。
她不禁在心中自責,回來這幾日,她竟是忽略了這一點。
“娘親院中人手不足,隻趙嬤嬤和芳菲姐姐兩人,怕是難免有紕漏的地方。”蘇願坐在沈氏的身旁,一臉嚴肅的說道。
沈氏見她神情頗為嚴肅,唇畔含笑:“阿願這般愁眉不展,倒是可愛得緊。”
“娘親……”蘇願被沈氏打趣,有些難為情地撒嬌。
沈氏喝了一口茶,這才開口道:“這事我已經跟趙嬤嬤商量好了,晚香居的外事管事還是得從院子裏的那些婆子媳婦當中挑選一個得用的才是。”
蘇願聞言,心下一鬆,這一點,她倒是與母親想到一處去了。
母女倆在屋中說話,趙嬤嬤領著憶秋回來了。
憶秋梳著簡單的丫髻,這麽冷的冬日,隻穿了一件單薄的灰色夾襖,什麽首飾都沒有。
蘇願看了過去,憶秋比她走之前清瘦了不少,原本清秀的麵容,多了一絲病態,兩頰凹進去不。
沈氏見到憶秋,眼眶瞬間就紅了,忙從頭上拿下一支鎏金的簪子給她。
憶秋卻跪在沈氏跟前推拒道:“奴婢拜見夫人,能再回夫人身邊伺候已經是天大的福氣。”
沈氏彎腰將憶秋扶了起來,輕歎道:“到底是我連累了你們。”
憶秋搖頭道:“夫人這話說得不對,奴婢們伺候夫人是分內之事,談何連累不連累的,夫人待我們的好,我們都記著呢,隻是小人防不勝防,往後還請夫人多加小心才是。”
“憶秋姐姐回來了就好,往後娘親身邊也多一個幫手,該高興才是。”蘇願聲音平穩清亮。
沈氏拿著帕子壓了壓眼角,笑著說道:“阿願說的對,憶秋能回來,是件高興事。”
說吧,轉頭看向趙嬤嬤道,“先帶憶秋下去收拾一下。”
趙嬤嬤帶著憶秋去下房,正巧見芳菲抱著一個青花纏枝蓮梅花瓶走了過來。
“憶秋。”芳菲眼底是藏不住的笑意。
當初去莊子上,四個大丫鬟,夫人隻帶走了她,是想著用不了幾日便會回來,誰承想,不過月餘,那日分開竟是最後一麵。
憶秋倒是沒有芳菲這般激動,隻輕聲道:“幸好你跟夫人去了莊子。”
話音剛落,芳菲的眼淚再也控製不住。
“怎麽還是這麽愛哭?”憶秋感慨道。
芳菲是四個大丫鬟中年歲最小的一個,平日裏,憶秋幾個都將她當做是妹妹般照顧。
“好了,憶秋已經回來了,有話不急在這一時。”趙嬤嬤輕咳一聲道。
芳菲抬手抹了抹眼淚,笑了笑,道:“嬤嬤說的是,我先去忙了,等晚上再來尋憶秋姐姐說話。”
她有許多話要同憶秋說。
憶秋又何嚐不是。
趙嬤嬤吩咐了小丫鬟過來收拾房間,缺了什麽一一記住,一會兒開了庫房再添置。
“嬤嬤,我一個丫鬟,用不上這麽多東西。”憶秋揪著衣擺輕聲道。
趙嬤嬤假意嗔怪道:“都是夫人吩咐的,你若是不用,便同夫人去說。”
憶秋明白夫人的一番心意,隻好點頭道:“我換一身衣裳,便去夫人跟前謝恩。”
“不急,你剛回來,先休息休息吧,大小姐還在與夫人說話,不好去打擾。”趙嬤嬤拍了拍她的手道。
憶秋剛才見到蘇願的那一刻便愣住了,往日裏大小姐也會來夫人這裏請安,可與今日她見著的卻很是不同。
“大小姐好像同夫人變得親近了。”憶秋低喃道。
趙嬤嬤聞言,臉上帶著笑意,道:“這一次去莊子,也算是福禍相依,大小姐確實懂事了不少,也知道體諒夫人的一片良苦用心了。”
正房中,蘇願有些好奇地問道:“趙嬤嬤是怎麽將憶秋姐姐要回來的?”
沈氏微笑著看著女兒,“阿娘好歹是這府中的當家主母,一個丫鬟若是還要不回來,豈不是無用。”
蘇願還從未見過這般柔中帶剛的沈氏,明明這樣堅韌的娘親,為何會投繯自盡?
她想不通。
若說沒人逼迫,蘇願是不信的。
沈氏不是不懂後宅的這些算計,隻是她不屑,也不想為之。
可此番,趙氏與柳氏實在是欺人太甚,她若是一點也不反擊,豈不是讓她們覺得她更好欺負,日後隻會更加的肆無忌憚。
“娘親就告訴我吧。”蘇願實在是好奇,畢竟憶秋已經被分配到了外院,沈氏雖是當家主母,卻也隻是管著內宅,外院之事,還是要蘇世清點頭才行。
沈氏慢條斯理地拿起一塊點心,遞到蘇願的跟前,“阿願嚐嚐,味道可好?”
蘇願接了過來,輕輕咬了一口,甜而不膩,入口軟糯,卻又不粘口,笑眯眯道:“可是阿娘做的,好吃!”
沈氏從前最是喜歡研究做吃食,隻是嫁人後,公婆不喜,覺得隻有小門小戶才會這般,她便做得少了。但莊子上那些時日,隻要空閑了,沈氏便待在灶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