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過了這個生日,就正式踏入二十六歲了。


    一個正兒八經可以說是奔三的年紀。


    正好也是這本書一周年的時候了。


    感慨人生多惆悵。


    先總結下上一卷,其次再絮叨幾句吧。


    上一卷其實想表達的主題很簡單,就是卷首語以及卷名合起來。


    “六朝何事,隻成門戶私計。”


    曆史在前行中,無論是什麽國家、什麽製度、什麽樣子雄才大略的人,隻要這個國家和朝代持續下去,那麽最後必然是會發展成這樣的一句話。


    “六朝何事,隻成門戶私計”


    龐大的家族以及勢力、權力、財富會逐漸的朝著一定的方向去匯聚,最後成為個人的家天下。


    沒有什麽人能夠阻擋這一點,因為就算一個人雄才大略,但隻要他還是一個人,他就必然會衰老、會疲憊、會精力不足,那麽他必定會輸掉這一場戰爭。


    因為他的對手和他不一樣。


    他隻有一個人。


    但他的對手卻是無窮無盡的。


    到了最後,邪惡必定會戰勝光明,必然會戰勝正義,因為燭火會熄滅,因為他所要麵對的是一片無窮無盡的黑暗海洋,他所要麵對的不僅有從前的敵人、還有現在的、過去的敵人、甚至還有從前的朋友、現在的朋友、未來的朋友。


    一如同本書當中,“萬歲帝”張安年。


    張安年絕對不是一個好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他也不是一個聖人,這更是毋庸置疑的。


    但他在竭盡全力,竭盡全力去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的一切。


    這是因為他在年幼的時候所受到的教育是“陳氏”丞相“陳誌”的教育,他所學習的是陳氏那種以天下為己心的教育,他繼承了陳誌的誌向,又沒有完全繼承陳氏的誌向。


    他是殘缺的。


    他的老師並不是“陳誌”,而是“陳氏”,但他與他的老師不同。


    他真正的老師“陳氏”所擁有的東西,他也不可能擁有。


    陳氏是一個什麽樣子的存在呢?


    持身光明正大、其存正義理想、其誌堅不可摧、其力天地無敵。


    無論多麽艱難的歲月、多麽恐怖的烈焰都無法改變與摧毀陳氏,無論多麽大的誘惑與腐蝕都無法令其動搖,無論什麽樣子的誘惑,都不可以讓陳氏放棄自身的信念。


    這是陳氏。


    張安年是怎麽樣子的一個人呢?


    因為篇幅有限,所以在今天的番外當中寫了一下張安年,簡單交代了一下這個人物。


    年幼的時候被困居深宮,不得自己父親的喜愛,甚至被自己的母親強行逼迫服用金丹,也因此造成了他扭曲追求長生的性格,在剛剛掌權的時候,他被迫接受先皇留下的常侍、太後外戚的遺留。


    他人生當中唯一的光並不是陳誌這個老師,而是“陳氏”這個老師。


    陳誌所唯一帶給他的是“陳氏”的理想與信念,是陳氏的藏書,是陳氏這麽多年來所堅定行使的道路。


    他是落後與先進的集合體,是正義與邪惡的交匯,是天下為公與天下為私的落腳處,是一個矛盾而又畸形的存在。


    他一邊想要打破世家、貴族、統治階級的壟斷,但另外一方麵,他自己又是最大的世家、貴族、統治階級,他無法突破自身,因為他不是“陳氏”。


    總有人看這本書說“既然不改變曆史,那我看你幹什麽”。


    有些時候我挺無奈的。


    難道是否改變曆史,僅僅是看某個朝代、某個國家是否滅亡了麽?難道僅僅是看某個時代是否建立了麽?


    曆史總是波瀾壯闊而又有力的。


    縱使沒有唐朝的存在,也一定會有一位名為李世民的人從萬千塵埃中跳躍出來,縱使沒有魏晉南北朝的存在,也同樣會有一個陰謀家、一個聖可汗、一個矛盾體的楊堅跳躍出來。


    曆史滾滾而行,這些璀璨的星辰永遠會存在。


    正如我開書時候就說的。


    陳氏不會阻礙這些輝煌而又燦爛的星辰存在,也不會奪去他們的光芒,但陳氏會如同這些星辰一樣璀璨在天穹之上。


    如將死之際將匈奴逼退狼居胥山後,在歸去途中才死去的武安君陳瞻。


    如大漢的臨安侯陳去虜。


    如漢末時期的陳朱樓。


    一如我當初所說,陳氏不是掠奪者,陳氏同樣是這一片由我構建的曆史的參與者。


    整個曆史是以“陳氏”的視角去發展的,哪怕在某些時候陳氏在書裏麵某些章節出現的存在感比較弱,但那就是陳氏的視角啊。


    那是以陳氏視角看到的天下。


    如同你不可能看到以我為視角的世界是怎麽樣的一樣,我這樣一個陳氏的構建者所描寫的一定是陳氏視角所看到的一切。


    拐回那個話題。


    曆史沒有發生改變麽?


    春秋時期,秦國不再是暴秦,哪怕最後始皇帝失敗了,也依舊會有天下之人為秦國而奮鬥拚搏,這不是改變麽?在原本的曆史中,秦的覆滅可以說是人人都參與了,沒有人為秦國哀悼;但在這一片有陳氏的曆史中,總有那麽一些人在為秦國哀悼、堅守到最後一刻,如秦武烈帝——子嬰、以及那些奮鬥到了最後、廝殺到了最後的將士們,他們明知道自己會失敗、但他們堅定的守護者自己的家國。


    秦始皇帝還是秦王的時候,拔劍向趙太後,以此阻止了母子相殘的情景,避免了嫪毐以及趙太後的陰謀。


    這不是改變麽?


    漢初,匈奴沒有成為中原王朝的負擔,韓信以及當時的武安君後人陳得一同將匈奴打殘、將他們的獠牙拔掉、讓他們如同野狗一樣苟延殘喘,而不是讓大漢淪落到當朝皇帝被“白登之圍”,當朝太後被調戲的地步。韓信蕭何等一眾漢初賢臣得到了一個良好的結局。在第二任皇帝劉盈以及呂後想要掌權的時候,橫刀立馬,阻止了“諸王之亂”,提前將劉氏的諸侯嚇破膽,使得百姓的生活更好。


    這不是改變麽?


    在漢武時期,改變了原本應有的父子相殘結局、使得大漢幾乎有了一個“太上皇”提前退位的傳統,使得大漢不必經曆“巫蠱”以至於大漢走向衰落。


    這不是改變麽?


    在光武、王莽時期,篡漢的依舊是王莽,但維護大漢的卻已經不是一個與劉邦幾乎沒有血緣關係的隔了好多代的“劉氏子孫”,而是貨真價實的劉氏嫡長子繼承者,大漢太子,大漢弘農王,我可以這麽說,如果曆史真的是如這樣發展的,那麽任何一個史學家都不可以、不能說漢有兩段或者三段。


    因為劉秀那不叫複漢,那叫鏟除奸佞回到自己的王位上。


    就像是扶蘇,如果原本曆史上的扶蘇帶著三十萬大軍回到鹹陽,然後將胡亥一根繩子勒死,最後當上了二世皇帝,光複了大秦,你能說這是西秦和東秦麽?


    簡直是放他娘的狗屁。


    這麽大的變化,難道不是改變麽?


    這些咱們就不說了,到了東漢末年,張角率領起義軍,改變了曆史中他的選擇,建立了大虞,漫長的三國時期中,頂替了孫吳政權,這難道不是改變麽?陳朱樓、曹操、劉備三人救國這難道不是改變麽?世家之殤的存在,這難道不是改變嗎?


    而到了這一卷當中,因為楊堅和隋朝的出現,又有人開始說我沒有改變曆史了,又有人說如果依照著原本的曆史去寫還不如不看了。


    我想問,我哪裏沒有改變曆史了呢?


    難道我憑空創造出來一個和華夏發展史完全不同的曆史,任何一點與華夏曆史相似之處的古史,這才叫改變曆史麽?這樣的人才配寫世家文、才配寫曆史文麽?


    如果我真的有這樣的能力,那麽如今的我應該是中作協主席、全球最偉大的作家,甚至沒有之一,以後文學界要單獨以我的名義創造出來一個獎項,什麽狗屁諾貝爾跟我xxx獎一比都是垃圾。


    因為我憑空虛造了一份與人類曆史完全沒有任何相似的曆史。


    我死之後,全世界都要搶著解剖我的腦子,我的腦子比愛因斯坦的腦子還要珍貴。


    因為愛因斯坦是發現,而我是創造。


    憑空創造。


    愛因斯坦發現存在的物理規律還需要那麽多的東西,但我隻需要一個鍵盤。


    我完全違背了人類存在的規律。


    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是個死撲街。


    這一年來,有人因為樊姓陳氏來加我qq罵我,張口閉口就是罵娘,甚至是沒有看到付費章節的人,僅僅因為一個私設;有人因為他所認為的我不改變曆史來罵我,僅僅是因為我所寫的內容他覺著沒有改變曆史。


    我幾乎從來沒有反駁過。


    隻在兩卷的總結中提了一嘴。


    今天正好是這本書開始寫的一周年左右了,正好也是我的生日,人生到此二十六歲了,按照我們這邊的傳統,過完26歲生日,其實就可以說自己27了。


    真正的奔三年紀。


    所以我才想囉嗦著為自己申辯幾句。


    這本書是我寫過的最長的書了,哪怕隻是到現在為止。


    我寫書也好多年了吧。


    我開始寫小說是初二,那會寫的很拉胯,隻是和一位朋友在本子上寫的,我寫,她畫漫。中途夭折。


    後來到了高二、高三,愈發的想要寫小說,便又在本子上開始寫,因為藝考+高考的雙重壓力,中途夭折。


    到了大學的時候,大一的時候,也就是16年末,17年初。那會知道了網絡小說,在這之前我一直都是想投稿實體來著.....被我一位同學拉到一個很小的網站,叫什麽鬆鼠閱讀,現在改名叫點眾了?那會寫的其實是女頻,但是我又不會寫感情戲,寫成了那種大女主,以武則天為原型、或者說就是女帝重生到架空世界一步步稱帝.....啊,那會真是單純啊,每個月都吃800塊錢的全勤...甚至因為連續兩個月財務出問題少給我發一兩百塊錢跟那個編輯吵。


    啊,真單純啊。


    再後來也就是17年的年末,我開始當槍手了....是的,想混口飯吃,所以去當槍手了,寫千字12,寫了幾年來著,忘了,後來又接了一本也是當槍手。


    再後來就是18年末了吧,我去了某盧。


    開始自己寫書。


    最開始的時候是撲街,那是我自己寫的第一本書,是洪荒文,上架也就是個三百定來著,痛定思痛,切了。


    之後開始反複切書、曆練自己。


    後來第一本成功上架了的書,八百定,寫了一段時間,某盧麽,大家都知道,到了後麵就放棄了。


    再後來第二本上架的書,一千多訂,寫了一段時間。


    第三本書,就是改變了我命運的一本書吧。


    上架近兩千訂,第一次上新封、第一次上熱門、第一次上橫幅,第一次上天榜,第一次月入超過兩萬、三萬。乃至於五萬。


    之後第四本書,上架一千多定,寫了。


    之後第五本書,這是我人生最高潮的時刻,也是最難熬的時候。


    上架一千多定,但上了新封、上了橫幅、拚了一把打賞,然後上了熱門,之後天榜第三!之後連續在天榜呆了好多天。


    第一次月稿費破八萬!


    那是21年的9月了,我品嚐到了網文界的甘甜。


    後來到了22年,我覺著某盧太卷了,來了起點,開了“問斬”這本書,大精品。


    如果不是中途腦子報廢,下了地方,依照那會的情況來看,我萬定是保底的,畢竟那會每個月一次暢銷,一次暢銷漲四五百到六七百均,之後如果沒崩就是封推和導讀,然後就順利成章萬定了。


    可惜,我沒有掌握長篇的能力....七十萬崩了。


    唏噓過往。


    而這本書,成績雖然不是很行,但寫到了如今,也算是長篇了。


    一百六十萬字,我還沒有寫過這麽長的大長篇,上一本始皇是我寫的第二長的,一百三十一萬字;這本書最後應該會有個兩百四五十萬左右。破了我自己的記錄了,而且追讀還可以六百左右。


    我是有在進步的。


    其實有很多話想說但是說不出來。


    這次的感言負麵能量已經過多了,我就不再說了。


    從十二月開始我會開始雙更,每章5k,拿一下那個日常性爆發的徽章,基本上這本書到了二月份就要完結了吧大概,反正不是二月就是三月。


    給這本書一個好一點的結束。


    然後應該會無縫銜接新書,寫點輕鬆快樂的,拯救一下我即將瀕臨崩潰的腦子。


    我想用盡全力、再次創造一次輝煌。


    我想,屬於我的人生還沒有過去。


    最後祝我生日快樂


    最後的最後,依舊是用我最喜歡的話送給大家。


    如果我們不再相見,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笨蛋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笨蛋魚並收藏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