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正統三十四年的年末,司馬懿如願以償的坐上了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成為了天子。


    他成為天子之後的第一道詔令便是改國號、改元、大肆封賞群臣。


    司馬懿改國號為“晉”,承當年春秋時期五個霸主之一的國號,其中意思也很明顯了,想要借助當年春秋五霸的國運,繼而實現自己的一統。


    繼而改元:“泰始”


    這個年號十分名不副實,畢竟“安泰”並未曾開始,天下依舊是處於一個分裂的狀態。


    但司馬懿的話誰也不敢反駁,畢竟當年就算是曹操都沒有敢真正的踏出這一步,而是讓自己的兒子走出的這一步。


    為的是什麽?


    不就是害怕天下人的悠悠眾口麽?


    可司馬懿並不害怕。


    或者說他不在乎。


    因為他不僅要謀朝篡位,他還要做一件更加丟人現眼的事情。


    未央宮中


    司馬懿坐在那裏,臉上閃過陰沉之色,昨夜太醫令前來,說他的身體已經堅持不住了,像是有一口氣宣泄而出,從而將身體內的“燈油”耗盡。


    簡單來講,就是他心中所想所願的事情已經完成了。


    而這件事情的完成,讓他整個人心中的那根筋都放鬆了下來,這種放鬆導致他的身體如同一座山峰一樣倒塌。


    司馬懿並沒有因為自己即將到來的死亡而過分擔憂,他自己的身體自己是心裏清楚的,這麽多年能夠熬過來靠的全都是心中的一口氣——想要篡位的那一口氣。


    而如今願望實現,即便是死了他也沒有什麽在乎的事情了。


    但是,他想在臨死前做到一件事情。


    也唯有做到這件事情,他才能夠真正的放心。


    他要殺了曹氏族人,他要殺了曹髦!


    “呼——”


    司馬懿長長的歎了口氣,繼而看著麵前的司馬昭說道:“昭兒,若朕離去,大晉便是交給你了,你應當知道曹氏之危。”


    “朕欲趕盡殺絕,你如何看?”


    趕盡殺絕?


    司馬昭一愣,但緊接著內心便是反應了過來。


    當年發下的誓言也不過是誓言而已,對待曹氏宗族怎麽能夠留手?


    若是真的留手了,日後發生了什麽事情又該如何?


    難道還要將這天下拱手讓出麽?


    隻是他還是有些猶豫:“父親,當年您在洛水之畔發下誓言,言稱司馬氏不會傷害曹氏任何一個人,如今卻是違背諾言,恐怕要留下千古罵名。”


    司馬懿隻是冷笑一聲:“罵名?罵名有權勢重要麽?”


    他的眼底閃過一絲陰沉:“這件事情便交給你了。”


    司馬懿看著猶豫的司馬昭,直接了當的說道:“完成此事之後,我便禪讓與你,你便是新的大晉天子!”


    他感慨的說道:“你應當已經從太醫令的口中聽說了,朕的壽數也就是這一兩個月了,若是完不成心中所願,朕哪怕是死也不能瞑目。”


    司馬懿捂著自己的心口說道:“我近些日子,每個夜晚都會夢到日後曹氏族人聯手,去懇求了陳氏的人,將天下再次奪了回去。”


    “為父心中害怕啊!”


    他的眼睛中滿滿的都是淚水,而司馬昭則是眼眶瞬間通紅:“父皇,兒臣明白了!”


    “兒臣一定完成您的囑托!”


    待到司馬昭的背影離開之後,司馬懿的神色才瞬間恢複了尋常的模樣,他隻是皺著眉低聲道:“如此做,倒是可以將罵名洗脫。”


    他眼眸中帶著冷冽。


    “將我囑托老大的事情,告訴其餘幾個人。”


    身旁的內侍臉上帶著恭敬的神色。


    司馬懿的身邊怎麽可能有司馬昭的人?怎麽可能有其餘幾個皇子的人?


    他一生陰沉算計,怎麽可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重病是真的,但隻有一兩個月的壽命是假的。


    太醫令瞧過之後,說了他還有五年左右的壽命。


    一個年歲逐漸增長的皇帝最害怕的是什麽?是朝中的權臣麽?還是兵臨邊境的他國大將?


    不,都不是。


    一個年歲逐漸增長、身體也開始不太好了的皇帝最害怕的是自己的兒子,那些年輕、健壯、活力十足、且野心勃勃想要自己屁股下麵這個位置、最關鍵的是還有“名義”的兒子們!


    品嚐過權力的味道之後,世上沒有人可以放棄權力的誘惑。


    在這種誘惑之下,其餘的一切都不再是問題了。


    什麽親情、什麽父子。


    不過是成功路上的踏腳石而已。


    “咳咳——”


    一連串的咳嗽,將司馬懿的身體震的有些不舒服,他閉上眼睛,身後的侍女正在悄悄為他按著肩膀、撫平他的背部,以達到讓他氣順的目的。


    人在做,天在看。


    泰始元年。


    大晉皇帝司馬懿下達詔令,宣布立自己的長子“司馬昭”為皇太子,暫領軍政大權,而自己則是因為病重的緣故,不得不在未央宮中將養。


    這位皇帝在登基的第一年、甚至隻是登基之後的一個月,便隻能夠在宮中養病了,這讓許多人都感覺到莫名其妙的詫異。


    都這個歲數了,還要去爭奪,留下罵名,結果最後隻是為了坐一個月的皇位?


    而等到司馬昭登臨太子之位的時候,則是頒布了一係列的詔書,這些詔書大多數是假借皇帝的名義,但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目前養病,是太子監國,這些詔令都是出自太子之手。


    這段時間的詔書內容也很簡單,目標人物全都是曹氏族人。


    其中他加封曹髦為“高貴鄉公”,這是一個略微嘲諷的名號,但曹髦卻沒有絲毫的憤怒,而是淡然的接受了這個加封。


    並且上書表示,自己是晉國的臣子,會忠於晉國。


    承泰元年的夏天,司馬昭再次下詔傳召高貴鄉公,也就是曹髦,請他前來京城,並且表示自己對曹髦的思念十分多,多到了無法用言語表述。


    曹髦同樣回了一封奏疏,表明自己同樣思念大晉太子殿下,所以願意前往。


    之後,便隻身來到了琅琊城內。


    泰始元年的秋天,司馬昭再次下達詔書,說自己夜晚夢到了仙人,說大晉的天命如果想要繼續延續的話,就必須讓當年禪讓給大晉的天子留在琅琊城內,以此為大晉國運鎮壓。


    曹髦上書表示,自己乃是大晉的臣子,所以留在琅琊城內是應當的。


    人們漸漸的從司馬昭的詔書以及曹髦的應對中明白了些什麽,司馬昭想要用這種方法激怒曹髦——那麽激怒曹髦的目的是什麽呢?


    所有人都猜測出來了,哪怕是曹氏中腦子不太好用的曹爽也同樣猜測出來了,並且勸告曹髦不要前去。


    曹髦隻是看著曹爽說道:“他想要名正言順的殺了我,可是我偏偏不給他這個機會。”


    “若是我抗旨不尊,他豈不是就有名正言順的理由殺了我麽?哪怕是違背當年的諾言,也沒有人會在意。”


    “當年光武皇帝指著洛水而誓言,之後王莽留在朝中為大漢盡心盡力、鞠躬盡瘁,一生從未曾有過任何差池。光武皇帝也遵守了自己諾言,不再計較那殺父殺兄之事。”


    “宮中有許多隱秘是你們不知道的,當年王莽殺死的不僅僅是當時的皇帝以及前任皇帝,他殺死的還有光武皇帝的親弟弟,這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我也是從一本秘密的書籍中知曉其中舊事。”


    曹髦感慨的說道:“當年的王莽,恐怕就如同今日的我一樣吧,如此的戰戰兢兢。”


    他笑著看向曹爽:“隻是當年的王莽,定然比我更加憂慮,因為他需要擔憂的事情更多。”


    “不必擔心我,我去了。”


    高貴鄉公的車駕緩緩朝著琅琊城而去,留下來的是曹爽與曹真兩個默不作聲的背影,他們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麽,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了。


    當他們將自己手中的兵權交出去的那一瞬間,當他們應招回到琅琊城的那一瞬間,他們就中了司馬懿的奸計,淪為待宰的羔羊。


    泰始元年,秋末。


    高貴鄉公駕馭著車馬來到了琅琊城內,琅琊城內的諸多世家、臣子、權貴都看著這位年輕的人,他們的眼睛中帶著敬佩的神色。


    明明知道琅琊城內最高貴的人想要殺他,而他卻依舊駕馭著車馬前來,這怎麽不算是君子之風呢?


    沒有人能夠說曹髦沒有當年的魏武皇帝之風。


    司馬昭親自來到了城門口迎接曹髦,臉上帶著謙卑而又恭敬的神色,看著一點都不像一國的太子。


    泰始元年,冬。


    這一年的時光,漸漸的過去了。


    自高貴鄉公進入到了琅琊城後,就受到了各種屈辱的事情,比如皇孫們不停的前往高貴鄉公的地方去侮辱他,但高貴鄉公全部都不在意,甚至頗有種“唾麵自幹”的感覺。


    而司馬昭也越來越著急了,他想要殺害曹氏族人以及曹髦的心思再也遮擋不住了。


    民間逐漸的流傳開來了一道諺語。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自此之後,司馬昭當真是千古名留了,隻是留下的並不是什麽好名聲,而是一道千古罵名。


    司馬懿也漸漸的有些忍耐不了了,於是他再次召見了司馬昭,並且表示太醫令瞧過自己的身體,也就是這幾日的功夫了。


    如果見不到曹髦死在琅琊城內,那麽他便是死不瞑目。


    司馬懿死不瞑目對於司馬昭來說並沒有什麽,但如今他還需要司馬懿將皇位名正言順的傳給自己,所以隻能夠捏著鼻子認了。


    他看著自己的父親,做出了承諾:“我已然與太子舍人成濟二人商議,明日於宮中殺曹髦!”


    “父皇盡可放心也!”


    司馬懿這才放下心來。


    泰始元年,冬。


    泰始這個年號用的第一年,也是最後一年。


    在城內的人們都躲在家中避寒的時候,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傳了出來。


    太子司馬昭要殺害前大魏天子、現高貴鄉公!


    大街小巷中都流傳著這個消息,這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


    所有人都在茫然。


    這是怎麽回事?


    宮殿外,曹髦駕馭著戰車,目光中帶著堅定的神色,他舉著手中的長劍,看向那恢弘的宮殿,臉上帶著憤怒之色。


    “昔年我禪讓與司馬氏,而司馬氏則是指洛水而誓,不傷害曹氏族人!”


    “而如今,司馬氏狼子野心,竟然妄圖在宮中埋伏而殺害我!”


    他怒聲喝問:“難道司馬氏不怕天罰麽?”


    “請司馬懿、司馬昭出來答話!”


    高貴鄉公身邊的人越來越多,當年作保的、一些曹魏舊臣都站在了他的身旁,曹髦的身邊,為他駕馭戰車的是大晉太子舍人成濟。


    他手持寶劍,臉上帶著憤慨之色。


    同樣高聲疾呼:“晉國天子如此違背誓言,乃背人倫!成濟不願與之為伍!”


    越來越多的臣子、甚至是世家們站在了曹髦的身邊,他們看著那宮殿,等待著宮殿中的人出來給他們一個答案。


    今日能背信棄義殺害曹髦,明日便能夠將他們全數殺死。


    半個時辰後,當所有人的憤怒都匯聚到頂峰的時候,兩個人在眾多內侍、宮衛的護衛下走了出來。


    一個是司馬懿,一個是司馬昭。


    司馬懿看著曹髦,臉上帶著滿滿的愧疚,他拱手看著眾人,輕聲道:“朕在深宮之中養病,朝中之事全數由孽子總領,方才發生了這事情之後,朕才知道,這孽子竟然要對您動手。”


    “這孽子便交由您處置吧。”


    此時此刻,成濟的反撲讓司馬懿等人的布置全數作廢,他們兩人隻能夠盡量拖延時間。


    這是他們早已經商議好的事情。


    就在他們拖延時間的時候,司馬炎已經帶著京中大軍而來,今日哪怕是血濺長街,曹髦也得死,那個成濟也得死!


    出乎司馬懿、司馬昭預料的是,曹髦並沒有表示出憤怒,而是走下車架,轉身看向蒼天。


    他微微一拜。


    “蒼天、洛水為證,司馬氏一族出爾反爾、違背誓言。”


    “請蒼天罰之!”


    蒼天罰之?


    司馬昭、司馬懿都是低著頭,眼眸中帶著嘲弄的笑容。


    他們不信這些。


    然而,下一刻,天空之上無數雷霆匯聚,烏雲密布。


    在兩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一道璀璨的光芒從不知什麽地方升騰而起,而後雷霆驟然落下!


    人在做,天在看。


    因果循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笨蛋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笨蛋魚並收藏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