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泰二年,冬。


    長安以及琅琊的諸多事情全都變得更加複雜了起來,但如今天下三方勢力的糾纏卻比這兩方勢力更加錯綜複雜。


    自從大虞立國之後,長安方麵就把主要的目光全都放在了大虞的身上。


    畢竟對於長安的天子以及那位皇叔來說,琅琊那邊雖然也是“偽帝”,但那位天子卻是實打實的劉漢血脈,隻能說是“內部矛盾”,即便是那位曹丞相有想謀反的心思,但這不還沒謀逆麽?


    張角可以實打實的做出了謀逆的事情。


    這就讓大漢方麵十分憤怒了。


    肉可以爛在鍋裏,但是絕對不能夠被“外人”拿到。


    於是,在天泰二年的時候,一封信悄無聲息的從長安城送往琅琊,這是一封由大漢天子以及當朝真正掌權的皇叔“劉玄德”所親手書寫的信件。


    一場巨大的腥風血雨,即將來臨。


    琅琊城


    曹操看著手中的信件眼眸中帶著些許猶豫的神色,他有些無法決斷了。


    他將信件遞給周圍坐著的眾多信賴的謀士:“你們瞧一瞧這個,此事你們覺著應當如何應對?”


    眾人將信件看了之後,同樣是神色各異。


    信件是那位劉皇叔寫的,目的很簡單,長安方麵想要與琅琊這邊聯手,一起圍殺大虞,之後兩方勢力各憑本事。


    等到將大虞吞並之後,再說其他的。


    荀彧看了這信件後,略加思索,便帶著些許意味深長的開口道:“這封信件說明了兩件事情。”


    “其一,如今的長安方麵更加痛惡大虞,畢竟那位張天師所建立的大虞和大漢是沒有任何關係的,而琅琊這邊,天子乃是漢室宗親,這說到底不過是劉氏的家務事。”


    “其二,隻要我們不像是大虞那樣,明目張膽的反漢篡位,那麽長安方麵與我們暫時不會有什麽太大的衝突。”


    他十分誠懇的看著曹操問道:“依照彧來看,若是丞相沒有稱帝的心思,那麽與長安方麵聯合,而後消滅大虞,這是最好的打算。”


    “畢竟秦漢爭霸,總比秦楚漢三方瓜分天下要來的好得多。”


    “不是麽?”


    曹操聽懂了荀彧言下之意,這其中的意思就是,即便是他曹操有想要謀逆的心思,最好也是等到瓜分了天下之後。


    當然,這也是荀彧在試探他是否與“張角”一樣,有謀逆的心思。


    郭嘉等人倒也是點頭,對於這件事情來說,沒有什麽可以思索的,畢竟聯合起來對抗如今看起來勢大的大虞是一件必須的事情。


    從天泰元年開始,張角開始大肆擴張,並且學著當年“秦朝”的樣子,設立了所謂的“軍功製度”、以及對應的“人才製度”。


    大虞境內所有人,不管是世家大族也好,還是普通的百姓也好,隻要能夠立下軍功,或者通過相應的考核,都可以入朝為官。


    並且封賞爵位。


    哪怕長安以及琅琊方麵都對此表示了反對,說大虞加封的爵位不被大漢承認也是一樣。


    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一樣的——我管不你承認不承認,先把爵位拿到手再說。


    我又不在你們的地盤生活,你們管的著我?


    正是因為這種擴招人才的製度,方才建立了兩年的大虞已經有了“鯨吞天下”的氣象。


    長安以及琅琊隨之也都頒布了各自相應的製度,但這種事情一向是第一個開頭吃螃蟹的人能夠占到巨大的便宜。


    大虞的發展已經勢不可擋。


    而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張角更是誕下了他成為皇帝之後的第一位嫡長子,並且冊立為太子。


    太子的誕生讓這個新生的王朝沒有了什麽“後顧之憂”,哪怕是張角這個已經年過半百的老皇帝駕崩了也沒事,還有小皇帝呢,更何況如今皇帝還有兩個兄弟?


    曹操將這些念頭一一收了起來,而後長長的歎了口氣才說道:“罷了,既然如此,那便應了玄德的邀請吧。”


    他站了起來:“我這便入宮麵見天子,回稟此事。”


    曹操的眼眸中閃過一抹狠辣的神色:“必須是要將大虞滅殺!否則等他們慢慢的發展下去,我等便會失去得天獨厚的優勢了。”


    是的。


    劉備和曹操著急的原因都是一樣的。


    以往他們一個手中有“劉民”一個有“劉協”,他們都是漢室正統,握緊這兩位,他們便可以用大義的名頭去鎮壓其他的格局勢力,至少是在大義上打擊他們。


    可如今,有一個割據勢力直接另起爐灶,建立了“大虞”,他們還怎麽用大義的名頭去鎮壓?


    曹操和劉備更加害怕的是,其他的割據勢力有樣學樣。


    等到諸多國家林立的時候,他們的優勢就真的消失了,他們要趁著如今“大漢”這塊牌坊還有作用的時候,盡快的榨幹他最後的一點作用。


    未央宮中


    劉備也是如此與劉民解釋的,劉民並不在意這些,他隻是打了個哈欠。


    如今的劉民方才十來歲的模樣,自然而然的不喜歡這些“政務”,他喜歡的隻是權利,並不喜歡權力的附加品。


    他擺了擺手:“一切都聽皇叔的。”


    “這些事情就不要拿來煩朕了。”


    劉備低著頭,微微應聲,而後離開了這座涉密的宮殿。


    等到離開了未央宮之後,劉備才挺直了腰板,他看向身旁一直跟著的中書府令,輕聲問道:“最近又有奴婢接近陛下?”


    中書府令神色一變,之後才吞吞吐吐的說道:“啟稟皇叔,近些時日陛下較為親近一內侍、以及兩位宮女。”


    他低著頭,後麵的話沒敢說完。


    而劉備則是閉著眼睛,心裏的複雜之意更甚。


    劉民如今不過十二歲的樣子,依然沉浸在酒色之中,長此已久,身體一定會被完全掏空,屆時別說是壽數了,恐怕能否進行子嗣繁衍都是另外一說。


    但他已經勸告過劉民許多次了,最開始的時候劉民還虛心聽從,後來發現劉備不會強行管他的時候,便開始陽奉陰違。


    劉備不是曹操。


    哪怕劉民真的做出了什麽事情,他也不會和曹操一樣,直接給皇帝一個教訓。


    他遵循“君君臣臣”的道理。


    中書府令見這位皇叔不開口了,當即也沒有再說什麽,隻是一步步的跟在他的身後。


    身後那恢弘的未央宮中,似乎傳來一道道調笑和溫婉的聲音,一道道夜色下才會出現的聲音恍惚之間如同暗河一樣流淌在這長安的未央宮中。


    周圍的內侍、侍女們都見怪不怪,臉上甚至還帶著些許的期盼之色。


    若是天子能夠看上他們,隻需春風一度,他們的身份就能從奴婢變成主子。


    不必再任人欺淩。


    天泰二年的日子過的很快,這一年出現了許多的事情。


    比如長安和琅琊方麵的局勢似乎沒有那麽緊張了,比如兩方似乎握手言和,再比如天下逐漸的恢複了安寧的生活。


    長安方麵,一條條有利於民生恢複的政策被頒布出來,這些政策和當年“文景之治”以及最開始漢高祖皇帝“休養生息”的方針較為相似。


    農業方麵恢複的十分迅速,而在劉備的大力倡導下,商業似乎也開始繁榮了起來。


    劉備與涼州達成了某種不為人知的交易,已經荒廢多年的“絲綢之路”再次開始興盛起來,許許多多的西域商人開始來到大漢,並且進行交易。


    而對於他們的交易對象,劉備也沒有進行限製。


    不管是長安還是琅琊、亦或者是大虞方麵,隻要想去,隻要能去,劉備也不會阻止。


    這對於大虞和琅琊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天泰三年,秋。


    大虞臨京


    張角在禦書房中處理政務,而門外響起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


    “兄長,交州那邊來信了。”


    張寶的神色陰沉,顯然交州那邊給他們的並不是什麽好消息。


    張角不慌不忙,將手中的筆放下,抬起頭。


    他皺眉說道:“說了多少次了,要沉穩,如今你的樣子,如何能夠做一方主將?”


    批評完了自己的弟弟之後,他才看著張寶說道:“孫策如何說?”


    張寶輕咳一聲,將自己的麵部表情控製好,然後才開口道:“孫策說,他們是不可能投降大虞的,讓我們不要白費力氣。”


    他沉默的說道:“孫策還說,如今中原局勢複雜,長安與琅琊又握手言和了,他讓咱們先擔心擔心自己。”


    “嗬嗬。”


    張角恥笑一聲,臉上帶著不經意的神色。


    他擺了擺手:“行了,既然交州無意投了我們,那便可以按照原本的計劃布置了。”


    張角站起身來,自從當年成了這皇帝之後,他的養氣功夫是越來越足了,也越來越像是一個皇帝那樣,而非是一個道派的領袖了。


    “不過孫策說的有道理,最近長安以及琅琊方麵的動作,不得不防備啊。”


    張寶有些不解:“他們兩個難道還能真的和解?”


    “不是有流言傳播,說曹操想要奪取劉協的皇位,讓劉協禪讓麽?”


    “長安難道這也能夠容忍?”


    張角淡漠的說道:“隻是說了要這麽做,這不還沒有這麽做呢麽?”


    “而且,之前的謠言,應當是劉協自己做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威脅曹操,不過曹孟德應該也在其中順水推舟了。”


    “否則消息不至於傳到這麽快。”


    張寶小心翼翼的問道:“那長安方麵和琅琊方麵,難道真的會聯手對我們進行圍殺?”


    張角眯著眼睛,望著遠處的方向:“的確有可能。”


    他歎了口氣:“官渡那邊有什麽消息麽?”


    此時的張角覺著,自己真的十分需要一個頂尖的謀士了。


    這兩年前來投靠的謀士雖然有不少,但卻都不算“頂尖”,這讓他有些心力交瘁,畢竟他要對付的不是劉備以及曹操,而是兩方勢力。


    包括那些天下最頂尖的謀士們。


    張寶微微搖頭:“官渡那邊倒是沒有什麽消息,不過涼州那邊好像送來了一封信,說是涼州那位手下有一位謀士以及猛將,想要投靠咱們。”


    涼州?


    隻是略加思索,張角便反應過來了涼州的那位是誰。


    “董仲穎?”


    “當年的輔國之臣,後來長安大變之後,帶著一群人又回西涼的董仲穎?”


    “他手下有一位謀士以武將?”


    張角挑眉,他是知道官渡陳氏與涼州之間那微妙關係的。


    當即說道:“回信,便說他們抵達臨京之日,朕親自迎接!”


    此時的張角雖然興奮,但卻並不知道來的人到底是誰,他隻是憑借某種莫名其妙的直覺發現了,這兩位說不得與陳氏有關係。


    荊州


    官道上


    一輛馬車晃晃悠悠的前行,一旁有一隊士卒跟隨著。


    馬車旁有一個青年將軍模樣的小將,身著銀甲,手中握著一把亮銀槍,麵容俊秀,端的是容貌無雙。


    “子龍?子龍?”


    馬車的簾子被掀開,一個中年男人坐在馬車中,輕輕的招呼著趙雲。


    趙雲驅馬走到這馬車旁,臉上帶著好奇的神色:“文和先生,怎麽了?”


    賈詡微微一笑,隻是平和的說道:“出發之前,將軍有所交代,說是有信件要給這荊州的劉子安,如今已經到了荊州城吧?咱們暫且停一停,去見一見這位。”


    趙雲哦了一聲之後,隨即下達命令。


    賈詡看著外麵佇立著的荊州城,微微的歎了口氣。


    “天下又要變動嘍。”


    天泰三年,冬。


    一道急報迅速的從官渡城發出,送達涼州、幽州、長安、琅琊、交州、以及.臨京城。


    琅琊


    曹操看著手中的信件微微顫抖:“這這怎麽可能?”


    他的聲音沙啞,臉上帶著不可置信的神色:“明明前幾年東臨的身體還好好的,怎麽會突然病危?”


    曹操此時十分慌張的抬起頭:“備馬!我要前往官渡!”


    長安城內,在得知陳朱樓病危的消息後,劉備同樣迅速反應,備馬前往官渡城。


    而交州孫氏、幽州公孫瓚則都是感覺有些不可思議,但繼而就是些許興奮。


    陳朱樓病逝之後,陳氏還會有那麽的功夫管天下事嗎?


    那他們的機會豈不是來了?


    大虞


    看著麵前的信件,張角幽幽一聲長歎。


    “這又是何苦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笨蛋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笨蛋魚並收藏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