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少年意氣最足貴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 作者:一隻笨蛋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搞一把大的?
霍去病手中握著酒囊,臉上閃過一抹好奇的神色。
少年人本就是最喜歡刺激和玩耍的,哪怕是少年將軍的霍去病與陳去虜也是一樣。
他悄悄的看了一眼坐在最前方,正在與將士們商議的衛青,低著頭偏了一下,聲音十分細微,用氣聲說道:“怎麽搞一把大的?”
身旁的篝火還在默默地燃燒著,一切就好像是尋常模樣。
陳去虜也學著霍去病的樣子,悄然低下頭,用同樣的氣聲開口道:“簡單,咱們去把匈奴人的可汗或者王子抓了怎麽樣?”
聽到陳去虜大膽的發言,霍去病第一時間不是阻止、甚至不是驚訝,而是一股十分熱烈的興奮湧上心頭,腦子裏好像裝滿了熱血一樣。
他下意識的說道:“就咱們兩個?”
“能行麽?”
霍去病沒有考慮過要不要去做的事情,他直接跳過了這一步,考慮“能不能成功”的問題。
這一下子就讓陳去虜覺著自己好像找到了對的知音,當即想要大聲笑出來,但卻被眼疾手快的霍去病一下子捂住了嘴巴。
兩人的動靜讓上方的衛青看到了,他蹙眉,斥責霍去病道:“去病!你在做什麽?”
他連忙快步走到了陳去虜的身邊,低聲道:“侯爺,去病這小子平日裏過於猖獗,沒想到竟然會如此冒犯,定然是少年人飲酒而醉了。”
“侯爺莫怪。”
霍去病的臉上閃過一抹愕然,似乎不明白為什麽自己的舅舅會這樣說。
可陳去虜卻是明白的。
他隻是搖頭說道:“將軍不必介意,在這裏,沒有什麽陳氏子陳去虜,唯有臨安侯陳去虜。”
“將軍不必拘泥於外名。”
衛青低著頭,即便是陳去虜如此說了,他也並沒有當真,隻是將其當做是了一句客氣話。
他本就是這樣小心謹慎的人。
哪怕是在原本的曆史中也是這樣。
等到衛青走了之後,霍去病坐在篝火旁,手中拿著一根樹枝悄悄的戳著,臉上帶著些鬱悶的神色。
等到陳去虜和衛青溝通完了,再回到這裏的時候,他帶著些鬱悶的說道:“舅舅總是這麽小心。”
陳去虜一屁股坐在霍去病的身旁,拿起一旁的酒囊,仰起頭,將囊中的酒盡數灌到口中。
他的神色中同樣是帶著鬱悶和疲憊。
少年人的情緒總是來的快也去的快,霍去病低聲問著陳去虜道:“我看你已經習慣了舅舅那樣的對待?”
他頗為好奇的說道:“陳氏真的有那麽厲害麽?天下有多少人會這樣對你?”
陳去虜的嘴角勾起來一個嘲諷的弧度:“我並不知道陳氏有多厲害。”
他漠然的說道:“我隻是知道,無論我去到什麽地方,當地的郡守都會第一個來見我,哪怕正在奉迎上官、正在奉迎宮內的傳旨內侍,而上官和內侍在這個時候也會跟著來與我打招呼。”
“無論我去哪個封國,當我的腳步還未曾踏入那個封國地界的時候,封王就已經知道了,並且親自在我即將抵達的邊界來迎接我、甚至讓我住進王宮之中。”
陳去虜低著頭,手中握著酒囊:“他們讓他們的世子、郡主們全都圍繞在我的身邊,甚至有一些小國的封王想要將女兒送到我的床上,哪怕不能為妻妾,僅僅隻是侍奉一夜。”
他站起身子來,看著遠處無邊無際的青野。
一聲長長的歎息聲回蕩在這草原的月夜上:“但是我知道,他們與我交朋友也好、想要爬上我的床也好,都不是因為“陳去虜”,而是因為“官渡陳氏”。”
陳去虜說到這裏,氣氛已然十分寂靜。
周圍都是蟋蟀、螞蚱的聲音,草原的夜色之下,這些聲音十分的明顯,在萬籟俱靜中,霍去病走到了陳去虜的身旁。
他咧開嘴,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所以,我們才要搞一把大的!”
霍去病嘿嘿一笑,撞了一下陳去虜的肩膀。
“他們否定你的人沒有關係,隻要你做出足夠大的功績,日後陳氏便是你的修飾詞,而非你是陳氏的,不是麽?”
陳去虜同樣笑著:“不錯。”
“當年我大父陳得,在高皇帝召任他為大將軍的時候,同樣其他人都隻看到了陳氏,而沒有看到陳得。”
“可後來,仙神並立,世有兵仙韓信,也有兵神陳得!”
他指著遠處的草原輕聲道:“我們麾下有部曲,今夜趁著夜色,奔襲百裏,繞到這匈奴人的後方、側方,而後兩相夾擊。在夜色的掩飾之下,那些匈奴人從睡夢中驚醒,定然炸營!”
“而一旦炸營,你我便可以趁騎兵而截殺!”
“不俘虜、不戀戰,一擊即退!”
“來回衝殺!”
“他們反擊,咱們就走;他們繼續安營,咱們就衝殺!”
“三日之內定然可取匈奴可汗人頭!”
霍去病聽了這個想法之後,略微沉吟,他並沒有反對,反而是補充的說道:“如此的話,便是需要一個足夠穩當、且十分強大的前方,牽扯著匈奴人的前軍軍隊,令其不能往返!”
陳去虜嘿嘿一笑,指著月色下兢兢業業還在為將士們慶功的衛青:“這不是正有一個呢?”
霍去病也同樣看了一眼站在那裏的大冤種舅舅,同樣嘿嘿一笑:“伱說得對。”
他知道,自己這位朋友其實對自己的舅舅心裏還是有氣的,所以才想了這麽一個辦法,畢竟即便是搞穩妥的,也可以先與主將說一下。
而目前為止,陳去虜並沒有想要與衛青說這個事情的想法。
霍去病難得的按了按額頭,他第一次發現了比自己還要囂張的人,不過他也沒有阻止陳去虜,有火就要發泄出來,否則等到火積壓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便不是這種小小的惡作劇就能算了的。
想到這裏,他也同樣是大笑一聲:“哈哈哈哈好,那便如此!”
少年人的意氣風發,總是值得紀念而又珍貴的。
夜色
無盡的夜色下,陳去虜、霍去病兩人從大帳中爬了出來,嘿嘿一笑,遠處兩人的部曲,共計兩千人的隊伍已然在準備著了。
“走!”
趁著夜色,兩人極速前行!
待到兩人都離開了之後,遠處的陰影中才緩緩的走出了一人,正是衛青。
衛青歎了口氣。
“當真是少年人啊。”
他轉身走進大帳裏,兩個小崽子以為能夠瞞得過他,實際上軍隊中的調動哪裏是那麽簡單的?兩人的調動一定會驚動他,而沒有他的同意,那些部曲也不可能跟著兩個人一起。
“不過這位臨安侯,雖然有些囂張,但心性還是好的。”
畢竟,陳氏的子弟想要調動部曲,不需要用這麽直接的辦法,他不會以為陳氏子弟是傻子,不知道這種簡單明了的辦法會驚動自己。
所以,這是那位臨安侯故意的。
隻是單純的為了小小的“報複”一下之前他的“客套”對待。
也的確隻是一點小小的報複。
長安城安國王府
在陳去虜動彈的一瞬間,兩封急報、甚至是比八百裏加急還要快的急報就從北疆發往了長安城。
一封是繡衣使者的,另外一封則是黑冰台的。
黑冰台的信件,依舊比繡衣使者的信件快一些,所以陳秋、陳辟兩個人也依舊是比天子先知道這件事情。
陳辟端著杯子默默地飲酒,而陳秋更是有些無可奈何的放縱:“這小子,等到回來之後,定然要好好的收拾他,在戰場上怎麽還能夠如此做?”
陳秋的話像是在斥責,但更多的則是“包庇”。
陳氏幾乎沒有出過這樣囂張意氣的少年郎,但這一代的確是出了一個。
陳去虜喊他大哥,雖然年紀是小了一些,但的的確確是他們這一代的,陳秋偏過頭看著陳辟:“陛下隻怕也是要收到信了,你說咱們該如何做?”
陳辟端著酒杯,酒杯中盛著月光。
“能怎麽做?”
“陛下不會在意這件事情,隻要這件事情真的成了。”
“若是成了,咱們這位陛下甚至會暗中下一道聖旨,然後讓那兩個小子裝成是奉召密旨行事,把這個罪名直接給抹掉的同時,把功勞跟自己沾沾邊。”
“若是失敗了,也不過是高高拿起,輕輕放下,訓斥兩句罷了。”
他的眼睛中帶著醉意:“這朝堂中的事情,過於無聊了,我倒是還想要去一趟西域,不過陛下好像已經開始選了新的人選,輪不到我了。”
新的人選?
陳秋一時之間也是被陳辟岔開了話題:“什麽人選?”
“還有誰有這種膽子和毅力,敢去西域?”
陳辟嘿嘿一笑:“有一個叫做“張騫”的,頗有我當年的那股子勁兒,也是出身自鴻臚寺,但是想要去西域看一看,他是自己找上的我,然後我推舉的他見的陛下。”
“陛下對他似乎挺滿意的。”
陳秋搖了搖頭:“出使西域這種事情,一般都是第一次最危險。”
“第二次、第三次,因為已經有了前人的經驗,所以會稍微好一些,咱們陳氏不貪圖這個名聲,便是讓張騫去吧,他是陛下的人,該他得這個聲望。”
陳辟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
“等到他回來了,我便退位讓賢,這個什麽勞什子的鴻臚寺卿便給了他坐,我就又可以瀟灑自在了。”
他托著臉頰,看向更遙遠的東方:“你說,跨越重重海洋,真的會有先祖在手劄中所猜測的新大陸麽?那新大陸又是什麽樣子的?”
陳秋同樣遺憾的搖頭:“你我怕是見不到了。”
他挑眉說道:“不如你留下一本手劄以及猜測,留在這拙身樓中,萬一後世中有子弟見到了、且有這個心力以及自由去探索呢?”
“屆時,你的名字依舊能夠流傳下來啊。”
陳辟聽到這裏,立馬坐了起來:“你說的對啊。”
他捶著身下的床榻:“就應當如此!”
“即便不能著書立傳,我也可以像是先祖一樣,寫一份手劄啊。”
兩人興趣盎然的談論著這件事情,而此時的未央宮中,收到了密信的劉徹也是如同兩人所猜測的一樣做出了一樣的應對。
隻是劉徹做的比兩人猜測的更加果決一點,他直接讓內侍八百裏加急送了一封詔書。
他將這件事情攬在了自己的身上,用聖旨的名義告訴衛青這是自己的所為。
劉徹沒有等到戰爭的結果出現,便直接擔起來了這個“事情”。
成也好,敗也好。
這事、這黑鍋。
他劉徹背了。
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夜色下的匈奴士卒已經臉上充斥著疲憊的神色,所有人都好像是要死了一樣,沒有一點精神,他們中時不時的有人高聲呐喊然後被拖出去殺了。
遠處的夜色掩飾下兩隊人馬並立。
正是已經匯合了的霍去病、陳去虜等人,為首的兩人對視一眼,而後陳去虜猛地縱馬!
“隨我殺!”
“活捉匈奴單於!”
騎兵衝鋒,悍然而行!
便是以平日裏的匈奴士卒也是很難抵禦的,更何況是如今已然近乎於疲憊的匈奴士卒?
不過是片刻的功夫,便被衝殺的亂了套。
而霍去病、陳去虜兩人則是翻身下馬,走入了最中間的一個大帳,此時大漢的士兵們已經將大帳內的人給控製住了,他們的臉上帶著驚慌的神色。
陳去虜、霍去病二人哈哈大笑一聲:“哈哈哈哈哈,不過如此,不過如此啊!”
衛青騎在馬背上,神色帶著焦急。
那正在後方衝殺的人中,有一個是他的外甥,他怎麽可能不擔心?
忽而,遠處煙塵四起。
隨著那煙塵而來的還有一道道呼喊聲。
“臨安侯、冠軍侯回來了!”
“此戰大捷!!!”
“活捉匈奴單於!!!!!”
衛青握著韁繩的手瞬間輕鬆了下來,他的眼睛中帶著些驚愕的笑容:“啊?”
“真讓這倆個小子做成了?”
元狩二年,冬。
經曆了一年的光景,在所有人翹首以盼的期待下,北疆的消息終於到來了。
僅僅隻是八個字,便讓所有長安城的黔首們興奮無比。
“此戰大捷”
“活捉單於”
霍去病手中握著酒囊,臉上閃過一抹好奇的神色。
少年人本就是最喜歡刺激和玩耍的,哪怕是少年將軍的霍去病與陳去虜也是一樣。
他悄悄的看了一眼坐在最前方,正在與將士們商議的衛青,低著頭偏了一下,聲音十分細微,用氣聲說道:“怎麽搞一把大的?”
身旁的篝火還在默默地燃燒著,一切就好像是尋常模樣。
陳去虜也學著霍去病的樣子,悄然低下頭,用同樣的氣聲開口道:“簡單,咱們去把匈奴人的可汗或者王子抓了怎麽樣?”
聽到陳去虜大膽的發言,霍去病第一時間不是阻止、甚至不是驚訝,而是一股十分熱烈的興奮湧上心頭,腦子裏好像裝滿了熱血一樣。
他下意識的說道:“就咱們兩個?”
“能行麽?”
霍去病沒有考慮過要不要去做的事情,他直接跳過了這一步,考慮“能不能成功”的問題。
這一下子就讓陳去虜覺著自己好像找到了對的知音,當即想要大聲笑出來,但卻被眼疾手快的霍去病一下子捂住了嘴巴。
兩人的動靜讓上方的衛青看到了,他蹙眉,斥責霍去病道:“去病!你在做什麽?”
他連忙快步走到了陳去虜的身邊,低聲道:“侯爺,去病這小子平日裏過於猖獗,沒想到竟然會如此冒犯,定然是少年人飲酒而醉了。”
“侯爺莫怪。”
霍去病的臉上閃過一抹愕然,似乎不明白為什麽自己的舅舅會這樣說。
可陳去虜卻是明白的。
他隻是搖頭說道:“將軍不必介意,在這裏,沒有什麽陳氏子陳去虜,唯有臨安侯陳去虜。”
“將軍不必拘泥於外名。”
衛青低著頭,即便是陳去虜如此說了,他也並沒有當真,隻是將其當做是了一句客氣話。
他本就是這樣小心謹慎的人。
哪怕是在原本的曆史中也是這樣。
等到衛青走了之後,霍去病坐在篝火旁,手中拿著一根樹枝悄悄的戳著,臉上帶著些鬱悶的神色。
等到陳去虜和衛青溝通完了,再回到這裏的時候,他帶著些鬱悶的說道:“舅舅總是這麽小心。”
陳去虜一屁股坐在霍去病的身旁,拿起一旁的酒囊,仰起頭,將囊中的酒盡數灌到口中。
他的神色中同樣是帶著鬱悶和疲憊。
少年人的情緒總是來的快也去的快,霍去病低聲問著陳去虜道:“我看你已經習慣了舅舅那樣的對待?”
他頗為好奇的說道:“陳氏真的有那麽厲害麽?天下有多少人會這樣對你?”
陳去虜的嘴角勾起來一個嘲諷的弧度:“我並不知道陳氏有多厲害。”
他漠然的說道:“我隻是知道,無論我去到什麽地方,當地的郡守都會第一個來見我,哪怕正在奉迎上官、正在奉迎宮內的傳旨內侍,而上官和內侍在這個時候也會跟著來與我打招呼。”
“無論我去哪個封國,當我的腳步還未曾踏入那個封國地界的時候,封王就已經知道了,並且親自在我即將抵達的邊界來迎接我、甚至讓我住進王宮之中。”
陳去虜低著頭,手中握著酒囊:“他們讓他們的世子、郡主們全都圍繞在我的身邊,甚至有一些小國的封王想要將女兒送到我的床上,哪怕不能為妻妾,僅僅隻是侍奉一夜。”
他站起身子來,看著遠處無邊無際的青野。
一聲長長的歎息聲回蕩在這草原的月夜上:“但是我知道,他們與我交朋友也好、想要爬上我的床也好,都不是因為“陳去虜”,而是因為“官渡陳氏”。”
陳去虜說到這裏,氣氛已然十分寂靜。
周圍都是蟋蟀、螞蚱的聲音,草原的夜色之下,這些聲音十分的明顯,在萬籟俱靜中,霍去病走到了陳去虜的身旁。
他咧開嘴,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所以,我們才要搞一把大的!”
霍去病嘿嘿一笑,撞了一下陳去虜的肩膀。
“他們否定你的人沒有關係,隻要你做出足夠大的功績,日後陳氏便是你的修飾詞,而非你是陳氏的,不是麽?”
陳去虜同樣笑著:“不錯。”
“當年我大父陳得,在高皇帝召任他為大將軍的時候,同樣其他人都隻看到了陳氏,而沒有看到陳得。”
“可後來,仙神並立,世有兵仙韓信,也有兵神陳得!”
他指著遠處的草原輕聲道:“我們麾下有部曲,今夜趁著夜色,奔襲百裏,繞到這匈奴人的後方、側方,而後兩相夾擊。在夜色的掩飾之下,那些匈奴人從睡夢中驚醒,定然炸營!”
“而一旦炸營,你我便可以趁騎兵而截殺!”
“不俘虜、不戀戰,一擊即退!”
“來回衝殺!”
“他們反擊,咱們就走;他們繼續安營,咱們就衝殺!”
“三日之內定然可取匈奴可汗人頭!”
霍去病聽了這個想法之後,略微沉吟,他並沒有反對,反而是補充的說道:“如此的話,便是需要一個足夠穩當、且十分強大的前方,牽扯著匈奴人的前軍軍隊,令其不能往返!”
陳去虜嘿嘿一笑,指著月色下兢兢業業還在為將士們慶功的衛青:“這不是正有一個呢?”
霍去病也同樣看了一眼站在那裏的大冤種舅舅,同樣嘿嘿一笑:“伱說得對。”
他知道,自己這位朋友其實對自己的舅舅心裏還是有氣的,所以才想了這麽一個辦法,畢竟即便是搞穩妥的,也可以先與主將說一下。
而目前為止,陳去虜並沒有想要與衛青說這個事情的想法。
霍去病難得的按了按額頭,他第一次發現了比自己還要囂張的人,不過他也沒有阻止陳去虜,有火就要發泄出來,否則等到火積壓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便不是這種小小的惡作劇就能算了的。
想到這裏,他也同樣是大笑一聲:“哈哈哈哈好,那便如此!”
少年人的意氣風發,總是值得紀念而又珍貴的。
夜色
無盡的夜色下,陳去虜、霍去病兩人從大帳中爬了出來,嘿嘿一笑,遠處兩人的部曲,共計兩千人的隊伍已然在準備著了。
“走!”
趁著夜色,兩人極速前行!
待到兩人都離開了之後,遠處的陰影中才緩緩的走出了一人,正是衛青。
衛青歎了口氣。
“當真是少年人啊。”
他轉身走進大帳裏,兩個小崽子以為能夠瞞得過他,實際上軍隊中的調動哪裏是那麽簡單的?兩人的調動一定會驚動他,而沒有他的同意,那些部曲也不可能跟著兩個人一起。
“不過這位臨安侯,雖然有些囂張,但心性還是好的。”
畢竟,陳氏的子弟想要調動部曲,不需要用這麽直接的辦法,他不會以為陳氏子弟是傻子,不知道這種簡單明了的辦法會驚動自己。
所以,這是那位臨安侯故意的。
隻是單純的為了小小的“報複”一下之前他的“客套”對待。
也的確隻是一點小小的報複。
長安城安國王府
在陳去虜動彈的一瞬間,兩封急報、甚至是比八百裏加急還要快的急報就從北疆發往了長安城。
一封是繡衣使者的,另外一封則是黑冰台的。
黑冰台的信件,依舊比繡衣使者的信件快一些,所以陳秋、陳辟兩個人也依舊是比天子先知道這件事情。
陳辟端著杯子默默地飲酒,而陳秋更是有些無可奈何的放縱:“這小子,等到回來之後,定然要好好的收拾他,在戰場上怎麽還能夠如此做?”
陳秋的話像是在斥責,但更多的則是“包庇”。
陳氏幾乎沒有出過這樣囂張意氣的少年郎,但這一代的確是出了一個。
陳去虜喊他大哥,雖然年紀是小了一些,但的的確確是他們這一代的,陳秋偏過頭看著陳辟:“陛下隻怕也是要收到信了,你說咱們該如何做?”
陳辟端著酒杯,酒杯中盛著月光。
“能怎麽做?”
“陛下不會在意這件事情,隻要這件事情真的成了。”
“若是成了,咱們這位陛下甚至會暗中下一道聖旨,然後讓那兩個小子裝成是奉召密旨行事,把這個罪名直接給抹掉的同時,把功勞跟自己沾沾邊。”
“若是失敗了,也不過是高高拿起,輕輕放下,訓斥兩句罷了。”
他的眼睛中帶著醉意:“這朝堂中的事情,過於無聊了,我倒是還想要去一趟西域,不過陛下好像已經開始選了新的人選,輪不到我了。”
新的人選?
陳秋一時之間也是被陳辟岔開了話題:“什麽人選?”
“還有誰有這種膽子和毅力,敢去西域?”
陳辟嘿嘿一笑:“有一個叫做“張騫”的,頗有我當年的那股子勁兒,也是出身自鴻臚寺,但是想要去西域看一看,他是自己找上的我,然後我推舉的他見的陛下。”
“陛下對他似乎挺滿意的。”
陳秋搖了搖頭:“出使西域這種事情,一般都是第一次最危險。”
“第二次、第三次,因為已經有了前人的經驗,所以會稍微好一些,咱們陳氏不貪圖這個名聲,便是讓張騫去吧,他是陛下的人,該他得這個聲望。”
陳辟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
“等到他回來了,我便退位讓賢,這個什麽勞什子的鴻臚寺卿便給了他坐,我就又可以瀟灑自在了。”
他托著臉頰,看向更遙遠的東方:“你說,跨越重重海洋,真的會有先祖在手劄中所猜測的新大陸麽?那新大陸又是什麽樣子的?”
陳秋同樣遺憾的搖頭:“你我怕是見不到了。”
他挑眉說道:“不如你留下一本手劄以及猜測,留在這拙身樓中,萬一後世中有子弟見到了、且有這個心力以及自由去探索呢?”
“屆時,你的名字依舊能夠流傳下來啊。”
陳辟聽到這裏,立馬坐了起來:“你說的對啊。”
他捶著身下的床榻:“就應當如此!”
“即便不能著書立傳,我也可以像是先祖一樣,寫一份手劄啊。”
兩人興趣盎然的談論著這件事情,而此時的未央宮中,收到了密信的劉徹也是如同兩人所猜測的一樣做出了一樣的應對。
隻是劉徹做的比兩人猜測的更加果決一點,他直接讓內侍八百裏加急送了一封詔書。
他將這件事情攬在了自己的身上,用聖旨的名義告訴衛青這是自己的所為。
劉徹沒有等到戰爭的結果出現,便直接擔起來了這個“事情”。
成也好,敗也好。
這事、這黑鍋。
他劉徹背了。
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夜色下的匈奴士卒已經臉上充斥著疲憊的神色,所有人都好像是要死了一樣,沒有一點精神,他們中時不時的有人高聲呐喊然後被拖出去殺了。
遠處的夜色掩飾下兩隊人馬並立。
正是已經匯合了的霍去病、陳去虜等人,為首的兩人對視一眼,而後陳去虜猛地縱馬!
“隨我殺!”
“活捉匈奴單於!”
騎兵衝鋒,悍然而行!
便是以平日裏的匈奴士卒也是很難抵禦的,更何況是如今已然近乎於疲憊的匈奴士卒?
不過是片刻的功夫,便被衝殺的亂了套。
而霍去病、陳去虜兩人則是翻身下馬,走入了最中間的一個大帳,此時大漢的士兵們已經將大帳內的人給控製住了,他們的臉上帶著驚慌的神色。
陳去虜、霍去病二人哈哈大笑一聲:“哈哈哈哈哈,不過如此,不過如此啊!”
衛青騎在馬背上,神色帶著焦急。
那正在後方衝殺的人中,有一個是他的外甥,他怎麽可能不擔心?
忽而,遠處煙塵四起。
隨著那煙塵而來的還有一道道呼喊聲。
“臨安侯、冠軍侯回來了!”
“此戰大捷!!!”
“活捉匈奴單於!!!!!”
衛青握著韁繩的手瞬間輕鬆了下來,他的眼睛中帶著些驚愕的笑容:“啊?”
“真讓這倆個小子做成了?”
元狩二年,冬。
經曆了一年的光景,在所有人翹首以盼的期待下,北疆的消息終於到來了。
僅僅隻是八個字,便讓所有長安城的黔首們興奮無比。
“此戰大捷”
“活捉單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