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人定勝天【一更,求訂閱】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 作者:一隻笨蛋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對視,陳正神色不變,他看著嬴政,迎著他的疑惑和懷疑說道:“陛下,臣對陛下並沒有什麽意見。”
他的聲音輕輕的:“您的功績的確是萬古之來前所未有的,所以您想要泰山封禪,這是合理的。”
“臣為什麽要反對呢?”
陳正的神色也很平和:“臣與陛下並沒有根本上的衝突,我們二人都是想要讓大秦更好,讓大秦的黔首更好不是麽?”
嬴政輕笑一聲,他看著陳正微微搖著頭笑道:“朕並未曾懷疑過你。”
他感慨的說道:“即便是懷疑這朝堂上的任何人,朕都沒有懷疑過你。”
“陳氏中人的品性是值得讓人信任的。”
他站了起來,背對著陳正,低聲說道:“朕也知道,你為何與朕作對,我們的目的是一樣的,但陳正啊。”
嬴政的聲音第一次嚴肅了起來:“朕希望你能夠知道,這天下是贏姓的天下,而不是你們陳氏的天下,朕想要如何做,還輪不到別人來指手畫腳。”
陳正卻在這個時候站到了嬴政的身後,他們兩個人性格中的矛盾在這個時候徹底的暴露了出來。
“陛下,天下非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他沉默的說道:“陳氏所求的乃是問心無愧,而陳正的問心無愧便是天下黔首都能夠安然的、幸福的過上和平的生活。”
“為了這個目的,陳正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大逆不道”。”
這幾乎類似於最後的通牒了。
嬴政轉過頭,眼睛盯著陳正,聲音中帶著沉肅:“你非要在這個時候,與朕爭辯這些麽?”
陳正抬起頭同樣看著嬴政的雙眸,眼神中的神色帶著些許的平緩:“陛下,你我之間的矛盾其實早已經是到了某種地步不是麽?但這些都是可以調和的。”
“您為何一定要這麽著急呢?”
陳正有些不理解,事實上對於嬴政的著急不僅僅是陳正不理解,朝堂上沒有幾個人能夠理解的。
這也是為什麽如今的陳正還能夠與“嬴政”作對的原因,陳氏的勢力太過於龐大了,其餘的諸多勢力混雜在一起,哪怕是宗室的人都不太支持嬴政。
所以“始皇帝”不是在與陳氏陳正對抗,而是在與天下所有人、所有的勢力對抗。
而即便是如此,始皇帝也是占據上風的。
這便是始皇帝。
嬴政沉默了許久,並沒有解答陳正的疑惑,他隻是背著手站在那裏,輕聲說道:“朕自然是有朕的理由。”
他將話題轉了回去:“這些便不是你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嬴政長歎一聲說道:“伱與儒家的那些人商談一下泰山封禪的祭祀之禮吧,古往今來從未有過的事情,自然是要做到一個“極致”,朕可不願後人嘲笑朕的這一次封禪之禮。”
陳正站在那裏,怔怔的看著嬴政的背影。
片刻後,他微微的搖了搖頭,臉上帶著疲憊和複雜的離去了。
待到陳正離去之後,嬴政的臉上才恍然之間出現了一抹疲憊的神色,他何嚐不知道這樣急切會欲速則不達呢?
但是他的時間真的不多了啊。
他的手撫向自己的心口,而後從袖子中拿出了一個小小的瓶子,將其中放置著的“丹丸”放入口中。
這與他父親,也就是秦王子楚,如今的高皇帝子楚所服用的丹藥是完全不同的,但他們有同樣的功效,能夠提神、振奮人的精神。
早在曆史被改變的時候,一切就再次走向了另外一個軌道。
但這個軌道在命運和天命的手指撥弄中,終究是要與原本的命運重合,哪怕這一次所謂的命運耗費了更多的時間和力量。
子楚在出生的時候體弱,得不到孝文王的喜愛,所以夏姬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活下去,常年讓自己的孩子服用楚國方士所送來的丹藥。
而趙姬在某種隱秘的情況下知道了這個消息,她誕生下嬴政的時候,子楚正好離開趙國,所以趙姬迫切的想讓嬴政和子楚有一些“聯係”,這個聯係便是“丹藥”。
愚蠢的趙姬以為這個丹藥對於人的身體來說是好事,所以她一直強迫嬴政服用。
待到子楚發現這個事情的時候,嬴政已經服用丹藥四五年了。
這個時候他強行的終止了嬴政服用丹藥,但有一個大問題是,嬴政所服用的丹藥與他服用的丹藥還有所不同。
確切的說,嬴政服用的已經不能夠算是丹藥了。
在後世魏晉時代,嬴政所服用的丹藥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聲,幾乎是所有的名士都知道的一種藥物,叫做“寒食散”。
寒食散能夠振奮人們的精神,讓人感覺飄飄欲仙,似在道家所言的“虛空”中遨遊一樣。
當然,先秦時期的“寒食散”效果還沒有那麽的強大,戒斷反應也沒有那麽的難熬,嬴政更是千古一帝,所以在強大的精神掌控下,他徹底的戒斷了“寒食散”。
但年幼時候的經曆也讓嬴政的身體留下了隱患。
他未曾登基的時候,子楚便讓太醫令檢查過他的身體,當日什麽都沒有查出來,但前幾日的時候他身邊最信任的太醫令“夏無且”為他開的一副“溫養”的藥物卻讓嬴政有了前所未有的反應。
那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唯有夏無且與嬴政知道的事情。
他的身體需要再次開始服用“丹丸”來溫養身體,可即便如此他的身體依舊是虧空的。
嬴政長長的歎了口氣,手撫摸在那堪輿圖上,幽幽的說道:“不管是陳正還是扶蘇,都覺著朕是無所不能的。”
“可朕即便是所謂的千古一帝,即便是所謂的始皇帝、即便是天下人口中的祖龍,在麵對人之生死常態的時候,又能夠做什麽呢?”
他輕聲的說道l:“朕隻是一個普通人啊。”
是啊。
高高在上的始皇帝嬴政,無論如何他都隻是一個“人”,是“人”就會有人所擁有的七情六欲,就有可以損壞的肉身。
嬴政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麽。
他也有無法解決的問題。
他與陳正之間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兩個人的意見不合,也並非是他們互相看對方不順眼。
最大的問題是:陳正覺著他是無所不能的,但嬴政卻並不是無所不能的。
陳正犯了一個錯誤,這是他身為人正常的事情。
他覺著很多事情隻需要提出來問題就可以了,始皇帝這個偉大的帝皇一定能夠想出來解決的辦法,但問題是嬴政想不出來。
桃花源中
看著外界的陳野的神色中帶著些許的複雜,陳正犯了和原本曆史中扶蘇一樣的錯漏。
他以為“嬴政”是無所不能的了。
在原本的軌跡中,扶蘇正是這樣的一個人,而如今扶蘇雖然沒有成長為這樣的人,暫時沒有表現出來自己的固執,但命運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替身來代替扶蘇。
那就是陳正。
陳野坐在桃花源中,抬起頭望著那虛無縹緲的天空。
這便是“命運”麽?
陳野的嘴角挑起一抹嘲諷的笑。
他低聲道:“命運無情,看似能夠決定一切。”
“但我始終相信,人定勝天!”
是的!
陳野堅信,人定勝天。
陳氏的所有人也都相信,人定勝天,這是他們投身到曆史中,即便知道改變的前路可能被曆史那隻大手再次擺正,也要義無反顧的原因。
他們始終相信,人定勝天!
終有一日,陳氏能夠改變那虛無縹緲的曆史。
終究能夠挽留所有的遺憾。
巍巍華夏五千載,代代江山人才出。
始皇帝五年的春天在人們的期盼中到來,百越戰場以及匈奴戰場依舊在持續著,就像是兩個絞肉機一樣,吞噬著大秦的國人。
但.
讓人們沒有想到的一件事情是,即便兩個絞肉機依舊在轉動,但對於秦國來說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秦國依舊強盛,甚至再次“發芽”,生長出來了新的血肉。
這是因為左相陳正所修訂的“秦律”。
新修訂的秦律寬恕了一些不重要的罪過,將一些涉及到身體的懲罰全都再次限製。
這些殘酷的刑法日後隻針對一些特殊的“罪行”,如殺人、如殺耕牛、謀逆等等,這一律法的修訂讓秦國的國人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其二便是關於生育的獎勵。
陳正以及嬴政、諸多朝臣都知道,想要實現嬴政的計劃,那麽就必須是促進人們的生育,讓新的一代在新的時代降生,於是他們在這個方麵加大了獎賞。
每生育一個人口,不僅可以獲得一畝地的獎勵,更是可以每年領取五石糧食。
並且是從這個人口出生的時候開始,就可以領取的。
而新生兒往往吃不了那麽多東西,都是食用母乳亦或者羊奶等物,所以這五石的糧食便是一個巨大的激勵了。
始皇帝五年的夏天轉瞬間來臨,儒家以及陳正終於商討出來了一套合適的祭祀之禮,在這一年的夏天,經過長達幾個月的爭論,始皇帝以及秦國的朝臣們終於決定出來了一件事情。
泰山封禪!
這個消息傳出,天下許多的人感覺到震驚的同時都覺著有些理所當然。
始皇帝若是都不夠資格泰山封禪,那麽還有什麽人有這個資格呢?
也正是因此,始皇帝出巡的時候,天下並沒有那麽多的人反對了,隻有一些躲在深山老林中的貴族在反對嬴政。
這是難以避免的。
嬴政在一統之後立刻就舉起了手中的屠刀,對準了這些貴族。
他在陳氏等人的勸誡和教導中,比原本的曆史中更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天下是由一個個的黔首組成的,而非是那些貴族,即便是給那些貴族再優越的待遇,也不能夠讓他們不反對秦國的統治。
因為那些貴族或許原本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甚至可能沒有人在他們之上的,他給的再多,或許都沒有這些人原本的多。
而優待他們隻會讓天下黔首覺著困苦,也會讓老秦人覺著不舒服。
所以在對待這些貴族的時候,嬴政一點都沒有心慈手軟,也正是因此,六國舊地中的一些貴族便是帶著自己的家丁、府兵等人逃亡了山中躲避。
這個時候,郡縣製的弊端便彰顯出來了。
那些郡守也好,縣令也罷,和這些貴族的關係都是十分友好的,他們並不會真的用心“上報”這些人躲避的地點,也不會真的用心“追殺”這些人,所以這些人的逃逸並沒有非常的困難。
而這些,嬴政都知道。
但嬴政也沒有合適的解決辦法。
他有足夠的人手代替這些郡守縣令來治理天下麽?沒有。
鹹陽學宮雖然正在產出人才,但產出人才的數量卻跟不上秦國擴充的地步,秦的版圖太大了,這便是最大的問題。
也不僅僅是秦朝的問題,是每一個時代的問題。
諸華諸夏太大了!
所以需要十分多的人手,而諸華諸夏的國情又象征著“血脈”和“人情”的存在。
尤其是這個時候書籍還未曾普及,那些識文斷字的人哪一個跟“貴族”沒有關係呢?
你能夠真的追殺你三姨夫家的小兒子麽?
還是你能夠忠心耿耿的為了皇帝而舉報你家的侄子?
亦或者你能夠提著你族中三爺爺的人頭去領賞?
或許你可以做到,但.你還要不要做人了?
泰山腳下
嬴政坐在車馬之上,而一旁車馬上陳正、李斯、韓非三人正在抓緊時間處理來自鹹陽城的政務。
幾人的腦子都是感覺頭疼。
這些本來是由嬴政處理的,但嬴政現在卻開始偷懶了!
嬴政扶著自己的腦袋,身體隨著車馬的晃動而晃動著,他目視前方,心中則是在思考著讓扶蘇那小子監國是否合適。
不過轉瞬間他就不擔心了。
畢竟他下詔請陳肅去往鹹陽城暫時看顧了,而陳氏家中的事情麽.
嬴政嘿嘿一笑,那他就管不得了。
希望陳肅能夠跨越千裏也能處理好朝廷以及陳氏兩地的事務吧。
時間點點過去,轉瞬間便到了泰山腳下了。
此時,天上匯聚著些許的烏雲。
絲絲綿綿的雨好似要落下,空中若有似無的閃出些許雷鳴聲。
————————————————————
“始皇帝五年,上泰山封禪,遇雨,疑上蒼震怒。——《新秦書·始皇帝本紀》”
他的聲音輕輕的:“您的功績的確是萬古之來前所未有的,所以您想要泰山封禪,這是合理的。”
“臣為什麽要反對呢?”
陳正的神色也很平和:“臣與陛下並沒有根本上的衝突,我們二人都是想要讓大秦更好,讓大秦的黔首更好不是麽?”
嬴政輕笑一聲,他看著陳正微微搖著頭笑道:“朕並未曾懷疑過你。”
他感慨的說道:“即便是懷疑這朝堂上的任何人,朕都沒有懷疑過你。”
“陳氏中人的品性是值得讓人信任的。”
他站了起來,背對著陳正,低聲說道:“朕也知道,你為何與朕作對,我們的目的是一樣的,但陳正啊。”
嬴政的聲音第一次嚴肅了起來:“朕希望你能夠知道,這天下是贏姓的天下,而不是你們陳氏的天下,朕想要如何做,還輪不到別人來指手畫腳。”
陳正卻在這個時候站到了嬴政的身後,他們兩個人性格中的矛盾在這個時候徹底的暴露了出來。
“陛下,天下非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他沉默的說道:“陳氏所求的乃是問心無愧,而陳正的問心無愧便是天下黔首都能夠安然的、幸福的過上和平的生活。”
“為了這個目的,陳正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大逆不道”。”
這幾乎類似於最後的通牒了。
嬴政轉過頭,眼睛盯著陳正,聲音中帶著沉肅:“你非要在這個時候,與朕爭辯這些麽?”
陳正抬起頭同樣看著嬴政的雙眸,眼神中的神色帶著些許的平緩:“陛下,你我之間的矛盾其實早已經是到了某種地步不是麽?但這些都是可以調和的。”
“您為何一定要這麽著急呢?”
陳正有些不理解,事實上對於嬴政的著急不僅僅是陳正不理解,朝堂上沒有幾個人能夠理解的。
這也是為什麽如今的陳正還能夠與“嬴政”作對的原因,陳氏的勢力太過於龐大了,其餘的諸多勢力混雜在一起,哪怕是宗室的人都不太支持嬴政。
所以“始皇帝”不是在與陳氏陳正對抗,而是在與天下所有人、所有的勢力對抗。
而即便是如此,始皇帝也是占據上風的。
這便是始皇帝。
嬴政沉默了許久,並沒有解答陳正的疑惑,他隻是背著手站在那裏,輕聲說道:“朕自然是有朕的理由。”
他將話題轉了回去:“這些便不是你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嬴政長歎一聲說道:“伱與儒家的那些人商談一下泰山封禪的祭祀之禮吧,古往今來從未有過的事情,自然是要做到一個“極致”,朕可不願後人嘲笑朕的這一次封禪之禮。”
陳正站在那裏,怔怔的看著嬴政的背影。
片刻後,他微微的搖了搖頭,臉上帶著疲憊和複雜的離去了。
待到陳正離去之後,嬴政的臉上才恍然之間出現了一抹疲憊的神色,他何嚐不知道這樣急切會欲速則不達呢?
但是他的時間真的不多了啊。
他的手撫向自己的心口,而後從袖子中拿出了一個小小的瓶子,將其中放置著的“丹丸”放入口中。
這與他父親,也就是秦王子楚,如今的高皇帝子楚所服用的丹藥是完全不同的,但他們有同樣的功效,能夠提神、振奮人的精神。
早在曆史被改變的時候,一切就再次走向了另外一個軌道。
但這個軌道在命運和天命的手指撥弄中,終究是要與原本的命運重合,哪怕這一次所謂的命運耗費了更多的時間和力量。
子楚在出生的時候體弱,得不到孝文王的喜愛,所以夏姬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活下去,常年讓自己的孩子服用楚國方士所送來的丹藥。
而趙姬在某種隱秘的情況下知道了這個消息,她誕生下嬴政的時候,子楚正好離開趙國,所以趙姬迫切的想讓嬴政和子楚有一些“聯係”,這個聯係便是“丹藥”。
愚蠢的趙姬以為這個丹藥對於人的身體來說是好事,所以她一直強迫嬴政服用。
待到子楚發現這個事情的時候,嬴政已經服用丹藥四五年了。
這個時候他強行的終止了嬴政服用丹藥,但有一個大問題是,嬴政所服用的丹藥與他服用的丹藥還有所不同。
確切的說,嬴政服用的已經不能夠算是丹藥了。
在後世魏晉時代,嬴政所服用的丹藥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聲,幾乎是所有的名士都知道的一種藥物,叫做“寒食散”。
寒食散能夠振奮人們的精神,讓人感覺飄飄欲仙,似在道家所言的“虛空”中遨遊一樣。
當然,先秦時期的“寒食散”效果還沒有那麽的強大,戒斷反應也沒有那麽的難熬,嬴政更是千古一帝,所以在強大的精神掌控下,他徹底的戒斷了“寒食散”。
但年幼時候的經曆也讓嬴政的身體留下了隱患。
他未曾登基的時候,子楚便讓太醫令檢查過他的身體,當日什麽都沒有查出來,但前幾日的時候他身邊最信任的太醫令“夏無且”為他開的一副“溫養”的藥物卻讓嬴政有了前所未有的反應。
那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唯有夏無且與嬴政知道的事情。
他的身體需要再次開始服用“丹丸”來溫養身體,可即便如此他的身體依舊是虧空的。
嬴政長長的歎了口氣,手撫摸在那堪輿圖上,幽幽的說道:“不管是陳正還是扶蘇,都覺著朕是無所不能的。”
“可朕即便是所謂的千古一帝,即便是所謂的始皇帝、即便是天下人口中的祖龍,在麵對人之生死常態的時候,又能夠做什麽呢?”
他輕聲的說道l:“朕隻是一個普通人啊。”
是啊。
高高在上的始皇帝嬴政,無論如何他都隻是一個“人”,是“人”就會有人所擁有的七情六欲,就有可以損壞的肉身。
嬴政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麽。
他也有無法解決的問題。
他與陳正之間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兩個人的意見不合,也並非是他們互相看對方不順眼。
最大的問題是:陳正覺著他是無所不能的,但嬴政卻並不是無所不能的。
陳正犯了一個錯誤,這是他身為人正常的事情。
他覺著很多事情隻需要提出來問題就可以了,始皇帝這個偉大的帝皇一定能夠想出來解決的辦法,但問題是嬴政想不出來。
桃花源中
看著外界的陳野的神色中帶著些許的複雜,陳正犯了和原本曆史中扶蘇一樣的錯漏。
他以為“嬴政”是無所不能的了。
在原本的軌跡中,扶蘇正是這樣的一個人,而如今扶蘇雖然沒有成長為這樣的人,暫時沒有表現出來自己的固執,但命運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替身來代替扶蘇。
那就是陳正。
陳野坐在桃花源中,抬起頭望著那虛無縹緲的天空。
這便是“命運”麽?
陳野的嘴角挑起一抹嘲諷的笑。
他低聲道:“命運無情,看似能夠決定一切。”
“但我始終相信,人定勝天!”
是的!
陳野堅信,人定勝天。
陳氏的所有人也都相信,人定勝天,這是他們投身到曆史中,即便知道改變的前路可能被曆史那隻大手再次擺正,也要義無反顧的原因。
他們始終相信,人定勝天!
終有一日,陳氏能夠改變那虛無縹緲的曆史。
終究能夠挽留所有的遺憾。
巍巍華夏五千載,代代江山人才出。
始皇帝五年的春天在人們的期盼中到來,百越戰場以及匈奴戰場依舊在持續著,就像是兩個絞肉機一樣,吞噬著大秦的國人。
但.
讓人們沒有想到的一件事情是,即便兩個絞肉機依舊在轉動,但對於秦國來說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秦國依舊強盛,甚至再次“發芽”,生長出來了新的血肉。
這是因為左相陳正所修訂的“秦律”。
新修訂的秦律寬恕了一些不重要的罪過,將一些涉及到身體的懲罰全都再次限製。
這些殘酷的刑法日後隻針對一些特殊的“罪行”,如殺人、如殺耕牛、謀逆等等,這一律法的修訂讓秦國的國人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其二便是關於生育的獎勵。
陳正以及嬴政、諸多朝臣都知道,想要實現嬴政的計劃,那麽就必須是促進人們的生育,讓新的一代在新的時代降生,於是他們在這個方麵加大了獎賞。
每生育一個人口,不僅可以獲得一畝地的獎勵,更是可以每年領取五石糧食。
並且是從這個人口出生的時候開始,就可以領取的。
而新生兒往往吃不了那麽多東西,都是食用母乳亦或者羊奶等物,所以這五石的糧食便是一個巨大的激勵了。
始皇帝五年的夏天轉瞬間來臨,儒家以及陳正終於商討出來了一套合適的祭祀之禮,在這一年的夏天,經過長達幾個月的爭論,始皇帝以及秦國的朝臣們終於決定出來了一件事情。
泰山封禪!
這個消息傳出,天下許多的人感覺到震驚的同時都覺著有些理所當然。
始皇帝若是都不夠資格泰山封禪,那麽還有什麽人有這個資格呢?
也正是因此,始皇帝出巡的時候,天下並沒有那麽多的人反對了,隻有一些躲在深山老林中的貴族在反對嬴政。
這是難以避免的。
嬴政在一統之後立刻就舉起了手中的屠刀,對準了這些貴族。
他在陳氏等人的勸誡和教導中,比原本的曆史中更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天下是由一個個的黔首組成的,而非是那些貴族,即便是給那些貴族再優越的待遇,也不能夠讓他們不反對秦國的統治。
因為那些貴族或許原本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甚至可能沒有人在他們之上的,他給的再多,或許都沒有這些人原本的多。
而優待他們隻會讓天下黔首覺著困苦,也會讓老秦人覺著不舒服。
所以在對待這些貴族的時候,嬴政一點都沒有心慈手軟,也正是因此,六國舊地中的一些貴族便是帶著自己的家丁、府兵等人逃亡了山中躲避。
這個時候,郡縣製的弊端便彰顯出來了。
那些郡守也好,縣令也罷,和這些貴族的關係都是十分友好的,他們並不會真的用心“上報”這些人躲避的地點,也不會真的用心“追殺”這些人,所以這些人的逃逸並沒有非常的困難。
而這些,嬴政都知道。
但嬴政也沒有合適的解決辦法。
他有足夠的人手代替這些郡守縣令來治理天下麽?沒有。
鹹陽學宮雖然正在產出人才,但產出人才的數量卻跟不上秦國擴充的地步,秦的版圖太大了,這便是最大的問題。
也不僅僅是秦朝的問題,是每一個時代的問題。
諸華諸夏太大了!
所以需要十分多的人手,而諸華諸夏的國情又象征著“血脈”和“人情”的存在。
尤其是這個時候書籍還未曾普及,那些識文斷字的人哪一個跟“貴族”沒有關係呢?
你能夠真的追殺你三姨夫家的小兒子麽?
還是你能夠忠心耿耿的為了皇帝而舉報你家的侄子?
亦或者你能夠提著你族中三爺爺的人頭去領賞?
或許你可以做到,但.你還要不要做人了?
泰山腳下
嬴政坐在車馬之上,而一旁車馬上陳正、李斯、韓非三人正在抓緊時間處理來自鹹陽城的政務。
幾人的腦子都是感覺頭疼。
這些本來是由嬴政處理的,但嬴政現在卻開始偷懶了!
嬴政扶著自己的腦袋,身體隨著車馬的晃動而晃動著,他目視前方,心中則是在思考著讓扶蘇那小子監國是否合適。
不過轉瞬間他就不擔心了。
畢竟他下詔請陳肅去往鹹陽城暫時看顧了,而陳氏家中的事情麽.
嬴政嘿嘿一笑,那他就管不得了。
希望陳肅能夠跨越千裏也能處理好朝廷以及陳氏兩地的事務吧。
時間點點過去,轉瞬間便到了泰山腳下了。
此時,天上匯聚著些許的烏雲。
絲絲綿綿的雨好似要落下,空中若有似無的閃出些許雷鳴聲。
————————————————————
“始皇帝五年,上泰山封禪,遇雨,疑上蒼震怒。——《新秦書·始皇帝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