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天命何在【求訂閱】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 作者:一隻笨蛋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一臉詭辯樣子的嬴政,陳仲無奈的扶額歎氣:“你啊,罷了罷了,明日我便去找王上以及太子,與他們說帶你一同出去遊曆便是了。”
嬴政猛地抬起頭看著陳仲臉上閃爍著光芒:“老師說的可是真的?”
陳仲嗤笑一聲:“為師什麽時候騙過你呢?”
他站起身子來,朝著外麵走去:“但在這之前,我希望伱能完成一件事情。”
“知行合一的前提是“知”已經到了某種不可以再繼續的程度,我對你的要求沒有那麽高,但你總要達到某個點才可以。”
陳仲回頭看著嬴政道:“我這裏有一份當年曾大父出的“題考”,當年慎叔公也是作答出來了之後才外出遊曆的。”
他眨了眨眼輕聲道:“想必你完成這題考應該是沒問題的吧?”
嬴政愣在了原地,一臉苦澀:“啊?真的要完成了這卷子才能外出遊曆啊?”
陳仲聳了聳肩膀:“這是自然,我什麽時候說過謊話呢?”
他走近拍了拍嬴政的肩膀:“為師看好你,你一定可以完成的。”
說完之後又好像想到了什麽一樣,看著嬴政說道:“當然了,也是有時限的,七日之內若是你無法將這份題考完成,並且達到一個“合格”的水平,說明你還未曾到需要知行合一的時候。”
“那這一次的遊曆便暫時停止吧。”
說著,陳仲便背著手往外走去,口中還哼唱著不知名的小曲兒。
唯獨剩下嬴政站在原地一臉苦色的看著手中的“題考”,過了片刻他猛然醒悟過來,老師看來是早有準備啊。
否則怎麽可能突然拿出來當年安國公所出的題考???
他臉色迷茫:“難道老師早預料到我想去官渡外出了?”
陳府,拙身樓
陳鱸打了個哈欠坐在屋子裏,他跟隨自己老爹學的是“道家”的思想,整日裏想的都是逍遙快活,怎麽可能想到有朝一日會淪落到在朝廷為官的日子呢?
他一邊偷懶一邊看著手中的書籍。
“叩叩叩——”
門外傳來輕輕的敲門聲,緊接著便傳來陳仲的聲音:“父親。”
陳鱸沒有回頭:“進來吧。”
等到陳仲走了進來後,他才開口說道:“公子政那邊如何了?”
陳仲坐在陳鱸的麵前低著頭,輕聲開口:“父親,公子政果然是如同您所說的一樣,想要前往官渡,他找的理由是想要見一見官渡的“拙身樓”,說其中有諸子百家的藏書,他為之好奇。”
陳鱸嗤笑一聲,他搖了搖頭輕聲歎了口氣:“唉。”
“秦王啊,這幾任秦王沒有一個是好招惹的。”
他放下手中的書,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想去拙身樓是假,想要去官渡看一看陳氏的發展才是真吧?”
“近些年來,曆代秦王對陳氏封地的掌控越來越少,他們有些急了。”
陳仲有些著急的問道:“那父親還讓我同意帶公子政去官渡?若是被”
話還沒有說完,陳鱸便揮手打斷了陳仲的話語:“官渡有什麽呢?陳氏有什麽是害怕被秦王看到的呢?”
他有些不解,一臉迷茫的看著自己的兒子:“所以我說你不如家主,家主都傳信讓我們同意此事了,你還在擔憂官渡藏著什麽不可見人的東西?”
陳仲聽著陳鱸的發問,低下了頭,無奈的說道:“父親,無論官渡中陳氏有什麽準備,可這都是對王上的妥協。”
“今日王上想要知道官渡都有什麽,那明日恐怕就想要掌控官渡的一舉一動了。”
“陳氏難道就步步後退麽?”
他抬起頭,看著陳鱸問道:“難道陳氏的存活、陳氏的綿延,就要全部依靠君王的仁慈麽?”
陳鱸聽著陳仲的問話,略微有些沉默,但最終還是沒有說什麽,隻是上前拍了拍陳仲的肩膀:“這些不是我們操心的事情了,你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
他轉過身子,手中的竹簡在手上輕輕叩擊著:“陳氏的存活依靠的從來不是君王的仁慈,而是陳氏本身。”
“你也回去看看吧。”
“回官渡看一看,看看那個原本的中原小城,如今成了什麽樣子。”
說完這話之後,陳鱸便閉口不言了。
陳仲看著自己父親的樣子,雖然心中依舊有無數的困惑,但這個時候他卻沒有再開口詢問了,他知道自己父親的性格,此時不說即便是他再怎麽問也不會說了。
一切便等到他和公子政前往官渡的時候再說吧。
孝文王五年,深秋。
太子主持朝政後眾多朝臣們日益習慣了太子掌政的風格,也唯獨還剩下公子傒依舊還在日漸的與太子作對,但太子都漠視,並不覺著這是什麽難以對付的事情。
秦國在太子的手中逐漸的變得“溫馴”了起來。
而孝文王也一直在宮中療養身體,但無論是太子還是孝文王,亦或者是為孝文王調養身體的太醫令都知道一件事情。
孝文王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了多久了。
有些時候“疾病”是可以醫治的,但“命數”是無法醫治的。
孝文王的身體是因為年輕的時候過於“瀟灑”,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逐漸導致的“氣血兩空”,簡單的來講,孝文王的身體若是如同一棵大樹的話,那麽表麵上看雖然依舊枝繁葉茂,但內裏已經是被“蟲子”給挖空了。
而如今一場小小的風寒就將孝文王徹底的打倒。
章台宮
“咳咳.咳咳咳咳”
孝文王躺在病榻之上,眼睛空洞的看著頭頂的創辦,隻是歎了口氣:“說罷,孤如今的情況如何?”
他低聲道:“照實說。”
太醫令低著頭:“王上,您的身體如今氣血兩空,大補的藥您的身體受不住,會提前崩潰;可一般尋常的藥卻無法彌補您身體的虧空,隻能如無根之木一般,送進去多少,您便消耗多少,更甚者.”
後麵的話沒有說完,贏柱也就明白了太醫令話語裏麵的意思,當即無奈的歎了口氣。
“天命何在啊?”
“難道我父親看不到的那一日,我也等不到了麽?”
太醫令站在一旁,低著頭一言不發,不是他不想說,而是他不敢說。
贏柱輕聲道:“喚太子、公子政過來。”
一旁的內侍連忙應聲道:“喏。”
待到嬴子楚、嬴政兩人急匆匆的過來的時候,就看見躺在病榻之上的父親/大父,兩人還未曾行禮,便聽到了贏柱的聲音。
“不必多禮了。”
“政兒,你過來。”
嬴政心中一愣,他下意識的抬起頭看向自己的父親,卻看見嬴子楚神色不變,一個眼神都沒有,活像是沒看見嬴政的眼神一樣。
他當即上前一步:“大父,政兒在呢。”
嬴政坐在贏柱的床榻前,贏柱抬起頭看著嬴政問道:“大父讓你與你老師說的話,你可是說了?”
“那件事情,你老師可是同意了?”
嬴政微微點頭。
贏柱這才是咧著嘴笑著道:“你是不是和你父親一樣,也認為孤讓你去官渡是為了讓你掌握官渡的情況,從而防備陳氏?”
嬴政一愣,何止是他,就連他身後的子楚也是一臉迷茫的詫異著抬起了頭。
難道不是如此麽?
贏柱哈哈大笑起來,這笑聲中倒是帶著幾分的豪氣以及一些“計謀得逞”了的小得意。
“當然不是了。”
他輕咳幾聲,嬴政連忙拍著他的背部,讓他能夠順氣。
贏柱的聲音得意而又俏皮:“孤讓你去官渡,有兩個目的。”
“其一,結識此代“陳氏”的家主陳肅,以及他的後人;其二,孤希望你代替孤以及曆代先王,去祭拜一下“安國公”等人。”
他的聲音中帶著些懷念之色。
“雖然右相如今是陳鱸一脈,但孤卻要告訴你們,真正能夠做主的還是“陳肅”這一脈啊。”
“陳氏曆來是“嫡長繼承”,若是到了緊要的關頭,這嫡長一脈縱使手中無權,也可命令其他支脈。”
贏柱看著嬴政,話語像是說給嬴政聽得,其實是說給嬴子楚聽得。
“孤對陳氏並沒有什麽防備,你們對陳氏也不需要什麽防備,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道理想必不需要我教導你們,畢竟你們父子兩個都是利用這一點,讓陳氏中人收你們為弟子的。”
他搖了搖頭:“也不要小看陳氏。”
贏柱的聲音中帶著唏噓:“如今朝堂上,有多少人是“鹹陽學宮”出身?又有多少人是“陳氏”的門生故吏?”
“這一點你們可有了解?”
子楚神色微微一變,他看著贏柱低聲道:“近乎半數。”
是的,陳氏的門生故吏,以及半屬於陳氏門生的鹹陽學宮一脈,已經占據了秦國朝廷官吏的半數之多。
這才是子楚用盡辦法拜“陳鱸”為師的原因。
“父王,難道就任憑陳氏這麽發展麽?”
子楚有些著急。
哪怕陳鱸是他的老師,他自己也屬於陳氏一脈,他也想要限製陳氏的“權勢”。
贏柱此時的神色已經嚴肅了起來,他的聲音中帶著些許冷冽:“你以為我不想要限製陳氏麽?陳氏已經無法限製了!”
“你以為當年文安公辭官回到家鄉是做什麽?”
“你以為那個“學校”隻是一個學校?”
“你以為此時的陳肅回到官渡繼承“文安公”未竟的事業是為了什麽?”
“陳氏已經不是當年父王初登基時候,可以拿捏的陳氏了!”
他看著嬴子楚、以及坐在床榻邊的嬴政:“但有一點還好,陳氏隻想做一個“千年家族”,他並不想要成為“王”。”
“所以,陳氏可以用,可以敬,可以在有替代品的時候“不用”,隻要不真正的做出威脅到“陳氏”全族安危的事情,他們就永遠都是可以信任的。”
贏柱思索了片刻後,將當初他父親留給他的話語再次傳遞給了自己的兒子以及孫子。
“若有朝一日秦國將亡,陳氏便是唯一可以信任的人,可以將贏姓子嗣傳承交予他們,他們會竭盡全力幫助贏姓保存一脈血嗣的。”
“但也僅僅是如此了。”
“子楚、政兒,你們明白孤的意思麽?”
兩人都有些沉默,此時的秦國尚且未曾一統,就已經考慮到一統之後的事情了麽?
對於兩人的沉默贏柱並沒有說什麽,事實上他父親與他說這個事情的時候他也是有些困惑的,難道秦國還活不過陳氏麽?
但他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這些東西總要交代下去的。
免得哪一日他突然崩殂,這些東西不就被遺忘了麽?
官渡
距離官渡之外的百餘裏,一輛馬車搖搖晃晃的朝著官渡的方向而去。
周圍路過的地方偶爾能夠看到一些村落,這些村落聚集在一起,像是點點繁星一樣,自從到了官渡的範疇之內,嬴政以及見過無數個這樣的村落了。
這些村落中的黔首與秦國其餘地方的黔首都有所不同,他們好像更加“鮮活”一些。
對於這個問題,嬴政偏過頭看著身旁的陳仲:“老師,為何此處的黔首與別處的不同呢?”
“他們看起來更加更加快樂一些。”
嬴政低著頭,聲音中有些低落和沉默:“秦國其餘地方的黔首,看起來如同牽線木偶一樣,僵硬卻又遵循某種規律。”
陳仲也同樣看著那路邊的黔首,路邊的黔首看到他們所乘坐的馬車以及周圍的士兵,並沒有躲避,也沒有害怕,反而是有些好奇,雖然依舊恭敬有禮,但卻鮮活無比,更像是“人”了。
他沉聲道:“為師也不知道。”
也正是這個時候,陳仲才恍然之間明白了,他的父親為何讓他來官渡看一看。
也明白了,為何陳氏的第四代家主,他的那位堂兄“陳肅”為何同意公子政前來官渡,為何不怕暴露官渡陳氏的“實力”。
或許
陳肅也想讓公子政看到這一幕吧。
官渡,陳氏府邸
陳氏曆經四代人的努力,終於將“官渡”發展成了如今的樣子。
這個“鮮活”而又帶著“威嚴”的樣子。
哪怕此地的“郡守”不是陳氏弟子,但官渡的人們對陳氏的尊重卻並沒有減少。
甚至更甚。
陳氏的第四代家主“陳肅”站在城門口,身邊站著諸多陳氏弟子,他們在等待一輛馬車的出現。
當遠處煙塵滾滾而起的時候,陳肅略微“沉頓”的神色才緩緩的露出了一抹笑容。
他要等的人,來了。
馬車在城門口停下,一個半大的少年以及一個青年從馬車上走下,青年見到站在那裏的陳肅,臉上帶著驚訝,但恍然之間就露出了笑容。
“仲,見過兄長。”
ps:今天是周日,慣例休息三分之一章的日子哦~所以今天更四千~另外就是下個月會恢複日更八千的。(大概)
嬴政猛地抬起頭看著陳仲臉上閃爍著光芒:“老師說的可是真的?”
陳仲嗤笑一聲:“為師什麽時候騙過你呢?”
他站起身子來,朝著外麵走去:“但在這之前,我希望伱能完成一件事情。”
“知行合一的前提是“知”已經到了某種不可以再繼續的程度,我對你的要求沒有那麽高,但你總要達到某個點才可以。”
陳仲回頭看著嬴政道:“我這裏有一份當年曾大父出的“題考”,當年慎叔公也是作答出來了之後才外出遊曆的。”
他眨了眨眼輕聲道:“想必你完成這題考應該是沒問題的吧?”
嬴政愣在了原地,一臉苦澀:“啊?真的要完成了這卷子才能外出遊曆啊?”
陳仲聳了聳肩膀:“這是自然,我什麽時候說過謊話呢?”
他走近拍了拍嬴政的肩膀:“為師看好你,你一定可以完成的。”
說完之後又好像想到了什麽一樣,看著嬴政說道:“當然了,也是有時限的,七日之內若是你無法將這份題考完成,並且達到一個“合格”的水平,說明你還未曾到需要知行合一的時候。”
“那這一次的遊曆便暫時停止吧。”
說著,陳仲便背著手往外走去,口中還哼唱著不知名的小曲兒。
唯獨剩下嬴政站在原地一臉苦色的看著手中的“題考”,過了片刻他猛然醒悟過來,老師看來是早有準備啊。
否則怎麽可能突然拿出來當年安國公所出的題考???
他臉色迷茫:“難道老師早預料到我想去官渡外出了?”
陳府,拙身樓
陳鱸打了個哈欠坐在屋子裏,他跟隨自己老爹學的是“道家”的思想,整日裏想的都是逍遙快活,怎麽可能想到有朝一日會淪落到在朝廷為官的日子呢?
他一邊偷懶一邊看著手中的書籍。
“叩叩叩——”
門外傳來輕輕的敲門聲,緊接著便傳來陳仲的聲音:“父親。”
陳鱸沒有回頭:“進來吧。”
等到陳仲走了進來後,他才開口說道:“公子政那邊如何了?”
陳仲坐在陳鱸的麵前低著頭,輕聲開口:“父親,公子政果然是如同您所說的一樣,想要前往官渡,他找的理由是想要見一見官渡的“拙身樓”,說其中有諸子百家的藏書,他為之好奇。”
陳鱸嗤笑一聲,他搖了搖頭輕聲歎了口氣:“唉。”
“秦王啊,這幾任秦王沒有一個是好招惹的。”
他放下手中的書,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想去拙身樓是假,想要去官渡看一看陳氏的發展才是真吧?”
“近些年來,曆代秦王對陳氏封地的掌控越來越少,他們有些急了。”
陳仲有些著急的問道:“那父親還讓我同意帶公子政去官渡?若是被”
話還沒有說完,陳鱸便揮手打斷了陳仲的話語:“官渡有什麽呢?陳氏有什麽是害怕被秦王看到的呢?”
他有些不解,一臉迷茫的看著自己的兒子:“所以我說你不如家主,家主都傳信讓我們同意此事了,你還在擔憂官渡藏著什麽不可見人的東西?”
陳仲聽著陳鱸的發問,低下了頭,無奈的說道:“父親,無論官渡中陳氏有什麽準備,可這都是對王上的妥協。”
“今日王上想要知道官渡都有什麽,那明日恐怕就想要掌控官渡的一舉一動了。”
“陳氏難道就步步後退麽?”
他抬起頭,看著陳鱸問道:“難道陳氏的存活、陳氏的綿延,就要全部依靠君王的仁慈麽?”
陳鱸聽著陳仲的問話,略微有些沉默,但最終還是沒有說什麽,隻是上前拍了拍陳仲的肩膀:“這些不是我們操心的事情了,你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
他轉過身子,手中的竹簡在手上輕輕叩擊著:“陳氏的存活依靠的從來不是君王的仁慈,而是陳氏本身。”
“你也回去看看吧。”
“回官渡看一看,看看那個原本的中原小城,如今成了什麽樣子。”
說完這話之後,陳鱸便閉口不言了。
陳仲看著自己父親的樣子,雖然心中依舊有無數的困惑,但這個時候他卻沒有再開口詢問了,他知道自己父親的性格,此時不說即便是他再怎麽問也不會說了。
一切便等到他和公子政前往官渡的時候再說吧。
孝文王五年,深秋。
太子主持朝政後眾多朝臣們日益習慣了太子掌政的風格,也唯獨還剩下公子傒依舊還在日漸的與太子作對,但太子都漠視,並不覺著這是什麽難以對付的事情。
秦國在太子的手中逐漸的變得“溫馴”了起來。
而孝文王也一直在宮中療養身體,但無論是太子還是孝文王,亦或者是為孝文王調養身體的太醫令都知道一件事情。
孝文王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了多久了。
有些時候“疾病”是可以醫治的,但“命數”是無法醫治的。
孝文王的身體是因為年輕的時候過於“瀟灑”,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逐漸導致的“氣血兩空”,簡單的來講,孝文王的身體若是如同一棵大樹的話,那麽表麵上看雖然依舊枝繁葉茂,但內裏已經是被“蟲子”給挖空了。
而如今一場小小的風寒就將孝文王徹底的打倒。
章台宮
“咳咳.咳咳咳咳”
孝文王躺在病榻之上,眼睛空洞的看著頭頂的創辦,隻是歎了口氣:“說罷,孤如今的情況如何?”
他低聲道:“照實說。”
太醫令低著頭:“王上,您的身體如今氣血兩空,大補的藥您的身體受不住,會提前崩潰;可一般尋常的藥卻無法彌補您身體的虧空,隻能如無根之木一般,送進去多少,您便消耗多少,更甚者.”
後麵的話沒有說完,贏柱也就明白了太醫令話語裏麵的意思,當即無奈的歎了口氣。
“天命何在啊?”
“難道我父親看不到的那一日,我也等不到了麽?”
太醫令站在一旁,低著頭一言不發,不是他不想說,而是他不敢說。
贏柱輕聲道:“喚太子、公子政過來。”
一旁的內侍連忙應聲道:“喏。”
待到嬴子楚、嬴政兩人急匆匆的過來的時候,就看見躺在病榻之上的父親/大父,兩人還未曾行禮,便聽到了贏柱的聲音。
“不必多禮了。”
“政兒,你過來。”
嬴政心中一愣,他下意識的抬起頭看向自己的父親,卻看見嬴子楚神色不變,一個眼神都沒有,活像是沒看見嬴政的眼神一樣。
他當即上前一步:“大父,政兒在呢。”
嬴政坐在贏柱的床榻前,贏柱抬起頭看著嬴政問道:“大父讓你與你老師說的話,你可是說了?”
“那件事情,你老師可是同意了?”
嬴政微微點頭。
贏柱這才是咧著嘴笑著道:“你是不是和你父親一樣,也認為孤讓你去官渡是為了讓你掌握官渡的情況,從而防備陳氏?”
嬴政一愣,何止是他,就連他身後的子楚也是一臉迷茫的詫異著抬起了頭。
難道不是如此麽?
贏柱哈哈大笑起來,這笑聲中倒是帶著幾分的豪氣以及一些“計謀得逞”了的小得意。
“當然不是了。”
他輕咳幾聲,嬴政連忙拍著他的背部,讓他能夠順氣。
贏柱的聲音得意而又俏皮:“孤讓你去官渡,有兩個目的。”
“其一,結識此代“陳氏”的家主陳肅,以及他的後人;其二,孤希望你代替孤以及曆代先王,去祭拜一下“安國公”等人。”
他的聲音中帶著些懷念之色。
“雖然右相如今是陳鱸一脈,但孤卻要告訴你們,真正能夠做主的還是“陳肅”這一脈啊。”
“陳氏曆來是“嫡長繼承”,若是到了緊要的關頭,這嫡長一脈縱使手中無權,也可命令其他支脈。”
贏柱看著嬴政,話語像是說給嬴政聽得,其實是說給嬴子楚聽得。
“孤對陳氏並沒有什麽防備,你們對陳氏也不需要什麽防備,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道理想必不需要我教導你們,畢竟你們父子兩個都是利用這一點,讓陳氏中人收你們為弟子的。”
他搖了搖頭:“也不要小看陳氏。”
贏柱的聲音中帶著唏噓:“如今朝堂上,有多少人是“鹹陽學宮”出身?又有多少人是“陳氏”的門生故吏?”
“這一點你們可有了解?”
子楚神色微微一變,他看著贏柱低聲道:“近乎半數。”
是的,陳氏的門生故吏,以及半屬於陳氏門生的鹹陽學宮一脈,已經占據了秦國朝廷官吏的半數之多。
這才是子楚用盡辦法拜“陳鱸”為師的原因。
“父王,難道就任憑陳氏這麽發展麽?”
子楚有些著急。
哪怕陳鱸是他的老師,他自己也屬於陳氏一脈,他也想要限製陳氏的“權勢”。
贏柱此時的神色已經嚴肅了起來,他的聲音中帶著些許冷冽:“你以為我不想要限製陳氏麽?陳氏已經無法限製了!”
“你以為當年文安公辭官回到家鄉是做什麽?”
“你以為那個“學校”隻是一個學校?”
“你以為此時的陳肅回到官渡繼承“文安公”未竟的事業是為了什麽?”
“陳氏已經不是當年父王初登基時候,可以拿捏的陳氏了!”
他看著嬴子楚、以及坐在床榻邊的嬴政:“但有一點還好,陳氏隻想做一個“千年家族”,他並不想要成為“王”。”
“所以,陳氏可以用,可以敬,可以在有替代品的時候“不用”,隻要不真正的做出威脅到“陳氏”全族安危的事情,他們就永遠都是可以信任的。”
贏柱思索了片刻後,將當初他父親留給他的話語再次傳遞給了自己的兒子以及孫子。
“若有朝一日秦國將亡,陳氏便是唯一可以信任的人,可以將贏姓子嗣傳承交予他們,他們會竭盡全力幫助贏姓保存一脈血嗣的。”
“但也僅僅是如此了。”
“子楚、政兒,你們明白孤的意思麽?”
兩人都有些沉默,此時的秦國尚且未曾一統,就已經考慮到一統之後的事情了麽?
對於兩人的沉默贏柱並沒有說什麽,事實上他父親與他說這個事情的時候他也是有些困惑的,難道秦國還活不過陳氏麽?
但他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這些東西總要交代下去的。
免得哪一日他突然崩殂,這些東西不就被遺忘了麽?
官渡
距離官渡之外的百餘裏,一輛馬車搖搖晃晃的朝著官渡的方向而去。
周圍路過的地方偶爾能夠看到一些村落,這些村落聚集在一起,像是點點繁星一樣,自從到了官渡的範疇之內,嬴政以及見過無數個這樣的村落了。
這些村落中的黔首與秦國其餘地方的黔首都有所不同,他們好像更加“鮮活”一些。
對於這個問題,嬴政偏過頭看著身旁的陳仲:“老師,為何此處的黔首與別處的不同呢?”
“他們看起來更加更加快樂一些。”
嬴政低著頭,聲音中有些低落和沉默:“秦國其餘地方的黔首,看起來如同牽線木偶一樣,僵硬卻又遵循某種規律。”
陳仲也同樣看著那路邊的黔首,路邊的黔首看到他們所乘坐的馬車以及周圍的士兵,並沒有躲避,也沒有害怕,反而是有些好奇,雖然依舊恭敬有禮,但卻鮮活無比,更像是“人”了。
他沉聲道:“為師也不知道。”
也正是這個時候,陳仲才恍然之間明白了,他的父親為何讓他來官渡看一看。
也明白了,為何陳氏的第四代家主,他的那位堂兄“陳肅”為何同意公子政前來官渡,為何不怕暴露官渡陳氏的“實力”。
或許
陳肅也想讓公子政看到這一幕吧。
官渡,陳氏府邸
陳氏曆經四代人的努力,終於將“官渡”發展成了如今的樣子。
這個“鮮活”而又帶著“威嚴”的樣子。
哪怕此地的“郡守”不是陳氏弟子,但官渡的人們對陳氏的尊重卻並沒有減少。
甚至更甚。
陳氏的第四代家主“陳肅”站在城門口,身邊站著諸多陳氏弟子,他們在等待一輛馬車的出現。
當遠處煙塵滾滾而起的時候,陳肅略微“沉頓”的神色才緩緩的露出了一抹笑容。
他要等的人,來了。
馬車在城門口停下,一個半大的少年以及一個青年從馬車上走下,青年見到站在那裏的陳肅,臉上帶著驚訝,但恍然之間就露出了笑容。
“仲,見過兄長。”
ps:今天是周日,慣例休息三分之一章的日子哦~所以今天更四千~另外就是下個月會恢複日更八千的。(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