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才,本書的第一卷“商君!商君!”結束了。


    這一卷一共142章,共計40.2萬字,從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公元前358年左右)開始,到昭襄王十六年年(公元前289年)結束,橫跨秦國的三位君王,共69年。這可以說是很長的一卷了,在我的大綱規劃中,除卻很讓人想想就焦慮、望而生畏、眾多大佬折戟沉沙的那個時期之外,其餘每一卷大概都是比這一卷要短的。


    這也是在我計劃中的一環,因為每本書的開始都像是建造房子一樣,要把地基打的穩固,要讓“住房子”的人們知道這本書的風格、建造房子人的風格,這也是我希望能夠做到的。


    先說成績和更新匯報~


    首先我這個撲街終於上了三江和強推...這真的是值得令人開心的事情。


    其次就是首訂是1280左右,均訂1180,追訂約莫1200,18天後的現在高訂是3225,均訂是2477,追訂約莫1500,期間經曆了一次強推,所以均訂暴漲了一波,,漲了1300左右吧,算是翻了一倍,距離精品還有五百多的距離....或許下一次的推薦就能精品了吧,挺開心的。


    然後就是更新了,這個月13號上架,之前都是4000字,一共更新了48000字,這個月共更新24萬字左右,去掉免費期的更新,相當於19天更新了十九萬,分一分也就是日萬了.....


    我還是低估了日萬的難度啊,差點給我自己整崩潰了都。


    下個月暫時還日八,但是每周周日我會休息半天.....這樣也是為了避免我暴斃對不對,我要是暴斃了寶寶們咋看書。


    二、總結


    既然是總結,我就先從這一卷的卷名以及簡介開始吧。


    卷名:商君!商君!


    其實大家看看到這裏的時候,能夠發現這個名字可能不是很合適,畢竟商君變法,甚至是商鞅本人都在這一卷的占比並不算很大,甚至可能在十幾萬字的時候,商鞅就已經去世了。


    那為什麽這一卷的名字我還是定義為“商君!商君!”呢?


    因為這一卷講的是“諸國變法”,而諸國變法中最成功的不就是秦國的商鞅變法麽?這也是本書名字的由來。


    而簡介中的“法者,天地之序也”在我看來,指的是“秦律”,或者說陳野在潛移默化中所改良的“法家”的“法”應當是這本書的基調,這也是我將陳野的第一個身份安排為“司寇”的原因。


    一國之中,最重要的便是“法”。


    這是統治者控製被統治者的利器、也是統治者自我約束的利器。


    當然了,這裏的統治者自我約束指的是統治階級,而不是“君王”,畢竟封建時期“君王”的權力是逐漸變大的,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性。


    而當往後越發展,統治階級內部的“王”與“臣”的互相約束,同樣是有賴於“法”,無論是“祖宗之法”還是“太祖之法”,亦或者是“國本之法”。


    有些時候,為什麽臣子能夠在某些程度製衡皇帝?


    便是因為有“法”這個“底線”在,大家不會真的拚死,而是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去進行爭鬥。


    所以我開篇說:“法者,天地之序也”。


    這是第一個原因。


    至於第二個原因麽,則是因為“商君”這個人。


    陳氏在開篇的時候通過商鞅成為司寇,進入到秦國的政權中心,而這一卷的末尾,陳氏的第三代嫡子也同樣是因為“商鞅”的原因,知道“事不可為”而在“司寇”的位置上退出政權的中心。


    商鞅與孝公之間的情誼同樣是貫穿這一卷的一個錨點。


    “君臣之情”、“自古君王多寡恩”這一點是我最想要表達出來的東西,希望寶寶們能夠看到我想描寫的東西,這樣我就會非常開心了。


    這是卷名以及簡介中,我所想要表達的東西,以及為何起這樣的卷名和簡介。


    其次便是這一卷的內容了。


    這一卷的內容開頭就說過了,大概是未來很多卷中第二長的一卷。


    我想讓看書的朋友們知道我是一個怎麽樣子的作者,會以一種怎麽樣子的手法和方式去描寫華夏巍峨的曆史。


    我是一個略微有些囉嗦、嘮叨,可能在有些時候被朋友們說“水”、說“贅述”的作者。


    這是我這個人的底層邏輯,我會盡量去避免,但有些時候的的確確是無法控製。


    我是一個有些時候會“文青”的想要描述一些“情感”的作者,但絕對不是一個“文青病”的作者。(笑)


    我不會故意犯“文青病”去惡心讀者,去下毒,畢竟這本書是網文,基調還是爽,但有些時候我會通過一些微小的人物去傳達我的感情。


    畢竟我不是ai機器人,不可能一點“情感”和“私貨”都不帶。


    人的思想,想要表達的東西,有些時候不就是“私貨”麽?當然了,我會盡量避免這些東西的出現,但希望朋友們多給我一些寬容。在一些不是那麽重要的事情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我這個無病呻吟的“死文青”能夠也爽一把。


    說完了風格說一說這一卷的內容吧。


    其實這一卷很簡單,秦國的三位王都在竭盡全力的發展秦國的勢力,而陳野以及陳氏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讓“暴秦”“邊陲蠻夷”變成了“仁義之國”。


    這是陳氏在這七十多年的時間內,對曆史的一些細微的改變。


    在一些重要的曆史節點上,目前為止陳氏還未曾撼動“曆史的車轍”,車輪繼續沿著既定的軌跡緩緩的向前走去。


    秦國注定將橫掃天下,這就是下一卷和下下一卷的內容了。


    而這一卷中有些朋友問曆史的軌跡會發生改變麽?


    我的答案是:會的。


    但改變是徐徐漸進的,畢竟這本書的主角不是“陳野”也不是“陳慎”“陳瞻”“陳昭”,如果是他們的話,在昭襄王時期秦國就該一統了,科技樹不斷的攀爬了對吧?


    主角是“官渡陳氏”,主線是一個綿延千年的世家在曆史的浪潮中起起伏伏。


    曆史的車轍總會改變的,如今改變了微微的一部分,前進的路線雖然依舊既定,但卻已經偏移,而等到什麽時候他會偏移到被改變的地步呢?


    這是之後的事情,讓我留一些懸念吧。


    此外,這一卷中我個人來說最滿意的是第一百一十五章以及第一百二十四、一百二十五、一百二十六章,以及一百三十六、一百四十、一百四十一章。


    最不滿意的其實是這一卷關於戰爭的描寫。


    第一百四十一章“此戰威名”的寫作過程中,其實我很焦慮,因為我不知道這樣新的寫法能否被大家夥接受....畢竟這是一種新的嚐試,但我自己又實在不會寫戰爭,這一點從之前的章節中就可以看出來,我對戰爭的描述真的.....很匱乏,我的戰爭簡簡單單的開始、然後幾行字一寫,略過過程就結束了。


    從上一本書開始,我就有這樣的毛病,真的很難改。


    我已經在竭盡全力的去看書、學習了,目前為止被我加入書單的有“紹宋”“覆漢”“黃天之世”,希望在下下下一卷之前我能夠學習好吧......畢竟下下下一卷戰爭很多的。


    其實這一卷真的沒有什麽可以總結的,它太粗糙了,像是一塊璞玉一樣,粗糙是因為我對戰國時期的不了解,當然了,我正在惡補這個時期的曆史知識.....


    如果有朋友知道專業的書籍的話,希望能夠推薦推薦。


    這本書或許真正進入到巔峰,應該是下一卷的中後期以及下下一卷了,看過上本書的朋友都知道,我對寫秦朝和始皇帝是有那麽一兩手的(叉會腰),從那之後,這本書會逐漸的變得精致起來,也會更加嫻熟,當然了,現在也挺好看的是吧?(自信的臭不要臉)。


    這一卷的總結就到這裏啦,都是一些我嘮嘮叨叨的廢話,或許下一卷的總結會更精彩?


    這一卷正式結束後,明天開始下一卷,那是大魔王真正縱橫天下的時代、是同樣身為“魔王”但卻並不是那麽出名的“莊襄王”的時代,同時也是“始皇帝時代”的開端。


    下一卷卷名:戰國春秋。


    最後,以一句話結束這一章吧。


    若我們此後不再見,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願朋友們都能常在我身邊。


    願各位元旦快樂,新的一年都能健康如意。


    最後的最後,給自己征個對象,要求如下。


    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笨蛋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笨蛋魚並收藏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