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燈油燃盡了的油燈【6k二更,求訂閱】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 作者:一隻笨蛋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野的話音剛落,大殿之外就響起來了一陣陣兵器落地的聲音。
“咣當——咣當——”
刹那之間,許許多多的士卒就將自己手中的兵器扔到了地上,沒有絲毫的猶豫。
贏疾臉色微微抽搐。
好家夥,這就是自己和安國君之間的差別麽?
自己說了半天了,還不如安國君語氣這麽嚴肅、公事公辦的講明秦律管用?
當然了——
如果讓那些士卒們說的話,他們雖然很相信陳野的人品,陳野隻要做出了保證他們就會相信,但其實他們更相信的是“秦律”,也相信陳野會維護秦律的尊嚴。
這就是“人設”的作用了。
陳野數十年如一日的維護秦律,甚至為了維護秦律六親不認的好處就是這樣了。
哪怕是他的敵人,隻要陳野說會按照秦律辦事,那麽敵人也會相信陳野。
這些士卒如此簡單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眼看著無論是王太後還是兩位公子都已經要輸掉這一場謀逆的戰爭了。
若是這三人哪怕還有一些希望能夠登上那個位置,這些士卒中或許也會有一些拚死而為。
財帛才最能夠打動人心啊。
這才是鐵律。
陳野微微一揮手,身後的士卒們便衝了上去,將這在場的眾人都控製住。
而另外的一些士卒、內侍則是開始救火。
那燃燒著的大殿是秦國的“章台宮”,是整個秦國的政治中心,是秦王所居住的地方,自然不能夠就這樣子在火焰中燃燒的。
陳野走到了羋八子的身前。
羋八子就那樣子站在那裏,靜靜的不動。
其餘的士卒敢抓公子悝和公子芾,因為他們都知道無論是王上還是大臣們恐怕都不會放過這兩位公子,這兩位公子最好的下場也是在牢獄中過一輩子,亦或者在宗室祠廟中過一輩子了。
絕對不可能有什麽翻身的機會。
可王太後不同。
這是秦王的母親,王上真的能夠狠下心來對付這位王太後麽?
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所以士卒們不敢動手,更不敢對這位王太後用強,所以隻能夠讓在場的人中唯一一個有這個資格的人來了。
陳野走到了羋八子的身前,神色有些許複雜的看著這位宣太後。
他長長的歎了口氣說道:“您何必如此呢?”
陳野自顧自的說道:“您是覺著,王上的心中沒有您,不將您放在心中是麽?”
“可是您有沒有想過,從小到大,您什麽時候沒有偏心過呢?”
“王上最喜愛您的時候,您喜愛的不是王上,而是其餘的兩位公子,是因為他們在您的身邊時間最長是麽?”
羋八子隻是淡淡的說道:“你想說什麽?”
陳野沒有理會羋八子,隻是繼續說道:“可是您應該不知道,王上當初不在您身邊的理由。”
他的嘴角帶著些許嘲諷,此時的陳野像是在為秦王嬴稷打抱不平一樣。
羋八子微微皺眉:“你想說什麽?”
陳野嘿嘿一笑:“想必王太後您自己都忘記了,王上六歲的時候,因為先王很寵愛王上,所以您跟王上說,要他好好的在父親的身邊,討好王上,博得王上的寵愛。”
羋八子的神色逐漸的有了些許變化。
她看著陳野,但沒有說話。
陳野不管不顧的繼續說道:“所以,王上便一直長時間的呆在先王的身邊,以此來博得先王的寵愛。”
“先王十二年的時候,也就是即將稱王的那一年,您被封為王後。”
“先王給出的理由是您生育了三個兒子,並且三個兒子都很聰慧。”
“是麽?”
羋八子的聲音有些幹涸了:“你想說什麽?”
陳野看著他說道:“但這件事情,實際上的理由是因為王上用“先王”答應給他的一個“承諾”換來的,為了這個承諾,王上聽從了先王的話,自願提出前往趙國為質子。”
“您的榮華,是用您的兒子千裏迢迢遠離家鄉,去往他國為質子,九死一生換來的。”
羋八子站在那裏,身軀有些許顫抖,她的眼睛中幾乎帶著些許淚水。
“伱想說什麽?”
依舊是這樣子的一句話,但這句話的語氣中已經有了些許的哽咽。
陳野聳了聳肩膀,沒有回答羋八子的問題,轉而是繼續說道:“還有,您以為是王上不願意將兩位公子要回來是麽?”
他嘿嘿一笑:“他的確是憎惡兩位公子,但卻並不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而是您在他成年之後,從來都沒有再正眼看過他一眼。”
“王上想讓您低頭,告訴他,他是您最優秀的兒子。”
陳野沒有等羋八子說出來那句“你想說什麽?”便繼續說道:“另外,您一定猜到了,這一次的事情是我與王上聯手布局的。”
“但您一定猜測不到,為什麽我解決您需要這麽麻煩是麽?”
陳野從懷中拿出一封詔書:“這是先王留下來的遺詔,詔書上明確寫明了,廢黜您的王後、王太後位,賜死。”
他將詔書展開,讓羋八子仔細的看一看,表明自己並沒有說謊。
羋八子站在那裏,雙手在袖子中緊緊的握著。
指甲紮破了她的掌心,點點滴滴的鮮血從掌心中落下,落在地上。
地麵上已經漆黑一片了,那是血液幹涸的顏色,今夜在這一片大殿上已然有太多的鮮血和犧牲了。
陳野慢悠悠的說道:“因為王上懇請我。”
“他說,我的母親雖然不寵愛我,但一定不會幫助我的兄長謀逆的,因為我的母親知道,若是兩位兄長想要謀逆成功,就一定要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掉我。”
“母親雖然不喜歡我,但不至於殺了我。”
陳野看著羋八子,像是看著一隻冷血的蜘蛛一樣:“這是王上的原話。”
“他告訴我,他願意跟我打一個賭,這不是命令,但卻是一個請求。”
“若王太後您沒有幫助那兩位公子謀逆,那麽便希望我能夠將這一封詔書焚燒,不要留下一個鉗製他母親的東西。”
“但若是王太後您幫助了兩位公子謀逆,那麽您的處置,王上便不再插手了。”
說完之後,陳野走到了羋八子的身前,眨了眨眼,像是一個老頑童一樣。
“我雖然已經七十來歲了,但我卻身體康健的很,可以跟你一起熬。”
“熬到哪一日咱們一塊死掉。”
“但您的的確確是對不起王上,也不配王上為您這般的苦心孤詣,甚至放下了為王的尊嚴,也要為您請求。”
說完這話之後,陳野笑了笑,看著羋八子說道:“現在,還請您自己回到您的宮殿中去吧,等待最重要屬於您的後果。”
陳野的話十分冰冷,但此時的羋八子像是失了神智一樣,根本沒有時間理會陳野話語中的冰冷。
她隻是淡淡的、靜靜的、像是沒有靈魂一樣朝著自己的宮殿走去。
陳野轉身,朝著偏殿的方向而去。
如今事情已經結束了,他要見一見嬴稷。
章台宮中
嬴稷站在那裏,一身玄色的衣袍,背影中帶著幾分的孤寂。
之前因為著急忙慌的想要平定這一場禍事,所以他沒有心思去想宮中的兵變以及背後必然會出現的人,但如今閑暇了下來後,他便想到了這一點。
羋八子終究還是選擇了幫助她的兩位兒子。
聽到身後響起來的腳步聲,嬴稷緩緩的說道:“安國君來了啊?”
他轉過身子,看著陳野,臉上帶著些許的薄紅以及些許的迷茫,地麵上四處扔著酒爵,整個大殿中也是一片沒有辦法掩蓋的酒味。
這一切都是如此。
“為什麽呢?”
嬴稷緩緩的開口問道:“為什麽阿母就不能選擇我一次呢?”
“當初在父親身邊的時候,阿母便沒有選擇我。”
“我已經盡力了不是麽?”
他的嘴角帶著嘲諷:“可還是沒有用!”
“咣當——”
嬴稷手中的酒杯被直接摔在了地上,與地麵碰撞發出了清脆的聲音,他憤怒而又悲戚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中:“為什麽呢?”
“為什麽呢?”
“明明我已經是秦王了,明明我已經是至高無上的王上了,明明她已經是王太後了!”
“為什麽呢?”
嬴稷跌坐在地上,他不明白為何自己的母親會這麽的偏心,即便自己成為了秦王都無法讓自己母親心中的那個天平偏向自己
陳野走到了嬴稷的身邊,略微有些沉默。
是啊,為什麽呢?
“王上,這從來是沒有理由的事情。”
他像是安撫,又像是嘲諷,又像是自嘲:“任何人的愛都不是無緣無憂的,王太後會如此做,隻能夠說是王太後的選擇。”
“您何必如此呢?”
“一位優秀的王上,首先需要拋卻的就是他的感情;”
“王太後幫助您做到了這一點。”
陳野微微躬身行禮道:“此外,逆賊嬴悝、贏芾應當如何處理?還請王上決斷。”
嬴稷隻是無力的擺了擺手:“安國君以及幾位輔國之臣商量著做罷。”
“孤不想摻和進去了。”
他懷中抱著酒爵,仰著頭喝酒,酒順著他的衣袍、臉頰緩緩落下,像是淚水一樣。
陳野看著這樣的嬴稷,隻是微微行禮,他知道這個時候的嬴稷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他以前悲傷的時候,就是這樣做的。
王太後宮中
羋八子坐在銅鏡前,看著鏡子中倒影出來的自己,不由自主的喃喃自語:“難道我真的做錯了麽?”
她真的覺得自己做錯了。
自己對於三個孩子不同的情感注入,讓她走到了這一步。
她的偏心、不公平,在三個孩子心中都紮根,然後經過些許雨水一澆灌,就發芽、成長了。
這就是代價麽?
她當初偏心的代價?
羋八子不知道,隻是坐在那裏看著銅鏡中的自己,微微有些許的失神,她好像覺著自己真的錯了。
昭襄王三年,秋,秦國內亂,兩位公子意圖謀逆。
後被安國君平亂。
依照秦律,兩位公子沒有被留下任何情麵的斬殺了,這是為了維護秦律的尊嚴。
當然——
這是明麵上的說法。
至於到底有沒有“嬴稷”的嫉妒心作祟,這就是誰也不知道的事情了。
然而這一場戰亂中另外的一件大事,卻沒有人再提及,那就是這場作亂的謀逆中另外一個參與者。
王太後羋八子。
王上沒有提及,安國君沒有提及,諸多輔國大臣也沒有提及,誰都沒有提及,仿佛是忘記了這個事情一樣。
朝堂之上的事情還在繼續。
安國君陳野依舊每天坐在大殿中發呆摸魚,像是沒有什麽改變一樣。
其餘的大臣們依舊每日的爭吵。
但安國君陳野那逐漸消瘦的身體卻昭示著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所有人都發現了這一點,但所有人都無法接受這一點。
之前“病危”的事情很多人都反應了過來,那是安國君與王上的計謀,無數人希望這一次安國君的消瘦也同樣是這樣的“計謀”。
雖然這樣的概率很小。
趙國,邯鄲。
王宮中
一身華服的趙何站在那裏,站在宮殿的門口,臉上帶著些許不甘、些許愧疚,些許瘋狂。
趙何便是趙惠文王,乃是讓趙國達到頂峰的一個國君。
他的出現也正式表明了戰國這個時代的出現。
趙惠文王仁義、寬容、像是一位完美的君子一樣,在他的治理下趙國人才輩出,李牧、廉頗、藺相如,以及著名的將相和,這都是在趙惠文王時期出現的事情。
然而此時的趙惠文王身上卻是看不出一點的“仁義”“寬容”,他的臉上猙獰無比,隻有一片報複成功後扭曲的快感。
“吱呀——”
一道沉悶的聲音響起,麵前大殿的門緩緩的被身邊的內侍推開了。
趙惠文王緩緩走了進去。
事實上,在大門打開的一瞬間,陽光便照射進了這個屋子,屋子裏麵躺著一個人,這個人胡子邋遢、頭發也亂糟糟的,像是很久沒有梳洗了。
他的麵容慘白、整個人有些無力。
正是前一任趙王。
趙武靈王。
趙何的父親。
趙武靈王緩緩的睜開眼睛,他勉強的抬起手,擋住那刺眼的陽光,陽光落在他的麵上,讓本就消瘦的他顯得更加消瘦了。
“你來了。”
他的聲音很平靜,顯得很虛弱。
趙何站在趙武靈王的身前,臉上的神色更加凶惡,他咬著牙說道:“是啊,我來看看您有沒有死!”
他的語氣並不好,但趙武靈王卻隻是笑了笑,什麽都沒有說。
“你應該知道,我沒有想要讓你大兄繼承王位的想法。”
趙何看著趙武靈王說道:“是的,我當然知道。”
“可卻不是你沒有這個想法,而是你沒有辦法!”
趙武靈王並不生氣:“是麽?”
“你真的覺得,以當時我的威勢,我還需要看顧誰的麵子麽?”
趙何愣了一下子,但緊接著就恢複了平常的神色,他看著趙武靈王說道:“隻要你肯認錯,下罪己詔,我立刻就讓人給你送來食物和水!”
他的眼睛中充斥著血絲,顯然也一樣很久沒有吃喝休息了。
“否則的話,你就等著餓死在這大殿中吧!不會有人來救你的!”
趙何的聲音冷酷,但若是仔細聽,還能夠聽到他聲音中隱藏著的那一抹希冀。
他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認錯,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下罪己詔。
這樣他就可以給他食物和水了。
雖然依舊不會放他出去,也不會讓他重新掌權,但至少不會繼續餓著他了
趙武靈王勉力的坐了起來,嘴唇已經長時間未能飲水而變得幹涸、甚至有了些死皮,他用沙啞的力氣說道:“我不會的。”
趙何瞪著趙武靈王的眼睛像是瘋了一樣:“我會將你餓死在這裏!我不會手軟的!”
趙武靈王緩緩的閉上眼睛,躺在那裏,一言不發了。
他似乎不想要回答,也不屑於再回答一遍。
趙何看著躺在那裏的自己的父親,看著這個寧願死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給自己道歉,下罪己詔的父親!
他猛地仰起頭,瘋狂的大笑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好好!”
趙何猛地回頭,走出大殿,他冷酷的聲音落在趙武靈王的耳朵中。
“令人將這大殿給我封起來!不允許任何人進入!”
“連老鼠也不許給我放進去!”
“此後,任何人不得提起讓!”
“他既然這麽願意呆在這裏餓著,便讓他餓著吧!”
最後一個字落地的時候,趙武靈王躺在那裏已經有些聽不到趙何的聲音了,等到趙何離去了許久之後,他才幽幽的歎了口氣。
事實上,他願意給自己的兒子道歉麽?
當然願意。
可是他不能下罪己詔,若是下了罪己詔,世人會如何說趙何呢?
說他嫉妒自己的兄長,暗害自己的父親。
說他的掌權全部都是兵變,說他不孝。
天下人的口水能把趙何淹死!
趙武靈王不是為了趙何這個兒子,而是為了整個趙國!
一旦趙國國君做出了這樣的事情,天下賢才的第一選擇就不會再是趙國了!
雖然現在也不是。
但那會讓本來對人才就沒有什麽吸引力的趙國,變得更慘。
趙武靈王躺在那裏。
他寧願餓死。
也不想讓自己變法那麽多年的成果,最後毀在這樣的一件“小事”上。
然而趙惠文王自始至終都不知道這個事情。
一直到趙武靈王活生生的餓死在了這大殿中。
昭襄王三年的冬天很快來臨了。
自從秋天的時候,王太後帶著兩位公子謀逆後,國內的氛圍就變了很多。
雖然無論是嬴稷還是陳野都未曾提及如何處置王太後,但所有人都知道王太後日後再也沒有什麽機會了。
不過還是有消息靈通的人知道了王太後最後的結局。
她自請閉宮不出,在宮中日日的參拜楚國山野之間的某個“小神”,不知道在祈求什麽。
人們從宮中流傳出來的消息中隻能夠揣測,她在祈求平安。
因為有侍女聽到了王太後口中曾經說出過這兩個字。
並且有人借著這個機會上奏,說王太後已然知錯,是不是可以不再困居宮中了。
至少應該給她王太後的體麵。
嬴稷沒有說什麽,但第二天提出這個奏疏的人直接被嬴稷將奏疏扔在了腦袋上。
竹簡直接將那人的腦袋砸破了。
後來從宮中流傳出來消息,嬴稷前往王太後的宮中,準備說這個事情,但卻被王太後請了個閉門羹。
王太後說自己潛心修行,不願與人接觸,沾染凡塵。
同時也下了一道詔書,說自己是自願在宮中修行的,希望朝中不要有什麽人汙蔑王上。
這一道詔書出現的時候,人們都不敢相信,但卻沒有理由不相信。
昭襄王三年的冬天很難熬。
十一月的時候,安國君陳野告假半荀。
等到安國君再次上朝的時候,人們的眼睛中都帶著了驚訝和不可思議的神色。
他們發現安國君變了。
原來的安國君雖然老則老矣,但是卻是很有精神的,一雙眼睛看誰一眼誰都要害怕的後退,而如今那一雙明亮的眼睛變得渾濁無比。
原來的安國君不算胖,但多多少少是有些許肉的,如今的安國君幾乎瘦成了一副骨架。
原來的安國君如同一盞充滿了燈油,正在燃燒著照亮秦國這一片黑暗的油燈。
而如今.
油燈中的燈油仿佛已經燃盡了.
昭襄王十二月,上朝了僅僅三日的安國君再次告假。
這一次告假之後,安國君再也沒有能夠上朝。
太醫令不斷的前往安國君的府邸,不僅僅是太醫令,就連民間那位有著“扁鵲”之稱的醫者,也說因為安國君的品性,所以願意前來為安國君醫治。
此“扁鵲”非彼“扁鵲”。
他是一個“稱號”,傳承自那位真正的神醫“扁鵲”。
然而他看過之後,也同樣搖頭歎氣,並且直言安國君還有兩個多月的光景。
這個消息傳出,天下有人痛哭、有人歡喜。
王太後宮中
羋八子的狀態同樣不是很好,她聽著身邊侍女說安國君的身體狀況,不知為何明明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卻不肯咽下最後一口氣,像是在撐著自己。
她幽幽歎了口氣:“這是在熬著等我死啊。”
“算了。”
“畢竟已經又苟且了幾個月了。”
“我也該去見先王了。”
說罷,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毒酒,一飲而盡。
她的心早就死了,不過也是一盞沒有了燈芯的油燈罷了。
安國君府
陳野眼睛睜得大大的,他躺在那裏,呼吸急促,但卻不肯死去。
此時,外麵傳來一陣腳步聲。
“父親,宮中傳來消息。”
“王太後,甍了。”
——————————————————————
“昭襄王三年冬,安國君、王太後相繼崩殂,秦國大哀。——《新秦書·昭襄王本紀》”
“咣當——咣當——”
刹那之間,許許多多的士卒就將自己手中的兵器扔到了地上,沒有絲毫的猶豫。
贏疾臉色微微抽搐。
好家夥,這就是自己和安國君之間的差別麽?
自己說了半天了,還不如安國君語氣這麽嚴肅、公事公辦的講明秦律管用?
當然了——
如果讓那些士卒們說的話,他們雖然很相信陳野的人品,陳野隻要做出了保證他們就會相信,但其實他們更相信的是“秦律”,也相信陳野會維護秦律的尊嚴。
這就是“人設”的作用了。
陳野數十年如一日的維護秦律,甚至為了維護秦律六親不認的好處就是這樣了。
哪怕是他的敵人,隻要陳野說會按照秦律辦事,那麽敵人也會相信陳野。
這些士卒如此簡單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眼看著無論是王太後還是兩位公子都已經要輸掉這一場謀逆的戰爭了。
若是這三人哪怕還有一些希望能夠登上那個位置,這些士卒中或許也會有一些拚死而為。
財帛才最能夠打動人心啊。
這才是鐵律。
陳野微微一揮手,身後的士卒們便衝了上去,將這在場的眾人都控製住。
而另外的一些士卒、內侍則是開始救火。
那燃燒著的大殿是秦國的“章台宮”,是整個秦國的政治中心,是秦王所居住的地方,自然不能夠就這樣子在火焰中燃燒的。
陳野走到了羋八子的身前。
羋八子就那樣子站在那裏,靜靜的不動。
其餘的士卒敢抓公子悝和公子芾,因為他們都知道無論是王上還是大臣們恐怕都不會放過這兩位公子,這兩位公子最好的下場也是在牢獄中過一輩子,亦或者在宗室祠廟中過一輩子了。
絕對不可能有什麽翻身的機會。
可王太後不同。
這是秦王的母親,王上真的能夠狠下心來對付這位王太後麽?
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所以士卒們不敢動手,更不敢對這位王太後用強,所以隻能夠讓在場的人中唯一一個有這個資格的人來了。
陳野走到了羋八子的身前,神色有些許複雜的看著這位宣太後。
他長長的歎了口氣說道:“您何必如此呢?”
陳野自顧自的說道:“您是覺著,王上的心中沒有您,不將您放在心中是麽?”
“可是您有沒有想過,從小到大,您什麽時候沒有偏心過呢?”
“王上最喜愛您的時候,您喜愛的不是王上,而是其餘的兩位公子,是因為他們在您的身邊時間最長是麽?”
羋八子隻是淡淡的說道:“你想說什麽?”
陳野沒有理會羋八子,隻是繼續說道:“可是您應該不知道,王上當初不在您身邊的理由。”
他的嘴角帶著些許嘲諷,此時的陳野像是在為秦王嬴稷打抱不平一樣。
羋八子微微皺眉:“你想說什麽?”
陳野嘿嘿一笑:“想必王太後您自己都忘記了,王上六歲的時候,因為先王很寵愛王上,所以您跟王上說,要他好好的在父親的身邊,討好王上,博得王上的寵愛。”
羋八子的神色逐漸的有了些許變化。
她看著陳野,但沒有說話。
陳野不管不顧的繼續說道:“所以,王上便一直長時間的呆在先王的身邊,以此來博得先王的寵愛。”
“先王十二年的時候,也就是即將稱王的那一年,您被封為王後。”
“先王給出的理由是您生育了三個兒子,並且三個兒子都很聰慧。”
“是麽?”
羋八子的聲音有些幹涸了:“你想說什麽?”
陳野看著他說道:“但這件事情,實際上的理由是因為王上用“先王”答應給他的一個“承諾”換來的,為了這個承諾,王上聽從了先王的話,自願提出前往趙國為質子。”
“您的榮華,是用您的兒子千裏迢迢遠離家鄉,去往他國為質子,九死一生換來的。”
羋八子站在那裏,身軀有些許顫抖,她的眼睛中幾乎帶著些許淚水。
“伱想說什麽?”
依舊是這樣子的一句話,但這句話的語氣中已經有了些許的哽咽。
陳野聳了聳肩膀,沒有回答羋八子的問題,轉而是繼續說道:“還有,您以為是王上不願意將兩位公子要回來是麽?”
他嘿嘿一笑:“他的確是憎惡兩位公子,但卻並不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而是您在他成年之後,從來都沒有再正眼看過他一眼。”
“王上想讓您低頭,告訴他,他是您最優秀的兒子。”
陳野沒有等羋八子說出來那句“你想說什麽?”便繼續說道:“另外,您一定猜到了,這一次的事情是我與王上聯手布局的。”
“但您一定猜測不到,為什麽我解決您需要這麽麻煩是麽?”
陳野從懷中拿出一封詔書:“這是先王留下來的遺詔,詔書上明確寫明了,廢黜您的王後、王太後位,賜死。”
他將詔書展開,讓羋八子仔細的看一看,表明自己並沒有說謊。
羋八子站在那裏,雙手在袖子中緊緊的握著。
指甲紮破了她的掌心,點點滴滴的鮮血從掌心中落下,落在地上。
地麵上已經漆黑一片了,那是血液幹涸的顏色,今夜在這一片大殿上已然有太多的鮮血和犧牲了。
陳野慢悠悠的說道:“因為王上懇請我。”
“他說,我的母親雖然不寵愛我,但一定不會幫助我的兄長謀逆的,因為我的母親知道,若是兩位兄長想要謀逆成功,就一定要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掉我。”
“母親雖然不喜歡我,但不至於殺了我。”
陳野看著羋八子,像是看著一隻冷血的蜘蛛一樣:“這是王上的原話。”
“他告訴我,他願意跟我打一個賭,這不是命令,但卻是一個請求。”
“若王太後您沒有幫助那兩位公子謀逆,那麽便希望我能夠將這一封詔書焚燒,不要留下一個鉗製他母親的東西。”
“但若是王太後您幫助了兩位公子謀逆,那麽您的處置,王上便不再插手了。”
說完之後,陳野走到了羋八子的身前,眨了眨眼,像是一個老頑童一樣。
“我雖然已經七十來歲了,但我卻身體康健的很,可以跟你一起熬。”
“熬到哪一日咱們一塊死掉。”
“但您的的確確是對不起王上,也不配王上為您這般的苦心孤詣,甚至放下了為王的尊嚴,也要為您請求。”
說完這話之後,陳野笑了笑,看著羋八子說道:“現在,還請您自己回到您的宮殿中去吧,等待最重要屬於您的後果。”
陳野的話十分冰冷,但此時的羋八子像是失了神智一樣,根本沒有時間理會陳野話語中的冰冷。
她隻是淡淡的、靜靜的、像是沒有靈魂一樣朝著自己的宮殿走去。
陳野轉身,朝著偏殿的方向而去。
如今事情已經結束了,他要見一見嬴稷。
章台宮中
嬴稷站在那裏,一身玄色的衣袍,背影中帶著幾分的孤寂。
之前因為著急忙慌的想要平定這一場禍事,所以他沒有心思去想宮中的兵變以及背後必然會出現的人,但如今閑暇了下來後,他便想到了這一點。
羋八子終究還是選擇了幫助她的兩位兒子。
聽到身後響起來的腳步聲,嬴稷緩緩的說道:“安國君來了啊?”
他轉過身子,看著陳野,臉上帶著些許的薄紅以及些許的迷茫,地麵上四處扔著酒爵,整個大殿中也是一片沒有辦法掩蓋的酒味。
這一切都是如此。
“為什麽呢?”
嬴稷緩緩的開口問道:“為什麽阿母就不能選擇我一次呢?”
“當初在父親身邊的時候,阿母便沒有選擇我。”
“我已經盡力了不是麽?”
他的嘴角帶著嘲諷:“可還是沒有用!”
“咣當——”
嬴稷手中的酒杯被直接摔在了地上,與地麵碰撞發出了清脆的聲音,他憤怒而又悲戚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中:“為什麽呢?”
“為什麽呢?”
“明明我已經是秦王了,明明我已經是至高無上的王上了,明明她已經是王太後了!”
“為什麽呢?”
嬴稷跌坐在地上,他不明白為何自己的母親會這麽的偏心,即便自己成為了秦王都無法讓自己母親心中的那個天平偏向自己
陳野走到了嬴稷的身邊,略微有些沉默。
是啊,為什麽呢?
“王上,這從來是沒有理由的事情。”
他像是安撫,又像是嘲諷,又像是自嘲:“任何人的愛都不是無緣無憂的,王太後會如此做,隻能夠說是王太後的選擇。”
“您何必如此呢?”
“一位優秀的王上,首先需要拋卻的就是他的感情;”
“王太後幫助您做到了這一點。”
陳野微微躬身行禮道:“此外,逆賊嬴悝、贏芾應當如何處理?還請王上決斷。”
嬴稷隻是無力的擺了擺手:“安國君以及幾位輔國之臣商量著做罷。”
“孤不想摻和進去了。”
他懷中抱著酒爵,仰著頭喝酒,酒順著他的衣袍、臉頰緩緩落下,像是淚水一樣。
陳野看著這樣的嬴稷,隻是微微行禮,他知道這個時候的嬴稷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他以前悲傷的時候,就是這樣做的。
王太後宮中
羋八子坐在銅鏡前,看著鏡子中倒影出來的自己,不由自主的喃喃自語:“難道我真的做錯了麽?”
她真的覺得自己做錯了。
自己對於三個孩子不同的情感注入,讓她走到了這一步。
她的偏心、不公平,在三個孩子心中都紮根,然後經過些許雨水一澆灌,就發芽、成長了。
這就是代價麽?
她當初偏心的代價?
羋八子不知道,隻是坐在那裏看著銅鏡中的自己,微微有些許的失神,她好像覺著自己真的錯了。
昭襄王三年,秋,秦國內亂,兩位公子意圖謀逆。
後被安國君平亂。
依照秦律,兩位公子沒有被留下任何情麵的斬殺了,這是為了維護秦律的尊嚴。
當然——
這是明麵上的說法。
至於到底有沒有“嬴稷”的嫉妒心作祟,這就是誰也不知道的事情了。
然而這一場戰亂中另外的一件大事,卻沒有人再提及,那就是這場作亂的謀逆中另外一個參與者。
王太後羋八子。
王上沒有提及,安國君沒有提及,諸多輔國大臣也沒有提及,誰都沒有提及,仿佛是忘記了這個事情一樣。
朝堂之上的事情還在繼續。
安國君陳野依舊每天坐在大殿中發呆摸魚,像是沒有什麽改變一樣。
其餘的大臣們依舊每日的爭吵。
但安國君陳野那逐漸消瘦的身體卻昭示著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所有人都發現了這一點,但所有人都無法接受這一點。
之前“病危”的事情很多人都反應了過來,那是安國君與王上的計謀,無數人希望這一次安國君的消瘦也同樣是這樣的“計謀”。
雖然這樣的概率很小。
趙國,邯鄲。
王宮中
一身華服的趙何站在那裏,站在宮殿的門口,臉上帶著些許不甘、些許愧疚,些許瘋狂。
趙何便是趙惠文王,乃是讓趙國達到頂峰的一個國君。
他的出現也正式表明了戰國這個時代的出現。
趙惠文王仁義、寬容、像是一位完美的君子一樣,在他的治理下趙國人才輩出,李牧、廉頗、藺相如,以及著名的將相和,這都是在趙惠文王時期出現的事情。
然而此時的趙惠文王身上卻是看不出一點的“仁義”“寬容”,他的臉上猙獰無比,隻有一片報複成功後扭曲的快感。
“吱呀——”
一道沉悶的聲音響起,麵前大殿的門緩緩的被身邊的內侍推開了。
趙惠文王緩緩走了進去。
事實上,在大門打開的一瞬間,陽光便照射進了這個屋子,屋子裏麵躺著一個人,這個人胡子邋遢、頭發也亂糟糟的,像是很久沒有梳洗了。
他的麵容慘白、整個人有些無力。
正是前一任趙王。
趙武靈王。
趙何的父親。
趙武靈王緩緩的睜開眼睛,他勉強的抬起手,擋住那刺眼的陽光,陽光落在他的麵上,讓本就消瘦的他顯得更加消瘦了。
“你來了。”
他的聲音很平靜,顯得很虛弱。
趙何站在趙武靈王的身前,臉上的神色更加凶惡,他咬著牙說道:“是啊,我來看看您有沒有死!”
他的語氣並不好,但趙武靈王卻隻是笑了笑,什麽都沒有說。
“你應該知道,我沒有想要讓你大兄繼承王位的想法。”
趙何看著趙武靈王說道:“是的,我當然知道。”
“可卻不是你沒有這個想法,而是你沒有辦法!”
趙武靈王並不生氣:“是麽?”
“你真的覺得,以當時我的威勢,我還需要看顧誰的麵子麽?”
趙何愣了一下子,但緊接著就恢複了平常的神色,他看著趙武靈王說道:“隻要你肯認錯,下罪己詔,我立刻就讓人給你送來食物和水!”
他的眼睛中充斥著血絲,顯然也一樣很久沒有吃喝休息了。
“否則的話,你就等著餓死在這大殿中吧!不會有人來救你的!”
趙何的聲音冷酷,但若是仔細聽,還能夠聽到他聲音中隱藏著的那一抹希冀。
他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認錯,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下罪己詔。
這樣他就可以給他食物和水了。
雖然依舊不會放他出去,也不會讓他重新掌權,但至少不會繼續餓著他了
趙武靈王勉力的坐了起來,嘴唇已經長時間未能飲水而變得幹涸、甚至有了些死皮,他用沙啞的力氣說道:“我不會的。”
趙何瞪著趙武靈王的眼睛像是瘋了一樣:“我會將你餓死在這裏!我不會手軟的!”
趙武靈王緩緩的閉上眼睛,躺在那裏,一言不發了。
他似乎不想要回答,也不屑於再回答一遍。
趙何看著躺在那裏的自己的父親,看著這個寧願死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給自己道歉,下罪己詔的父親!
他猛地仰起頭,瘋狂的大笑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好好!”
趙何猛地回頭,走出大殿,他冷酷的聲音落在趙武靈王的耳朵中。
“令人將這大殿給我封起來!不允許任何人進入!”
“連老鼠也不許給我放進去!”
“此後,任何人不得提起讓!”
“他既然這麽願意呆在這裏餓著,便讓他餓著吧!”
最後一個字落地的時候,趙武靈王躺在那裏已經有些聽不到趙何的聲音了,等到趙何離去了許久之後,他才幽幽的歎了口氣。
事實上,他願意給自己的兒子道歉麽?
當然願意。
可是他不能下罪己詔,若是下了罪己詔,世人會如何說趙何呢?
說他嫉妒自己的兄長,暗害自己的父親。
說他的掌權全部都是兵變,說他不孝。
天下人的口水能把趙何淹死!
趙武靈王不是為了趙何這個兒子,而是為了整個趙國!
一旦趙國國君做出了這樣的事情,天下賢才的第一選擇就不會再是趙國了!
雖然現在也不是。
但那會讓本來對人才就沒有什麽吸引力的趙國,變得更慘。
趙武靈王躺在那裏。
他寧願餓死。
也不想讓自己變法那麽多年的成果,最後毀在這樣的一件“小事”上。
然而趙惠文王自始至終都不知道這個事情。
一直到趙武靈王活生生的餓死在了這大殿中。
昭襄王三年的冬天很快來臨了。
自從秋天的時候,王太後帶著兩位公子謀逆後,國內的氛圍就變了很多。
雖然無論是嬴稷還是陳野都未曾提及如何處置王太後,但所有人都知道王太後日後再也沒有什麽機會了。
不過還是有消息靈通的人知道了王太後最後的結局。
她自請閉宮不出,在宮中日日的參拜楚國山野之間的某個“小神”,不知道在祈求什麽。
人們從宮中流傳出來的消息中隻能夠揣測,她在祈求平安。
因為有侍女聽到了王太後口中曾經說出過這兩個字。
並且有人借著這個機會上奏,說王太後已然知錯,是不是可以不再困居宮中了。
至少應該給她王太後的體麵。
嬴稷沒有說什麽,但第二天提出這個奏疏的人直接被嬴稷將奏疏扔在了腦袋上。
竹簡直接將那人的腦袋砸破了。
後來從宮中流傳出來消息,嬴稷前往王太後的宮中,準備說這個事情,但卻被王太後請了個閉門羹。
王太後說自己潛心修行,不願與人接觸,沾染凡塵。
同時也下了一道詔書,說自己是自願在宮中修行的,希望朝中不要有什麽人汙蔑王上。
這一道詔書出現的時候,人們都不敢相信,但卻沒有理由不相信。
昭襄王三年的冬天很難熬。
十一月的時候,安國君陳野告假半荀。
等到安國君再次上朝的時候,人們的眼睛中都帶著了驚訝和不可思議的神色。
他們發現安國君變了。
原來的安國君雖然老則老矣,但是卻是很有精神的,一雙眼睛看誰一眼誰都要害怕的後退,而如今那一雙明亮的眼睛變得渾濁無比。
原來的安國君不算胖,但多多少少是有些許肉的,如今的安國君幾乎瘦成了一副骨架。
原來的安國君如同一盞充滿了燈油,正在燃燒著照亮秦國這一片黑暗的油燈。
而如今.
油燈中的燈油仿佛已經燃盡了.
昭襄王十二月,上朝了僅僅三日的安國君再次告假。
這一次告假之後,安國君再也沒有能夠上朝。
太醫令不斷的前往安國君的府邸,不僅僅是太醫令,就連民間那位有著“扁鵲”之稱的醫者,也說因為安國君的品性,所以願意前來為安國君醫治。
此“扁鵲”非彼“扁鵲”。
他是一個“稱號”,傳承自那位真正的神醫“扁鵲”。
然而他看過之後,也同樣搖頭歎氣,並且直言安國君還有兩個多月的光景。
這個消息傳出,天下有人痛哭、有人歡喜。
王太後宮中
羋八子的狀態同樣不是很好,她聽著身邊侍女說安國君的身體狀況,不知為何明明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卻不肯咽下最後一口氣,像是在撐著自己。
她幽幽歎了口氣:“這是在熬著等我死啊。”
“算了。”
“畢竟已經又苟且了幾個月了。”
“我也該去見先王了。”
說罷,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毒酒,一飲而盡。
她的心早就死了,不過也是一盞沒有了燈芯的油燈罷了。
安國君府
陳野眼睛睜得大大的,他躺在那裏,呼吸急促,但卻不肯死去。
此時,外麵傳來一陣腳步聲。
“父親,宮中傳來消息。”
“王太後,甍了。”
——————————————————————
“昭襄王三年冬,安國君、王太後相繼崩殂,秦國大哀。——《新秦書·昭襄王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