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黃老之學【二更,求收藏追讀】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 作者:一隻笨蛋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商鞅抬起頭,放下手中的杯子,看向陳野:“喲?你小子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怎麽有時間來我這裏了?”
說著突然反應了過來:“難道太子的事情,和你有關係?”
陳野嘿嘿一笑,坐在了商鞅的旁邊,隨手拿起茶壺倒了一杯水抿了一口,之後呸呸呸全都吐了出來。
“老師,你怎麽喝這麽寡淡的水?”
商鞅翻了個白眼,臉上帶著無奈之色,指了指遠處的壺:“那個才是你的,這個是放在這裏緩一緩的水。”
隨著年齡的提升,商鞅逐漸的不怎麽能夠喝太熱的水了,但有些時候又著急喝水。
因此便倒了很多個壺,之後喝的時候從這裏麵倒。
陳野眨了眨眼睛,一邊從另外一個杯子中倒水,一邊回答剛剛商鞅的問題:“的確是跟我有點關係,我勸說太子站在中立的角度去看,畢竟沒有一個合格的君主是會參與到臣子鬥爭當中去的。”
“這一點確實是因為太子過於年幼,所以才讓黑嘉他們鑽了空子。”
“不過麽,太子聰慧,我稍微點了點他立刻就反應了過來。”
“此次不僅拒絕再與他們會麵,更是毫不留情的讓宮中的人將消息傳播出來,你要說這其中沒有太子的授意我是不信的。”
商鞅看著陳野,啞然失笑:“你啊。”
“隻是伱這樣做,會讓黑嘉以及公子虔等人懷疑你,並且針對你的。”
“如此一來,你想要逃離這個政治旋渦的目的就會擱置了。”
商鞅的眼睛中有些擔憂和關心:“真的沒事麽?”
陳野心中一暖,而後十分嚴肅的說道:“老師不必擔心,這一點我早就做好了準備。”
“時間還有,等到時機到了,我就會離開這個旋渦的。”
他的眼睛中閃過一道光:“老師可知道,天下如今的情況?”
情況?
商鞅略加思索:“你的意思是,借助魏國國君?”
“如今,天下之間紛紛擾擾,魏國國君似乎有想要自立為王的心思,畢竟他這些年東征西戰的目的隻怕也就是為了這個了。”
他看著陳野:“難道你想讓君上在這個時候一同稱王?”
陳野搖頭:“當然不。”
“如今秦國最重要的事情是進行變法,而後積蓄自己的勢力,唯有當勢力達到某種程度的時候才可以瞬間爆發,到了那個時候稱王才能夠讓天下諸國之人反應不過來。”
“更何況.......”
陳野微微一笑,顯得神秘異常:“君上不稱王,便可以借助尊王攘夷的名號做很多事情,比如準備征討巴蜀、比如準備將戎狄納入大秦!”
這對於大秦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後來的秦國之所以那麽強大,正是因為有張儀所提出的戰略、以及嬴駟的雄才,將巴蜀之地納入大秦的領土,並且在宣太後時期收複了戎狄!
這才是讓秦國變得強大,甚至可以東出的原因。
商鞅也微微點頭,不過轉瞬間就笑了起來:“距離那些事情還有許久,休說是老夫了,就連你隻怕都不一定能夠等到那個時代吧?”
他歎了口氣:“人生在世,不過是五十個春秋而已,如今老夫已然是快要走完了。”
“倒是你,時間還長。”
商鞅頗有趣味的說道:“你如今已然成了司寇、太子首傅,難道還不準備成家麽?若有看上的人,便遣人去下聘就是了,以你如今的地位,即便是貴族家中的嫡女也是配得上的。”
陳野卻微微搖頭,心中早就已經有了目標。
“老師,我的夫人一定不會是貴族、甚至有可能不是官僚。”
他心中做著最精細的打算:“娶妻當娶賢,我大概會尋找一個書香家族、知書達理、善解人意且性格和善的女子,在有了嫡子之後再考慮其他的。”
商鞅聞言也是微微點頭。
他覺著陳野的打算非常正確,如今的陳野積累還是差了點,若是積累再多一些,便可以多多少少放開自己了。
而陳野則是轉移了話題,看著商鞅:“最近或許會有傳言說太子青睞黃老學說,老師不必在意,也不必去思考這個事情。”
黃老學說?
商鞅雖然不知道是怎麽回事,但隱隱約約能夠猜測到和陳野的計劃有關,當即笑了一聲:“好,我知道了。”
“你放心就是了。”
陳野這才放下心來,與商鞅討論著一些感興趣的事情,比如一些雜記、一些遊記。
兩人在一起的時候幾乎是不討論政務的,因為他們之間都知道,雖然看起來有些相似,但他們兩個之間的政治觀念一定是有區別的,甚至是有些【道不同】的意味。
...........
宮中
嬴駟拿著手中的竹簡一點點的看著,這其上是道德經,他津津有味的品味著屬於黃老的學說。
“老聃之說果然有些趣味啊。”
他將竹簡卷了起來,而後長歎一聲:“或許,以後我用不到再看著老聃學說了,但如今做太子的時候,卻一定是要看的。”
嬴駟合上眼睛,口中默默的說道:“無為而治、無為而治。”
“噗嗤。”
“不就是關我何事這四個字麽?”
嬴駟慢慢的體會著自己心緒的改變,這種態度的改變是十分明顯的影響到了他的精神狀態、以及看待事情的角度。
而改變了的嬴駟覺著。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他一瞬間覺著自己從棋盤上的棋子變成了某個正在棋盤邊,觀看兩方棋手廝殺的旁觀者。
嬴駟的野心在蠢蠢欲動。
他想要成為這拿著棋子的其中一方,操控下麵的棋子繼續廝殺。
這是王的本能。
.........
黑嘉匆匆的走進了公子虔的府邸,眼睛中劃過一抹喜色:“公子,我所猜測的果然是對的。”
“太子並沒有站在商鞅的一邊,而是逐漸喜歡上了老聃之說。”
老聃之說?無為而治?
公子虔微微皺眉,但隨即便鬆開了自己的眉頭,無論是老聃學說還是什麽,隻要不是法家學說就好。
他可不希望太子站在法家那一邊,那不就是站在了商鞅一邊麽?
這樣想著,公子虔才說到:“也罷,那便令人暫時停緩下來吧,不過要時刻準備著證據。”
“我想,這一把刀隨時都可能有用。”
說著突然反應了過來:“難道太子的事情,和你有關係?”
陳野嘿嘿一笑,坐在了商鞅的旁邊,隨手拿起茶壺倒了一杯水抿了一口,之後呸呸呸全都吐了出來。
“老師,你怎麽喝這麽寡淡的水?”
商鞅翻了個白眼,臉上帶著無奈之色,指了指遠處的壺:“那個才是你的,這個是放在這裏緩一緩的水。”
隨著年齡的提升,商鞅逐漸的不怎麽能夠喝太熱的水了,但有些時候又著急喝水。
因此便倒了很多個壺,之後喝的時候從這裏麵倒。
陳野眨了眨眼睛,一邊從另外一個杯子中倒水,一邊回答剛剛商鞅的問題:“的確是跟我有點關係,我勸說太子站在中立的角度去看,畢竟沒有一個合格的君主是會參與到臣子鬥爭當中去的。”
“這一點確實是因為太子過於年幼,所以才讓黑嘉他們鑽了空子。”
“不過麽,太子聰慧,我稍微點了點他立刻就反應了過來。”
“此次不僅拒絕再與他們會麵,更是毫不留情的讓宮中的人將消息傳播出來,你要說這其中沒有太子的授意我是不信的。”
商鞅看著陳野,啞然失笑:“你啊。”
“隻是伱這樣做,會讓黑嘉以及公子虔等人懷疑你,並且針對你的。”
“如此一來,你想要逃離這個政治旋渦的目的就會擱置了。”
商鞅的眼睛中有些擔憂和關心:“真的沒事麽?”
陳野心中一暖,而後十分嚴肅的說道:“老師不必擔心,這一點我早就做好了準備。”
“時間還有,等到時機到了,我就會離開這個旋渦的。”
他的眼睛中閃過一道光:“老師可知道,天下如今的情況?”
情況?
商鞅略加思索:“你的意思是,借助魏國國君?”
“如今,天下之間紛紛擾擾,魏國國君似乎有想要自立為王的心思,畢竟他這些年東征西戰的目的隻怕也就是為了這個了。”
他看著陳野:“難道你想讓君上在這個時候一同稱王?”
陳野搖頭:“當然不。”
“如今秦國最重要的事情是進行變法,而後積蓄自己的勢力,唯有當勢力達到某種程度的時候才可以瞬間爆發,到了那個時候稱王才能夠讓天下諸國之人反應不過來。”
“更何況.......”
陳野微微一笑,顯得神秘異常:“君上不稱王,便可以借助尊王攘夷的名號做很多事情,比如準備征討巴蜀、比如準備將戎狄納入大秦!”
這對於大秦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後來的秦國之所以那麽強大,正是因為有張儀所提出的戰略、以及嬴駟的雄才,將巴蜀之地納入大秦的領土,並且在宣太後時期收複了戎狄!
這才是讓秦國變得強大,甚至可以東出的原因。
商鞅也微微點頭,不過轉瞬間就笑了起來:“距離那些事情還有許久,休說是老夫了,就連你隻怕都不一定能夠等到那個時代吧?”
他歎了口氣:“人生在世,不過是五十個春秋而已,如今老夫已然是快要走完了。”
“倒是你,時間還長。”
商鞅頗有趣味的說道:“你如今已然成了司寇、太子首傅,難道還不準備成家麽?若有看上的人,便遣人去下聘就是了,以你如今的地位,即便是貴族家中的嫡女也是配得上的。”
陳野卻微微搖頭,心中早就已經有了目標。
“老師,我的夫人一定不會是貴族、甚至有可能不是官僚。”
他心中做著最精細的打算:“娶妻當娶賢,我大概會尋找一個書香家族、知書達理、善解人意且性格和善的女子,在有了嫡子之後再考慮其他的。”
商鞅聞言也是微微點頭。
他覺著陳野的打算非常正確,如今的陳野積累還是差了點,若是積累再多一些,便可以多多少少放開自己了。
而陳野則是轉移了話題,看著商鞅:“最近或許會有傳言說太子青睞黃老學說,老師不必在意,也不必去思考這個事情。”
黃老學說?
商鞅雖然不知道是怎麽回事,但隱隱約約能夠猜測到和陳野的計劃有關,當即笑了一聲:“好,我知道了。”
“你放心就是了。”
陳野這才放下心來,與商鞅討論著一些感興趣的事情,比如一些雜記、一些遊記。
兩人在一起的時候幾乎是不討論政務的,因為他們之間都知道,雖然看起來有些相似,但他們兩個之間的政治觀念一定是有區別的,甚至是有些【道不同】的意味。
...........
宮中
嬴駟拿著手中的竹簡一點點的看著,這其上是道德經,他津津有味的品味著屬於黃老的學說。
“老聃之說果然有些趣味啊。”
他將竹簡卷了起來,而後長歎一聲:“或許,以後我用不到再看著老聃學說了,但如今做太子的時候,卻一定是要看的。”
嬴駟合上眼睛,口中默默的說道:“無為而治、無為而治。”
“噗嗤。”
“不就是關我何事這四個字麽?”
嬴駟慢慢的體會著自己心緒的改變,這種態度的改變是十分明顯的影響到了他的精神狀態、以及看待事情的角度。
而改變了的嬴駟覺著。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他一瞬間覺著自己從棋盤上的棋子變成了某個正在棋盤邊,觀看兩方棋手廝殺的旁觀者。
嬴駟的野心在蠢蠢欲動。
他想要成為這拿著棋子的其中一方,操控下麵的棋子繼續廝殺。
這是王的本能。
.........
黑嘉匆匆的走進了公子虔的府邸,眼睛中劃過一抹喜色:“公子,我所猜測的果然是對的。”
“太子並沒有站在商鞅的一邊,而是逐漸喜歡上了老聃之說。”
老聃之說?無為而治?
公子虔微微皺眉,但隨即便鬆開了自己的眉頭,無論是老聃學說還是什麽,隻要不是法家學說就好。
他可不希望太子站在法家那一邊,那不就是站在了商鞅一邊麽?
這樣想著,公子虔才說到:“也罷,那便令人暫時停緩下來吧,不過要時刻準備著證據。”
“我想,這一把刀隨時都可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