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驗證身份靠的不是暗號和交代,而是一個人的氣場。
易承雖然頂著一副異邦人的麵孔,可他坐在那裏的氣場和氣勢,就會不由自主的讓人相信,他就是陳耳當年所說的十年之後的下一任門主。
易承讓他們挖箱子,他們沒有動手,為謹慎起見,還是決定先驗證暗號。
易承自然是對答如流。
在驗證過暗號之後,蔡爭和盧方都陷入了沉默,他們二人多少有些難以置信,當年陳耳預測自己的死亡時間就已經足夠離奇了,未曾想十多年之後,還真的有人按照他的臨終交代回到道門理綜隱派,這更是離奇中的離奇。
“蔡爭,盧方,你們二人且隨我去後山一趟。”易承見到蔡爭和盧方麵色糾結,又不願意執行自己開挖後山箱子的命令,便站起身來說道,他說這話的時候,仿佛蔡爭盧方才是山門的客人,而他才是主人。
蔡爭盧方二人對視一眼,便點點頭,示意眾弟子無需跟上,也站起來跟著易承朝後山走去。
後山的受戒台乃是整座山門最幽靜的地方,四下空曠,站在受戒台中央談話,可以保證談話的內容不會被外人知曉。
蔡爭盧方跟著易承來到了受戒台中央處。
易承負手而立,十年過去了,此處的景致與十多年前幾乎別無二致,隻是周圍的樹木長大了不少。
“蔡爭,盧方,當年第三代太宰陳耳,命爾等放棄秦人身份,真正融入大漢。想必你們也做到了,否則也不可能活到現在。”
易承此言一出,蔡爭和盧方兩人都是渾身一震,隨即對視一眼,他們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吃驚。
老秦人的身份,是他們內心深處無法割舍的根,隻是為了繼續活命,他們都把這老秦人的根深埋內心,為了防止暴露,就連家中子侄晚輩都沒有告訴過,可現在一個異邦人模樣的外鄉人,卻直接說明了他們隱藏在最深處的身份,這讓他們兩個經曆過大風大浪的暮年人也一時間驚駭萬分。
“不知公子究竟是什麽人?”盧方咽了口唾沫,訕訕問道。
“明麵上,我乃是歐羅巴最強王國羅馬國的王世子,約翰·尤裏烏斯·麥特盧斯。私下裏,我乃是道門理綜隱派室內弟子,你們也可以把我看做第四任太宰,也是此座山門的第二任門主。”
盧方張了張嘴巴,想再問些什麽,卻不知道該如何問起。
“我知道你們現在還有些難以接受,不過習慣就好了,先告訴你們,我現在隻剩下五年陽壽,五年之後,我的肉身便會與上一任陳耳門主一般坐化消亡,待十多年之後,才能再次出現。”易承很是誠懇的說道。
這些人是他在大漢的班底,自然要跟他們透露些自己的布局。
在聽到易承說自己會死之後,蔡爭和盧方的眼睛也都有些發亮,到現在他們都不知道當年第三代太宰陳耳是如何預測自己的死亡時間的,當年陳耳多次跟他們說過自己死亡的時間和死亡地點,他們都還不信,心想年紀輕輕,看著身體康健的人如何能會按照他自己說的突然暴斃。
可直到在三清殿看到陳耳的屍體,他們才不得不相信,這世上竟真的有人能預測自己的壽命!
現在又出現了一位異邦人,也預測了自己的壽命!
“不知道公子是從何處知曉我等老秦人身份的。”盧方訕笑著問道,似乎還想再套套話。
“陳耳當年告訴過你們,十年之後,下一任門主是任何身份都不奇怪,而且他一定對你們的過往了如指掌,現在我如約來了,你們也無需與我多做打聽,隻需聽從我的命令,且能讓我太宰一族能繼續守衛始皇陵。”
當易承說到最後一句時,蔡爭終於是有些相信了,顫顫巍巍地跪在易承麵前,老淚縱橫道:“始皇帝在上,老臣蔡爭今日總算是等到下一任太宰傳人了。”說罷,就跪在地上給易承磕頭。
盧方咬著牙,他還是不能完全相信眼前這個異邦人。
易承看向盧方,輕笑道:“盧方,當年你問陳耳如果真正融入大漢了,你們秦人還算是秦人麽?陳耳告訴你,活著的秦人才算是秦人,死了的秦人,和燕人、趙人、楚人等等沒有任何區別。現在,你覺得你還算秦人麽?”
此言一出,盧方也承受不住,也是撲通一下跪倒在地,這段談話,隻有他與陳耳二人知曉,當年陳耳從未把這事告訴過別人,可現在麵前的這個異邦人居然能準確說出陳耳所說過的話,這讓他也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似乎真的有什麽東西回來了。
“我知道你們心裏現在恐怕多少還有些疑慮,現在聽我的命令,去後山把當年陳耳門主讓你們埋的東西,全都挖出來...”
挖掘工作進行的很快,僅僅用了小半天,十四個一人長寬半人來高的巨大的四方木箱子就從後山的地底被挖掘出來,好在上一輩子易承在埋箱子時做了許多防腐工作,十多年後,這批箱子的外殼腐蝕程度並不太高。
每個箱子上還都刻著巨大的阿拉伯數字,易承指著上麵寫著1數字的箱子道:“這個箱子是第一個,最上麵有陳耳門主給影衛後人的書信,你們可以打開看看。”
蔡爭和盧方命人小心翼翼地撬開箱口早已鏽蝕的青銅鎖,箱子最上麵果然有一張壓的極為平整的羊皮紙,羊皮紙上被塗上了一層油膜,所以看上去還是嶄新的。
盧方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張羊皮紙,就看到紙上寫著幾行字。
“影衛後人,見信如晤。
此十四箱文卷、古籍、書稿、佩飾、軍器、發明,皆是吾傳與道門理綜隱派後繼門主之物。
如若有道門理綜後人指出這些物件所埋之地,汝等就算毀家紓難,也定要全力相助。
切記,切記。
三世太宰,陳耳。”
易承對開箱這事已經輕車熟路,趁著蔡爭和盧方看信的功夫,他獨自打開了第二個大木箱,箱子裏做了很多防腐防水的密閉隔斷,拆開一層層的包裝,易承終於是看到了那些被他精心保存了近兩百年的東西。
墨翟送他的‘墨’字腰牌、墨子祁編纂的《孟文集》語錄、孫臏送給他的白壁玉環、田忌給他的六節鐵棍鞭、商鞅送他的玉玨、禽滑厘給他的印刷版《墨子》、宣太後羋八子賜的金牌、穰侯魏冉送他的石刻、莊子手書的《南華經》、孟子總結的《道門理綜戰國策注》、屈原寫的《天問》、荀子寄的書信、沈青婉為他做的刺繡、荊軻用過的短劍、秦始皇的親筆簽名、李斯拓印的碑帖、韓非所著《五蠹》、白起戴過的頭盔、張儀送他的和田玉印章、張良自己燒製的陶瓷茶盞、自己編寫的曆史大事紀年拚音本,劉邦賞賜給他的丹書鐵券等等。
箱底的最下麵,還有一塊巨大的白色圓形玉石,那是太宰傳給他的和氏璧。
每一世,與無數人產生交織後,易承都把那些紀念物當成念想收藏到了這些箱子中,現在他再次回來,又能讓這些東西重見天日...
......
易承雖然頂著一副異邦人的麵孔,可他坐在那裏的氣場和氣勢,就會不由自主的讓人相信,他就是陳耳當年所說的十年之後的下一任門主。
易承讓他們挖箱子,他們沒有動手,為謹慎起見,還是決定先驗證暗號。
易承自然是對答如流。
在驗證過暗號之後,蔡爭和盧方都陷入了沉默,他們二人多少有些難以置信,當年陳耳預測自己的死亡時間就已經足夠離奇了,未曾想十多年之後,還真的有人按照他的臨終交代回到道門理綜隱派,這更是離奇中的離奇。
“蔡爭,盧方,你們二人且隨我去後山一趟。”易承見到蔡爭和盧方麵色糾結,又不願意執行自己開挖後山箱子的命令,便站起身來說道,他說這話的時候,仿佛蔡爭盧方才是山門的客人,而他才是主人。
蔡爭盧方二人對視一眼,便點點頭,示意眾弟子無需跟上,也站起來跟著易承朝後山走去。
後山的受戒台乃是整座山門最幽靜的地方,四下空曠,站在受戒台中央談話,可以保證談話的內容不會被外人知曉。
蔡爭盧方跟著易承來到了受戒台中央處。
易承負手而立,十年過去了,此處的景致與十多年前幾乎別無二致,隻是周圍的樹木長大了不少。
“蔡爭,盧方,當年第三代太宰陳耳,命爾等放棄秦人身份,真正融入大漢。想必你們也做到了,否則也不可能活到現在。”
易承此言一出,蔡爭和盧方兩人都是渾身一震,隨即對視一眼,他們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吃驚。
老秦人的身份,是他們內心深處無法割舍的根,隻是為了繼續活命,他們都把這老秦人的根深埋內心,為了防止暴露,就連家中子侄晚輩都沒有告訴過,可現在一個異邦人模樣的外鄉人,卻直接說明了他們隱藏在最深處的身份,這讓他們兩個經曆過大風大浪的暮年人也一時間驚駭萬分。
“不知公子究竟是什麽人?”盧方咽了口唾沫,訕訕問道。
“明麵上,我乃是歐羅巴最強王國羅馬國的王世子,約翰·尤裏烏斯·麥特盧斯。私下裏,我乃是道門理綜隱派室內弟子,你們也可以把我看做第四任太宰,也是此座山門的第二任門主。”
盧方張了張嘴巴,想再問些什麽,卻不知道該如何問起。
“我知道你們現在還有些難以接受,不過習慣就好了,先告訴你們,我現在隻剩下五年陽壽,五年之後,我的肉身便會與上一任陳耳門主一般坐化消亡,待十多年之後,才能再次出現。”易承很是誠懇的說道。
這些人是他在大漢的班底,自然要跟他們透露些自己的布局。
在聽到易承說自己會死之後,蔡爭和盧方的眼睛也都有些發亮,到現在他們都不知道當年第三代太宰陳耳是如何預測自己的死亡時間的,當年陳耳多次跟他們說過自己死亡的時間和死亡地點,他們都還不信,心想年紀輕輕,看著身體康健的人如何能會按照他自己說的突然暴斃。
可直到在三清殿看到陳耳的屍體,他們才不得不相信,這世上竟真的有人能預測自己的壽命!
現在又出現了一位異邦人,也預測了自己的壽命!
“不知道公子是從何處知曉我等老秦人身份的。”盧方訕笑著問道,似乎還想再套套話。
“陳耳當年告訴過你們,十年之後,下一任門主是任何身份都不奇怪,而且他一定對你們的過往了如指掌,現在我如約來了,你們也無需與我多做打聽,隻需聽從我的命令,且能讓我太宰一族能繼續守衛始皇陵。”
當易承說到最後一句時,蔡爭終於是有些相信了,顫顫巍巍地跪在易承麵前,老淚縱橫道:“始皇帝在上,老臣蔡爭今日總算是等到下一任太宰傳人了。”說罷,就跪在地上給易承磕頭。
盧方咬著牙,他還是不能完全相信眼前這個異邦人。
易承看向盧方,輕笑道:“盧方,當年你問陳耳如果真正融入大漢了,你們秦人還算是秦人麽?陳耳告訴你,活著的秦人才算是秦人,死了的秦人,和燕人、趙人、楚人等等沒有任何區別。現在,你覺得你還算秦人麽?”
此言一出,盧方也承受不住,也是撲通一下跪倒在地,這段談話,隻有他與陳耳二人知曉,當年陳耳從未把這事告訴過別人,可現在麵前的這個異邦人居然能準確說出陳耳所說過的話,這讓他也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似乎真的有什麽東西回來了。
“我知道你們心裏現在恐怕多少還有些疑慮,現在聽我的命令,去後山把當年陳耳門主讓你們埋的東西,全都挖出來...”
挖掘工作進行的很快,僅僅用了小半天,十四個一人長寬半人來高的巨大的四方木箱子就從後山的地底被挖掘出來,好在上一輩子易承在埋箱子時做了許多防腐工作,十多年後,這批箱子的外殼腐蝕程度並不太高。
每個箱子上還都刻著巨大的阿拉伯數字,易承指著上麵寫著1數字的箱子道:“這個箱子是第一個,最上麵有陳耳門主給影衛後人的書信,你們可以打開看看。”
蔡爭和盧方命人小心翼翼地撬開箱口早已鏽蝕的青銅鎖,箱子最上麵果然有一張壓的極為平整的羊皮紙,羊皮紙上被塗上了一層油膜,所以看上去還是嶄新的。
盧方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張羊皮紙,就看到紙上寫著幾行字。
“影衛後人,見信如晤。
此十四箱文卷、古籍、書稿、佩飾、軍器、發明,皆是吾傳與道門理綜隱派後繼門主之物。
如若有道門理綜後人指出這些物件所埋之地,汝等就算毀家紓難,也定要全力相助。
切記,切記。
三世太宰,陳耳。”
易承對開箱這事已經輕車熟路,趁著蔡爭和盧方看信的功夫,他獨自打開了第二個大木箱,箱子裏做了很多防腐防水的密閉隔斷,拆開一層層的包裝,易承終於是看到了那些被他精心保存了近兩百年的東西。
墨翟送他的‘墨’字腰牌、墨子祁編纂的《孟文集》語錄、孫臏送給他的白壁玉環、田忌給他的六節鐵棍鞭、商鞅送他的玉玨、禽滑厘給他的印刷版《墨子》、宣太後羋八子賜的金牌、穰侯魏冉送他的石刻、莊子手書的《南華經》、孟子總結的《道門理綜戰國策注》、屈原寫的《天問》、荀子寄的書信、沈青婉為他做的刺繡、荊軻用過的短劍、秦始皇的親筆簽名、李斯拓印的碑帖、韓非所著《五蠹》、白起戴過的頭盔、張儀送他的和田玉印章、張良自己燒製的陶瓷茶盞、自己編寫的曆史大事紀年拚音本,劉邦賞賜給他的丹書鐵券等等。
箱底的最下麵,還有一塊巨大的白色圓形玉石,那是太宰傳給他的和氏璧。
每一世,與無數人產生交織後,易承都把那些紀念物當成念想收藏到了這些箱子中,現在他再次回來,又能讓這些東西重見天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