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兩尺深、數畝大的淺坑,是這場天劫唯一遺留下來的證據。


    被火燒過的泥地,變得如同磚塊一般堅硬,中心地帶顯露出青灰顏色,其他大部分地方全都是一片磚紅。


    吸收了大量邪火,張莉的功力並沒有絲毫提高,這曾經令李坎傻感到難以想像,最終他隻能夠猜測,所有的邪火能量都被乾靈火給吞噬了。


    和以前的冰炎不同,乾靈火似乎根本就不會轉化成為功力,也不能夠直接用來對敵,這東西唯一的用途好像就隻有煉丹和煉器。


    讓張莉休息了一整天,確認小丫頭已沒有任何問題,李坎傻這和張莉才走出那片山穀。


    出了山穀,李坎傻首先要做的便是讓那四個元神轉世投胎。


    按照那四個家夥的要求,李坎傻在一座小鎮上找了四戶人家,那四戶人家全都有婦人待產,李坎傻用天眼確認過,全都是男嬰,他用老道教他的手法,將四個元神打入胎兒體內。


    記下那四戶人家的住址姓氏,李坎傻發了四道火符,送往許諾幫他加以援引的四個高人處。


    做完這些,李坎傻感到無所事事起來,不過現在又不能夠回到未來,他必須信守諾言,參與三十年後攻打大魔殿的戰役。


    說實話,這也不完全是為了諾言,他同樣也希望能夠趁大魔殿開放的時機,搶奪一部魔經。


    雖然還沒有到達瓶頸,不過他已感覺到修煉魔功不進立退的緊迫。


    並不僅僅如此,不知道為什麽,李坎傻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如果不能夠盡快進入下一個境界,張莉將會厄運不斷,這一次原本應該是一場很容易應付的小天劫,最終不但變成了焚雲邪火,甚至還多出了一場人劫。


    李坎傻知道那四個元神同樣也清楚這件事情,正因為如此,當老道即將投胎之前還非常小心地告訴自己,如果持續一年沒有任何進展,就必須立刻離開張莉身邊。


    除了這件事情,李坎傻還為另外一件事情煩惱。


    當初為了抵禦天劫,他用張莉搶劫來的那些金銀編織了一張避雷網,但是沒有想到最終迎來的卻是火劫。


    雖然事後,張莉用從魔術師傑克那裏學來的手段,收回了一批金銀,不過和原本的數量比起來頗有一些距離,所以這幾天以來,張莉一直在動劫富濟貧的念頭。


    對此,李坎傻隻能夠運用鴕鳥政策,他將所有的心思全都投入到對武器係統的重新完善之上。


    原本的“軍火庫一型”現在升級為“軍火庫二型”,不但將乾靈火引入了煉爐之中,使得原來的加工廠被改進了一番,而且增加了一台編織機和一台衝壓成型機。


    而且李坎傻還增添了一個化工廠。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一台煤炭分離裝置,能夠從煤炭之中分離出類似汽油、柴油和煤油的油料,以及天然氣、甲烷之類的副產品。


    李坎傻暫時還隻能夠運用那些油料,將這些油料霧化凝結成為特殊的氣溶膠,即便在擁有“異空間轟擊炮”和“異空間機關槍”的情況下,“油氣彈”仍舊是李坎傻手裏所擁有的最具震撼力的武器之一。


    除此之外,李坎傻還對單一的武器加以強化。


    一直以來,所有武器之中,他運用得最多的便是金蚌護盾,不過金蚌護盾的弱點,李坎傻也非常清楚。


    作為最好的防禦武器,李坎傻一直想將其加以完善,在李坎傻看來,類似戰甲之類的最後防線如果依賴太多的話,恐怕有朝一日會躲不過利刃斷首之厄。


    至於紅雲袈裟之類隻能夠用來防禦。


    迄今為止,李坎傻看過兩種類似紅雲袈裟的武器,它們的優點頗為令他心動,不過李坎傻同樣也非常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他還沒有能力煉製或者修改類似紅雲袈裟這樣的寶物。


    被李坎傻當作最為經典的一戰,便是他和那個鳩麵老頭那閃電般的對攻,鳩麵老頭所運用的兩件法寶,其中一件很像金蚌護盾,而另一件則和紅雲袈裟類似。


    按照現代設計的觀念看來,那半球型的防禦罩,顯然不是非常合理,反倒是金蚌護盾的樣子更加科學一些。


    李坎傻回想著現代坦克裝甲的設計。


    很顯然,他所需要的護盾在正前方應該擁有著最大的厚度,兩側和後部稍微有點防禦力就可以了,前端尖銳傾斜的裝甲,還可以將敵人的攻擊彈開引偏。


    按照這樣的設計,新的護盾仍舊是蚌殼的形狀,隻不過這全新的護盾前方不再是薄薄一層防護,而是一層將近一米深、如同刀刃一般的甲盾。


    唯一讓李坎傻感到頭痛的是,改進後的金蚌護盾,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整天開著,它所消耗的法力遠不是以往所能夠比擬。


    將這一切完成後,李坎傻打算再一次進行時空旅行,或者換另外一個方法,到那個度日如年的空間待上三十天,雜物空間裏麵那些越堆越多的金銀,令他的心變得越來越不安寧。


    李坎傻原本並不認為能夠如此容易地勸說張莉離開,正因為如此,當張莉爽快地進入那時光流逝緩慢的時空時,李坎傻一下子愣住了。


    “快進來吧,別發愣,你知道現在是什麽時候?


    “現在是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之後是乾隆五十七年,我記得那個時候有一個人叫和珅,非常受乾隆喜歡,所以官做得很大。


    “這個家夥倒台之後被抄家,聽說抄家抄沒的財物,讓他成為了中國有史以來的最大貪官。”張莉顯示了自己那僅有的曆史知識。


    聽到這番話,李坎傻已經不想再去三十年後了。


    在異空間裏麵,三十天的時間,正好夠李坎傻將他領悟到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本領,傳授給張莉。


    除此之外,便是附著在張莉身上,領悟煉成金丹之後的力量。


    這件工作原本應該由張莉自己來做,不過張莉顯然更願意將時間用在將黃金和寶石變成藝術品上。


    這是她突然間發現的、以往並不知道的天賦。


    為了這個天賦,她甚至逼迫著李坎傻重新改造那台刻印機,令那台刻印機不但能夠刻印法陣,更能夠用來雕刻立體物品。


    自從有了這個愛好之後,張莉總是和李坎傻交換身體,她頂著平凡樸素的男孩分身,在工廠空間裏麵,精心雕琢她的藝術珍品。


    在練功房裏麵,一道碧綠光華正破空疾飛。


    那碧綠光華越飛越快、越飛越疾,而此刻站立在一旁的李坎傻,隻感到體內的那顆金丹,正源源不斷將丹力化為充沛的法力,維持著青竹劍的疾飛。


    一聲尖銳刺耳的“嗤”聲,劃破了練功房的寧靜!


    不過也幾乎在同一時刻,李坎傻感覺到法力如同瀑布傾瀉般流淌出去,金丹根本來不及將丹力化為法力。


    “實物形態的飛劍難以超越音速,等離子態的飛劍雖然用震雷訣就可以超越音速,不過非常不穩定。”李坎傻喃喃自語著。


    自從煉成金丹之後,李坎傻就發現,飛劍原來並不像以往認識的那樣簡單。


    以往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會,恐怕是因為當初他所遇上的,全都是偏重修法的修士,飛劍真正的精髓,恐怕就隻有那些修劍的修士才能明白。


    李坎傻的眼前,突然晃過那鳩麵老頭迅疾飛舞的景象,現在想來那鳩麵老頭當時就仿佛是一道虛幻的淡影一般。


    或許這其中另有玄機。


    李坎傻不知不覺中打開了天眼,突然間“遁法”兩個字,一下子從他的腦子裏麵跳了出來。


    “遁法!”李坎傻立刻滿心欣喜,他右手一指青竹劍,以指代步施展起無定換向的遁法來。


    李坎傻手掐劍訣,以意入劍,劍隨意轉,那三尺多長的青竹劍輕輕一抖,刹那間青竹劍平行移動出五步之遙,緊接著化作一片虛影漫天飛舞。


    李坎傻的手指越轉越快,那柄青竹劍也越飛越快,與此同時拉出的虛影也就越來越多。


    最終一道碧綠的劍影,拖著長長一串二十幾道虛影,在空曠的四周盤旋飛舞著,突然間劈啪一聲,那柄三尺長劍暴閃出刺眼亮光!


    轉眼間,原本僅僅隻是二十幾道虛影,此刻已然化為數百亮影,和著陣陣風雷之聲與一道道飛竄的電芒,數百道亮影交織成為一道細密的劍網。


    接連更換了數種遁法,看著那漫天飛舞的劍影,李坎傻清楚自己終於真正把握到飛劍的精華。


    身與劍合,並非隻是那種簡單的駕馭飛劍的方法,真正的身與劍合、身劍合一是將劍作為身體的一部分或者身體的延續,讓劍成為另外一個真正的自我。


    這個奇特的自我,雖然並不能夠運用道法或者法寶,不過卻可以施展各種遁法,甚至一些道功心法。


    令青竹劍越舞越快,李坎傻在飛舞的劍影之中,不停地領悟著劍身合一的訣竅,他將自己所知道的各種功法,一遍又一遍地運用出來。


    在不停的運用之中,李坎傻隱隱約約感覺到青竹劍也擁有自己的脈絡,如果按照這些脈絡來運使力量,不但控製變得更加靈敏,所需要花費的法力也少了許多。


    舞著舞著,李坎傻仿佛明白以劍入道者修煉劍丹的用意,劍丹和金丹一樣,可以和身體構成一個完美的融合。


    劍與丹合,原本是最為脆弱、也是威力最大的金丹,一旦與劍相合,不但能夠彌補金丹脆弱的缺點,更能夠發揮其強大威力。


    不過轉念間,李坎傻又覺得這招實在太過冒險。


    俗話說,強中自有強中手,劍丹一旦遇上比它更加堅硬犀利的對手,豈不是連同金丹一起毀滅?


    雖然高妙的劍法能夠彌補力量的不足,不過力量的差距並不是完全能夠以技巧加以彌補,這樣想來,劍丹也不是那樣完美,還是老老實實煉製一把慣用的飛劍來得更加合適。


    李坎傻將劍一收,青竹劍輕輕飄落在他手裏,看著這柄劍,李坎傻臉上微微帶著一絲苦笑。


    雖然是一柄飛劍,不過當初煉製它的原因,卻隻是為了製作一件比較方便的交通工具。


    這柄青竹劍幾乎沒有什麽攻擊能力,但是要自己重新再煉製一把飛劍,一來沒有那種必要,二來不知道為什麽心裏總有些舍不得。


    或許這就是“緣”,李坎傻隻能夠自己安慰自己。


    突然間不知怎麽回事,李坎傻暗自下定決心,從今往後,他所用的就是這柄青竹劍了。


    雖然青竹劍的本質甚差,不過當初無意間在製作它之前,曾經將它內部的脈絡貫通,再加上灌輸其中的乙木精華,這柄青竹劍可以說是半個生靈。


    這樣的一柄飛劍或許沒有其他稀奇之處,不過卻容易煉出劍魄、劍魂甚至是劍靈。


    將煉爐送入工廠空間,此刻所用的煉爐是以當初那個木鼎為原型、加以改進之後的成品。


    和當初那個木鼎比起來,這個煉爐單單裏麵就有三尺方圓,再加上縮尺成寸的道家奧妙,所以裏麵的實際空間頗大。


    雖然這個煉爐看上去,仍舊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木頭疙瘩,不過四壁卻用“絡銀”鏈網繃緊加固。


    那煉爐裏麵青蒙蒙一片,唯獨正中央飄浮著一朵蓮花形狀、散發著白光卻隱顯五彩的靈火,四周的乙木精氣和從底部源源不斷冒出來的靈氣,恰好是那靈火最好的燃料。


    用電腦在資料庫裏麵搜索了一遍,將所需要的煉靈的材料羅列了出來,一一投入到那煉爐之中。


    隻見原本一點靈火,轉眼間卻將所有材料緊緊包了起來,四周的青氣則徐徐地卷動著。


    將青竹劍放入煉爐之中,李坎傻用一根銀針迅速刺破食指,隻見暗紅色的血珠如同一串珠煉、滴落到煉爐之中,這氣血精華便是結魂,成靈的根本。


    用嘴輕輕吮吸著食指,李坎傻看了一眼手裏的材料。


    用來煉靈的大部分材料,並不是什麽難以弄到的貨色,唯獨其中一種叫做“軟凝靈膏”的東西頗為難得。


    此物和龍涎香一樣,全都是動物的分泌物,很難到手,這讓他感到無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誤入崎嶇仙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自行車去早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自行車去早朝並收藏誤入崎嶇仙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