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從圖書館裏麵抄錄而來的各種功法比起來,那個封印在紅色尖晶石裏麵的鬼魂,其記憶中的功法看上去確實有些神通。
李坎傻是按照石佛和那位修煉鶴翔樁的氣功師的功法,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運功方法融聚混合運用,以“意不動氣自流”的心法,構築起一道氣脈流轉的通道,再以樁功內視之法推動氣脈回圈流轉。
李坎傻有些懷疑,張莉這個小女孩或許便是那種傳說中百年難遇、根骨資質極佳的天才,僅僅隻用半個月的時間,無論是氣脈充盈的程度,還是功法進展的等級,都足以讓修煉氣功十幾年的石佛感到歎服。
修煉成功的李坎傻,並沒有感覺到自己成為了武俠裏麵的高手,毫無疑問無論是力量、反應還是柔韌性確實遠遠超過普通人。
李坎傻確信這樣的身手,或許到體操錦標賽上拿一、兩塊獎牌還可以,如果想要與人格鬥,一個兩個或許還能夠應付,多了肯定隻會被暴扁一頓。
不過收獲也並非沒有,李坎傻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能夠調動那些“內勁”,雖然他無法用這些“內勁”在窗戶玻璃上擊出一個小孔,但卻可以把這些“內勁”變成他的鎧甲。
這樣一件與眾不同的鎧甲,可以保護他免受強大精神波動的衝擊,除此之外,還可以讓他更方便地附著到其他人的身上。
李坎傻試過,吸足“內勁”的他,可以在兩千個人的意識之中竄來竄去,而之前,二十次附身就會令他的力量消耗殆盡。
對於“內勁”運用的發現,讓他越來越沉醉於修煉之中,至於其他的時間,李坎傻幾乎全都用來實現那個造就天才的計劃。
張莉的腦袋顯然相當不錯,出色的記憶力是以往李坎傻所沒有的,而李坎傻原本就對自己的理解能力有所自信,因此他首先複習了當初在大學中學過的那些課程,最主要的便是數學。
高等數學、工程數學這兩門曾經令他感到頭痛無比,並且認為將來毫無用處的科目,此刻成為了複習的重點,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很多資料上麵的公式,他根本就難以弄懂。
李坎傻記得愛因斯坦都曾經重新學習過數學,很顯然他同樣需要這樣做。
時間不知不覺就這樣過去了整整一個月。
對於張莉來說,她在阿姆斯特丹逗留的時間原本就隻有一個月,之後按照原本的計劃,應該進入坎昆公學的預科班學習,而這無疑便意味著她將前往英國。
坎昆公學位於赫赫有名的劍橋,坎昆公學偏處於郊外,原本並非是一所非常有名的學校,在英國同等學校的排名中處於中等位置,張莉之所以看上它,除了坎昆公學在劍橋之外,另一個原因便是這所學校以寬鬆教育出名。
坎昆公學提供宿舍,但張莉理所當然不會選擇這裏。
劍橋附近的房價雖然非常昂貴,但是對於她來說,根本就不在話下,還沒有來到英國,張莉已讓美佳在學校附近租下了一幢別墅。
那是一幢充滿濃鬱英國風味的古典莊園形式的別墅,一幢整整齊齊的三層樓房,門前有一塊三十平左右的草坪,那草皮絕對挺刮,一眼看去就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別墅原本就配有管家和傭人,他們是這幢別墅的一部分,租金裏麵原本就開列有他們的工資,平心而論,張莉並不希望看到這些人,隻可惜,按照合同她沒有權力解雇這些傭人。
管家叫貝托,是個腦門微微有些禿的純正的英國人,聽他自己說,他在這座別墅裏麵已然服務了二十年,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女傭,一個看上去像是北歐人,另外一個是西班牙人。
張莉並沒有讓肥熊他們作為房客住進來,而是讓他們穿上了一身漆黑的西裝充當保鏢,隻是很可惜這些穿慣了t恤和襯衫的家夥們,套上任何一件西裝,看上去都不怎麽像樣。
別墅裏麵有的是房間,但是令張莉感到頭疼的是她沒有權力改變裏麵的裝修、家具和擺設,能夠讓張莉自己動手改裝的,就隻有樓頂上的閣樓以及後麵的車庫。
最終肥熊出了一個不錯的主意,他們另外花錢買了一輛很大的房車,所有的監視儀器全都被搬到了那輛房車上麵,車庫裏麵隻放一輛跑車,空出來的地方,成為了張莉的實驗室,而頂層閣樓則被肥熊一夥占據。
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非常簡單,那群對於竊聽和窺探有著獨特喜好的家夥們,很快便將這個別墅變成了一座沒有任何死角的堡壘。
張莉的那位大伯早已經替張莉辦好了一切入學手續,但這並非是張莉真正感興趣的東西,事實上早在來到劍橋之前,張莉便已然有了一個非常詳細的計劃。
悠然漫步在這座聞名的小鎮上,四周建築的古老和走來走去的年輕人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毫無疑問這裏是青年的天下,到處可以看到或是成群,或是兩兩相伴,或是形單影隻的年輕人身影。
和英國其他地方的古板比起來,這裏顯得頗為恬淡悠閑,來來往往的人群,大都穿著休閑的裝束,即便是一身西裝,也往往是那種寬鬆閑適的式樣,筆挺如同禮服一般的西裝,以及倫敦到處可以看到的長風衣,在這裏絕對顯得極為稀有。
這些年輕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也五花八門,張莉看到有踩著滑板和溜冰鞋的,不過更多人是騎著自行車。
此時此刻,張莉正坐在一個看上去並不起眼的小咖啡廳裏麵,或許是因為時間還早的緣故,咖啡廳裏麵顯得異常清靜。
張莉故意坐在一個角落裏麵,並且縮在最裏麵的位置。
以她那極小的身形,坐在這裏很難被發現,麵前的桌子上除了放著一壺英式紅茶之外,就隻有一堆雜誌。
在劍橋可以買到很多外麵根本買不到的雜誌,這些雜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根本無法看懂,而此刻張莉正在看的,就是幾份這樣的雜誌。
她的神情看上去是如此專注,還不時地拿起右手邊上的掌上型電腦,在上麵驗算一番。
所有這一切其實都是在演戲,這幾份雜誌對她來說已經是滾瓜爛熟了,它們是一個星期之前發行的。
以李坎傻的水準,這些雜誌對他來說,同樣猶如天書,他僅僅隻是對其中的一些數學公式有所了解而已。
但是在這個通訊異常發達的時代,李坎傻卻能夠通過網絡,在萬裏之外的陳博士講解下,把這些雜誌之中的大部分內容弄明白。
李坎傻已然懂得的東西,對於張莉來說,同樣也意味著已然弄懂。
咖啡廳裏麵的人變得越來越多。
張莉早就知道,傍晚時分劍橋的咖啡廳,是非常有名的。這裏既是聚會的絕佳場所,同樣也是高談闊論的好地方。
四周到處都是嘈雜的聲音,不過有些奇怪的是,居然並不顯得太過響亮,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清清楚楚聽到他們在談論的話題。
咖啡廳裏麵的人漸漸變多了起來,不過自始至終,都沒有對張莉占據的那個角落感興趣。
張莉掃了一眼手表,快要到四點半了,她非常清楚自己的獵物即將出現。
咖啡廳門口的鈴鐺發出一陣清脆悅耳的輕響,一個老頭和兩個中年人走了進來,老頭顯得有些佝僂,鼻梁很挺,花白的頭發顯得有些稀疏。
那兩個中年人其中之一是個胖子,滾圓的啤酒肚挺在前麵,雙層的下巴配上一個厚實的大鼻子;至於另外一個中年人除了頭頂有些禿之外,算是三個人之中相貌最佳的一個。
這三個人徑直朝著張莉所在的這個角落走來,顯然這已成了習慣,所以當他們看到角落裏的張莉時,這三個人都微微一愣。
看到那三個人想要另外找地方,張莉微微抬了抬頭說道:“我一個人用不著占據四個位子,這裏有的是地方。”
這並非是邀請,不過和邀請也差不了多少。
那三個人朝著四周張望了幾眼,最終和張莉打了個招呼坐了下來。
很顯然他們的注意力馬上就被張莉攤開著的那些雜誌吸引住了。
對於那幾份雜誌,這三個人絲毫不感到陌生,事實上,他們經常在這一類雜誌上麵發表論文,不過他們無論如何都難以將這種雜誌,和張莉這樣的小女孩聯係在一起,這些雜誌即便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都很難看懂。
隨意點了一些飲料,這三位興致勃勃地在一旁觀察著,幾分鍾內他們便已確信,眼前這個來自東方的小女孩,顯然對於那上麵的內容全都能夠理解,這確實令他們感到大吃一驚。
“你是從哪裏來的?日本?中國還是韓國?”那個胖中年人突然間問道。
張莉故作驚訝地抬起了頭,愣愣地問道:“你問的是我?”
看到那三個人全都點了點頭,張莉聳了聳肩膀說道:“荷蘭,我是個華人,不過不住在唐人街。
“你是個少年大學生?”另外一個中年人問道。
“不,我非常希望是那樣,可惜,我到這裏是來讀小學的。”
張莉裝出一副痛恨的樣子說道:“真見鬼,我不得不和一群年齡看上去和我差不多,但是腦子裏麵空空如也的家夥待在一起,更何況荷蘭沒有什麽好的大學,至少沒有能夠和這裏相比的大學,所以我到這裏來看看是否能夠旁聽。”
“旁聽?你或許能試試通過入學考試,如果你能夠看得懂這些東西的話,我相信你肯定能夠順利通過。”那個中年人語氣堅決地說道。
聽到這句話張莉心頭一動,不過僅僅隻是一動,馬上她又想到,此刻她隻不過是在演戲,對於那個附身在她身上的冤魂到底有多少斤兩,她並沒有多少把握,誰知道考試會考些什麽,萬一真相敗露反倒前功盡棄。
更何況張莉並不覺得,擁有一個劍橋大學的文憑,對她會有多大的幫助,她並不缺錢,而且可以預料未來錢同樣不會成為問題,她的人生,根本就不會存在像那些打工族一般,拿著一張文憑四處求職的問題。
“快給我找一個理由。”張莉暗自在心底,對寄生在她意識之中的冤魂說道。
李坎傻是按照石佛和那位修煉鶴翔樁的氣功師的功法,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運功方法融聚混合運用,以“意不動氣自流”的心法,構築起一道氣脈流轉的通道,再以樁功內視之法推動氣脈回圈流轉。
李坎傻有些懷疑,張莉這個小女孩或許便是那種傳說中百年難遇、根骨資質極佳的天才,僅僅隻用半個月的時間,無論是氣脈充盈的程度,還是功法進展的等級,都足以讓修煉氣功十幾年的石佛感到歎服。
修煉成功的李坎傻,並沒有感覺到自己成為了武俠裏麵的高手,毫無疑問無論是力量、反應還是柔韌性確實遠遠超過普通人。
李坎傻確信這樣的身手,或許到體操錦標賽上拿一、兩塊獎牌還可以,如果想要與人格鬥,一個兩個或許還能夠應付,多了肯定隻會被暴扁一頓。
不過收獲也並非沒有,李坎傻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能夠調動那些“內勁”,雖然他無法用這些“內勁”在窗戶玻璃上擊出一個小孔,但卻可以把這些“內勁”變成他的鎧甲。
這樣一件與眾不同的鎧甲,可以保護他免受強大精神波動的衝擊,除此之外,還可以讓他更方便地附著到其他人的身上。
李坎傻試過,吸足“內勁”的他,可以在兩千個人的意識之中竄來竄去,而之前,二十次附身就會令他的力量消耗殆盡。
對於“內勁”運用的發現,讓他越來越沉醉於修煉之中,至於其他的時間,李坎傻幾乎全都用來實現那個造就天才的計劃。
張莉的腦袋顯然相當不錯,出色的記憶力是以往李坎傻所沒有的,而李坎傻原本就對自己的理解能力有所自信,因此他首先複習了當初在大學中學過的那些課程,最主要的便是數學。
高等數學、工程數學這兩門曾經令他感到頭痛無比,並且認為將來毫無用處的科目,此刻成為了複習的重點,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很多資料上麵的公式,他根本就難以弄懂。
李坎傻記得愛因斯坦都曾經重新學習過數學,很顯然他同樣需要這樣做。
時間不知不覺就這樣過去了整整一個月。
對於張莉來說,她在阿姆斯特丹逗留的時間原本就隻有一個月,之後按照原本的計劃,應該進入坎昆公學的預科班學習,而這無疑便意味著她將前往英國。
坎昆公學位於赫赫有名的劍橋,坎昆公學偏處於郊外,原本並非是一所非常有名的學校,在英國同等學校的排名中處於中等位置,張莉之所以看上它,除了坎昆公學在劍橋之外,另一個原因便是這所學校以寬鬆教育出名。
坎昆公學提供宿舍,但張莉理所當然不會選擇這裏。
劍橋附近的房價雖然非常昂貴,但是對於她來說,根本就不在話下,還沒有來到英國,張莉已讓美佳在學校附近租下了一幢別墅。
那是一幢充滿濃鬱英國風味的古典莊園形式的別墅,一幢整整齊齊的三層樓房,門前有一塊三十平左右的草坪,那草皮絕對挺刮,一眼看去就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別墅原本就配有管家和傭人,他們是這幢別墅的一部分,租金裏麵原本就開列有他們的工資,平心而論,張莉並不希望看到這些人,隻可惜,按照合同她沒有權力解雇這些傭人。
管家叫貝托,是個腦門微微有些禿的純正的英國人,聽他自己說,他在這座別墅裏麵已然服務了二十年,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女傭,一個看上去像是北歐人,另外一個是西班牙人。
張莉並沒有讓肥熊他們作為房客住進來,而是讓他們穿上了一身漆黑的西裝充當保鏢,隻是很可惜這些穿慣了t恤和襯衫的家夥們,套上任何一件西裝,看上去都不怎麽像樣。
別墅裏麵有的是房間,但是令張莉感到頭疼的是她沒有權力改變裏麵的裝修、家具和擺設,能夠讓張莉自己動手改裝的,就隻有樓頂上的閣樓以及後麵的車庫。
最終肥熊出了一個不錯的主意,他們另外花錢買了一輛很大的房車,所有的監視儀器全都被搬到了那輛房車上麵,車庫裏麵隻放一輛跑車,空出來的地方,成為了張莉的實驗室,而頂層閣樓則被肥熊一夥占據。
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非常簡單,那群對於竊聽和窺探有著獨特喜好的家夥們,很快便將這個別墅變成了一座沒有任何死角的堡壘。
張莉的那位大伯早已經替張莉辦好了一切入學手續,但這並非是張莉真正感興趣的東西,事實上早在來到劍橋之前,張莉便已然有了一個非常詳細的計劃。
悠然漫步在這座聞名的小鎮上,四周建築的古老和走來走去的年輕人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毫無疑問這裏是青年的天下,到處可以看到或是成群,或是兩兩相伴,或是形單影隻的年輕人身影。
和英國其他地方的古板比起來,這裏顯得頗為恬淡悠閑,來來往往的人群,大都穿著休閑的裝束,即便是一身西裝,也往往是那種寬鬆閑適的式樣,筆挺如同禮服一般的西裝,以及倫敦到處可以看到的長風衣,在這裏絕對顯得極為稀有。
這些年輕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也五花八門,張莉看到有踩著滑板和溜冰鞋的,不過更多人是騎著自行車。
此時此刻,張莉正坐在一個看上去並不起眼的小咖啡廳裏麵,或許是因為時間還早的緣故,咖啡廳裏麵顯得異常清靜。
張莉故意坐在一個角落裏麵,並且縮在最裏麵的位置。
以她那極小的身形,坐在這裏很難被發現,麵前的桌子上除了放著一壺英式紅茶之外,就隻有一堆雜誌。
在劍橋可以買到很多外麵根本買不到的雜誌,這些雜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根本無法看懂,而此刻張莉正在看的,就是幾份這樣的雜誌。
她的神情看上去是如此專注,還不時地拿起右手邊上的掌上型電腦,在上麵驗算一番。
所有這一切其實都是在演戲,這幾份雜誌對她來說已經是滾瓜爛熟了,它們是一個星期之前發行的。
以李坎傻的水準,這些雜誌對他來說,同樣猶如天書,他僅僅隻是對其中的一些數學公式有所了解而已。
但是在這個通訊異常發達的時代,李坎傻卻能夠通過網絡,在萬裏之外的陳博士講解下,把這些雜誌之中的大部分內容弄明白。
李坎傻已然懂得的東西,對於張莉來說,同樣也意味著已然弄懂。
咖啡廳裏麵的人變得越來越多。
張莉早就知道,傍晚時分劍橋的咖啡廳,是非常有名的。這裏既是聚會的絕佳場所,同樣也是高談闊論的好地方。
四周到處都是嘈雜的聲音,不過有些奇怪的是,居然並不顯得太過響亮,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清清楚楚聽到他們在談論的話題。
咖啡廳裏麵的人漸漸變多了起來,不過自始至終,都沒有對張莉占據的那個角落感興趣。
張莉掃了一眼手表,快要到四點半了,她非常清楚自己的獵物即將出現。
咖啡廳門口的鈴鐺發出一陣清脆悅耳的輕響,一個老頭和兩個中年人走了進來,老頭顯得有些佝僂,鼻梁很挺,花白的頭發顯得有些稀疏。
那兩個中年人其中之一是個胖子,滾圓的啤酒肚挺在前麵,雙層的下巴配上一個厚實的大鼻子;至於另外一個中年人除了頭頂有些禿之外,算是三個人之中相貌最佳的一個。
這三個人徑直朝著張莉所在的這個角落走來,顯然這已成了習慣,所以當他們看到角落裏的張莉時,這三個人都微微一愣。
看到那三個人想要另外找地方,張莉微微抬了抬頭說道:“我一個人用不著占據四個位子,這裏有的是地方。”
這並非是邀請,不過和邀請也差不了多少。
那三個人朝著四周張望了幾眼,最終和張莉打了個招呼坐了下來。
很顯然他們的注意力馬上就被張莉攤開著的那些雜誌吸引住了。
對於那幾份雜誌,這三個人絲毫不感到陌生,事實上,他們經常在這一類雜誌上麵發表論文,不過他們無論如何都難以將這種雜誌,和張莉這樣的小女孩聯係在一起,這些雜誌即便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都很難看懂。
隨意點了一些飲料,這三位興致勃勃地在一旁觀察著,幾分鍾內他們便已確信,眼前這個來自東方的小女孩,顯然對於那上麵的內容全都能夠理解,這確實令他們感到大吃一驚。
“你是從哪裏來的?日本?中國還是韓國?”那個胖中年人突然間問道。
張莉故作驚訝地抬起了頭,愣愣地問道:“你問的是我?”
看到那三個人全都點了點頭,張莉聳了聳肩膀說道:“荷蘭,我是個華人,不過不住在唐人街。
“你是個少年大學生?”另外一個中年人問道。
“不,我非常希望是那樣,可惜,我到這裏是來讀小學的。”
張莉裝出一副痛恨的樣子說道:“真見鬼,我不得不和一群年齡看上去和我差不多,但是腦子裏麵空空如也的家夥待在一起,更何況荷蘭沒有什麽好的大學,至少沒有能夠和這裏相比的大學,所以我到這裏來看看是否能夠旁聽。”
“旁聽?你或許能試試通過入學考試,如果你能夠看得懂這些東西的話,我相信你肯定能夠順利通過。”那個中年人語氣堅決地說道。
聽到這句話張莉心頭一動,不過僅僅隻是一動,馬上她又想到,此刻她隻不過是在演戲,對於那個附身在她身上的冤魂到底有多少斤兩,她並沒有多少把握,誰知道考試會考些什麽,萬一真相敗露反倒前功盡棄。
更何況張莉並不覺得,擁有一個劍橋大學的文憑,對她會有多大的幫助,她並不缺錢,而且可以預料未來錢同樣不會成為問題,她的人生,根本就不會存在像那些打工族一般,拿著一張文憑四處求職的問題。
“快給我找一個理由。”張莉暗自在心底,對寄生在她意識之中的冤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