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李國偉開始創業
她低著頭,慢慢地走到哥哥身邊,不敢看哥哥的眼睛。羅義看了她一眼,語氣有些嚴肅地說:“以後別隨便讓人進棚子,知道嗎?”
羅心儀輕輕地點了點頭,小聲說道:“知道了,哥哥。”然後,她悄悄地看了一眼李國偉,眼中流露出一絲歉意。
羅義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然後大步走過去,挑起一擔蘑菇,頭也不回地走了。羅義的妻子和爸媽也各自挑起一擔蘑菇,緊跟著他的步伐離開了。
李國偉看著剩下的那擔蘑菇,猶豫了一下,還是走過去挑了起來。羅心儀見狀,焦急地喊道:“你快放下來,不要到我們家去了,我哥會罵人的。”
李國偉微笑著說:“我這是順路,幫你挑到你家門口吧,我的車子就停在你家門口呢。”小男孩興奮地小跑著跟在李國偉身後,好奇地問:“叔叔,你真的要買這籃蘑菇嗎?”
李國偉肯定地回答:“真的要買呀,你先讓你姑姑幫提回去。”
小男孩眨了眨眼睛,認真地說:“我沒有姑姑,這個是我媽媽。”
李國偉心裏不禁有些驚奇,他仔細打量著羅心儀,她看上去也就二十三四歲的模樣,實在難以想象她竟然有一個這麽大的兒子了。他暗自心想,也許是她生活得比較好,保養得當,所以從外貌上很難看出她的實際年齡吧。
李國偉回頭看了一眼羅心儀,隻見她默默地低下了頭,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他也不再說話,默默地挑著蘑菇,繼續向前走去。
來到羅義家大門口,李國偉放下擔子,輕輕地喘了口氣,然後回頭看著羅心儀,微笑著說:“你自己挑進去吧,我回去了。”
小男孩從媽媽手裏拿過那籃蘑菇,眨著大眼睛,認真地對李國偉說:“叔叔,看在你幫我媽媽挑蘑菇的份上,這籃蘑菇送給你吧。”
李國偉有些驚訝,他看著小男孩真誠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溫暖。他接過蘑菇,從口袋裏掏出一張十元的錢,遞給小男孩,說:“好吧,謝謝你,這大過年的,我沒封紅包了,給個利是你。”
小男孩大概也想著小孩子過年就得收紅包的,他沒有絲毫猶豫,伸出小手就接了過來。羅心儀連忙說:“等等,我進去拿隻泡沫箱來給你裝,你不能把我們家的籃子拿走了。”說完,她快步走進屋裏。
不一會兒,小男孩就拿著一隻泡沫箱出來了。他走到李國偉身邊,看著李國偉有些笨拙地擺弄著蘑菇,不禁笑了起來。他主動上前,教李國偉怎樣放置蘑菇,才能讓它們不會被壓壞。李國偉認真地聽著小男孩的指導,小心翼翼地將蘑菇一個一個地放進泡沫箱裏。
在小男孩的幫助下,蘑菇終於都裝好了。李國偉感激地看著小男孩,然後將他帶來的那袋糖放進籃子裏,對小男孩說:“這袋糖給你帶回去,謝謝你的幫忙。”小男孩高興地接過籃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李國偉目送著小男孩走進屋裏,心中充滿了感慨。他覺得這個小男孩真是懂事又可愛,而羅心儀也是一個善良的人。他帶著裝著蘑菇的泡沫箱,緩緩地離開了羅義家,心中滿是溫暖和感動。
李國偉回到家,把那些蘑菇分成了幾份,哥哥、李大興、李國慶家各一份。李國慶問他這次去有沒有收獲,得知李國偉連門口都沒進著,但是卻無意中進了蘑菇棚時,問他看清楚了嗎?記得裏麵的結構嗎?
李國偉說:“都記著哪,我也準備搞,明天馬上找材料,搭棚子。”
李國慶拍拍李國偉的肩膀說:“行,明天我跟你到地裏看看,看在哪裏搭棚子比較好,要選塊相對高點的地,夏天雨季不被淹的。剛開始先搭一兩個棚子,就當做試驗了。羅義那個人很鬼精也很保守,他的技術不會外傳的。我們買書回來,邊做邊總結經驗吧。你一定要記筆記,把每天的棚內溫度濕度和棚外溫度濕度和蘑菇的生長過程記錄下來,這樣才能總結經驗,越做越好。我是聽說蘑菇對濕度要求特別嚴格的,濕度不合適,要麽長出來蔫巴巴的不鮮嫩,要麽不長,或者長出來的也會很快黴爛掉。”
李國偉連連點頭答應著。表示自己一定會按照李國慶的建議去做。他心裏明白,隻有不斷學習、總結經驗,才能讓蘑菇種植事業越來越好。有了李大興和李國偉的支持,他感到無比踏實,仿佛心中的憂慮一下子煙消雲散了。他深知,隻要有他們在,自己就可以毫無顧忌地放開手腳,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第二天,當他們前往選址時,意外地發現李國偉哥哥李國輝家有一塊兩畝的土地,簡直是搭棚子的絕佳之地。原來,由於他們家隻有兄弟倆,在分田地的時候,不像其他家庭那樣將每塊田地都分成幾份。為了讓田地更加規整,他們按照田畝數分成了兩份,然後通過抓鬮的方式來決定各自的歸屬。
正在翻地的李國輝夫婦聽到弟弟李國偉說想要種蘑菇,不禁喜上眉梢。他們看著弟弟終於有了做事的決心,心中的喜悅之情難以言表。李國輝夫婦毫不猶豫地滿口答應與他換地。當下,他們也不再翻地了,而是興致勃勃地與李國偉和李國慶一起,開始丈量起那塊土地來。
他們仔細地測量著那塊地的每一個角落,用石灰標記出搭棚子的位置和範圍。估算著怎樣才能最合理的使用這塊土地,多搭一個棚子。在這個過程中,李國輝夫婦還不時地與李國偉交流著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弟弟更好地規劃和搭建棚子。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劃好了搭棚子的線。李國偉看著眼前的成果,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但有了哥哥和朋友的支持,他有信心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下午,他們便開始準備尋找搭建棚子所需的材料。李國偉懷揣著希望,邁著堅定的步伐,朝著美好的未來前進。李國偉到圩上去買薄膜和鐵絲,李國輝夫婦則去幫砍竹子。李國偉將東西買回來後,就趕緊挑稻草去浸水。
第二天,李國偉早早地起床,準備好了工具和材料,等待李國慶、哥嫂和自己一起去地裏搭建棚子。他按照昨天在羅義家看到的樣子,用竹子和塑料薄膜搭建起一個簡單的棚子來。雖然有些生疏,但他還是盡力做到最好。
搭著棚子,李國輝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了菌種的問題。他皺著眉頭說道:“我也沒聽說咱們鄉裏哪裏有賣菌種的。”一旁的李國慶則安慰道:“這個別著急,我幫著打聽一下。先種兩個棚子的話,其實也用不了太多菌種的。”
回到家後,李國慶迫不及待地向王思茹和父母詢問哪裏有菌種廠。父母紛紛搖頭,表示並不知曉。
王思茹想了想,說道:“我們縣城裏倒是有,要是在這邊實在找不到的話,就去我們那裏買吧。我可以親自帶李國偉去買。”
範婉琳一聽,連忙擺手說道:“你可不能去啊,這廠裏我都勸你別去了。還有一個多月就要生了,這預產期可沒那麽準的。”
李國慶也附和道:“是啊,就算要回你們那邊買,也不能讓你去,我和國偉去就好。回去要麽讓哥帶我們去,要麽我們自己去,那麽小個縣城,還怕找不到那個菌種廠嗎?你還是安心休產假吧,別去廠裏了。”
“我去廠裏也不做什麽事的。” 王思茹心裏有些感動,她知道大家都是為了她和孩子好。笑著說,“現在是老板了,沒人敢說我偷懶。我也習慣了每天去走走看看心裏才踏實,放心吧,沒事的,現在這廠離家這麽近,有點什麽情況打個電話回來或者馬上回來,都來得及的。再說還有玉鳳姐在呐,你們不用擔心我。”
“哎喲你喲。”範婉琳心疼地輕輕拉起王思茹的手,“我都巴不得快點退休了,好陪著你到廠裏去,這樣才放心。”
王思茹輕輕笑了:“媽,你不用那麽擔心的,這不還有一個多月才到預產期嘛,沒有那麽快的。”
“我想去買部手機,有了手機無論在哪裏,隻要有信號,隨時都可以打電話。”李國慶突然說,“這樣無論我在哪裏,隻要你們打個電話給我,隨時都能找得到我。”
“我送一部給你。”李大峰說,“下個月我要去北京開會,到時我在北京買一部回來送給你,這個手機是真的很方便打電話的,隨時可以找得到人。我們單位那個老陳的兒子送了一部給他,大家都覺得是好東西,價格也比大哥大便宜多了。”
李國慶不好意思地說:“得,人家是兒子送給父親,我這是父親送給兒子。”
李大峰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笑容,說道:“哪個送給哪個還不是一樣?咱們可是一家人,相親相愛才是最重要的。如今資金有些緊張,你的錢主要還是投入到茶園和農場中去吧,家裏的開支暫時不用你操心。對了,不是說清明就可以采摘第一道茶了嗎?有沒有對采茶工進行培訓呢?”
李國慶眼神堅定,信心滿滿地回答道:“這幾天一直在培訓呢。可以說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就等著出成品了。等茶園有了收入,我們的經濟壓力就能減輕不少啦。”
她低著頭,慢慢地走到哥哥身邊,不敢看哥哥的眼睛。羅義看了她一眼,語氣有些嚴肅地說:“以後別隨便讓人進棚子,知道嗎?”
羅心儀輕輕地點了點頭,小聲說道:“知道了,哥哥。”然後,她悄悄地看了一眼李國偉,眼中流露出一絲歉意。
羅義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然後大步走過去,挑起一擔蘑菇,頭也不回地走了。羅義的妻子和爸媽也各自挑起一擔蘑菇,緊跟著他的步伐離開了。
李國偉看著剩下的那擔蘑菇,猶豫了一下,還是走過去挑了起來。羅心儀見狀,焦急地喊道:“你快放下來,不要到我們家去了,我哥會罵人的。”
李國偉微笑著說:“我這是順路,幫你挑到你家門口吧,我的車子就停在你家門口呢。”小男孩興奮地小跑著跟在李國偉身後,好奇地問:“叔叔,你真的要買這籃蘑菇嗎?”
李國偉肯定地回答:“真的要買呀,你先讓你姑姑幫提回去。”
小男孩眨了眨眼睛,認真地說:“我沒有姑姑,這個是我媽媽。”
李國偉心裏不禁有些驚奇,他仔細打量著羅心儀,她看上去也就二十三四歲的模樣,實在難以想象她竟然有一個這麽大的兒子了。他暗自心想,也許是她生活得比較好,保養得當,所以從外貌上很難看出她的實際年齡吧。
李國偉回頭看了一眼羅心儀,隻見她默默地低下了頭,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他也不再說話,默默地挑著蘑菇,繼續向前走去。
來到羅義家大門口,李國偉放下擔子,輕輕地喘了口氣,然後回頭看著羅心儀,微笑著說:“你自己挑進去吧,我回去了。”
小男孩從媽媽手裏拿過那籃蘑菇,眨著大眼睛,認真地對李國偉說:“叔叔,看在你幫我媽媽挑蘑菇的份上,這籃蘑菇送給你吧。”
李國偉有些驚訝,他看著小男孩真誠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溫暖。他接過蘑菇,從口袋裏掏出一張十元的錢,遞給小男孩,說:“好吧,謝謝你,這大過年的,我沒封紅包了,給個利是你。”
小男孩大概也想著小孩子過年就得收紅包的,他沒有絲毫猶豫,伸出小手就接了過來。羅心儀連忙說:“等等,我進去拿隻泡沫箱來給你裝,你不能把我們家的籃子拿走了。”說完,她快步走進屋裏。
不一會兒,小男孩就拿著一隻泡沫箱出來了。他走到李國偉身邊,看著李國偉有些笨拙地擺弄著蘑菇,不禁笑了起來。他主動上前,教李國偉怎樣放置蘑菇,才能讓它們不會被壓壞。李國偉認真地聽著小男孩的指導,小心翼翼地將蘑菇一個一個地放進泡沫箱裏。
在小男孩的幫助下,蘑菇終於都裝好了。李國偉感激地看著小男孩,然後將他帶來的那袋糖放進籃子裏,對小男孩說:“這袋糖給你帶回去,謝謝你的幫忙。”小男孩高興地接過籃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李國偉目送著小男孩走進屋裏,心中充滿了感慨。他覺得這個小男孩真是懂事又可愛,而羅心儀也是一個善良的人。他帶著裝著蘑菇的泡沫箱,緩緩地離開了羅義家,心中滿是溫暖和感動。
李國偉回到家,把那些蘑菇分成了幾份,哥哥、李大興、李國慶家各一份。李國慶問他這次去有沒有收獲,得知李國偉連門口都沒進著,但是卻無意中進了蘑菇棚時,問他看清楚了嗎?記得裏麵的結構嗎?
李國偉說:“都記著哪,我也準備搞,明天馬上找材料,搭棚子。”
李國慶拍拍李國偉的肩膀說:“行,明天我跟你到地裏看看,看在哪裏搭棚子比較好,要選塊相對高點的地,夏天雨季不被淹的。剛開始先搭一兩個棚子,就當做試驗了。羅義那個人很鬼精也很保守,他的技術不會外傳的。我們買書回來,邊做邊總結經驗吧。你一定要記筆記,把每天的棚內溫度濕度和棚外溫度濕度和蘑菇的生長過程記錄下來,這樣才能總結經驗,越做越好。我是聽說蘑菇對濕度要求特別嚴格的,濕度不合適,要麽長出來蔫巴巴的不鮮嫩,要麽不長,或者長出來的也會很快黴爛掉。”
李國偉連連點頭答應著。表示自己一定會按照李國慶的建議去做。他心裏明白,隻有不斷學習、總結經驗,才能讓蘑菇種植事業越來越好。有了李大興和李國偉的支持,他感到無比踏實,仿佛心中的憂慮一下子煙消雲散了。他深知,隻要有他們在,自己就可以毫無顧忌地放開手腳,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第二天,當他們前往選址時,意外地發現李國偉哥哥李國輝家有一塊兩畝的土地,簡直是搭棚子的絕佳之地。原來,由於他們家隻有兄弟倆,在分田地的時候,不像其他家庭那樣將每塊田地都分成幾份。為了讓田地更加規整,他們按照田畝數分成了兩份,然後通過抓鬮的方式來決定各自的歸屬。
正在翻地的李國輝夫婦聽到弟弟李國偉說想要種蘑菇,不禁喜上眉梢。他們看著弟弟終於有了做事的決心,心中的喜悅之情難以言表。李國輝夫婦毫不猶豫地滿口答應與他換地。當下,他們也不再翻地了,而是興致勃勃地與李國偉和李國慶一起,開始丈量起那塊土地來。
他們仔細地測量著那塊地的每一個角落,用石灰標記出搭棚子的位置和範圍。估算著怎樣才能最合理的使用這塊土地,多搭一個棚子。在這個過程中,李國輝夫婦還不時地與李國偉交流著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弟弟更好地規劃和搭建棚子。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劃好了搭棚子的線。李國偉看著眼前的成果,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但有了哥哥和朋友的支持,他有信心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下午,他們便開始準備尋找搭建棚子所需的材料。李國偉懷揣著希望,邁著堅定的步伐,朝著美好的未來前進。李國偉到圩上去買薄膜和鐵絲,李國輝夫婦則去幫砍竹子。李國偉將東西買回來後,就趕緊挑稻草去浸水。
第二天,李國偉早早地起床,準備好了工具和材料,等待李國慶、哥嫂和自己一起去地裏搭建棚子。他按照昨天在羅義家看到的樣子,用竹子和塑料薄膜搭建起一個簡單的棚子來。雖然有些生疏,但他還是盡力做到最好。
搭著棚子,李國輝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了菌種的問題。他皺著眉頭說道:“我也沒聽說咱們鄉裏哪裏有賣菌種的。”一旁的李國慶則安慰道:“這個別著急,我幫著打聽一下。先種兩個棚子的話,其實也用不了太多菌種的。”
回到家後,李國慶迫不及待地向王思茹和父母詢問哪裏有菌種廠。父母紛紛搖頭,表示並不知曉。
王思茹想了想,說道:“我們縣城裏倒是有,要是在這邊實在找不到的話,就去我們那裏買吧。我可以親自帶李國偉去買。”
範婉琳一聽,連忙擺手說道:“你可不能去啊,這廠裏我都勸你別去了。還有一個多月就要生了,這預產期可沒那麽準的。”
李國慶也附和道:“是啊,就算要回你們那邊買,也不能讓你去,我和國偉去就好。回去要麽讓哥帶我們去,要麽我們自己去,那麽小個縣城,還怕找不到那個菌種廠嗎?你還是安心休產假吧,別去廠裏了。”
“我去廠裏也不做什麽事的。” 王思茹心裏有些感動,她知道大家都是為了她和孩子好。笑著說,“現在是老板了,沒人敢說我偷懶。我也習慣了每天去走走看看心裏才踏實,放心吧,沒事的,現在這廠離家這麽近,有點什麽情況打個電話回來或者馬上回來,都來得及的。再說還有玉鳳姐在呐,你們不用擔心我。”
“哎喲你喲。”範婉琳心疼地輕輕拉起王思茹的手,“我都巴不得快點退休了,好陪著你到廠裏去,這樣才放心。”
王思茹輕輕笑了:“媽,你不用那麽擔心的,這不還有一個多月才到預產期嘛,沒有那麽快的。”
“我想去買部手機,有了手機無論在哪裏,隻要有信號,隨時都可以打電話。”李國慶突然說,“這樣無論我在哪裏,隻要你們打個電話給我,隨時都能找得到我。”
“我送一部給你。”李大峰說,“下個月我要去北京開會,到時我在北京買一部回來送給你,這個手機是真的很方便打電話的,隨時可以找得到人。我們單位那個老陳的兒子送了一部給他,大家都覺得是好東西,價格也比大哥大便宜多了。”
李國慶不好意思地說:“得,人家是兒子送給父親,我這是父親送給兒子。”
李大峰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笑容,說道:“哪個送給哪個還不是一樣?咱們可是一家人,相親相愛才是最重要的。如今資金有些緊張,你的錢主要還是投入到茶園和農場中去吧,家裏的開支暫時不用你操心。對了,不是說清明就可以采摘第一道茶了嗎?有沒有對采茶工進行培訓呢?”
李國慶眼神堅定,信心滿滿地回答道:“這幾天一直在培訓呢。可以說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就等著出成品了。等茶園有了收入,我們的經濟壓力就能減輕不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