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宋遠橋兄弟從那個神秘的山穀中,得到了一批靈丹妙藥和上古時期留下的煉藥秘訣,對其它的珍寶玉石,全不在意。


    師兄弟四人決定先返回武當山,再研究這些寶物。


    他們雇了兩輛敞篷馬車,將軟轎中的雙英二人抬入馬車放好,向武當山而去。


    途中,他們遇到一位中毒的老人,生命垂危。


    宋遠橋毫不猶豫地拿出一顆丹藥,喂給老人。


    片刻後,老人轉醒,對他們感激涕零,並告知自己是一名煉丹師。


    聽到這話,宋遠橋眼睛一亮,便邀請老人一同回武當派。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煉丹師可是一個相當稀缺的職業。


    在江湖上,門派幫會眾多,不論武功高低,資質優劣,總是免不了要借助靈丹妙藥,改善體質、提高武道上限。


    就宋遠橋所知,除了他們武當派有師父這位丹道大師,像峨眉、青城、華山、崆峒、丐幫、恒山諸派,都是沒有自己的丹藥儲備與煉丹師的。


    各派手裏不多的丹藥,要麽是通過地下拍賣會,以不扉的金錢拍來,要麽就是師門長輩以極大的代價,或者是用極大的人情換來的。


    但不論是如何得來的,派中''的丹藥,除了師傅內定的掌門大弟子,或者是天資極高的弟子,才能有資格得到一個服用丹藥的機會。


    普通弟子,是沒有資格的。


    那便主要是因為,煉丹師和丹藥資源稀缺的緣故。


    而做為傳承上百年的玄溟聖宮,雖然說是有自己的煉丹師和丹方傳承,但是,他們的煉丹體係,卻並不完善,以致於闔宮上下,經曆了數百年的傳承,還是隻能煉出一些“半丹”。至於極品靈丹,那是想也白想。


    至於龍虎山天師教、茅山道宗、羅浮山神劍宮、嶗山上清宮、蜀山劍宮,他們的煉丹體係,相對來說比較完善。也都有自己的煉丹師和煉丹傳承。


    至於領袖群倫的天下第一大派,少林派,也有自己的傳承和丹師,比方說名揚天下的,少林大還丹,易筋洗髓丹等,都是天下罕見的極品名丹。


    武當派的靈丹妙藥也不少。隻是張三豐和武當派弟子都比較低調,一心致力於治病救人,扶危濟困,對這些虛聲,看的極淡。像前文提過的,【九轉蓮花續命丸】,及【白虎奪命丹】,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張三豐所作的《金丹詩36首》,與《無根樹》道情詩,從這中間,就可以看出張三豐的丹道造詣,不說前無古人,也當得起後無來者之譽了。


    武當弟子中,宋遠橋和王道宗,他們二人雖然醫術精湛,但對於煉丹之術,雖然有師父這位不世出的丹道高手耳提麵命的指點,限於天資,卻及不上晚於他們入門的小師弟,榔梅真人。


    至於雙英姐妹,就年歲而言,已經比張三豐這位百餘歲高齡的高人,妖孽太多了!


    張三豐天資雖高,但他出生於今遼寧彰武西南,是張仲景的第五子。幼年坎坷,五歲患眼疾,得高人相助,眼睛好後,讀書習文,過目不忘,在十二三歲左右,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神童。


    後來得廉政廉希憲賞識,後入朝當官,得授中山博陵令。


    在他六十七歲時,也就是元泰定甲子年春,看破官場黑暗,遂棄文從武,入陝西寶雞訪道,在金台觀遇到火龍真人,才得傳金丹大道。


    然後憑借一身仁濟天下的醫術,與一身無上的神功絕學,行蹤遍天下,在全國各地,都留下了種種神奇的傳說。


    當時,他已經進入花甲之年了。


    但雙英姐妹,有這麽一身驚世駭俗的煉丹之術,卻還是在不足雙十年華之時。


    單以這份煉丹上的成就而論,其天資之高,與張三豐相比,也是不遑多讓了。


    至於天師教的張宇初,不可否認,他的煉丹之術,也算是登堂入室,隻是可惜,此人心術不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終究還是身敗名裂,從人人景仰羨慕的廟堂重臣,淪為了遭人唾棄的無恥之徒。


    因為他從去年冬天,奉當今皇上之命,步行上武當山玉虛宮向殷梨亭賠禮道歉,卻迄今不見蹤影,也不知道,這位曾經風光無限的張大天師,如今身在何處?是死是活?


    至於孤懸南海孤島中的玄溟聖宮,因為出了一個喪心病狂的宮主柳北溟,他與張宇初沆瀣一氣,殘忍的殺害了六俠殷梨亭,惹了眾怒,一直隱居不問世事的幻夢湖湖主,派出了門下強的東方閣主,在另外一波神秘人的幫助下,將玄溟連根拔起。


    可以說,柳北溟因為自己一時的貪念,成功葬送了玄溟聖宮,好不容易攢下來的數百年基業。


    而他自己,也被殷梨亭所殺。


    這且不說。


    卻說在路上,老人偶然發現,宋遠橋手中的煉藥秘訣,頓時如獲至寶,表示願意拜宋遠橋為師。


    宋遠橋卻以自己並不善於煉丹,堅持不受他這拜師之禮。但是他答應回山之後,向師父提議,看看能不能將他收於門下。


    於是,一行人加快腳步,向武當山趕去。


    這一天,已經到了漢水之畔,他們先前雇的那艘船,而信守承諾的停泊在原地,靜候他們回來。


    眾人與船家打過招呼,上船後,一路順流而下。


    不久便順著漢水進入了丹江,到了武當山腳下。


    遠遠望去,山間雲霧繚繞中,紅牆碧瓦的亭台宮殿,在層巒疊嶂的山峰間,若隱若現,宛如仙境一般。


    宋遠橋在前帶路,一行人棄船登岸,沿著劍河,到了螃蟹溝,找到了幾個山民,讓他們紮了兩副擔架,抬著雙英二人,沿著石階向上攀登。


    走到位於半山腰的太子坡時,隻聽一聲鶴鳴,一隻白鶴從山頂飛來,盤旋幾圈後,落於宋遠橋肩頭。


    宋遠橋撫摸著白鶴油亮光滑的羽毛,微笑道:“師父已知我們歸來,特派靈鶴前來迎接。”說完,他帶著眾人繼續前行,不多時便來到了玉虛宮大門前。


    宮內走出一位龜形鶴背,頭戴鬥笠,身披蓑衣、白發蒼蒼的道人,正是張三豐。


    他見到宋遠橋等人,眼中閃過一絲欣喜,隨即看向那位老人,說道:“你可是欲拜我為師之人?”


    他早就接到了宋遠橋的飛鴿傳書,知道了這位煉丹師的事情。


    為了表示自己對他這位人才的尊重,他便親自迎了出來。


    老人連忙上前行禮,表達了自己對張三豐的敬仰之情,並表示希望能夠拜入他的門下學習煉丹之道。


    張三豐微微頷首,說道:“既然如此,遠橋,你且將他安排住進這玉虛宮,得為師先看看你六弟和雙英丫頭,我便隨過來。”說完,他轉身走進宮內。


    張鬆溪兄弟抬著殷、昝二人隨後而入。


    宋遠橋請老人一同進去。


    那老人跟在後麵,心中滿是歡喜。


    宋遠橋見到師父同意了自己的建議,暗自鬆了口氣。他相信,在張三豐的教導下,老人一定能夠成為一位出色的煉丹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楚天俠義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中的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中的雨並收藏楚天俠義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