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隻是有人為你默默負重前行。
不說宋遠橋兄弟與雙清在驛館休息靜養,治療傷勢。
也不說皇上在乾清宮與群臣商議,如何處理遼東倭寇犯境之事。
卻說,一直沒有現身的雙英,任誰都想象不到,此刻,她就在皇城禦苑之內,被雙清在憤怒之下,揍了一頓的鄭貴妃的長春宮中。
外麵傳的沸沸揚揚,雙清甫一入宮,就將表麵一派安靜祥和的皇宮內苑,攪了一個天昏地暗,雞犬不寧。
皇上最寵愛的鄭貴妃被她胖揍了一頓不說,就連權傾朝野,一向驕橫跋扈、目空一切的二皇子漢王爺,也是被她好好的修理了一頓,貼身高手與侍衛死了一大堆。
這且不說,就連他自己,都被這個調皮搞怪的小丫頭,打成了一個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渾身綁的像個西方的法老木乃伊。
可是,雙清這個始作俑者,卻是屁事沒有的,被皇上親自安排住進了,招待各國貴賓特使的驛館,被驛丞侍候的像個驕傲的小公主。
此事,在朝野上下,頓時引起了一片軒然大波。
無論一品大員,還是販夫走卒,都是議論紛紛,大跌眼鏡!
雙清在皇城禦苑的所作所為震驚了朝野,人們對她的身份和來曆充滿了好奇。
而在驛館中,雙清並不在意外界的議論,她依舊我行我素,享受著驛丞的照料。並與宋遠橋兄弟們,互相商量著,如何醫治殷梨亭的相關事宜。
然而,這位永樂大帝,卻對雙清的舉動產生了些許的好奇和疑慮,他決定召見雙清,親自了解事情的真相。
當雙清奉旨來到乾清宮,她並沒有如常人一般,大禮參拜當今皇上。
她隻是微微彎腰抱拳一禮,口中還尚算是恭敬的道:“民女昝雙清,奉旨覲見,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威嚴地注視著她,心裏卻在暗暗的道:“看來賈愛卿所奏不錯,這女子,果然是人間難得一見的絕世佳人。比起朕的那些貴妃娘娘,有過之而無不及!隻是不知道,她的為人心性如何?是不是如她的姐姐一般,是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奇女子?若是如此,將她納入後宮,那朕也就不虛此生了!”
他自在心裏忖度,表麵上卻是一臉戚嚴的問道:“朕已經看在張仙師份上,特許你在禦花園中遊玩,你卻為何要在皇宮內惹是生非?”
雙清坦然回答:“我,不,民女隻是看不慣那些飛揚跋扈之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罷了。”
皇帝心中一動,他意識到雙清或許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棋子,於是他微笑著說:“好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朕今天特賜你金牌一麵,以後若再遇不公之事,可直接奏報於朕。”
雙清本欲辭不受,可是,她似乎是想到了什麽,遂唇角微翹,露出一抹迷人的弧度,躬身謝恩:“承蒙皇上厚愛,民女卻之不恭,就拜領了。民女謝主隆恩!”
她再次謝過聖恩,然後轉身離去。
她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未來的日子恐怕不會平靜了。
至於皇上對她那番微妙的心思,雙清自己卻還懵然不知。
她兀自以為自己如此幸運,是托了張三豐這位老神仙的福,讓皇上對她另眼相待。
她在驛館住著,正在為殷梨亭的事情,而傷腦筋。一會兒指使宋遠橋去醫館買藥,一會兒又要俞岱岩為她燒水熬藥,一會兒又指揮驛丞到皇宮太醫院去拿藥材。正在忙得焦頭爛額,不亦樂乎。
此刻,外麵熙熙攘攘,雙英卻正舒舒服服的半躺在溫暖又寬大的床鋪上。
在她床邊上坐著一個,約有二十四五歲、膚白貌美大長腿的白衣宮裝美婦,正溫柔又憐惜的看著她。
不過,這美婦此刻卻是微微的,顯的有些狼狽,原本吹彈可破的左邊臉頰上,有點些微的瘀青,左手上吊著繃帶,右手大拇指與食指間的虎口上,也是青紫一片,頭發也是有點淩亂。
在床頭邊上,一個約有十三四歲的青衣圓臉垂髻小鬟,正一手捧著一碗熬的濃濃的、又香噴噴的雞湯,一手拿著一個調羹,正在慢慢的,又小心翼翼的,一口一口的喂給她吃。
她全身都纏著繃帶,連眼睛都沒能幸免。
不一會兒,那碗雞湯就被她吃了一大半。
那小鬟輕輕的問道:“姑娘,你吃飽了嗎?要不要奴婢再去給你換一碗熱的?”
雙英溫婉的一笑,輕輕搖頭,微微嗔怪的道:“曉曉,我說了多少次了?人生來就是平等的,沒有什麽高低貴賤之分。我的出身和你一樣,都是平民百姓。你叫我一聲姐姐就好,不要老是自稱奴婢。再說,我這身子骨兒,可不能吃太多。你先下去休息一會兒吧,我與貴妃娘娘說會兒話。”
那曉曉躬身答應,便收拾了一下碗勺,用托盤端著,躬身退了出去。並體貼的帶上了房門。
那白衣麗人伸左手輕輕的抓住,她被綁的像粽子般的小手,右手食指和中指拈著一方白色的繡花絹帕,溫柔又仔細的給她輕輕的擦拭了一下,唇角殘留的一絲湯漬。
接著又輕聲埋怨道:“雙英姑娘,你可知你這次闖下了多大的禍?”鄭貴妃歎了口氣說道。
不錯,這位漂亮又高貴和善的貴妃娘娘,正是被雙清憤怒之下,揍了一頓的鄭貴妃。
雙英輕笑一聲,“謝謝貴妃娘娘關心,民女不過是小小的教訓懲戒了一下那些仗勢欺人的家夥而已。沒什麽大不了的。”
“你呀,怎麽這麽衝動?這次皇上沒有追究,下次可就沒這麽好運了。”鄭貴妃無奈地搖了搖頭。
雙英語氣堅定地說道:“如果再遇到這種事情,我還是會出手的。我可不想看到那些壞人欺負弱小。”
鄭貴妃看著雙英,心中暗暗感歎,這姑娘真是俠肝義膽,嫉惡如仇。
“好了,不說這些了。你的傷怎麽樣了?”
“已經好多了,多謝娘娘關心。”雙英感激地說道。
“那就好,你便安安心心的在本宮這裏養傷,其他的事情不用擔心。有本宮在,不會讓任何人傷害你的。”鄭貴妃溫和道:“刑部這些大老爺們兒,對你這麽一個如花似玉的大美人兒,居然也下得了如此重手?你這傷,有點麻煩呐!禦醫都來給你換了三次藥了,怎麽還不見好?真的是讓人擔心。”
雙英莞爾一笑,微微抬起包裹著繃帶的左手,輕輕的捏了捏鄭貴妃的手腕,正想說什麽話,卻突然臉色微變,語氣輕柔又疑惑的問道:“貴妃娘娘,你受傷了?”
鄭貴妃一愕,下意識的問道:“你的眼睛又看不見,又是怎麽知道本宮受傷了的?”
雙英解釋道:“民女雖雙目失明,但嗅覺和觸覺極其敏銳。剛才民女不小心碰到了娘娘的手腕,發現脈象異常,有經絡瘀堵之相。便猜測娘娘可能受傷了。”
鄭貴妃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她久居深宮,不知道江湖上的事,沒想到雙英竟有這般本事。
雙英繼續說道:“娘娘不必擔憂,民女自幼學醫,雖然不敢自比神醫華佗扁鵲,但也算是登堂入室。若蒙娘娘不棄,願為娘娘診治。”
鄭貴妃猶豫片刻,最終還是點點頭。但還是不放心的道:“雙英姑娘,你自己的傷勢如此嚴重,連起身都極為艱難,又如何給本宮診治?”
雙英認真的說道:“娘娘有所不知,大夫看病,不外乎望聞問切。民女雖然是雙目失明,但可以為娘娘診脈。”
說到這裏,她伸出右手食中二指,輕輕的搭在貴妃手腕上,開始為鄭貴妃診脈,她的神情專注而認真。
過了一會兒,雙英的眉頭漸漸舒展:“還好,娘娘的傷勢並不嚴重,隻需調養幾日便可痊愈。隻是可惜,我雙目已盲,更難以起身,否則,隻須為娘娘針灸一下,便可以好的更快。”聽到這個消息,鄭貴妃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
但是,聽到她語氣中的遺憾之意,也是不由的出聲安慰道:“你也不要憂心。俗話說,好人有好報。你如此仁義為懷,又重情重義,一定可以恢複如初,安然無恙的。但本宮還是要多謝雙英姑娘。”鄭貴妃感激地說道。
雙英微笑著搖搖頭,表示這是她應該做的。
不過,雙英卻不免心中疑惑,微微好奇道:“娘娘,請恕民女冒昧,您久居深宮,又甚得當今皇上寵愛,這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居然敢傷害娘娘?”
鄭貴妃卻擺了擺手,一臉不以為意的道:“沒什麽。隻是一點誤會。已經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雙英心裏訝異,看不出,這位尊貴的皇妃娘娘,居然有如此心胸。當下不由得又高看了她幾分。
當下也是微微一笑:“娘娘大度,民女佩服。娘娘既然不願再提,那民女便不提了。隻是,民女那位殷六弟,情況有點特殊。需要我親自治療。民女鬥膽請娘娘幫忙,能不能幫我將殷六弟接進宮來?”
鄭貴妃皺眉沉吟不語。
好半天後,才為難的看著她,低聲道:“昝姑娘,你這可不是為難本宮嗎?你那麽聰慧過人,想必知道,這宮裏,除了皇上與太子殿下,便再也沒有了男人。殷六俠他一個男子,怎麽能入我寢宮?若是皇上知道了,本宮宮中忽然多了一個男子,那恐怕不僅本宮性命不保,殷六俠也可能會有性命之憂。”
雙英知道她說的沒錯。
她也沉默了一下,忽然道:“娘娘,那要不,我晚上偷偷溜出去,去找殷六弟?”雙英提議道,“反正我現在這副半死不活的樣子,也沒人會注意到我。”
鄭貴妃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這太危險了。宮裏戒備森嚴,你一個身受重傷的盲人,怎麽能輕易出去?萬一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雙英咬了咬牙,臉上閃過一絲堅毅之色,斬釘截鐵的道:“可是,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殷六弟受苦啊。他是因為我,才受的這些磨難和傷害。如果我不救他,我會一輩子良心不安的。”
鄭貴妃心裏訝異,忍不住問道:“你的性格溫柔和順,又知書達禮。那位殷六俠素有俠名。本宮想不明白,以你的心性為人,怎麽可能會傷害了殷六俠的?難道,隻是一場誤會?”
雙英卻是一聲淒然長歎,低聲道:“娘娘有所不知,此事說來話長。”
她將殷梨亭正月初八下山,所經曆的苦難折磨,都大致的說了一遍。
直到他在青城山蘑菇嶺,被張宇初二人殘忍的殺害。
鄭貴妃聽完這段過往,也是心疼的傷心落淚。
她暗暗的發誓,得瞅個機會,將此事上達天聽,為殷梨亭向張宇初討個公道,為他報仇雪恨。
不為別的,隻為心中的那一份天道公理,若是讓他們這窮凶巨惡逍遙法外,那就是天理難容!
鄭貴妃看著雙英堅定的表情,心中不禁一動,“雙英姑娘,你對殷六俠真是情深義重。請恕本宮冒昧一問,這位殷六俠,可是你的心上人?你們二位郎才女貌,當真是天作之合。若是如此的話,等你們都好了之後,本宮便奏請皇上,為你們賜婚如何?”
雙英原本是神色淡然的在跟她說著話,突然聽到此言,不由得被嚇了一跳!
她雙頰暈紅,低聲叫道:“娘娘淨取笑人家!在民女心中,殷六弟便如我的親弟弟一般。我對他隻有疼愛憐惜,絕無那般心思。”
鄭貴妃隻當她害羞不肯承認,當下隻故作不知道的一笑:“好吧,既然你這麽堅持,本宮就冒幫你一次。不過,你一定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能被人發現。”
雙英感激涕零,低聲拜謝道:“多謝娘娘成全,民女一定會小心的。待治好了六弟之後,我便會回來。一定不叫娘娘為難。”
當晚,吃過晚飯,雙英便趁著夜色,在貴妃娘娘的貼身侍衛的保護下,坐著軟轎,悄悄地離開了鄭貴妃的寢宮。
她憑借著娘娘特賜的腰牌,以出宮治病,和為娘娘辦事為由,混出了紫禁城,並憑借著敏銳的聽覺和強大的感知能力,向路過的民眾打聽了一下,在一更將盡一時分,便成功地找到了殷六弟與妹妹雙清所居的驛館。
不說宋遠橋兄弟與雙清在驛館休息靜養,治療傷勢。
也不說皇上在乾清宮與群臣商議,如何處理遼東倭寇犯境之事。
卻說,一直沒有現身的雙英,任誰都想象不到,此刻,她就在皇城禦苑之內,被雙清在憤怒之下,揍了一頓的鄭貴妃的長春宮中。
外麵傳的沸沸揚揚,雙清甫一入宮,就將表麵一派安靜祥和的皇宮內苑,攪了一個天昏地暗,雞犬不寧。
皇上最寵愛的鄭貴妃被她胖揍了一頓不說,就連權傾朝野,一向驕橫跋扈、目空一切的二皇子漢王爺,也是被她好好的修理了一頓,貼身高手與侍衛死了一大堆。
這且不說,就連他自己,都被這個調皮搞怪的小丫頭,打成了一個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渾身綁的像個西方的法老木乃伊。
可是,雙清這個始作俑者,卻是屁事沒有的,被皇上親自安排住進了,招待各國貴賓特使的驛館,被驛丞侍候的像個驕傲的小公主。
此事,在朝野上下,頓時引起了一片軒然大波。
無論一品大員,還是販夫走卒,都是議論紛紛,大跌眼鏡!
雙清在皇城禦苑的所作所為震驚了朝野,人們對她的身份和來曆充滿了好奇。
而在驛館中,雙清並不在意外界的議論,她依舊我行我素,享受著驛丞的照料。並與宋遠橋兄弟們,互相商量著,如何醫治殷梨亭的相關事宜。
然而,這位永樂大帝,卻對雙清的舉動產生了些許的好奇和疑慮,他決定召見雙清,親自了解事情的真相。
當雙清奉旨來到乾清宮,她並沒有如常人一般,大禮參拜當今皇上。
她隻是微微彎腰抱拳一禮,口中還尚算是恭敬的道:“民女昝雙清,奉旨覲見,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威嚴地注視著她,心裏卻在暗暗的道:“看來賈愛卿所奏不錯,這女子,果然是人間難得一見的絕世佳人。比起朕的那些貴妃娘娘,有過之而無不及!隻是不知道,她的為人心性如何?是不是如她的姐姐一般,是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奇女子?若是如此,將她納入後宮,那朕也就不虛此生了!”
他自在心裏忖度,表麵上卻是一臉戚嚴的問道:“朕已經看在張仙師份上,特許你在禦花園中遊玩,你卻為何要在皇宮內惹是生非?”
雙清坦然回答:“我,不,民女隻是看不慣那些飛揚跋扈之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罷了。”
皇帝心中一動,他意識到雙清或許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棋子,於是他微笑著說:“好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朕今天特賜你金牌一麵,以後若再遇不公之事,可直接奏報於朕。”
雙清本欲辭不受,可是,她似乎是想到了什麽,遂唇角微翹,露出一抹迷人的弧度,躬身謝恩:“承蒙皇上厚愛,民女卻之不恭,就拜領了。民女謝主隆恩!”
她再次謝過聖恩,然後轉身離去。
她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未來的日子恐怕不會平靜了。
至於皇上對她那番微妙的心思,雙清自己卻還懵然不知。
她兀自以為自己如此幸運,是托了張三豐這位老神仙的福,讓皇上對她另眼相待。
她在驛館住著,正在為殷梨亭的事情,而傷腦筋。一會兒指使宋遠橋去醫館買藥,一會兒又要俞岱岩為她燒水熬藥,一會兒又指揮驛丞到皇宮太醫院去拿藥材。正在忙得焦頭爛額,不亦樂乎。
此刻,外麵熙熙攘攘,雙英卻正舒舒服服的半躺在溫暖又寬大的床鋪上。
在她床邊上坐著一個,約有二十四五歲、膚白貌美大長腿的白衣宮裝美婦,正溫柔又憐惜的看著她。
不過,這美婦此刻卻是微微的,顯的有些狼狽,原本吹彈可破的左邊臉頰上,有點些微的瘀青,左手上吊著繃帶,右手大拇指與食指間的虎口上,也是青紫一片,頭發也是有點淩亂。
在床頭邊上,一個約有十三四歲的青衣圓臉垂髻小鬟,正一手捧著一碗熬的濃濃的、又香噴噴的雞湯,一手拿著一個調羹,正在慢慢的,又小心翼翼的,一口一口的喂給她吃。
她全身都纏著繃帶,連眼睛都沒能幸免。
不一會兒,那碗雞湯就被她吃了一大半。
那小鬟輕輕的問道:“姑娘,你吃飽了嗎?要不要奴婢再去給你換一碗熱的?”
雙英溫婉的一笑,輕輕搖頭,微微嗔怪的道:“曉曉,我說了多少次了?人生來就是平等的,沒有什麽高低貴賤之分。我的出身和你一樣,都是平民百姓。你叫我一聲姐姐就好,不要老是自稱奴婢。再說,我這身子骨兒,可不能吃太多。你先下去休息一會兒吧,我與貴妃娘娘說會兒話。”
那曉曉躬身答應,便收拾了一下碗勺,用托盤端著,躬身退了出去。並體貼的帶上了房門。
那白衣麗人伸左手輕輕的抓住,她被綁的像粽子般的小手,右手食指和中指拈著一方白色的繡花絹帕,溫柔又仔細的給她輕輕的擦拭了一下,唇角殘留的一絲湯漬。
接著又輕聲埋怨道:“雙英姑娘,你可知你這次闖下了多大的禍?”鄭貴妃歎了口氣說道。
不錯,這位漂亮又高貴和善的貴妃娘娘,正是被雙清憤怒之下,揍了一頓的鄭貴妃。
雙英輕笑一聲,“謝謝貴妃娘娘關心,民女不過是小小的教訓懲戒了一下那些仗勢欺人的家夥而已。沒什麽大不了的。”
“你呀,怎麽這麽衝動?這次皇上沒有追究,下次可就沒這麽好運了。”鄭貴妃無奈地搖了搖頭。
雙英語氣堅定地說道:“如果再遇到這種事情,我還是會出手的。我可不想看到那些壞人欺負弱小。”
鄭貴妃看著雙英,心中暗暗感歎,這姑娘真是俠肝義膽,嫉惡如仇。
“好了,不說這些了。你的傷怎麽樣了?”
“已經好多了,多謝娘娘關心。”雙英感激地說道。
“那就好,你便安安心心的在本宮這裏養傷,其他的事情不用擔心。有本宮在,不會讓任何人傷害你的。”鄭貴妃溫和道:“刑部這些大老爺們兒,對你這麽一個如花似玉的大美人兒,居然也下得了如此重手?你這傷,有點麻煩呐!禦醫都來給你換了三次藥了,怎麽還不見好?真的是讓人擔心。”
雙英莞爾一笑,微微抬起包裹著繃帶的左手,輕輕的捏了捏鄭貴妃的手腕,正想說什麽話,卻突然臉色微變,語氣輕柔又疑惑的問道:“貴妃娘娘,你受傷了?”
鄭貴妃一愕,下意識的問道:“你的眼睛又看不見,又是怎麽知道本宮受傷了的?”
雙英解釋道:“民女雖雙目失明,但嗅覺和觸覺極其敏銳。剛才民女不小心碰到了娘娘的手腕,發現脈象異常,有經絡瘀堵之相。便猜測娘娘可能受傷了。”
鄭貴妃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她久居深宮,不知道江湖上的事,沒想到雙英竟有這般本事。
雙英繼續說道:“娘娘不必擔憂,民女自幼學醫,雖然不敢自比神醫華佗扁鵲,但也算是登堂入室。若蒙娘娘不棄,願為娘娘診治。”
鄭貴妃猶豫片刻,最終還是點點頭。但還是不放心的道:“雙英姑娘,你自己的傷勢如此嚴重,連起身都極為艱難,又如何給本宮診治?”
雙英認真的說道:“娘娘有所不知,大夫看病,不外乎望聞問切。民女雖然是雙目失明,但可以為娘娘診脈。”
說到這裏,她伸出右手食中二指,輕輕的搭在貴妃手腕上,開始為鄭貴妃診脈,她的神情專注而認真。
過了一會兒,雙英的眉頭漸漸舒展:“還好,娘娘的傷勢並不嚴重,隻需調養幾日便可痊愈。隻是可惜,我雙目已盲,更難以起身,否則,隻須為娘娘針灸一下,便可以好的更快。”聽到這個消息,鄭貴妃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
但是,聽到她語氣中的遺憾之意,也是不由的出聲安慰道:“你也不要憂心。俗話說,好人有好報。你如此仁義為懷,又重情重義,一定可以恢複如初,安然無恙的。但本宮還是要多謝雙英姑娘。”鄭貴妃感激地說道。
雙英微笑著搖搖頭,表示這是她應該做的。
不過,雙英卻不免心中疑惑,微微好奇道:“娘娘,請恕民女冒昧,您久居深宮,又甚得當今皇上寵愛,這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居然敢傷害娘娘?”
鄭貴妃卻擺了擺手,一臉不以為意的道:“沒什麽。隻是一點誤會。已經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雙英心裏訝異,看不出,這位尊貴的皇妃娘娘,居然有如此心胸。當下不由得又高看了她幾分。
當下也是微微一笑:“娘娘大度,民女佩服。娘娘既然不願再提,那民女便不提了。隻是,民女那位殷六弟,情況有點特殊。需要我親自治療。民女鬥膽請娘娘幫忙,能不能幫我將殷六弟接進宮來?”
鄭貴妃皺眉沉吟不語。
好半天後,才為難的看著她,低聲道:“昝姑娘,你這可不是為難本宮嗎?你那麽聰慧過人,想必知道,這宮裏,除了皇上與太子殿下,便再也沒有了男人。殷六俠他一個男子,怎麽能入我寢宮?若是皇上知道了,本宮宮中忽然多了一個男子,那恐怕不僅本宮性命不保,殷六俠也可能會有性命之憂。”
雙英知道她說的沒錯。
她也沉默了一下,忽然道:“娘娘,那要不,我晚上偷偷溜出去,去找殷六弟?”雙英提議道,“反正我現在這副半死不活的樣子,也沒人會注意到我。”
鄭貴妃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這太危險了。宮裏戒備森嚴,你一個身受重傷的盲人,怎麽能輕易出去?萬一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雙英咬了咬牙,臉上閃過一絲堅毅之色,斬釘截鐵的道:“可是,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殷六弟受苦啊。他是因為我,才受的這些磨難和傷害。如果我不救他,我會一輩子良心不安的。”
鄭貴妃心裏訝異,忍不住問道:“你的性格溫柔和順,又知書達禮。那位殷六俠素有俠名。本宮想不明白,以你的心性為人,怎麽可能會傷害了殷六俠的?難道,隻是一場誤會?”
雙英卻是一聲淒然長歎,低聲道:“娘娘有所不知,此事說來話長。”
她將殷梨亭正月初八下山,所經曆的苦難折磨,都大致的說了一遍。
直到他在青城山蘑菇嶺,被張宇初二人殘忍的殺害。
鄭貴妃聽完這段過往,也是心疼的傷心落淚。
她暗暗的發誓,得瞅個機會,將此事上達天聽,為殷梨亭向張宇初討個公道,為他報仇雪恨。
不為別的,隻為心中的那一份天道公理,若是讓他們這窮凶巨惡逍遙法外,那就是天理難容!
鄭貴妃看著雙英堅定的表情,心中不禁一動,“雙英姑娘,你對殷六俠真是情深義重。請恕本宮冒昧一問,這位殷六俠,可是你的心上人?你們二位郎才女貌,當真是天作之合。若是如此的話,等你們都好了之後,本宮便奏請皇上,為你們賜婚如何?”
雙英原本是神色淡然的在跟她說著話,突然聽到此言,不由得被嚇了一跳!
她雙頰暈紅,低聲叫道:“娘娘淨取笑人家!在民女心中,殷六弟便如我的親弟弟一般。我對他隻有疼愛憐惜,絕無那般心思。”
鄭貴妃隻當她害羞不肯承認,當下隻故作不知道的一笑:“好吧,既然你這麽堅持,本宮就冒幫你一次。不過,你一定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能被人發現。”
雙英感激涕零,低聲拜謝道:“多謝娘娘成全,民女一定會小心的。待治好了六弟之後,我便會回來。一定不叫娘娘為難。”
當晚,吃過晚飯,雙英便趁著夜色,在貴妃娘娘的貼身侍衛的保護下,坐著軟轎,悄悄地離開了鄭貴妃的寢宮。
她憑借著娘娘特賜的腰牌,以出宮治病,和為娘娘辦事為由,混出了紫禁城,並憑借著敏銳的聽覺和強大的感知能力,向路過的民眾打聽了一下,在一更將盡一時分,便成功地找到了殷六弟與妹妹雙清所居的驛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