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山,今日卻沒有晚霞可觀。


    坐擁山頂,在曲折的山道上隱約可望見兩道身影在山腳駐足。


    “落-霞-宗”


    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輕輕念著眼前石碑上鐫刻的文字,一邊伸手將眼前石碑上的青苔輕輕拭去。


    刻字上的朱漆已斑駁不堪,老者雖一身仙氣,卻難掩眼神的落寞,盯著石碑上的刻字有些出神。


    秋意漸濃,傍晚的清風竟也有幾分寒意。約半炷香後,天空稀稀落落飄起的細雨向著這位老者而下,待臨近老者頭頂半寸之際,竟不能再進分毫,站遠處觀望似有一個透明屏障在老者周身形成,阻絕了雨水的侵入。


    被這秋雨所擾,老者也從自己的思緒中回過神來。


    “孩子,這就是落霞宗了,以後也是你的家了。”


    老者輕撫了一下身邊一個瘦弱小男孩的頭,一道光暈從手掌發出將小孩籠罩,小孩身上已有點浸濕的衣服頓時變得幹燥。


    對於這奇異的手段,這個穿著粗布麻衣的小男孩似乎也沒有生出驚訝,隻是迎上老者柔和的目光,輕輕點了點頭,便順著石碑所立的方向向山頂望去。


    “落霞宗,我的家。”小男孩眼中泛起淚花,囔囔地在嘴角念道,似乎是下定了某種決心,眼神又變得堅定起來。


    “回到山門後,我估計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照拂你,在這你就先行了拜師禮吧,給我磕三個頭,就認了我這便宜師傅吧。”


    老者攏了攏鬢角,將額頭的白發往道髻處推了推,輕輕彈了彈肩膀上本就沒有的塵土,便緩步走到路邊一塊青石上坐下。


    小男孩聽了老者的話,沒有猶豫,便整理起了自己的衣冠。將兩隻袖口輕拍一下,往手腕處卷了卷,緊了緊腰間的草繩,草繩似有些不堪重負,崩斷了幾根。然後解下束在頭發上已泛黃的麻布,重新將過肩的青絲攏起係好,額頭白綾的尾部被風吹的胡亂翻動。最後將胸前一個形似古劍的吊墜用袖子擦了擦,便放進胸口,把衣領處整理好。


    做完這一切,小男孩昂首向前。在老者二步前站定,雙手抬起衣角,雙膝重重跪地。


    “師傅在上,請受徒兒張念山一拜。”


    言罷,小男孩便深深的向眼前的老者磕了三個頭。


    “好好好。”


    老者一改方才還有些落寞的神情,神采奕奕地起身將小男孩扶起,用眼神重重地看了小男孩一眼後,便又退回剛剛坐定的青石上。


    “徒兒,你如今就是我邱陣毅的弟子了,有些事情我需要在進宗門前叮囑於你。”


    老者頓了頓,便又接著說道。


    “我宗為落霞宗,興盛六千餘年。十年前的一場浩劫,致我宗門凋零至此,為調查此事,我出山遊曆,直至遇到你,或許這也是一場道緣。”


    邱道長又看了看眼前這個十歲的孩童,目光柔和。


    “今日回宗,為護本宗所剩基業,我將長期閉關,緣由暫不與你細說,待你日後真能悟得道果,我再告知與你。”


    說完這話,邱道長眼神中有些許擔憂,便又道:


    “你的身世萬不可告知旁人,尤其是你父母的姓名和他們有關的任何事,你都需要守口如瓶,這是對你的自身的一種保護,切記,切記。”


    張念山眼神堅定的點點頭,並未追問原因。


    “回宗後,我會知會宗內,你暫不入宗,自行在宗門藥園處苦修。”


    說到這,邱道長起身抬起右手食指在張念山眉心處輕輕一點,一道白色光團便沒入眉心。


    “此乃我宗煉神境心法,待你突破煉氣境再進行參悟,修道不可急於求成,先將基礎打好,方能走的更遠。”


    “你十歲生辰那日為師沒有給你準備點什麽,今日既已行拜師禮,我這做師傅的不能再吝嗇了。”


    說罷便解下自己腰間掛著的一個古舊葫蘆,遞給了眼前自己的弟子。


    張念山疑惑的接過葫蘆,剛想擰開蓋子往裏瞧個仔細,便被邱道長按住了右手。


    “哈哈哈,使不得,使不得,待你修為至煉神境後方可打開,或許是我剛當師傅這下太高興了,這禮物送的有點隨心了。”


    本顯得有些沉悶的氛圍被這邱道長突發的笑聲打破,張念山撓著頭也跟著自己的師傅哈哈笑了起來。


    “鐺鐺鐺——”


    振聾發聵的鍾鳴聲從山頂處傳來,山腳的師徒倆聽見此鍾鳴聲立馬收拾好情緒,相視一眼,齊齊望向山頂。


    “走吧,回家,這段路你就步行,我在山門等你。”


    邱道長說完也不等張念山回應,便化作一道流星消失在原地。


    “我寧可步行,也不想再遭受一次方才腸胃翻江倒海的苦楚了。”


    張念山嘴角露出一絲苦笑,回想著自己一炷香前被自己師傅抓著肩膀站在一柄青銅古劍上飛行的場景,心裏還是有些後怕。


    收拾好思緒,張念山將胸口的包袱往後背一甩,緊了緊布結,便大步往山頂而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道,道不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宸楠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宸楠燕並收藏道道,道不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