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管家自無不可,吩咐下人去招待那些“護衛”侯俊铖回家的山賊們,便恭恭敬敬的領著侯俊铖往明忠園裏去,那明忠園乃是侯家大宅之中修建的一座蘇式花園,原本不叫這名字,甲申國難之後侯俊铖的父親才改了現在這名,以此明誌。
來到明忠園門口頓住腳步,侯管家畢恭畢敬的說道:“少爺,老爺在堂中備了酒菜為您接風,老爺吩咐了此番是家宴,不讓我等下人們打擾,老奴就送您到這了。”
說著,侯管家向侯俊铖身後緊跟著的侯七使了個眼色,兩人一起退到一旁,侯俊铖好奇的掃了他們一眼,也沒有多問,邁步進了明忠園。
明忠園中央是一座人造池塘,池塘中央則是一座小木亭,四麵都用朱紅的擋風帷幕攔住、看不清裏頭的情景,侯俊铖順著木道來到小亭前,深吸兩口氣,掀開幕簾,亭中一陣暖風拂麵而來,圍坐在一張擺滿了酒菜的圓桌旁的“家人”們,紛紛將視線投了過來。
主位上的自然是侯俊铖的父親侯子溫,四五十歲的年紀,戴著墨色幅巾、穿著一身白領青灰道袍,麵容嚴肅、不苟言笑,捏著一串佛珠把玩著,左手邊空著侯俊铖的位置,右手邊則是侯俊铖的繼母、侯子溫的繼室,一位三十餘歲的婦人。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兩位侯子溫的妾室和侯俊铖的幾個妹妹,所有人都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樣,連大一點的動作都不敢有,就連那最小的妹妹,五六歲正是好動的年紀,也老老實實坐得端端正正。
侯俊铖喉嚨裏咕噥一聲響,他一個後世的靈魂、散漫生長了二十多年,哪裏見過這種早就被掃進曆史垃圾堆裏的封建家庭中壓抑得讓人透不過氣來的場景?沒來由的有些緊張。
侯子溫見他愣在原地,眉間皺了皺,哼了一聲,語氣硬邦邦的訓斥道:“大兒,怎麽?去了趟湖南,連家裏的規矩都忘了?”
侯俊铖趕忙上前兩步,掀起衣擺,侯子溫卻忽然又出聲道:“你大病初愈,就不要行大禮了,囫圇行個禮,入桌用飯吧。”
語氣依舊是硬梆梆的,侯俊铖微微一笑,心中暗暗想著“到底是單傳獨子,當爹的還是心疼的”,趕忙行了一禮,坐到侯子溫身邊,提起酒壺替他斟滿酒杯,侯子溫啜了口酒、夾了一筷子菜,侯俊铖的繼母和其餘女眷才動起了筷子。
用起飯來,亭中的氛圍稍稍鬆快了一些,但依舊是讓人戰戰兢兢的,侯俊铖看著一亭子連吃飯都無比嚴肅的麵容,都不知該不該說話,但他滿肚子的疑問藏在心裏實在是憋屈的很,硬著頭皮找話題道:“父親,兒之前急病臥床,幸得父親及時遣派康大夫來診治……”
“你在劉家鎮的事,為父已經聽說了!”侯子溫直接打斷了侯俊铖的話,瞥了他一眼,眼中藏著幾分怒意:“病體剛愈,就四處惹是生非!你往常是個安靜的性子,去趟湖南心都野了!”
侯俊铖老實挨訓,正好順著這話題套話:“父親既然已經知曉兒的遭遇,也該知道兒在劉家堡子遇到的那些‘山賊’,父親,兒鬥膽問一句,那些不是普通山賊吧?”
“不該知道的,就不要去問,沒點規矩!”侯子溫“啪”的一聲將筷子拍在桌上,怒道:“食不言寢不語,閉嘴用飯,哪來那麽多話!”
一眾女眷見侯子溫放下筷子,也紛紛將筷子擱下,最小的妹妹還不情不願,被母親在手上捏了一把,這才眼含淚珠、滿臉委屈的擱下筷子。
侯俊铖一臉尷尬,張了張嘴,暗暗歎了口氣,隻能起身行禮道歉,短短幾句話他就認清了自己這個便宜老爹是個什麽性子,封建大家長、說一不二,父子綱常、封建倫理中成長起來,自然也拿著這一套“教育”兒女。
若是在後世碰到這麽個爹,侯俊铖這種新時代的青年恐怕早就跟他吵起來了,但如今侯俊铖卻隻能老老實實的食不言,真把侯老爺惹惱了,他吆喝一聲,侯家百來個家奴侍女有的是人能把侯俊铖打翻押去祠堂受罰。
原主的記憶裏,在祠堂被侯老爺吩咐家奴拿著藤條痛打的場景可不少,侯俊铖不是傻子,好漢不吃眼前虧,若要套話,日後還有的是機會,他自然不會平白無故去討一頓毒打。
不過或許也正是因為侯子溫這般道學家的古板性子,他才能在士林中闖下一番聲望、也才會做出那些抗清的事跡來。
也正是侯子溫這番表現,讓侯俊铖心中的猜測更深了幾分,像侯子溫這樣重視綱常倫理的人物,又怎會甘心做滿清的奴才?三藩將亂的時局,這麽好的反清機會,自己這個老爹沒準就在謀劃著什麽、準備趁著天下大亂渾水摸魚。
隻可惜看侯子溫的態度,就算真有謀劃,也不可能告訴侯俊铖這個“隻會讀經書”的親兒子了,這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護,危險他一個人擔著,家眷知道的越少越好,就算事敗被捕,好歹也能幹幹脆脆掉腦袋,不用受刑訊的折磨。
這餐“接風宴”,他這個主角卻吃得渾身不自在,侯俊铖一心隻想趕緊結束,但侯子溫偏偏卻崇信細嚼慢咽的養生之道,他慢騰騰的吃著飯,誰敢胡吃海塞?侯俊铖也隻能跟著他細嚼慢咽,一桌子菜肴吃的味同嚼蠟,一點滋味都嚐不出來。
更要命的還是席間沉鬱的氛圍,一大家子人用了半個多時辰的飯,總共就隻說過五句話,那些女眷一個個畏畏縮縮,帶動得侯俊铖也謹小慎微起來,渾身都不自在。
好不容易用完了飯,侯俊铖的繼母帶著一眾女眷行禮告退,侯俊铖也趕忙要行禮告退,侯子溫卻擺了擺手:“大兒,你留下,為父有事還要與你談談,蘊娘,你們等會還要行遠路,先回去好生準備著吧。”
來到明忠園門口頓住腳步,侯管家畢恭畢敬的說道:“少爺,老爺在堂中備了酒菜為您接風,老爺吩咐了此番是家宴,不讓我等下人們打擾,老奴就送您到這了。”
說著,侯管家向侯俊铖身後緊跟著的侯七使了個眼色,兩人一起退到一旁,侯俊铖好奇的掃了他們一眼,也沒有多問,邁步進了明忠園。
明忠園中央是一座人造池塘,池塘中央則是一座小木亭,四麵都用朱紅的擋風帷幕攔住、看不清裏頭的情景,侯俊铖順著木道來到小亭前,深吸兩口氣,掀開幕簾,亭中一陣暖風拂麵而來,圍坐在一張擺滿了酒菜的圓桌旁的“家人”們,紛紛將視線投了過來。
主位上的自然是侯俊铖的父親侯子溫,四五十歲的年紀,戴著墨色幅巾、穿著一身白領青灰道袍,麵容嚴肅、不苟言笑,捏著一串佛珠把玩著,左手邊空著侯俊铖的位置,右手邊則是侯俊铖的繼母、侯子溫的繼室,一位三十餘歲的婦人。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兩位侯子溫的妾室和侯俊铖的幾個妹妹,所有人都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樣,連大一點的動作都不敢有,就連那最小的妹妹,五六歲正是好動的年紀,也老老實實坐得端端正正。
侯俊铖喉嚨裏咕噥一聲響,他一個後世的靈魂、散漫生長了二十多年,哪裏見過這種早就被掃進曆史垃圾堆裏的封建家庭中壓抑得讓人透不過氣來的場景?沒來由的有些緊張。
侯子溫見他愣在原地,眉間皺了皺,哼了一聲,語氣硬邦邦的訓斥道:“大兒,怎麽?去了趟湖南,連家裏的規矩都忘了?”
侯俊铖趕忙上前兩步,掀起衣擺,侯子溫卻忽然又出聲道:“你大病初愈,就不要行大禮了,囫圇行個禮,入桌用飯吧。”
語氣依舊是硬梆梆的,侯俊铖微微一笑,心中暗暗想著“到底是單傳獨子,當爹的還是心疼的”,趕忙行了一禮,坐到侯子溫身邊,提起酒壺替他斟滿酒杯,侯子溫啜了口酒、夾了一筷子菜,侯俊铖的繼母和其餘女眷才動起了筷子。
用起飯來,亭中的氛圍稍稍鬆快了一些,但依舊是讓人戰戰兢兢的,侯俊铖看著一亭子連吃飯都無比嚴肅的麵容,都不知該不該說話,但他滿肚子的疑問藏在心裏實在是憋屈的很,硬著頭皮找話題道:“父親,兒之前急病臥床,幸得父親及時遣派康大夫來診治……”
“你在劉家鎮的事,為父已經聽說了!”侯子溫直接打斷了侯俊铖的話,瞥了他一眼,眼中藏著幾分怒意:“病體剛愈,就四處惹是生非!你往常是個安靜的性子,去趟湖南心都野了!”
侯俊铖老實挨訓,正好順著這話題套話:“父親既然已經知曉兒的遭遇,也該知道兒在劉家堡子遇到的那些‘山賊’,父親,兒鬥膽問一句,那些不是普通山賊吧?”
“不該知道的,就不要去問,沒點規矩!”侯子溫“啪”的一聲將筷子拍在桌上,怒道:“食不言寢不語,閉嘴用飯,哪來那麽多話!”
一眾女眷見侯子溫放下筷子,也紛紛將筷子擱下,最小的妹妹還不情不願,被母親在手上捏了一把,這才眼含淚珠、滿臉委屈的擱下筷子。
侯俊铖一臉尷尬,張了張嘴,暗暗歎了口氣,隻能起身行禮道歉,短短幾句話他就認清了自己這個便宜老爹是個什麽性子,封建大家長、說一不二,父子綱常、封建倫理中成長起來,自然也拿著這一套“教育”兒女。
若是在後世碰到這麽個爹,侯俊铖這種新時代的青年恐怕早就跟他吵起來了,但如今侯俊铖卻隻能老老實實的食不言,真把侯老爺惹惱了,他吆喝一聲,侯家百來個家奴侍女有的是人能把侯俊铖打翻押去祠堂受罰。
原主的記憶裏,在祠堂被侯老爺吩咐家奴拿著藤條痛打的場景可不少,侯俊铖不是傻子,好漢不吃眼前虧,若要套話,日後還有的是機會,他自然不會平白無故去討一頓毒打。
不過或許也正是因為侯子溫這般道學家的古板性子,他才能在士林中闖下一番聲望、也才會做出那些抗清的事跡來。
也正是侯子溫這番表現,讓侯俊铖心中的猜測更深了幾分,像侯子溫這樣重視綱常倫理的人物,又怎會甘心做滿清的奴才?三藩將亂的時局,這麽好的反清機會,自己這個老爹沒準就在謀劃著什麽、準備趁著天下大亂渾水摸魚。
隻可惜看侯子溫的態度,就算真有謀劃,也不可能告訴侯俊铖這個“隻會讀經書”的親兒子了,這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護,危險他一個人擔著,家眷知道的越少越好,就算事敗被捕,好歹也能幹幹脆脆掉腦袋,不用受刑訊的折磨。
這餐“接風宴”,他這個主角卻吃得渾身不自在,侯俊铖一心隻想趕緊結束,但侯子溫偏偏卻崇信細嚼慢咽的養生之道,他慢騰騰的吃著飯,誰敢胡吃海塞?侯俊铖也隻能跟著他細嚼慢咽,一桌子菜肴吃的味同嚼蠟,一點滋味都嚐不出來。
更要命的還是席間沉鬱的氛圍,一大家子人用了半個多時辰的飯,總共就隻說過五句話,那些女眷一個個畏畏縮縮,帶動得侯俊铖也謹小慎微起來,渾身都不自在。
好不容易用完了飯,侯俊铖的繼母帶著一眾女眷行禮告退,侯俊铖也趕忙要行禮告退,侯子溫卻擺了擺手:“大兒,你留下,為父有事還要與你談談,蘊娘,你們等會還要行遠路,先回去好生準備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