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瑪納斯碧玉——帝王、王公等貴族身身份地位的象征!
哥,我求你了,老實收廢品行不? 作者:焐蛇的農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石軍道:“是吧,韓教授你也覺得我說的是真的,這類造假手段我在行內見得不……”
韓教授搖頭,打斷他的話:“不是,我說這件碧玉筆筒是真的!”
石軍:“???這是真的?”
剛打來電話進來的趙建波連聲問:“什麽是真的?你們說什麽呢?”
他心中暗道不妙,懷疑自己又錯過了好東西。
忙湊到了幾人麵前,視線在幾人身邊轉了一圈,不可避免地落在了韓教授的手上。
“碧玉筆筒?這顏色,是菠菜綠?”
他打量了幾眼,忽然發問。
韓教授道:“不是菠菜綠,這是瑪納斯碧玉,原生礦主要分布在新絳瑪納斯縣南麵的天上山坡上,在清中期時開始開采,一直到乾隆年間也就是公元1789年,才停止開采。”
趙建波似懂非懂地點頭:“我一直隻聽說過和田碧玉,這瑪納斯碧玉還是第一次聽說,名頭似乎不如和田碧玉響亮?”
韓教授解釋道:“瑪納斯碧玉之所以在市場上名氣不顯,是因為碧玉裏麵間雜著點狀或條狀的白斑,以及黑斑、黑點等雜質,不能做到小而精。但它在雕刻界卻是一種非常好的材料,因為它塊頭大,質地細膩、半透明、呈現油脂光澤,所有非常多的玉雕作品都會選擇用它作為材料。
“清中期的時候,瑪納斯碧玉就被發現開采,並同時設立綠玉廠,禁止民間開采,讓碧玉成為帝王、王公等貴族身身份地位的象征,在那時,民間富商不能使用碧玉,隻能用同樣有著翠綠色的翡翠代替碧玉以顯示富有。一直到乾隆年間封閉綠玉礦,禁止開采,這才讓盛極一時的碧玉就此中斷流通,在清朝,碧玉比之白玉,更為貴重,就算現在各大拍賣行拍賣,乾隆時期的碧玉玉雕,拍賣價也和白玉差不多。”
他舉起手裏的碧玉筆筒,介紹道:“而我手上這件碧玉筆筒,就是一件乾隆時期的標準瑪納斯碧玉雕刻而成的筆筒。”
“還真是清朝的?”
石軍嘖聲道:“又是乾隆時期的?”
玉如意,圓璽,加上這筆筒,總共就有三件了,蘇安這是捅了乾隆的老窩嗎?
韓教授嗯道:“是乾隆時期的,這筆筒外景雕刻的是西園雅集圖案,西園雅集是中國古代畫家最愛表現的曆史題材,西園在當時是北宋駙馬都尉王冼宅邸,當時的文人墨客常常雅集於此,王冼曾邀請蘇軾、蘇澈、黃庭堅、米芾、李公麟以及日本籍的圓通大師等16人來遊園,這筆筒上雕刻的就是這16人遊園的景象。”
“而這件玉雕,器壁采用深雕、鏤雕、陰刻等技法進行裝飾,其構圖繁密,層次分明,雕刻驚喜,完全體現了清代乾隆公卓越工藝,再加上這底部陰刻隸書‘乾隆年製’四字款,更能表明這件筆筒就是乾隆年間的作品,再結合碧玉在清朝的特殊性和代表性,這碧玉筆筒主人,肯定是王公貴族。”
【沃日,咋又出現一件乾隆筆筒??】
【不是說被坑了嗎?你特麽搞這一出,我受不了啊!】
【瑪納斯碧玉?沒聽說過,沒想到在乾隆時期居然還是皇親國戚身份的象征!】
【不要啊,我還想看蘇哥被坑呢!】
石軍皺眉道:“不對啊,韓教授,你之前不是說這上麵有文物標識嗎?如果這真的是真的乾隆筆筒,上麵又有文物標識,那豈不是說這件筆筒原來是博物館藏的文物?”
韓教授沉默了兩秒,猛地一拍腦袋,啊了一聲:“我忘了。”
然後掏出了手機。
忘了?
忘了什麽?
直播間的網友和石軍等人心裏都很納悶,不明白他怎麽突然說出這麽一句,還打起了電話,這是想做什麽?
很快,電話打通了。
韓教授道:“黃銘,你博物館的那件乾隆款碧玉西園雅集圖筆筒是假的。今天不是愚人節,我也沒騙你,因為真的在我手上。”
所有人:“???”
京城某宮博物館副館長,黃銘。
突然接到韓希孟的電話很意外,他記得對方去了清江市去辦事。
兩人是師兄弟,所以關係很不錯,他知道韓希孟這人不懂變通,說話有時候氣死人,但沒想到,他會說出這種語出驚人的話!
乾隆款碧玉西園雅集圖筆筒是館藏的一件文物,在十幾年前就被收藏到博物館。
韓希孟因為和他關係不錯,經常來博物館晃悠,對裏麵的館藏寶貝非常熟悉。
尤其是裏麵的各類乾隆時期的玉雕。
當時那件西園雅集筆筒因為在十年前曾經出了點意外,當時館內的工作人員,夥同國外的人,裏通外合,趁亂盜走了博物館一批文物,其中就包括了這件碧玉筆筒,不過好在後麵被追回了。
因為這事,所以他當時重點介紹了那件筆筒,順便吹噓了自己的豐功偉績,而韓希孟顯然也對那件筆筒很感興趣,所以也聽他說了好幾次。
有一次甚至想上手鑒定。
不過哪怕他們是師兄弟關係,但博物館裏的文物因為並不需要鑒定,所以有規定,隻能用來隔著玻璃研究,不能上手。
韓希孟雖然有些失望,但他作為苝大曆史係教授,也明白這是規定,因此也沒說什麽。
但也許是越在意,他就越關注。
為此,他專門去了解了玉雕方麵的知識,尤其是乾隆時期的玉雕,一入雕門深似海,從那以後,他的愛好除了本職工作一直就是研究玉雕。
一直到研究了六七年,其專業程度甚至超過許多厲害的專家,大約是一年前,他當時來博物館又一次觀察玉雕,足足看了一天之後,他指著筆筒說了一句:這是假的。
當時黃銘壓根沒放在心上,認為他看錯了。
他不覺得一個半路出家的研究玉雕的,能比得過專業的鑒定。
所以也沒當回事,隻是很嚴肅地提醒他在外麵守住嘴,不要亂說話,小心被毒打!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他這麽心胸寬廣。
要換一個人聽到這話。
韓希孟早就被揍了!
韓教授搖頭,打斷他的話:“不是,我說這件碧玉筆筒是真的!”
石軍:“???這是真的?”
剛打來電話進來的趙建波連聲問:“什麽是真的?你們說什麽呢?”
他心中暗道不妙,懷疑自己又錯過了好東西。
忙湊到了幾人麵前,視線在幾人身邊轉了一圈,不可避免地落在了韓教授的手上。
“碧玉筆筒?這顏色,是菠菜綠?”
他打量了幾眼,忽然發問。
韓教授道:“不是菠菜綠,這是瑪納斯碧玉,原生礦主要分布在新絳瑪納斯縣南麵的天上山坡上,在清中期時開始開采,一直到乾隆年間也就是公元1789年,才停止開采。”
趙建波似懂非懂地點頭:“我一直隻聽說過和田碧玉,這瑪納斯碧玉還是第一次聽說,名頭似乎不如和田碧玉響亮?”
韓教授解釋道:“瑪納斯碧玉之所以在市場上名氣不顯,是因為碧玉裏麵間雜著點狀或條狀的白斑,以及黑斑、黑點等雜質,不能做到小而精。但它在雕刻界卻是一種非常好的材料,因為它塊頭大,質地細膩、半透明、呈現油脂光澤,所有非常多的玉雕作品都會選擇用它作為材料。
“清中期的時候,瑪納斯碧玉就被發現開采,並同時設立綠玉廠,禁止民間開采,讓碧玉成為帝王、王公等貴族身身份地位的象征,在那時,民間富商不能使用碧玉,隻能用同樣有著翠綠色的翡翠代替碧玉以顯示富有。一直到乾隆年間封閉綠玉礦,禁止開采,這才讓盛極一時的碧玉就此中斷流通,在清朝,碧玉比之白玉,更為貴重,就算現在各大拍賣行拍賣,乾隆時期的碧玉玉雕,拍賣價也和白玉差不多。”
他舉起手裏的碧玉筆筒,介紹道:“而我手上這件碧玉筆筒,就是一件乾隆時期的標準瑪納斯碧玉雕刻而成的筆筒。”
“還真是清朝的?”
石軍嘖聲道:“又是乾隆時期的?”
玉如意,圓璽,加上這筆筒,總共就有三件了,蘇安這是捅了乾隆的老窩嗎?
韓教授嗯道:“是乾隆時期的,這筆筒外景雕刻的是西園雅集圖案,西園雅集是中國古代畫家最愛表現的曆史題材,西園在當時是北宋駙馬都尉王冼宅邸,當時的文人墨客常常雅集於此,王冼曾邀請蘇軾、蘇澈、黃庭堅、米芾、李公麟以及日本籍的圓通大師等16人來遊園,這筆筒上雕刻的就是這16人遊園的景象。”
“而這件玉雕,器壁采用深雕、鏤雕、陰刻等技法進行裝飾,其構圖繁密,層次分明,雕刻驚喜,完全體現了清代乾隆公卓越工藝,再加上這底部陰刻隸書‘乾隆年製’四字款,更能表明這件筆筒就是乾隆年間的作品,再結合碧玉在清朝的特殊性和代表性,這碧玉筆筒主人,肯定是王公貴族。”
【沃日,咋又出現一件乾隆筆筒??】
【不是說被坑了嗎?你特麽搞這一出,我受不了啊!】
【瑪納斯碧玉?沒聽說過,沒想到在乾隆時期居然還是皇親國戚身份的象征!】
【不要啊,我還想看蘇哥被坑呢!】
石軍皺眉道:“不對啊,韓教授,你之前不是說這上麵有文物標識嗎?如果這真的是真的乾隆筆筒,上麵又有文物標識,那豈不是說這件筆筒原來是博物館藏的文物?”
韓教授沉默了兩秒,猛地一拍腦袋,啊了一聲:“我忘了。”
然後掏出了手機。
忘了?
忘了什麽?
直播間的網友和石軍等人心裏都很納悶,不明白他怎麽突然說出這麽一句,還打起了電話,這是想做什麽?
很快,電話打通了。
韓教授道:“黃銘,你博物館的那件乾隆款碧玉西園雅集圖筆筒是假的。今天不是愚人節,我也沒騙你,因為真的在我手上。”
所有人:“???”
京城某宮博物館副館長,黃銘。
突然接到韓希孟的電話很意外,他記得對方去了清江市去辦事。
兩人是師兄弟,所以關係很不錯,他知道韓希孟這人不懂變通,說話有時候氣死人,但沒想到,他會說出這種語出驚人的話!
乾隆款碧玉西園雅集圖筆筒是館藏的一件文物,在十幾年前就被收藏到博物館。
韓希孟因為和他關係不錯,經常來博物館晃悠,對裏麵的館藏寶貝非常熟悉。
尤其是裏麵的各類乾隆時期的玉雕。
當時那件西園雅集筆筒因為在十年前曾經出了點意外,當時館內的工作人員,夥同國外的人,裏通外合,趁亂盜走了博物館一批文物,其中就包括了這件碧玉筆筒,不過好在後麵被追回了。
因為這事,所以他當時重點介紹了那件筆筒,順便吹噓了自己的豐功偉績,而韓希孟顯然也對那件筆筒很感興趣,所以也聽他說了好幾次。
有一次甚至想上手鑒定。
不過哪怕他們是師兄弟關係,但博物館裏的文物因為並不需要鑒定,所以有規定,隻能用來隔著玻璃研究,不能上手。
韓希孟雖然有些失望,但他作為苝大曆史係教授,也明白這是規定,因此也沒說什麽。
但也許是越在意,他就越關注。
為此,他專門去了解了玉雕方麵的知識,尤其是乾隆時期的玉雕,一入雕門深似海,從那以後,他的愛好除了本職工作一直就是研究玉雕。
一直到研究了六七年,其專業程度甚至超過許多厲害的專家,大約是一年前,他當時來博物館又一次觀察玉雕,足足看了一天之後,他指著筆筒說了一句:這是假的。
當時黃銘壓根沒放在心上,認為他看錯了。
他不覺得一個半路出家的研究玉雕的,能比得過專業的鑒定。
所以也沒當回事,隻是很嚴肅地提醒他在外麵守住嘴,不要亂說話,小心被毒打!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他這麽心胸寬廣。
要換一個人聽到這話。
韓希孟早就被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