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倧站起身,看著這個長長的圓柱形的東西,上麵還有許多鐵片,不知道是做什麽用的,一時間好奇心大起,持步輦來到校軍場,高元華等已經將神火飛鴉固定好,隻等點火。
“遠處民居可有人口?馬上撤出!”高元華手指指向很遠處的一棟房子,“若有毀壞我等當作價賠償。”
“好吧!”崔浩和李倧,李淏都瞪著眼睛看著這個東西,誰知道這東西究竟是幹什麽用的。
“點火!”高元華一聲令下,手下的士兵手持火把點燃引線,長長的火焰從神火飛鴉的後麵噴出,帶動整個巨大的圓形身體,在空中劃出一條紅色的火焰,直奔遠處的那棟民宅飛去。
爆炸聲震得地麵晃動了幾下,眾人再去看時,那棟民宅已經陷入火海之中。
李淏驚呆了,如果這東西要是稍稍調轉一下方向,打到皇宮裏……他不敢想下去了,麵向李倧,跪倒在地,“父王,兒臣以為,這元山可以……”
“爾勿多言,孤已知曉。”李倧雖然有些精神不濟,但不是傻子,高元華拽著大家來看這東西的表演,肯定是在向自己示威,不過這東西要是真的打到王宮裏……他歎了口氣,苟活在天朝夾縫裏的小邦是多麽的艱難啊!
“我可以把元山租借給你們。”李倧說話有氣無力,“一百年,每年十萬兩白銀。請你們每年按時交付銀兩,至於這範圍……”
“範圍我們已經訂好了。”高元華從懷中拿出一副朝鮮地圖,遞上去,李倧看罷,精神頓時萎靡下來,人家已經將自己的國家的每一寸土地都標記得一清二楚,如果真的要發動進攻,自己是絕對不會勝利的。
李輝所要的便是朝鮮北部江原道的沿海一線,背靠日本海,所畫區域有金剛山、元山等地域,用紅筆重重圈出,原本以為李輝所要的不過一山頭的朝鮮眾官還以為自己撿到了便宜,現在一看地圖上那個大大的紅圈,幾乎將整個江原道都劃入其中。紛紛吵起來。
“不需要將你們的民眾驅除出去,那裏還是他們的家園。”高元華解釋道,“我們還會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保證生活得和各地百姓一樣好。”
<a id="ads" href="http:///"></a>
“如此,我便放心了!”李倧眯起眼睛,昏昏欲睡,但是那個拖著長長尾巴的神火飛鴉不停的在腦子裏打轉,讓他欲睡不能。
……
太子李淏已經下定決心要向李輝學習,他作為特使前往江原道,參與雙方的簽約及交接儀式,李輝自然要到場,兩個人不可回避的要見上一麵。
在簽訂條約的時間上,雙方發生了糾紛,朝鮮方麵所書寫的時間為“崇禎二十二年戊子”,而李輝方麵書寫的是“永曆三年戊子”,雙方官員就此爭執不下,最後捅到李輝麵前。
“我國尊崇皇明正朔,當以崇禎年為紀。爾等即為複明義軍,何不以崇禎年號為尊,奈何用小朝廷名號,而忘正朔?”崔浩對準這個問題保持著堅定立場,絲毫不退縮,在他看來,這是關乎國本的大事,不可草草事之。
“皇明於我國,恩同再造,豈可因爾等興廢之?”崔浩對這個問題的態度讓李輝想起了後來所看的朝鮮對大明的感情,看來朝鮮民心還是可用的。
“既然大家都心懷皇明,那就改過來吧!”李輝笑道,“我等義軍奉天命,戰滿酋,為匡扶大明江山社稷,爾等亦尊皇明正朔,當是一家之人,一家人何分彼此?”
此言一出,高元華也隻好按照李輝的意思將年號改為“崇禎二十二年戊子”,這才平息了朝鮮人的不滿。
“你是世子?”李輝看到李淏,問道。
“然。”李淏點頭應了一聲,李輝則皺皺眉,“你且來,我有事告與你。”
“但說無妨。”李淏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回去代我麵稟國王,太子朱慈烺尚在人世,正在我東山軍中當值。”
“太子尚在人世?”李淏驚訝的張大了嘴,“為何不令太子登基,複我正統?”
“時所迫之。”李輝歎了口氣,“我東山實力不濟,所以才覥顏向貴國割地,發展鋼鐵,打造軍器,欲在十年內消滅滿清,複我大明正統,爾等可遣軍來,共舉義旗,戮力同心。不負我皇明待爾之恩。”
“侯爺所言,一定轉致父王,我國世為中華藩屬,自當出兵效力。”李淏激動地說道。
“太子在世,切莫告知他人,恐為太子招來禍患。”李輝叮囑道,李淏連連諾諾而退。
“事成矣!”李輝說了半天的文言文,頭昏腦脹,看到高元華走過來,笑道。高元華也是滿麵喜色,“剛才那個崔浩還推三阻四的,那個什麽世子說了幾句之後,馬上乖乖的簽了,大哥,你這隻言片語可給咱們換來了方圓百裏的土地啊!”
“這都是小場麵。”李輝大言不慚的吹噓道。
條約簽訂之後,李輝馬上支付給朝鮮王朝十萬兩白銀,這些從銀州直接冶煉出場的銀版質量優良,朝鮮國王李倧看到之後,高興得什麽似地,李輝又在本地招攬民工,開始開發元山鐵礦和煤礦。
江原道元山鐵礦品位較高,擁有鉛礦、鋅礦、金礦、銀礦、鎳礦、錳礦、無煙煤礦、褐煤礦、鎢礦、螢石礦和石灰石礦等多種礦產,是發展現代工業良好的基地。
李輝也非常高興,手裏有了鐵礦和煤礦,就可以發展軍工業了,從各地招攬的朝鮮民工達到五千餘人,在鋒銳營的監督下開始了礦山的係統改造。
李輝將這一切的事宜交給王寬統一指揮,王寬在兵工廠工作了很長時間,對這方麵有足夠的經驗。
工廠及各種設備源源不斷的運到朝鮮江原道,李輝特將元山改名為“元州”,作為東山軍第三個境外基地,現在這三個境外基地中,鬆州成為重要的造船廠,銀州成為貨幣和金錢的產地,而元州則將成為規模巨大的鋼鐵生產基地,三個海外基地迅猛發展,成為東山軍重要的助力。
李輝站在船上,看著大麵積開工一片繁忙的海灘,這裏要修建一個大型的港口,用於鋼鐵礦藏的轉運場所。他忽然感覺到巨大的成就感,亂世,真的是大有發展的時代啊!
高元華率領伏波營負責當地的安全,李輝則率領三十餘艘船隻緩緩南下,前往銀州前去視察,銀州在鍾良的管轄下發展狀況還算良好,隻要等到元州發展起來,就可以直接將煤炭運至銀州,進行冶煉,大大減少成本。
鍾良屁顛屁顛的跑過來,這一年來他可沒少貪汙,屋子裏都被銀板堆滿了,但是在這種地方有再多銀子又有什麽用?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卡爾.馬克思語)
“鍾良,你的屋子快裝滿了吧!”李輝笑道,“現在這裏的防備薄弱了點,我要把民團調過來進行防守,你要好好接待。”
“是的是的!”鍾良滿臉是笑,連連點頭,“歡迎民團士兵。”
李輝視察一番,看到此地發展狀態良好,放下心來,下令周通調撥艦隊保護運銀船,率領手下一路南下來到鬆州,視察造船廠。
……
朝鮮漢城,李倧正在聽世子李淏的回報。
“父王,皇明太子朱慈烺尚在人間,現為江北西亭守備。”
“當真?”滿朝文武皆驚,“皇明太子尚在人間,大明複興有望!”朝堂之上,王美承、馮三仕、黃功、楊福吉、王文祥、裴三生、王鳳崗、鄭先甲、柳溪山明朝九義士也在官列,聞此消息,放聲痛哭。眾人亦動容。
“既然太子尚在人間,我等前去江北輔佐,助成大事!”王文祥向上拱手,“承蒙王上收容,感恩不盡,我等自去江北投靠太子,為複興大明江山貢獻一份力量。”
“好!好!好!”李倧連說了三個好字,“義士回歸中原,我等亦在朝鮮厲兵秣馬,待時機成熟,當南北並進,驅除韃虜,匡扶中華社稷,我朝鮮亦稍稍報皇明厚恩。”
“多謝!”王文祥一拱手,“我等去休!”
九人聯手,攜步走出朝堂,向南方走去。
“真義士也!”李倧咳嗽兩聲,伸手掩口,“王兒,若大明中興,我國自為首功,當於列藩中居於首位,此等殊榮,不可讓與別人!切記!”
“兒臣謹遵!”李倧現在熱血沸騰,真想跟著東山軍好好幹一場,自己也好青史留名,將來或許能封個“聖祖”之類的廟號。
有理想就有希望。
……
沒了主管的崇明兵工廠中,茅以楨和戴蒼吵翻了天。
“如果說神火飛鴉可以消滅敵人,那麽飛空砂筒便可以震懾四方。所以我建議發展飛空砂筒。”茅以楨爭辯道,“神火飛鴉每造一支,耗費甚大,不能普及,而飛空砂筒以竹木為原料,可大量裝備部隊,堪稱不二之選。”
“非也!”戴蒼一擺手,“茅兄,我的意思是發展神火飛鴉和火龍出水兩種,分別用於陸戰和海戰。至於你所說的飛空砂筒,雖然造價低廉,但是威力頗小,軍陣之上起不到多大的用處,所以還是放棄吧!”
“既如此說,那猛火油櫃、一窩蜂都取消掉算了!”茅以楨耿直的性子讓他十分倔強,“好好好,隻留下你的神火飛鴉,我們都去一旁看熱鬧算了!”
“茅兄,咱們不過是就事論事而已,為何如此大動肝火?”戴蒼知道茅以楨這回真的發火了,隻好耐心勸解,奈何這茅以楨油鹽不進,最後來了個沉默戰術,把個戴蒼弄得尷尬之極。
工人們都看著這兩個主管,不知道該聽哪一個的,戴蒼心急,準備向茅以楨道歉,茅以楨則把臉別過去,不去看戴蒼。
“好,好!兄弟們,馬上加緊生產神火飛鴉,現在前線正需要這種武器。”戴蒼也不去理茅以楨,幹脆獨斷專行,除了各有其職的工人,其他工人全部被召集起來生產神火飛鴉,產量頓時翻了好幾番。(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遠處民居可有人口?馬上撤出!”高元華手指指向很遠處的一棟房子,“若有毀壞我等當作價賠償。”
“好吧!”崔浩和李倧,李淏都瞪著眼睛看著這個東西,誰知道這東西究竟是幹什麽用的。
“點火!”高元華一聲令下,手下的士兵手持火把點燃引線,長長的火焰從神火飛鴉的後麵噴出,帶動整個巨大的圓形身體,在空中劃出一條紅色的火焰,直奔遠處的那棟民宅飛去。
爆炸聲震得地麵晃動了幾下,眾人再去看時,那棟民宅已經陷入火海之中。
李淏驚呆了,如果這東西要是稍稍調轉一下方向,打到皇宮裏……他不敢想下去了,麵向李倧,跪倒在地,“父王,兒臣以為,這元山可以……”
“爾勿多言,孤已知曉。”李倧雖然有些精神不濟,但不是傻子,高元華拽著大家來看這東西的表演,肯定是在向自己示威,不過這東西要是真的打到王宮裏……他歎了口氣,苟活在天朝夾縫裏的小邦是多麽的艱難啊!
“我可以把元山租借給你們。”李倧說話有氣無力,“一百年,每年十萬兩白銀。請你們每年按時交付銀兩,至於這範圍……”
“範圍我們已經訂好了。”高元華從懷中拿出一副朝鮮地圖,遞上去,李倧看罷,精神頓時萎靡下來,人家已經將自己的國家的每一寸土地都標記得一清二楚,如果真的要發動進攻,自己是絕對不會勝利的。
李輝所要的便是朝鮮北部江原道的沿海一線,背靠日本海,所畫區域有金剛山、元山等地域,用紅筆重重圈出,原本以為李輝所要的不過一山頭的朝鮮眾官還以為自己撿到了便宜,現在一看地圖上那個大大的紅圈,幾乎將整個江原道都劃入其中。紛紛吵起來。
“不需要將你們的民眾驅除出去,那裏還是他們的家園。”高元華解釋道,“我們還會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保證生活得和各地百姓一樣好。”
<a id="ads" href="http:///"></a>
“如此,我便放心了!”李倧眯起眼睛,昏昏欲睡,但是那個拖著長長尾巴的神火飛鴉不停的在腦子裏打轉,讓他欲睡不能。
……
太子李淏已經下定決心要向李輝學習,他作為特使前往江原道,參與雙方的簽約及交接儀式,李輝自然要到場,兩個人不可回避的要見上一麵。
在簽訂條約的時間上,雙方發生了糾紛,朝鮮方麵所書寫的時間為“崇禎二十二年戊子”,而李輝方麵書寫的是“永曆三年戊子”,雙方官員就此爭執不下,最後捅到李輝麵前。
“我國尊崇皇明正朔,當以崇禎年為紀。爾等即為複明義軍,何不以崇禎年號為尊,奈何用小朝廷名號,而忘正朔?”崔浩對準這個問題保持著堅定立場,絲毫不退縮,在他看來,這是關乎國本的大事,不可草草事之。
“皇明於我國,恩同再造,豈可因爾等興廢之?”崔浩對這個問題的態度讓李輝想起了後來所看的朝鮮對大明的感情,看來朝鮮民心還是可用的。
“既然大家都心懷皇明,那就改過來吧!”李輝笑道,“我等義軍奉天命,戰滿酋,為匡扶大明江山社稷,爾等亦尊皇明正朔,當是一家之人,一家人何分彼此?”
此言一出,高元華也隻好按照李輝的意思將年號改為“崇禎二十二年戊子”,這才平息了朝鮮人的不滿。
“你是世子?”李輝看到李淏,問道。
“然。”李淏點頭應了一聲,李輝則皺皺眉,“你且來,我有事告與你。”
“但說無妨。”李淏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回去代我麵稟國王,太子朱慈烺尚在人世,正在我東山軍中當值。”
“太子尚在人世?”李淏驚訝的張大了嘴,“為何不令太子登基,複我正統?”
“時所迫之。”李輝歎了口氣,“我東山實力不濟,所以才覥顏向貴國割地,發展鋼鐵,打造軍器,欲在十年內消滅滿清,複我大明正統,爾等可遣軍來,共舉義旗,戮力同心。不負我皇明待爾之恩。”
“侯爺所言,一定轉致父王,我國世為中華藩屬,自當出兵效力。”李淏激動地說道。
“太子在世,切莫告知他人,恐為太子招來禍患。”李輝叮囑道,李淏連連諾諾而退。
“事成矣!”李輝說了半天的文言文,頭昏腦脹,看到高元華走過來,笑道。高元華也是滿麵喜色,“剛才那個崔浩還推三阻四的,那個什麽世子說了幾句之後,馬上乖乖的簽了,大哥,你這隻言片語可給咱們換來了方圓百裏的土地啊!”
“這都是小場麵。”李輝大言不慚的吹噓道。
條約簽訂之後,李輝馬上支付給朝鮮王朝十萬兩白銀,這些從銀州直接冶煉出場的銀版質量優良,朝鮮國王李倧看到之後,高興得什麽似地,李輝又在本地招攬民工,開始開發元山鐵礦和煤礦。
江原道元山鐵礦品位較高,擁有鉛礦、鋅礦、金礦、銀礦、鎳礦、錳礦、無煙煤礦、褐煤礦、鎢礦、螢石礦和石灰石礦等多種礦產,是發展現代工業良好的基地。
李輝也非常高興,手裏有了鐵礦和煤礦,就可以發展軍工業了,從各地招攬的朝鮮民工達到五千餘人,在鋒銳營的監督下開始了礦山的係統改造。
李輝將這一切的事宜交給王寬統一指揮,王寬在兵工廠工作了很長時間,對這方麵有足夠的經驗。
工廠及各種設備源源不斷的運到朝鮮江原道,李輝特將元山改名為“元州”,作為東山軍第三個境外基地,現在這三個境外基地中,鬆州成為重要的造船廠,銀州成為貨幣和金錢的產地,而元州則將成為規模巨大的鋼鐵生產基地,三個海外基地迅猛發展,成為東山軍重要的助力。
李輝站在船上,看著大麵積開工一片繁忙的海灘,這裏要修建一個大型的港口,用於鋼鐵礦藏的轉運場所。他忽然感覺到巨大的成就感,亂世,真的是大有發展的時代啊!
高元華率領伏波營負責當地的安全,李輝則率領三十餘艘船隻緩緩南下,前往銀州前去視察,銀州在鍾良的管轄下發展狀況還算良好,隻要等到元州發展起來,就可以直接將煤炭運至銀州,進行冶煉,大大減少成本。
鍾良屁顛屁顛的跑過來,這一年來他可沒少貪汙,屋子裏都被銀板堆滿了,但是在這種地方有再多銀子又有什麽用?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卡爾.馬克思語)
“鍾良,你的屋子快裝滿了吧!”李輝笑道,“現在這裏的防備薄弱了點,我要把民團調過來進行防守,你要好好接待。”
“是的是的!”鍾良滿臉是笑,連連點頭,“歡迎民團士兵。”
李輝視察一番,看到此地發展狀態良好,放下心來,下令周通調撥艦隊保護運銀船,率領手下一路南下來到鬆州,視察造船廠。
……
朝鮮漢城,李倧正在聽世子李淏的回報。
“父王,皇明太子朱慈烺尚在人間,現為江北西亭守備。”
“當真?”滿朝文武皆驚,“皇明太子尚在人間,大明複興有望!”朝堂之上,王美承、馮三仕、黃功、楊福吉、王文祥、裴三生、王鳳崗、鄭先甲、柳溪山明朝九義士也在官列,聞此消息,放聲痛哭。眾人亦動容。
“既然太子尚在人間,我等前去江北輔佐,助成大事!”王文祥向上拱手,“承蒙王上收容,感恩不盡,我等自去江北投靠太子,為複興大明江山貢獻一份力量。”
“好!好!好!”李倧連說了三個好字,“義士回歸中原,我等亦在朝鮮厲兵秣馬,待時機成熟,當南北並進,驅除韃虜,匡扶中華社稷,我朝鮮亦稍稍報皇明厚恩。”
“多謝!”王文祥一拱手,“我等去休!”
九人聯手,攜步走出朝堂,向南方走去。
“真義士也!”李倧咳嗽兩聲,伸手掩口,“王兒,若大明中興,我國自為首功,當於列藩中居於首位,此等殊榮,不可讓與別人!切記!”
“兒臣謹遵!”李倧現在熱血沸騰,真想跟著東山軍好好幹一場,自己也好青史留名,將來或許能封個“聖祖”之類的廟號。
有理想就有希望。
……
沒了主管的崇明兵工廠中,茅以楨和戴蒼吵翻了天。
“如果說神火飛鴉可以消滅敵人,那麽飛空砂筒便可以震懾四方。所以我建議發展飛空砂筒。”茅以楨爭辯道,“神火飛鴉每造一支,耗費甚大,不能普及,而飛空砂筒以竹木為原料,可大量裝備部隊,堪稱不二之選。”
“非也!”戴蒼一擺手,“茅兄,我的意思是發展神火飛鴉和火龍出水兩種,分別用於陸戰和海戰。至於你所說的飛空砂筒,雖然造價低廉,但是威力頗小,軍陣之上起不到多大的用處,所以還是放棄吧!”
“既如此說,那猛火油櫃、一窩蜂都取消掉算了!”茅以楨耿直的性子讓他十分倔強,“好好好,隻留下你的神火飛鴉,我們都去一旁看熱鬧算了!”
“茅兄,咱們不過是就事論事而已,為何如此大動肝火?”戴蒼知道茅以楨這回真的發火了,隻好耐心勸解,奈何這茅以楨油鹽不進,最後來了個沉默戰術,把個戴蒼弄得尷尬之極。
工人們都看著這兩個主管,不知道該聽哪一個的,戴蒼心急,準備向茅以楨道歉,茅以楨則把臉別過去,不去看戴蒼。
“好,好!兄弟們,馬上加緊生產神火飛鴉,現在前線正需要這種武器。”戴蒼也不去理茅以楨,幹脆獨斷專行,除了各有其職的工人,其他工人全部被召集起來生產神火飛鴉,產量頓時翻了好幾番。(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