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駕崩後,朝中那些曾與他並肩作戰、能征善戰的大將們也已離世不少。
如今的大漢,隻剩下一位柔弱的太後呂雉,輔佐著同樣懦弱無能的漢惠帝劉盈。
國家政治局麵顯得有些疲憊不堪,令人擔憂。
與此同時,匈奴在冒頓單於的帶領下,憑借著其強大的鐵騎和犀利的弓箭,日益壯大。
冒頓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在於不擅長製造兵器,於是便主動找上門來,與擅長冶鐵的牧家建立了一係列的合作關係。
大漢的衰落和匈奴的崛起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強弱懸殊的態勢使得匈奴越發傲慢無禮、蠻橫無理。
他們對大漢的態度愈發囂張跋扈,甚至開始頻繁挑釁邊境地區。
惠帝二年(公元前 193年),漢朝再次派遣一名女子作為和親使者,遠嫁匈奴。
這次和親旨在緩和兩國之間緊張的局勢,但實際上並沒有改變匈奴對大漢的態度。
婁敬的和親計劃非常出色,但是計劃畢竟隻是紙上談兵,而現實中的情況卻複雜多變。
盡管漢朝已經派遣了許多美麗的女子前往匈奴和親,但匈奴仍然肆意妄為,行為毫無規律可循。
他們根據自己的心情和利益來決定是否接受和親,如果高興就會接受,不高興則會拒絕,完全無視雙方的盟約。
這次,冒頓不僅拒絕了和親,還送來了一封寫給呂雉的信:“我雖然是一方霸主,但內心孤獨無依,每日都感到寂寞難耐。
我出生在沼澤之中,生活在廣袤的草原之上,多次侵犯你們的邊境,其實隻是想借此機會到中原遊玩一番,排解寂寞,尋找快樂。
你作為大漢的統治者,地位尊崇;我作為匈奴的首領,地位至高無上。但高處不勝寒,我們都缺乏伴侶,深感寂寞。
既然如此,為何不讓我用我所擁有的東西,去換取我所沒有的呢?”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一封情意綿綿的書信,但它並不是普通的情書,而是一封寫給呂雉的情書。
從信中的內容來看,冒頓似乎對和親並不反感,甚至還想迎娶呂雉為妻。
這種行為對於中原人來說或許難以理解,但在匈奴人的文化和傳統中卻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根據匈奴的習俗,如果父親去世,兒子有權利繼承父親的妻妾;同樣地,如果兄長離世,弟弟也有權迎娶嫂嫂。
這種風俗與中原的倫理觀念大相徑庭,但對於匈奴人而言,卻習以為常。
當冒頓弑父之後,他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繼母們納為妻妾。如今劉邦已逝,冒頓便打起了呂雉的主意,完全按照匈奴人的思維方式來行動。
然而,中原地區曆經數代王朝的演變,早已建立起一套以人倫道德為核心的禮儀製度。
在這個體係下,皇族之間的亂倫被視為大忌,任何人都不敢輕易觸碰這條紅線。
因此,盡管冒頓對呂雉抱有好感,但這樣的婚姻請求無疑違背了中原的禮教規範。
呂雉本就是一個手段狠辣的人,看到這樣一封挑釁意味十足的書信後,心中早已拿定了主意:要先將使者斬殺,然後派遣大軍剿滅匈奴。於是她立刻召集丞相陳平、將軍樊噲以及季布等人來商議發兵的事情。
樊噲雖然勇猛,但卻缺乏智謀,他一見到蠻夷之人竟敢如此侮辱自己的姐姐。
便怒不可遏地大聲說道:“請給我十萬精兵,我必定能夠踏平匈奴,凱旋而歸!”朝臣們聽到樊噲的話,也都紛紛表示讚同。
自從漢朝與匈奴和親以來,朝臣們心中一直憋著一口氣,他們非常不願意繼續忍受這種屈辱的局麵。
如今匈奴竟然侮辱皇太後,這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借此發兵,一舉消滅匈奴,擺脫這種屈辱的境地。
隻有誅滅匈奴,穩定邊疆局勢,漢朝的威嚴才能夠得以彰顯,大漢的百姓才能夠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地做人。
如果不能消滅匈奴,邊疆地區將會永無寧日,百姓會不斷遭受殺戮,朝廷也會不斷受到羞辱,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朝臣們議論紛紛,都站在了樊噲一邊,熱烈地討論著如何誅滅匈奴。
呂雉看到群臣一致支持發兵,心中感到十分滿意。就在這時,朝堂之下突然傳來一聲大喊:“樊噲當斬!”
說這話之人,正是中郎將季布。
季布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鴉雀無聲,數十道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他。
一個小小的中郎將,竟然敢如此大聲喧嘩,還當著呂雉的麵要斬殺樊噲。
就連陳平這樣勞苦功高、奉劉邦之命而來的人,都不敢輕易動樊噲一根汗毛。這個中郎將的膽子也太大了!
季布原是項羽的部下,勇猛無比,多次將劉邦圍困。
劉邦滅掉項羽後,季布害怕自己會遭到誅殺,於是藏匿在朱家當奴隸。
後來經過他人推薦,才得以入朝為官。
這位曾經在戰場上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如今卻能夠委身在大戶人家,甘心做一名奴仆,其隱忍能力可見一斑。
此時,朝中大臣們個個義憤填膺,被匈奴人的侮辱衝昏了頭腦,恨不得立刻出兵消滅匈奴。
然而,季布卻能夠保持冷靜和忍耐。
他曾經忍受過為人奴隸的屈辱,對於冒頓單於的來信並沒有產生任何影響。
相反,他仔細分析了當前的形勢,認為與匈奴正麵衝突並不是明智之舉。
季布指出樊噲應該被斬首的原因是他當麵諂媚。
根據當時的法令,欺騙皇帝的人應當處死,更何況是當麵諂媚呢?
這一觀點引發了朝臣們的不滿和反駁,他們認為季布自己才是諂媚之人。
朝臣們的反應表明,他們想要先斬殺季布,然後讓樊噲率領軍隊出征。
麵對朝臣們的質疑,季布據理力爭,講述了過去的曆史教訓。
當初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三十萬大軍,兵力強盛,將領勇猛,謀士計策深遠,但仍然被困在白登山,甚至樊噲也被囚禁。
這個例子說明了與匈奴作戰的困難和風險,強調了謹慎行事的重要性。
此時樊噲竟然口出狂言,聲稱隻需十萬兵馬便可踏平匈奴,這豈不是公然欺騙呂雉?
他還舉例說明,秦朝之所以會滅亡,正是因為修建長城抵禦匈奴而廣征徭役,最終引發了陳勝和吳廣的起義,導致國家覆滅。
如今戰爭的創傷尚未痊愈,樊噲卻當麵諂媚,慫恿呂雉發動戰爭,如果真的出兵,必定會引起天下大亂。
昔日劉邦率領眾多武將,意氣風發地進軍平城,本欲一舉消滅匈奴,重現蒙恬當年的威風,讓邊疆百姓安居樂業。
然而,當他們到達平城時,劉邦及其隨行人員被圍困長達七天七夜,缺乏食物供應,士兵們餓得連拉弓的力氣都沒有,於是天下人送給劉邦一首歌詞:“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
這首歌真實地描繪了當時劉邦所麵臨的困境。
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但卻無人敢輕易提起當年的白登之圍,仿佛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恥辱曆史。
然而,當季布再次提及這段往事時,眾人心中對匈奴的恐懼如潮水般洶湧而起。
他們深知,匈奴的強大和凶殘曾給漢朝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威脅。
隨著季布講述起秦末農民起義的故事,大臣們的擔憂愈發加劇。
他們擔憂大漢會像秦朝一樣,因為好大喜功、盲目自信而走上一條不歸路。
季布的話猶如一把鋒利的劍,直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當季布說完最後一句話時,整個朝堂變得死一般寂靜,空氣仿佛凝固了。
大臣們麵色慘白,彼此對視一眼後,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心中充滿了對白登之圍的恐懼和對未來的憂慮。
漢朝曾經曆過那樣的慘敗,如今如果再次輕率地挑起戰爭,恐怕會重蹈覆轍,甚至麵臨亡國之災。
漢朝之所以選擇和親,就是因為曾經在匈奴麵前吃過敗仗,明白了自身實力的不足。
和親雖然是一種屈辱的方式,但也是維持兩國和平的手段。
隻有這樣,才能讓漢朝有時間發展壯大,待日後實力增強,再由子孫後代來報這一箭之仇。
大臣們被一時的羞辱衝昏頭腦,忘記了長遠的利益。
此刻,經過季布的提醒,他們終於認識到,和親才是當前最明智的選擇。
於是,大臣們紛紛進言,主張繼續推行和親政策,以避免戰爭的爆發。
“太後,當前漢朝還沒有足夠的實力與匈奴對抗,貿然開戰隻會帶來更多的災難。”一名大臣憂心忡忡地說道。
另一名大臣附和道:“是啊,我們需要時間來恢複國力,發展軍事力量。隻有通過和親,才能暫時穩住局勢,爭取時間。”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他們也清楚了匈奴的強大,漢朝目前的兵力和物資都不足以與之抗衡。
和親雖然會犧牲一些個人利益,但從國家大局來看,卻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而且,由於和牧家和親的原因,牧家的糧食可以源源不斷地輸送給漢朝,這將對我們的經濟和民生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能為未來的反擊做好準備。”季布補充道。
強橫的呂雉聽到這裏,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她心中明白,季布的話不無道理,但要她親自去和親,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她怎麽可能離開漢朝,去嫁給一個陌生的匈奴人呢?一想到這個,她就感到無比的恐懼和無奈。
呂雉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紮,一方麵是國家的安危,另一方麵是個人的尊嚴和幸福。
她不知道該如何抉擇,隻能默默地坐在那裏,一言不發。
季布見自己的話有效,接著又說:“那匈奴既是夷蠻之族,夷蠻之人稱讚我們不足喜,我們受他們一點侮辱也不必生氣。
況且呂後以天下為重,怎麽會因為一個女子而放棄整個國家呢?
如今呂後剛剛執政,需要穩定國內局勢,不宜與匈奴發生衝突。
如果因此引發戰爭,不僅會給百姓帶來災難,也會影響到呂後的統治地位。
所以,我建議呂後忍辱負重,不要輕易動怒,以免被匈奴利用。”
初掌大權,呂雉還沒來得及享受權力帶來的快感和榮耀,如果遠嫁匈奴,那麽她這麽多年來跟隨劉邦所吃的苦、受的累就全都白費了。
隻要能夠繼續掌權,隻要不遠嫁匈奴,呂雉願意付出任何代價,答應任何條件。
呂雉就像劉邦一樣,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季布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匈奴向來蠻橫無禮,屢屢侵犯我朝邊境,不僅搶奪財物,更想聽一聽我朝子民的奉承之語。
他們這般侮辱和挑釁,實則是一場心理戰,妄圖讓我們喪失信心、磨滅血性。
若呂後能保持冷靜理智,不被匈奴的挑釁所激怒,那麽匈奴的陰謀便難以得逞。
反之,若是呂後一時衝動,決定與匈奴開戰,那後果恐怕會令人堪憂啊!”
他的眼神堅定而嚴肅,仿佛已經看到了戰爭帶來的種種惡果。
呂雉迎合其意,回了一封詞甚卑、意甚敬的信給冒頓。信上的文字如下:
冒頓單於,您的來信讓我們深感榮幸和感激。您對我大漢的關心和掛念,令我們十分感動。
您看得起我,希望我能侍奉於您,這讓我倍感榮幸。
但是,我已年老色衰,麵容憔悴,頭發稀疏,牙齒掉落大半,連走路都困難。您聽到的關於我的好話,一定是被過分誇大了。
以我如今的模樣,實在無法侍奉單於。聞名不如見麵,若是見到我本人,恐怕會嚇著您。
因此,我大漢無法滿足單於的要求,還請單於諒解。
隨信一同送往匈奴的,除了這封言辭卑微的信件外,還有豐厚的禮物,包括車子、馬匹等。
這些禮物表達了大漢對冒頓單於的敬意和友好之情。
看完信後,冒頓立刻派遣使者送來了兩句話,表示:“在此之前,我不知道中原地區的禮儀規範和文化傳統,但如今我已經明白了這些,請太後原諒我過去的魯莽行為。”
呂雉運用了巧妙的言辭,以謙遜和委婉的方式向冒頓表達了歉意,並強調了雙方之間的友好關係。
她的卑詞讓冒頓感到滿意,同時也向匈奴示弱。冒頓,對漢朝的態度變得更加友善。
盡管發生了這樣的插曲,和親政策仍然得以延續,漢朝和匈奴之間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
如今的大漢,隻剩下一位柔弱的太後呂雉,輔佐著同樣懦弱無能的漢惠帝劉盈。
國家政治局麵顯得有些疲憊不堪,令人擔憂。
與此同時,匈奴在冒頓單於的帶領下,憑借著其強大的鐵騎和犀利的弓箭,日益壯大。
冒頓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在於不擅長製造兵器,於是便主動找上門來,與擅長冶鐵的牧家建立了一係列的合作關係。
大漢的衰落和匈奴的崛起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強弱懸殊的態勢使得匈奴越發傲慢無禮、蠻橫無理。
他們對大漢的態度愈發囂張跋扈,甚至開始頻繁挑釁邊境地區。
惠帝二年(公元前 193年),漢朝再次派遣一名女子作為和親使者,遠嫁匈奴。
這次和親旨在緩和兩國之間緊張的局勢,但實際上並沒有改變匈奴對大漢的態度。
婁敬的和親計劃非常出色,但是計劃畢竟隻是紙上談兵,而現實中的情況卻複雜多變。
盡管漢朝已經派遣了許多美麗的女子前往匈奴和親,但匈奴仍然肆意妄為,行為毫無規律可循。
他們根據自己的心情和利益來決定是否接受和親,如果高興就會接受,不高興則會拒絕,完全無視雙方的盟約。
這次,冒頓不僅拒絕了和親,還送來了一封寫給呂雉的信:“我雖然是一方霸主,但內心孤獨無依,每日都感到寂寞難耐。
我出生在沼澤之中,生活在廣袤的草原之上,多次侵犯你們的邊境,其實隻是想借此機會到中原遊玩一番,排解寂寞,尋找快樂。
你作為大漢的統治者,地位尊崇;我作為匈奴的首領,地位至高無上。但高處不勝寒,我們都缺乏伴侶,深感寂寞。
既然如此,為何不讓我用我所擁有的東西,去換取我所沒有的呢?”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一封情意綿綿的書信,但它並不是普通的情書,而是一封寫給呂雉的情書。
從信中的內容來看,冒頓似乎對和親並不反感,甚至還想迎娶呂雉為妻。
這種行為對於中原人來說或許難以理解,但在匈奴人的文化和傳統中卻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根據匈奴的習俗,如果父親去世,兒子有權利繼承父親的妻妾;同樣地,如果兄長離世,弟弟也有權迎娶嫂嫂。
這種風俗與中原的倫理觀念大相徑庭,但對於匈奴人而言,卻習以為常。
當冒頓弑父之後,他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繼母們納為妻妾。如今劉邦已逝,冒頓便打起了呂雉的主意,完全按照匈奴人的思維方式來行動。
然而,中原地區曆經數代王朝的演變,早已建立起一套以人倫道德為核心的禮儀製度。
在這個體係下,皇族之間的亂倫被視為大忌,任何人都不敢輕易觸碰這條紅線。
因此,盡管冒頓對呂雉抱有好感,但這樣的婚姻請求無疑違背了中原的禮教規範。
呂雉本就是一個手段狠辣的人,看到這樣一封挑釁意味十足的書信後,心中早已拿定了主意:要先將使者斬殺,然後派遣大軍剿滅匈奴。於是她立刻召集丞相陳平、將軍樊噲以及季布等人來商議發兵的事情。
樊噲雖然勇猛,但卻缺乏智謀,他一見到蠻夷之人竟敢如此侮辱自己的姐姐。
便怒不可遏地大聲說道:“請給我十萬精兵,我必定能夠踏平匈奴,凱旋而歸!”朝臣們聽到樊噲的話,也都紛紛表示讚同。
自從漢朝與匈奴和親以來,朝臣們心中一直憋著一口氣,他們非常不願意繼續忍受這種屈辱的局麵。
如今匈奴竟然侮辱皇太後,這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借此發兵,一舉消滅匈奴,擺脫這種屈辱的境地。
隻有誅滅匈奴,穩定邊疆局勢,漢朝的威嚴才能夠得以彰顯,大漢的百姓才能夠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地做人。
如果不能消滅匈奴,邊疆地區將會永無寧日,百姓會不斷遭受殺戮,朝廷也會不斷受到羞辱,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朝臣們議論紛紛,都站在了樊噲一邊,熱烈地討論著如何誅滅匈奴。
呂雉看到群臣一致支持發兵,心中感到十分滿意。就在這時,朝堂之下突然傳來一聲大喊:“樊噲當斬!”
說這話之人,正是中郎將季布。
季布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鴉雀無聲,數十道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他。
一個小小的中郎將,竟然敢如此大聲喧嘩,還當著呂雉的麵要斬殺樊噲。
就連陳平這樣勞苦功高、奉劉邦之命而來的人,都不敢輕易動樊噲一根汗毛。這個中郎將的膽子也太大了!
季布原是項羽的部下,勇猛無比,多次將劉邦圍困。
劉邦滅掉項羽後,季布害怕自己會遭到誅殺,於是藏匿在朱家當奴隸。
後來經過他人推薦,才得以入朝為官。
這位曾經在戰場上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如今卻能夠委身在大戶人家,甘心做一名奴仆,其隱忍能力可見一斑。
此時,朝中大臣們個個義憤填膺,被匈奴人的侮辱衝昏了頭腦,恨不得立刻出兵消滅匈奴。
然而,季布卻能夠保持冷靜和忍耐。
他曾經忍受過為人奴隸的屈辱,對於冒頓單於的來信並沒有產生任何影響。
相反,他仔細分析了當前的形勢,認為與匈奴正麵衝突並不是明智之舉。
季布指出樊噲應該被斬首的原因是他當麵諂媚。
根據當時的法令,欺騙皇帝的人應當處死,更何況是當麵諂媚呢?
這一觀點引發了朝臣們的不滿和反駁,他們認為季布自己才是諂媚之人。
朝臣們的反應表明,他們想要先斬殺季布,然後讓樊噲率領軍隊出征。
麵對朝臣們的質疑,季布據理力爭,講述了過去的曆史教訓。
當初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三十萬大軍,兵力強盛,將領勇猛,謀士計策深遠,但仍然被困在白登山,甚至樊噲也被囚禁。
這個例子說明了與匈奴作戰的困難和風險,強調了謹慎行事的重要性。
此時樊噲竟然口出狂言,聲稱隻需十萬兵馬便可踏平匈奴,這豈不是公然欺騙呂雉?
他還舉例說明,秦朝之所以會滅亡,正是因為修建長城抵禦匈奴而廣征徭役,最終引發了陳勝和吳廣的起義,導致國家覆滅。
如今戰爭的創傷尚未痊愈,樊噲卻當麵諂媚,慫恿呂雉發動戰爭,如果真的出兵,必定會引起天下大亂。
昔日劉邦率領眾多武將,意氣風發地進軍平城,本欲一舉消滅匈奴,重現蒙恬當年的威風,讓邊疆百姓安居樂業。
然而,當他們到達平城時,劉邦及其隨行人員被圍困長達七天七夜,缺乏食物供應,士兵們餓得連拉弓的力氣都沒有,於是天下人送給劉邦一首歌詞:“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
這首歌真實地描繪了當時劉邦所麵臨的困境。
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但卻無人敢輕易提起當年的白登之圍,仿佛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恥辱曆史。
然而,當季布再次提及這段往事時,眾人心中對匈奴的恐懼如潮水般洶湧而起。
他們深知,匈奴的強大和凶殘曾給漢朝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威脅。
隨著季布講述起秦末農民起義的故事,大臣們的擔憂愈發加劇。
他們擔憂大漢會像秦朝一樣,因為好大喜功、盲目自信而走上一條不歸路。
季布的話猶如一把鋒利的劍,直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當季布說完最後一句話時,整個朝堂變得死一般寂靜,空氣仿佛凝固了。
大臣們麵色慘白,彼此對視一眼後,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心中充滿了對白登之圍的恐懼和對未來的憂慮。
漢朝曾經曆過那樣的慘敗,如今如果再次輕率地挑起戰爭,恐怕會重蹈覆轍,甚至麵臨亡國之災。
漢朝之所以選擇和親,就是因為曾經在匈奴麵前吃過敗仗,明白了自身實力的不足。
和親雖然是一種屈辱的方式,但也是維持兩國和平的手段。
隻有這樣,才能讓漢朝有時間發展壯大,待日後實力增強,再由子孫後代來報這一箭之仇。
大臣們被一時的羞辱衝昏頭腦,忘記了長遠的利益。
此刻,經過季布的提醒,他們終於認識到,和親才是當前最明智的選擇。
於是,大臣們紛紛進言,主張繼續推行和親政策,以避免戰爭的爆發。
“太後,當前漢朝還沒有足夠的實力與匈奴對抗,貿然開戰隻會帶來更多的災難。”一名大臣憂心忡忡地說道。
另一名大臣附和道:“是啊,我們需要時間來恢複國力,發展軍事力量。隻有通過和親,才能暫時穩住局勢,爭取時間。”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他們也清楚了匈奴的強大,漢朝目前的兵力和物資都不足以與之抗衡。
和親雖然會犧牲一些個人利益,但從國家大局來看,卻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而且,由於和牧家和親的原因,牧家的糧食可以源源不斷地輸送給漢朝,這將對我們的經濟和民生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能為未來的反擊做好準備。”季布補充道。
強橫的呂雉聽到這裏,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她心中明白,季布的話不無道理,但要她親自去和親,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她怎麽可能離開漢朝,去嫁給一個陌生的匈奴人呢?一想到這個,她就感到無比的恐懼和無奈。
呂雉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紮,一方麵是國家的安危,另一方麵是個人的尊嚴和幸福。
她不知道該如何抉擇,隻能默默地坐在那裏,一言不發。
季布見自己的話有效,接著又說:“那匈奴既是夷蠻之族,夷蠻之人稱讚我們不足喜,我們受他們一點侮辱也不必生氣。
況且呂後以天下為重,怎麽會因為一個女子而放棄整個國家呢?
如今呂後剛剛執政,需要穩定國內局勢,不宜與匈奴發生衝突。
如果因此引發戰爭,不僅會給百姓帶來災難,也會影響到呂後的統治地位。
所以,我建議呂後忍辱負重,不要輕易動怒,以免被匈奴利用。”
初掌大權,呂雉還沒來得及享受權力帶來的快感和榮耀,如果遠嫁匈奴,那麽她這麽多年來跟隨劉邦所吃的苦、受的累就全都白費了。
隻要能夠繼續掌權,隻要不遠嫁匈奴,呂雉願意付出任何代價,答應任何條件。
呂雉就像劉邦一樣,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季布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匈奴向來蠻橫無禮,屢屢侵犯我朝邊境,不僅搶奪財物,更想聽一聽我朝子民的奉承之語。
他們這般侮辱和挑釁,實則是一場心理戰,妄圖讓我們喪失信心、磨滅血性。
若呂後能保持冷靜理智,不被匈奴的挑釁所激怒,那麽匈奴的陰謀便難以得逞。
反之,若是呂後一時衝動,決定與匈奴開戰,那後果恐怕會令人堪憂啊!”
他的眼神堅定而嚴肅,仿佛已經看到了戰爭帶來的種種惡果。
呂雉迎合其意,回了一封詞甚卑、意甚敬的信給冒頓。信上的文字如下:
冒頓單於,您的來信讓我們深感榮幸和感激。您對我大漢的關心和掛念,令我們十分感動。
您看得起我,希望我能侍奉於您,這讓我倍感榮幸。
但是,我已年老色衰,麵容憔悴,頭發稀疏,牙齒掉落大半,連走路都困難。您聽到的關於我的好話,一定是被過分誇大了。
以我如今的模樣,實在無法侍奉單於。聞名不如見麵,若是見到我本人,恐怕會嚇著您。
因此,我大漢無法滿足單於的要求,還請單於諒解。
隨信一同送往匈奴的,除了這封言辭卑微的信件外,還有豐厚的禮物,包括車子、馬匹等。
這些禮物表達了大漢對冒頓單於的敬意和友好之情。
看完信後,冒頓立刻派遣使者送來了兩句話,表示:“在此之前,我不知道中原地區的禮儀規範和文化傳統,但如今我已經明白了這些,請太後原諒我過去的魯莽行為。”
呂雉運用了巧妙的言辭,以謙遜和委婉的方式向冒頓表達了歉意,並強調了雙方之間的友好關係。
她的卑詞讓冒頓感到滿意,同時也向匈奴示弱。冒頓,對漢朝的態度變得更加友善。
盡管發生了這樣的插曲,和親政策仍然得以延續,漢朝和匈奴之間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