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張大網
落難皇子,開局被訛娶嬌妻 作者:招財貓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叫兵敗如山倒。
當少數人失去戰鬥意誌開始投降。
那士兵們心中對死亡的恐懼就會放大,也會跟著投降。
現在的北齊軍就是如此,黃天德的屍體倒下,無數的北齊士兵紛紛投降。
這些士兵已經放下武器,他們不高舉雙手跪在地上,等待蕭家軍接受投降。
“不準投降,拿起武器衝殺出去!”
拓步台眼看身後的大軍死傷過半,剩下的也紛紛投降。
他不甘心,他還想要作戰。
可此時的局麵不是他能控製。
自己的親衛隊督戰隊都不敢對要投降的士兵動手。
大勢所趨,督戰隊敢動手,那下場就是被北齊士兵亂刀砍死。
死的是他們,他們不傻。
“誰敢投降,殺無赦,給我把這些投降的都殺了!”
拓步台此時已經進入癲狂狀態,無能狂怒。
他的嘶吼沒有讓督戰隊有所行動。
反而這些督戰隊丟棄他也開始投降。
“你們,你們...”
眼看所有人都選擇偷襲,拓步台氣血攻心,提著刀還想斬殺身邊投降的士兵。
可他的刀剛抬起來,自己眼一黑,整個人直挺挺的倒下。
他中了一箭,箭上有毒。
此時毒發身亡。
當拓步台死去,北齊的大旗倒了。
山穀裏的北齊將士全都選擇的投降。
現在他們是絕境,投降還能活,反抗就是死。
他們隻是做了最正確的選擇罷了。
隨著北齊將士投降,蕭家軍也停止了攻擊。
一隊全甲武士進入戰場。
他們在山穀前讓開一道口子,把卸甲的北齊將士放出了山穀。
他們的手腳都被係上了繩子,成了蕭家軍的俘虜。
李安留下兩千人打掃戰場,一千人守住兩萬多的北齊俘虜。
剩下的蕭家軍以及全武甲士被李安直接調往葫蘆口。
李安要進行第二次戰鬥。
此時的葫蘆口位置,溝壑縱橫的葫蘆口外,北齊的大軍正在猛攻前方兩座據點。
之所以這裏叫做葫蘆口,那是因為在這道山脈南邊,有一處平原,形狀似葫蘆。
而葫蘆口的位置正好對著這道山脈的豁口。
這道豁口也就是翻越這山脈的最佳位置,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此地山丘溝壑,沒辦法修建關隘。
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個據點,層層阻擊。
原本北齊想讓拓步台帶一支奇兵繞路避開葫蘆口,然後夾擊。
現在這支奇兵已經被李安識破並消滅。
然而北齊的主力還渾然不知,等待著大周軍的騷亂。
若是被前後夾擊,大周軍肯定慌亂,兵力會收縮。
那時候就是北齊大軍全力進攻的時機。
李安帶著蕭家軍和全武甲士通過半天時間抵達葫蘆口的位置。
“黃老將軍,現在什麽情況?”
當李安率先抵達,立刻詢問前方的戰況。
“敵人進攻很猛,但沒有大規模衝進來。”
“對了,十三爺到了,那是不是說那支北齊軍已經被滅了?”
黃老將軍回答李安話時才想起來。
李安帶著蕭家軍出現,那肯定是大獲成功,身後已經沒了威脅。
剛才督戰時,黃老將軍還一直很擔心,生怕蕭家軍抵擋不住,到時候自己還真兩麵受敵。
看來自己多慮了。
“那邊已經解決了,現在我們解決這邊的家夥。”
“通知將士們,按照計劃進行吧。”
李安點點頭,又看看即將落山的太陽說道。
“好,我這就下令!”
黃老將軍火速對身邊的傳令兵下令。
按照李安和黃輔的計劃,若是打敗繞後的北齊軍。
他們可以將計就計,假裝大周軍遭受兩麵夾擊。
讓前線士兵收縮兵力,退守到第三道防禦據點。
並且在後方燃燒煙火,濃煙滾滾給前方的北齊將士一個戰鬥激烈的錯覺。
在這種情況下,葫蘆口外的北齊將士肯定會猛烈進攻。
這葫蘆口第三道防禦的位置很寬闊,兩邊的山峰位置很陡峭。
但從山背麵有一條小路,可以繞到第一道防線的位置。
李安與黃輔的想法就是把他們引進山穀,然後從後麵包抄。
從兩翼和身後進行對北齊的將士進行屠殺。
這山穀和其他山穀不一樣,沒有徹底堵死,還有不少的出口。
這些出口四通八達,李安沒有在第三道防線就堵死。
而是讓全甲武士在每個可以威脅大周軍的出口防禦。
隻要他們不能對大周軍有大威脅,李安讓他們在山穀內自由活動。
這裏就像一張大網,死死的把北齊大軍給圍住。
李安早就把蕭家軍與全武甲士分配下去,已經前往各個關口。
還有一部分全武甲士等著從側麵繞後。
沒多久,身後燃起硝煙,將士們假裝廝殺呐喊。
前方的大周士兵也開始向後收縮,放棄前方兩道據點。
麵對這種情況,北齊大軍開始躁動。
“上將軍,拓步將軍他們成功了,已經打起來了。”
察覺到大周軍的異常,副將衝上山坡,對著北齊上將軍王勉匯報。
“我看見了,通知全軍,全力進攻,一鼓作氣天黑前拿下葫蘆口所有據點!”
王勉大手一揮,邁步走下山坡。
接到消息的北齊大軍火速出動,全力向第三道防線壓去。
這些北齊士兵以為自己這場戰鬥他們勝券在握。
士氣高漲,高歌猛進。
對於那些邊打邊逃的大周士兵沒多注意。
其實大周士兵的演技十分拙劣,撤退的時候絲毫沒有慌亂。
反而亂中有序,可興奮的北齊將士哪裏察覺的出來。
可當他們衝到第三道防線之時,他們遭受了強大的阻擊。
這裏的據點全都是大石頭壘起來,防禦堅固。
想要衝破防禦根本不可能。
再加上是從下往上進攻,不占地理優勢,所有北齊將士擁擠在第三道防線前。
“這邊,這邊!”
一隊北齊將士發現左側的一條通道,帶領幾千人殺入,想要從其他方向向上進攻。
“這邊,跟我走!”
一隊人馬又從右側殺入。
此時興奮過頭的北齊大軍沒有考慮到孤軍深入的後果。
隻想殺穿葫蘆口的防線與拓步台的大軍會合。
想要把大周軍徹底擊潰。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但他們的下場也會很悲慘。
當少數人失去戰鬥意誌開始投降。
那士兵們心中對死亡的恐懼就會放大,也會跟著投降。
現在的北齊軍就是如此,黃天德的屍體倒下,無數的北齊士兵紛紛投降。
這些士兵已經放下武器,他們不高舉雙手跪在地上,等待蕭家軍接受投降。
“不準投降,拿起武器衝殺出去!”
拓步台眼看身後的大軍死傷過半,剩下的也紛紛投降。
他不甘心,他還想要作戰。
可此時的局麵不是他能控製。
自己的親衛隊督戰隊都不敢對要投降的士兵動手。
大勢所趨,督戰隊敢動手,那下場就是被北齊士兵亂刀砍死。
死的是他們,他們不傻。
“誰敢投降,殺無赦,給我把這些投降的都殺了!”
拓步台此時已經進入癲狂狀態,無能狂怒。
他的嘶吼沒有讓督戰隊有所行動。
反而這些督戰隊丟棄他也開始投降。
“你們,你們...”
眼看所有人都選擇偷襲,拓步台氣血攻心,提著刀還想斬殺身邊投降的士兵。
可他的刀剛抬起來,自己眼一黑,整個人直挺挺的倒下。
他中了一箭,箭上有毒。
此時毒發身亡。
當拓步台死去,北齊的大旗倒了。
山穀裏的北齊將士全都選擇的投降。
現在他們是絕境,投降還能活,反抗就是死。
他們隻是做了最正確的選擇罷了。
隨著北齊將士投降,蕭家軍也停止了攻擊。
一隊全甲武士進入戰場。
他們在山穀前讓開一道口子,把卸甲的北齊將士放出了山穀。
他們的手腳都被係上了繩子,成了蕭家軍的俘虜。
李安留下兩千人打掃戰場,一千人守住兩萬多的北齊俘虜。
剩下的蕭家軍以及全武甲士被李安直接調往葫蘆口。
李安要進行第二次戰鬥。
此時的葫蘆口位置,溝壑縱橫的葫蘆口外,北齊的大軍正在猛攻前方兩座據點。
之所以這裏叫做葫蘆口,那是因為在這道山脈南邊,有一處平原,形狀似葫蘆。
而葫蘆口的位置正好對著這道山脈的豁口。
這道豁口也就是翻越這山脈的最佳位置,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此地山丘溝壑,沒辦法修建關隘。
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個據點,層層阻擊。
原本北齊想讓拓步台帶一支奇兵繞路避開葫蘆口,然後夾擊。
現在這支奇兵已經被李安識破並消滅。
然而北齊的主力還渾然不知,等待著大周軍的騷亂。
若是被前後夾擊,大周軍肯定慌亂,兵力會收縮。
那時候就是北齊大軍全力進攻的時機。
李安帶著蕭家軍和全武甲士通過半天時間抵達葫蘆口的位置。
“黃老將軍,現在什麽情況?”
當李安率先抵達,立刻詢問前方的戰況。
“敵人進攻很猛,但沒有大規模衝進來。”
“對了,十三爺到了,那是不是說那支北齊軍已經被滅了?”
黃老將軍回答李安話時才想起來。
李安帶著蕭家軍出現,那肯定是大獲成功,身後已經沒了威脅。
剛才督戰時,黃老將軍還一直很擔心,生怕蕭家軍抵擋不住,到時候自己還真兩麵受敵。
看來自己多慮了。
“那邊已經解決了,現在我們解決這邊的家夥。”
“通知將士們,按照計劃進行吧。”
李安點點頭,又看看即將落山的太陽說道。
“好,我這就下令!”
黃老將軍火速對身邊的傳令兵下令。
按照李安和黃輔的計劃,若是打敗繞後的北齊軍。
他們可以將計就計,假裝大周軍遭受兩麵夾擊。
讓前線士兵收縮兵力,退守到第三道防禦據點。
並且在後方燃燒煙火,濃煙滾滾給前方的北齊將士一個戰鬥激烈的錯覺。
在這種情況下,葫蘆口外的北齊將士肯定會猛烈進攻。
這葫蘆口第三道防禦的位置很寬闊,兩邊的山峰位置很陡峭。
但從山背麵有一條小路,可以繞到第一道防線的位置。
李安與黃輔的想法就是把他們引進山穀,然後從後麵包抄。
從兩翼和身後進行對北齊的將士進行屠殺。
這山穀和其他山穀不一樣,沒有徹底堵死,還有不少的出口。
這些出口四通八達,李安沒有在第三道防線就堵死。
而是讓全甲武士在每個可以威脅大周軍的出口防禦。
隻要他們不能對大周軍有大威脅,李安讓他們在山穀內自由活動。
這裏就像一張大網,死死的把北齊大軍給圍住。
李安早就把蕭家軍與全武甲士分配下去,已經前往各個關口。
還有一部分全武甲士等著從側麵繞後。
沒多久,身後燃起硝煙,將士們假裝廝殺呐喊。
前方的大周士兵也開始向後收縮,放棄前方兩道據點。
麵對這種情況,北齊大軍開始躁動。
“上將軍,拓步將軍他們成功了,已經打起來了。”
察覺到大周軍的異常,副將衝上山坡,對著北齊上將軍王勉匯報。
“我看見了,通知全軍,全力進攻,一鼓作氣天黑前拿下葫蘆口所有據點!”
王勉大手一揮,邁步走下山坡。
接到消息的北齊大軍火速出動,全力向第三道防線壓去。
這些北齊士兵以為自己這場戰鬥他們勝券在握。
士氣高漲,高歌猛進。
對於那些邊打邊逃的大周士兵沒多注意。
其實大周士兵的演技十分拙劣,撤退的時候絲毫沒有慌亂。
反而亂中有序,可興奮的北齊將士哪裏察覺的出來。
可當他們衝到第三道防線之時,他們遭受了強大的阻擊。
這裏的據點全都是大石頭壘起來,防禦堅固。
想要衝破防禦根本不可能。
再加上是從下往上進攻,不占地理優勢,所有北齊將士擁擠在第三道防線前。
“這邊,這邊!”
一隊北齊將士發現左側的一條通道,帶領幾千人殺入,想要從其他方向向上進攻。
“這邊,跟我走!”
一隊人馬又從右側殺入。
此時興奮過頭的北齊大軍沒有考慮到孤軍深入的後果。
隻想殺穿葫蘆口的防線與拓步台的大軍會合。
想要把大周軍徹底擊潰。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但他們的下場也會很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