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百姓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讚同之情。


    “沒錯啊,父母妻兒都在家鄉,誰願意一直留在那什麽江都?”一個中年男子大聲道。


    作為土生土長的關中人,他祖祖輩輩都在這裏生活,別說江都了,他全家甚至都沒有離開過關中這一片哪怕一點!


    關中之外,是個什麽樣子,他不知道,也不感興趣——除非在家鄉是真的活不下去了,不得不全家遷徙;但隻要還能在家鄉好好過日子,那他是根本沒有興趣往外跑的。


    更不要說,那麽那麽遙遠的江都。


    說句實在話,要是就在旁邊的幾個地方,那還好一些;但江都,實在是太遠了。


    遠到他根本無法想象自己該怎麽過去,也無法想象江都到底是個什麽樣子,那裏的人怎麽生活,自己過去後又該怎麽活下去,那邊的風俗習慣又是什麽樣的……


    人離鄉賤,還是距離那麽遠,連想要回到家鄉,或者聯絡鄉親都難以做到。


    水土不服,江南那麽遠,一看就和關中大為不同,他要是過去了,能適應的了嗎?要是死在那裏,怕不是連回家報信的人都沒有。


    誰願意一直在遠離家鄉的地方?


    誰願意在家鄉不是不能過活的情況下,長長久久地遠離故土?


    反正他不願意。


    就算沒有成婚生子,那也有父母長輩在家鄉啊!就算真的不幸父母雙亡……那大多數人總也還是有幾個親戚朋友在家鄉的。


    跑到人生地不熟的江都……


    旁邊人大為讚同,一個老人憑借著多年的人生經驗,補充了一點:“別的不說,你到了那地方,你連話都不會說,別人說什麽你也聽不懂,能幹什麽?活都不好活!”


    十裏不同音,更遑論那江都和關中之地遠隔不知道多少裏,那裏的人恐怕說的話和他們說的話沒有半分相像,跑到那裏,沒有親戚朋友,人生地不熟,還連話都聽不懂也不會說……


    怎麽活下去?怎麽能安心過日子?


    雖然有些事情好像不太好,但是老漢清楚,當地人是真的會排擠排斥外地人的——特別是連當地話都不會說、也聽不懂的外地人。


    畢竟,他們這裏也是這樣。


    這種情況,也是大部分百姓沒事兒不會輕易離開家鄉往外走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被迫到了他鄉的人,又怎麽不會想著回到家鄉?


    皇帝不允許,皇帝想要留在那江都……那和他們有什麽關係?


    莫說他們這些普通百姓,君不見就連那些大官也整日想著家鄉嗎?


    要錯,那隻能是那皇帝的問題!


    -


    李世民能夠理解不少人的思鄉之情。


    此乃人倫天性,不可斷絕,也不可阻礙。相反,若是對自己的家鄉沒有一絲一毫眷戀之情,那才需要仔細調查一二。


    而作為君主,麵對百姓和臣下的這種感情,要做的絕不是想方設法強行遏製,而應該是著手引導,讓他們的這些感情能夠走到對朝廷、對大唐有利的方向。


    就算不能做到全是利好,那也絕不能將他們直接推到反對立場上去——明明是自己的臣民,卻因為這等人倫天性之情而站到了對立麵,那簡直是不能更虧!


    而且最後,說來說去,不論結果如何,都還要背上一個專橫無情、倒行逆施的帽子,何苦?


    【麵麵相覷了一會兒,還是司馬德戡提出了一個計劃,其實也不是計劃,應該說是一個方向:“不如我們一起跑了吧!如果那些驍果軍真的跑了,我們就混在裏麵,和他們一起走算了。”】


    【反正提前上報是死,不上報事發也是死,還不如自己也加入進去,脫離皇帝的管控,也不用和驍果軍們對上。再者,關中地區他們也想要回去,大家完全是同路嘛。】


    【於是,司馬德戡三人定下方向後,便開始四處聯絡人手,以保證到時候自己幾人確實能夠成功跑路。】


    【最終,他們成功聯絡到了虎牙郎將趙行樞、鷹揚郎將孟秉、符璽郎牛方裕,內史舍人元敏、醫正張愷、勳侍楊士覽,直長許弘仁和薛世良,以及城門郎唐奉義等人,囊括了軍中將領、朝中官員天子近臣、城門郎和醫正等各方麵人員。】


    【這群人都積極踴躍地參與到了謀劃逃跑的事情中,日夜聯係,甚至,他們都已經發展到了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廣眾之中,公開商議此事的地步,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顧忌。】


    【鬧得動靜這麽大,旁人不是瞎子聾子,自然會知道。】


    【沒多久,一個宮女就把這件事情上報給了蕭皇後,蕭皇後便讓她前去匯報給楊廣。宮女便去給楊廣匯報此事,楊廣聽後非常生氣,於是——】


    【於是他處死了那個宮女。】


    【哈!】


    【沒錯,楊廣殺了這個宮女,而不是前去懲處司馬德戡、元禮、裴虔通等人。而他殺死這個宮女的理由,則是楊廣認為,這種事情不應該是一個宮女過問的。】


    【蕭皇後得知此事,又有人前來匯報司馬德戡等人的行為,便道:“如今天下走到這般地步,已是無法挽救了,何必再提?更不必和皇上提及此事,免得讓皇上白白擔心。”】


    【楊廣和蕭皇後都定了調,因而,自此之後,便無人再說起外麵的事情。】


    【而就在這個階段,外麵那群討論逃跑的人,又踏上了一個新高度。】


    作為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曆的人,劉邦敏銳地察覺到不對勁:“宇文化及現在還沒有出現?”


    最後不是宇文化及帶著一群人,或者說驍果軍殺了楊廣嗎?


    怎麽,現在這麽重要的謀劃階段,他竟然還沒有加入進來……這是什麽情況?


    現在,參與這件事的人已經夠多、也夠全麵了,從一群軍中將領,如司馬德戡、趙行樞,到朝中官員,如元禮、楊士覽,到一定程度上能夠接觸到宮中的醫正,再到城門郎這種牽涉到城門的……


    這群力量,如果布置得當,就已經足夠掀起一場完整的政變了。


    雖然這些人目前還沒有想著大搞政變,而隻是想要離開江都、跑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結果這個時候,楊廣之死的核心人物宇文化及還沒有登場?


    以及,這種時候了,楊廣竟然是主動選擇進一步逃避……這確實很符合他打小就過得太順了的情況。


    這種時候,說句難聽話,死也要死個清楚明白,做個明白鬼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