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兵威稍盛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江都留守很快便派遣了校尉宋顥領兵前去討伐杜伏威。】
【麵對來勢洶洶的朝廷軍隊,杜伏威也沒有亂了腳步,他還在這個過程中兵分兩路,一明一暗,明麵上的一路兵馬假裝向北奔逃,跑到了蘆葦叢中;暗中的另一支兵馬則早早埋伏在了上風位置,趁機縱火。】
【如此一來,宋顥所部頓時大亂,步兵和騎兵全都陷入了沼澤之中,最終被大火燒死。】
【這一戰後,隋朝方麵短時間內再沒有派出什麽有力兵馬進攻杜伏威。】
嬴政對這一段有些嫌棄:“若是不能正確判斷核心地區,而是受到了偏好影響,那對於皇帝而言並非好事。”
楊廣心目中,江南之地非常重要,這倒無妨,畢竟楊廣最初組建的關鍵班底就是在江南地區,他本人也在江南地區深耕十年,江南確實是他的重要之地;
而江南地區能夠繳納的賦稅,也注定了江南地區本身的重要性非常高——嬴政最近也在思考江南地區的問題,這個地方確實是有發展潛力,但是目前又確實不太行。
但是,如果是單純的被情感偏好所影響,覺得江南非常重要、非常關鍵、非常可靠、非常美好……那就要不得了。
隋朝建立的核心是在關中地區,長期統治和影響的也是北方地區;雖然對於楊廣而言,關中地區的家族和士人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壓製一下,但這也不妨礙關中地區最初的重要性。
楊廣本人確實是深耕江南,並且得到了大量江南士人和家族的支持,但是這能夠代表江南地區就無比可靠無比美好嗎?
到了大業九年,天下烽煙四起,各路反賊或者說起義軍到處都是,這樣的情況下,楊廣如果不能清楚明白地判斷出來自己最可靠的地方在哪裏,自己最有力量的地方在哪裏,那他迎來自己最終結局的時間就不遠了。
——不是說江南地區真的不可靠,而是楊廣絕對不能單純憑借情感偏好來做決定。
當然,除了對地點的判斷不能如此,對倚重之人的判斷同樣不能如此。
不過,嬴政從前麵種種講述中還是得出了一個結論:不管楊廣是出於理性的分析判斷,還是出於情感的偏好向往,在當真發現天下皆變、自己安全出現問題的時候,大約是要去往江都的。
【而杜伏威也抓住了這麽一個空檔期,再度吞並了另一個勢力:趙破陣所部。】
【與之前友好合兵苗海潮所部不同,合並趙破陣的過程並不友好和諧。】
【趙破陣,海陵人,今江蘇泰州人。作為江南地區的一支勢力首領,趙破陣也聽聞了杜伏威此人,自然也知道一些杜伏威的過往經曆。】
【但,趙破陣並沒有因為杜伏威兼並苗海潮所部、擊敗宋顥所部而對他重視警惕,而是僅僅因為杜伏威麾下的兵力比自己少,就非常輕視杜伏威。】
【因此,趙破陣直接派使者召喚了杜伏威,表示要和他合兵一處。杜伏威麵對趙破陣的使者,並沒有表現出什麽不滿與敵意,而是答應了前去趙破陣所部的駐紮地。】
【此次出行,杜伏威帶了十名將士,又帶了牛肉和酒;離開之前,杜伏威把大軍交給了輔公拓,讓輔公拓整頓軍隊、直接屯駐到了趙破陣營地旁邊,時刻警惕事情變化。】
【而趙破陣見到杜伏威帶著牛肉和酒前來,頓時高興不已,完全沒有察覺到杜伏威所部在外可能造成的隱患。他直接引著杜伏威進入營帳,並且召集了所有的將帥,隨後舉行了大規模的宴會,大肆飲酒。】
【這麽好的機會,杜伏威同樣沒有放過,他直接在席上斬殺了趙破陣,隨後兼並了趙破陣的部眾。】
【至此,杜伏威的勢力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並在這樣一個基礎之上,日益壯大。】
霍去病大歎:“若是匈奴人也能在我攻去的時候,把所有頭領聚集在一處舉辦宴會就好了。”
要是這樣的話,他有絕對的信心,能夠把匈奴的頭領貴族們一網打盡,絕不留下一個漏網之魚!
就是可惜……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太小了啊。
那些匈奴人,一向都很狡猾,至少不會在發現大漢進攻他們的時候,還讓頭領們老老實實聚在一處開宴會,還大肆飲酒。
霍去病長長歎息。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如果,如果他能夠行軍的過程足夠隱蔽,進攻的速度足夠快,讓那些匈奴王廷的人察覺不到自己的到來,等到察覺到的時候已經萬事都來不及的話……
雖然不能指望那些匈奴貴族正巧處在開宴會玩樂的情形,但至少也能趕上一個大部分人全無準備、措手不及的情況,把大部分人抓個幹淨。
當然,如果匈奴人真的能夠更放鬆、更愚蠢一些就好了。
就像這個趙破陣——他想要和杜伏威合兵,這本身不是一個太錯誤的想法,杜伏威自己前麵還跟苗海潮說隻有通過合兵才能對抗隋朝來著。
但是,僅僅因為看到杜伏威麾下的兵力不如自己,就覺得可以瞧不起杜伏威,覺得杜伏威沒有什麽威脅……這個趙破陣,到底是怎麽成為一方首領的?
霍去病想不明白。
杜伏威雖然眼下兵力不如趙破陣,但是他之前幹的事情,有哪一個能證明他是一個毫無威脅的家夥?
從外地進入淮南,卻逼得苗海潮並入自己;麵對隋朝軍隊的進攻,卻能夠讓隋朝軍隊基本上全軍覆沒。
這都證明了,杜伏威絕對不是什麽特別好相與的人。
而趙破陣不僅不覺得杜伏威有威脅,他還放任輔公拓帶著大軍駐紮在了自己的軍營旁邊……這是真的覺得杜伏威毫無威脅了?覺得杜伏威這一來,正好那些軍隊並入自己的麾下?
霍去病還是想不明白。
更不要說,趙破陣親自把杜伏威引到營帳之中,還把全軍的頭領都召集了過來,大家飲酒開宴……杜伏威之前或許還沒有想到就這麽簡單就能把趙破陣殺了。
霍去病依舊想不明白。
不過他向來不在這方麵為難自己,畢竟天底下,不,朝中有許多人的一些行為,特別是領兵打仗的時候的一些行為,自己都不太能理解,他已經頗為習慣了。
【麵對來勢洶洶的朝廷軍隊,杜伏威也沒有亂了腳步,他還在這個過程中兵分兩路,一明一暗,明麵上的一路兵馬假裝向北奔逃,跑到了蘆葦叢中;暗中的另一支兵馬則早早埋伏在了上風位置,趁機縱火。】
【如此一來,宋顥所部頓時大亂,步兵和騎兵全都陷入了沼澤之中,最終被大火燒死。】
【這一戰後,隋朝方麵短時間內再沒有派出什麽有力兵馬進攻杜伏威。】
嬴政對這一段有些嫌棄:“若是不能正確判斷核心地區,而是受到了偏好影響,那對於皇帝而言並非好事。”
楊廣心目中,江南之地非常重要,這倒無妨,畢竟楊廣最初組建的關鍵班底就是在江南地區,他本人也在江南地區深耕十年,江南確實是他的重要之地;
而江南地區能夠繳納的賦稅,也注定了江南地區本身的重要性非常高——嬴政最近也在思考江南地區的問題,這個地方確實是有發展潛力,但是目前又確實不太行。
但是,如果是單純的被情感偏好所影響,覺得江南非常重要、非常關鍵、非常可靠、非常美好……那就要不得了。
隋朝建立的核心是在關中地區,長期統治和影響的也是北方地區;雖然對於楊廣而言,關中地區的家族和士人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壓製一下,但這也不妨礙關中地區最初的重要性。
楊廣本人確實是深耕江南,並且得到了大量江南士人和家族的支持,但是這能夠代表江南地區就無比可靠無比美好嗎?
到了大業九年,天下烽煙四起,各路反賊或者說起義軍到處都是,這樣的情況下,楊廣如果不能清楚明白地判斷出來自己最可靠的地方在哪裏,自己最有力量的地方在哪裏,那他迎來自己最終結局的時間就不遠了。
——不是說江南地區真的不可靠,而是楊廣絕對不能單純憑借情感偏好來做決定。
當然,除了對地點的判斷不能如此,對倚重之人的判斷同樣不能如此。
不過,嬴政從前麵種種講述中還是得出了一個結論:不管楊廣是出於理性的分析判斷,還是出於情感的偏好向往,在當真發現天下皆變、自己安全出現問題的時候,大約是要去往江都的。
【而杜伏威也抓住了這麽一個空檔期,再度吞並了另一個勢力:趙破陣所部。】
【與之前友好合兵苗海潮所部不同,合並趙破陣的過程並不友好和諧。】
【趙破陣,海陵人,今江蘇泰州人。作為江南地區的一支勢力首領,趙破陣也聽聞了杜伏威此人,自然也知道一些杜伏威的過往經曆。】
【但,趙破陣並沒有因為杜伏威兼並苗海潮所部、擊敗宋顥所部而對他重視警惕,而是僅僅因為杜伏威麾下的兵力比自己少,就非常輕視杜伏威。】
【因此,趙破陣直接派使者召喚了杜伏威,表示要和他合兵一處。杜伏威麵對趙破陣的使者,並沒有表現出什麽不滿與敵意,而是答應了前去趙破陣所部的駐紮地。】
【此次出行,杜伏威帶了十名將士,又帶了牛肉和酒;離開之前,杜伏威把大軍交給了輔公拓,讓輔公拓整頓軍隊、直接屯駐到了趙破陣營地旁邊,時刻警惕事情變化。】
【而趙破陣見到杜伏威帶著牛肉和酒前來,頓時高興不已,完全沒有察覺到杜伏威所部在外可能造成的隱患。他直接引著杜伏威進入營帳,並且召集了所有的將帥,隨後舉行了大規模的宴會,大肆飲酒。】
【這麽好的機會,杜伏威同樣沒有放過,他直接在席上斬殺了趙破陣,隨後兼並了趙破陣的部眾。】
【至此,杜伏威的勢力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並在這樣一個基礎之上,日益壯大。】
霍去病大歎:“若是匈奴人也能在我攻去的時候,把所有頭領聚集在一處舉辦宴會就好了。”
要是這樣的話,他有絕對的信心,能夠把匈奴的頭領貴族們一網打盡,絕不留下一個漏網之魚!
就是可惜……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太小了啊。
那些匈奴人,一向都很狡猾,至少不會在發現大漢進攻他們的時候,還讓頭領們老老實實聚在一處開宴會,還大肆飲酒。
霍去病長長歎息。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如果,如果他能夠行軍的過程足夠隱蔽,進攻的速度足夠快,讓那些匈奴王廷的人察覺不到自己的到來,等到察覺到的時候已經萬事都來不及的話……
雖然不能指望那些匈奴貴族正巧處在開宴會玩樂的情形,但至少也能趕上一個大部分人全無準備、措手不及的情況,把大部分人抓個幹淨。
當然,如果匈奴人真的能夠更放鬆、更愚蠢一些就好了。
就像這個趙破陣——他想要和杜伏威合兵,這本身不是一個太錯誤的想法,杜伏威自己前麵還跟苗海潮說隻有通過合兵才能對抗隋朝來著。
但是,僅僅因為看到杜伏威麾下的兵力不如自己,就覺得可以瞧不起杜伏威,覺得杜伏威沒有什麽威脅……這個趙破陣,到底是怎麽成為一方首領的?
霍去病想不明白。
杜伏威雖然眼下兵力不如趙破陣,但是他之前幹的事情,有哪一個能證明他是一個毫無威脅的家夥?
從外地進入淮南,卻逼得苗海潮並入自己;麵對隋朝軍隊的進攻,卻能夠讓隋朝軍隊基本上全軍覆沒。
這都證明了,杜伏威絕對不是什麽特別好相與的人。
而趙破陣不僅不覺得杜伏威有威脅,他還放任輔公拓帶著大軍駐紮在了自己的軍營旁邊……這是真的覺得杜伏威毫無威脅了?覺得杜伏威這一來,正好那些軍隊並入自己的麾下?
霍去病還是想不明白。
更不要說,趙破陣親自把杜伏威引到營帳之中,還把全軍的頭領都召集了過來,大家飲酒開宴……杜伏威之前或許還沒有想到就這麽簡單就能把趙破陣殺了。
霍去病依舊想不明白。
不過他向來不在這方麵為難自己,畢竟天底下,不,朝中有許多人的一些行為,特別是領兵打仗的時候的一些行為,自己都不太能理解,他已經頗為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