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05: all three major families made statements, and qin yun made his own demands
天鮭聖手看著眼前的一眾人等,從他們身上,清晰地看到了堅毅篤定的眼神,隱約感受到了勇敢無畏的信念。
這是一種對過去訣別,對現在的珍惜,以及對未來的渴望。
海船總管可能僅僅隻是他們當中,最普通、最平凡的人。
鑒於此,第五知本對著那總管高聲回應:“作為亭議的公證人,我有權讓你發言陳辭,但卻無權幹涉東萊內部決定。所以,接下來,我準許你們可以毫無顧忌,不必保留地闡述自己的想法。至於結果如何,且看你們能否說服在場的各位蕃司。”
這聲音,壓過了正在交頭接耳,語笑喧嘩的眾人。
現場再度陷入沉靜,所有人閉嘴不語,豎起耳朵,靜靜地等待著他們的陳述。
“前段時日,秦川蕃族複姓改名,顛覆了我們的認知,讓我等深受鼓舞,備感振奮。但,我們不求改變能夠曆史,更不想顛覆傳統,我們隻想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改變生活,改變命運。請各位蕃司大人,讓我們自己邁出這一步。”
說完,未投簽的百餘人齊刷刷合掌作揖,屈膝下跪,貼地叩首。
這一幕,徹底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
跪地的百來人,每個人的背後,都代表著十個家族,而每個家族則是幾十張吃飯的嘴和數百雙尋求改變的手。
意味著,從今往後,東萊三千小族,有三分之一,不再願意效忠於三大蕃族。
三大蕃族的掌舵人,麵麵相覷,麵色凝重。
說實話,昨晚碰麵,雖然預料到會有人提出中立,亦想好了相應的應對之策,但三蕃均沒有料到,居然有這麽多家族想要自立。
這完全超過了預期。
事已至此,逃避永遠不可能解決問題。
三皇子武承渙搖了搖頭,喃喃自語:“東萊,變天了……”
隻有那平和王子平江遠,看上去心懷鬼胎,斜眼旁觀,咧嘴壞笑。
“有勞先生,接下來交給我來處理。”渠銘無奈,回到原位,先對著天鮭聖手恭敬行禮,然後又對著那帶頭之人,心平氣和地問道:“你是否已經考慮清楚?”
“是,大人!我思慮已久,兼權之,熟計之,已做好了取舍,請大人成全。”海船總管抬頭回答,語氣堅定。
“那你們呢?”渠銘仍然不死心,又對著一眾俯首跪地之人,再次確認。
“是的,司主大人,我等心意已決,請您成全。”下麵眾口如一,竟是異口同聲地回答。
“好,既然如此,請各位給我們一刻鍾,三蕃各出三人,三占從二,同意與否,結果從眾。”渠銘根據預案,提出投票表決。
於是,三大蕃族九人開始當眾表決,他們分別為烏燕塢黎光、渠汜、渠銘,仙鶴寨秦允、秦烈和秦勁,信天堡順義、順德和順雲。
話畢,數千人的會場,比剛才更加安靜了。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氣氛也愈發緊張起來。
終於,不知多久,黎光率先表態:“利害有常勢,取舍無定姿;焉能都同心,分則不相疑。罷了,既然他們想要這樣的生活,那就由他們去吧……”
倏時,數百人像是排練過一般,嵩呼“老蕃主聖明!”
等到呼聲停歇,順義緩緩起身,再對地上一眾人等,道:“老蕃主造德精微,宅心忠厚,我順義受之。千族之數,三蕃皆有,我非共主,不能代天宣化,更不能是非顛倒,強人所難。故而,於爾等意願,願能表察。”
順義的話,宛如天籟之音,讓人振奮。
他居然也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多謝順義蕃主成全!”又是陣陣高呼,不絕於耳。
順義的首肯,確實會讓人心安神定。不論如何,現在的東萊島,順義蕃族的實力,獨秀中臯,無出其右。
“既然二位蕃主都沒有反對,那我秦允就更不能囿於一隅,執於一端了。我同意你們自立,但我心中仍然有所些許顧慮和想法,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終於,輪到仙鶴寨表態了。作為新任寨主,秦允的話,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兩位前輩的想法。
至少在大方向上,應該要與另外兩蕃保持一致。
“寨主大人,您請說,我等洗耳恭聽!”海船總管心裏既興奮又忐忑。
秦允沒有猶豫,直入主題,“東萊島民十萬眾,三千族群休戚共之。如果每個人都放乎一己之私自為之,而忘乎東萊之治,生逢其時,實乃我輩之悲啊!”
而跪在地上的一眾人等,均是半分疑惑半分羞愧。疑惑的是,這年輕的仙鶴寨主,既然同意族群自立,怎地又如此刁難;羞愧的是,秦允其人,通達諳練,通元識微,讓他們自愧弗如,甘拜下風。
“寨主大人,我等愚鈍,請您明示。”海船總管仍然想要徹底弄明白秦允的話中之意。
“其一,既為東萊島民,我要求你們務必遵守東萊律令,依規從事,循禮而為,不得犯島禁、亂共製,爾等可有疑義?”
“我等願遵!”眾人不敢不從,齊聲應答。
“那便好!”秦雲麵無表情,接著說:“其二,既為東萊島民,生於此,食於此,皆應貢賦,出之什一,共建此島,爾等意下如何?”
“這……”眾人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遵守島規,他們尚且能夠接受,但要求繳納十一之稅,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秦允見狀,眉頭微皺,語氣略顯不悅:“怎麽?這點要求你們都做不到,那倘若今後東萊遭遇外敵,麵臨生死存亡,危難之時,你們是否會不顧大局,自便私圖?倘若天地不得時,日月無光、草木不生,你們是否也會袖手旁觀、置身事外?”
言外之意,就是十萬島民,皆著於本,各食其力,固然沒錯。
但,生活在這個島上的所有人,不能獨憂己身,而罔顧大局,那樣的話,東萊何以存於天下?
所以,任何人都應該要為東萊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付出自己的努力。
小到每個人,大到每個家族,再到三大蕃族,皆應如此!
秦允的話,如同當頭棒喝,字字戳中眾人心靈深處最脆弱的神經,促人醒悟。
尤其是,坐在一旁沉默不語的平和王子。
“他還是之前的那個沒有複姓改名的畢允嗎?怎地感覺突然像是變了個人?”平江遠滿臉苦澀,不覺心酸悲憤。
看來,還是小瞧了這個人,他的遠見卓識,根本不像之前認識的那般懦弱和膽小。
“我等願賦!”又是一陣齊聲回答。
言已至此,如果再有人膽敢反對,恐怕立刻招致千夫所指,萬民唾棄。
天鮭聖手看著眼前的一眾人等,從他們身上,清晰地看到了堅毅篤定的眼神,隱約感受到了勇敢無畏的信念。
這是一種對過去訣別,對現在的珍惜,以及對未來的渴望。
海船總管可能僅僅隻是他們當中,最普通、最平凡的人。
鑒於此,第五知本對著那總管高聲回應:“作為亭議的公證人,我有權讓你發言陳辭,但卻無權幹涉東萊內部決定。所以,接下來,我準許你們可以毫無顧忌,不必保留地闡述自己的想法。至於結果如何,且看你們能否說服在場的各位蕃司。”
這聲音,壓過了正在交頭接耳,語笑喧嘩的眾人。
現場再度陷入沉靜,所有人閉嘴不語,豎起耳朵,靜靜地等待著他們的陳述。
“前段時日,秦川蕃族複姓改名,顛覆了我們的認知,讓我等深受鼓舞,備感振奮。但,我們不求改變能夠曆史,更不想顛覆傳統,我們隻想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改變生活,改變命運。請各位蕃司大人,讓我們自己邁出這一步。”
說完,未投簽的百餘人齊刷刷合掌作揖,屈膝下跪,貼地叩首。
這一幕,徹底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
跪地的百來人,每個人的背後,都代表著十個家族,而每個家族則是幾十張吃飯的嘴和數百雙尋求改變的手。
意味著,從今往後,東萊三千小族,有三分之一,不再願意效忠於三大蕃族。
三大蕃族的掌舵人,麵麵相覷,麵色凝重。
說實話,昨晚碰麵,雖然預料到會有人提出中立,亦想好了相應的應對之策,但三蕃均沒有料到,居然有這麽多家族想要自立。
這完全超過了預期。
事已至此,逃避永遠不可能解決問題。
三皇子武承渙搖了搖頭,喃喃自語:“東萊,變天了……”
隻有那平和王子平江遠,看上去心懷鬼胎,斜眼旁觀,咧嘴壞笑。
“有勞先生,接下來交給我來處理。”渠銘無奈,回到原位,先對著天鮭聖手恭敬行禮,然後又對著那帶頭之人,心平氣和地問道:“你是否已經考慮清楚?”
“是,大人!我思慮已久,兼權之,熟計之,已做好了取舍,請大人成全。”海船總管抬頭回答,語氣堅定。
“那你們呢?”渠銘仍然不死心,又對著一眾俯首跪地之人,再次確認。
“是的,司主大人,我等心意已決,請您成全。”下麵眾口如一,竟是異口同聲地回答。
“好,既然如此,請各位給我們一刻鍾,三蕃各出三人,三占從二,同意與否,結果從眾。”渠銘根據預案,提出投票表決。
於是,三大蕃族九人開始當眾表決,他們分別為烏燕塢黎光、渠汜、渠銘,仙鶴寨秦允、秦烈和秦勁,信天堡順義、順德和順雲。
話畢,數千人的會場,比剛才更加安靜了。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氣氛也愈發緊張起來。
終於,不知多久,黎光率先表態:“利害有常勢,取舍無定姿;焉能都同心,分則不相疑。罷了,既然他們想要這樣的生活,那就由他們去吧……”
倏時,數百人像是排練過一般,嵩呼“老蕃主聖明!”
等到呼聲停歇,順義緩緩起身,再對地上一眾人等,道:“老蕃主造德精微,宅心忠厚,我順義受之。千族之數,三蕃皆有,我非共主,不能代天宣化,更不能是非顛倒,強人所難。故而,於爾等意願,願能表察。”
順義的話,宛如天籟之音,讓人振奮。
他居然也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多謝順義蕃主成全!”又是陣陣高呼,不絕於耳。
順義的首肯,確實會讓人心安神定。不論如何,現在的東萊島,順義蕃族的實力,獨秀中臯,無出其右。
“既然二位蕃主都沒有反對,那我秦允就更不能囿於一隅,執於一端了。我同意你們自立,但我心中仍然有所些許顧慮和想法,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終於,輪到仙鶴寨表態了。作為新任寨主,秦允的話,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兩位前輩的想法。
至少在大方向上,應該要與另外兩蕃保持一致。
“寨主大人,您請說,我等洗耳恭聽!”海船總管心裏既興奮又忐忑。
秦允沒有猶豫,直入主題,“東萊島民十萬眾,三千族群休戚共之。如果每個人都放乎一己之私自為之,而忘乎東萊之治,生逢其時,實乃我輩之悲啊!”
而跪在地上的一眾人等,均是半分疑惑半分羞愧。疑惑的是,這年輕的仙鶴寨主,既然同意族群自立,怎地又如此刁難;羞愧的是,秦允其人,通達諳練,通元識微,讓他們自愧弗如,甘拜下風。
“寨主大人,我等愚鈍,請您明示。”海船總管仍然想要徹底弄明白秦允的話中之意。
“其一,既為東萊島民,我要求你們務必遵守東萊律令,依規從事,循禮而為,不得犯島禁、亂共製,爾等可有疑義?”
“我等願遵!”眾人不敢不從,齊聲應答。
“那便好!”秦雲麵無表情,接著說:“其二,既為東萊島民,生於此,食於此,皆應貢賦,出之什一,共建此島,爾等意下如何?”
“這……”眾人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遵守島規,他們尚且能夠接受,但要求繳納十一之稅,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秦允見狀,眉頭微皺,語氣略顯不悅:“怎麽?這點要求你們都做不到,那倘若今後東萊遭遇外敵,麵臨生死存亡,危難之時,你們是否會不顧大局,自便私圖?倘若天地不得時,日月無光、草木不生,你們是否也會袖手旁觀、置身事外?”
言外之意,就是十萬島民,皆著於本,各食其力,固然沒錯。
但,生活在這個島上的所有人,不能獨憂己身,而罔顧大局,那樣的話,東萊何以存於天下?
所以,任何人都應該要為東萊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付出自己的努力。
小到每個人,大到每個家族,再到三大蕃族,皆應如此!
秦允的話,如同當頭棒喝,字字戳中眾人心靈深處最脆弱的神經,促人醒悟。
尤其是,坐在一旁沉默不語的平和王子。
“他還是之前的那個沒有複姓改名的畢允嗎?怎地感覺突然像是變了個人?”平江遠滿臉苦澀,不覺心酸悲憤。
看來,還是小瞧了這個人,他的遠見卓識,根本不像之前認識的那般懦弱和膽小。
“我等願賦!”又是一陣齊聲回答。
言已至此,如果再有人膽敢反對,恐怕立刻招致千夫所指,萬民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