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頭,見到城中烽火,潮州刺史——夏允中自然也跟著百姓一同回城。
此刻正在祠堂內院的裏屋中向李不二述職。
隻不過,一旁自然還有裴匡“陪同”。
篝火覆土,餘溫不散。
三人圍在一旁席地而坐,眼下光景自然也不講什麽排場和禮節。
而身為潮州刺史,夏允中這輩子除了科考時在洛都見過幾回大官,往後的日子便一頭紮在了這嶺南地界,從潮州界下的一方縣令兢兢業業十數年方才是成了一州刺史。
與之打交道的,職位最高也不過是那廣州府中的節度使,而且整年下來也有堪堪幾麵罷了。
此刻,夏允中看著就在眼前的秦王李不二,又看著自己這一身的破破爛爛的朝服,心中不由得自覺慚愧,目光閃躲,不知該如何言語。
眼看著對方不起話頭,李不二隻好自己先開口了。
“夏大人不必拘謹,這一城慘狀,你深受其害,我沒理由追究你的責任。如今還活著的百姓既已歸城,往後的日子還得過,有困難盡管與我言語。在下在朝中人微言輕,但為了百姓,該說的話該做的事還得盡力去做才是。”
“夏某先替這一城的百姓謝過殿下,好在有那日萬民教中有不少......”
話說到一半,夏允中才想起一旁還坐著裴匡,便立刻改口,“畢竟萬民教是我們自己招來的。現在他們內部起了內亂,牽連百姓。在下難辭其咎。”
裴匡駁斥道:“誒,夏大人此言差矣!若無我父親默許,你們州府又怎敢擅自行事?事先我也是聽我父親行事,可後來我在那萬民教中覺察出異樣後,頻頻警告與他。是他的熟視無睹釀成了今日的災禍。”
“可裴大人畢竟是為了百姓著想......”
夏允中聽到這話,臉色驟然大變,趕忙辯解。
可話還沒說完,卻被裴匡開口打斷:“為民著想是一回事,縱民作亂是另一回事。夏大人,如今秦王殿下親臨,你可不要有所隱瞞。”
夏允中麵色為難,猶豫之間,目光又轉向一旁的秦王。
四目對視,李不二目光不閃不躲,卻也默不作聲,
為官十數載,從大小縣令做到一州刺史,裴匡的言語,夏允中自然明白什麽意思。
眼下秦王都已親至,想來亂局即將終了。
裴先身為節度使雖罪不至死,但這個位置肯定是坐不住了,大可把此次的罪責一並攬下。裴匡身為其子,奔走各方,借此契機結下善緣,為的便是日後他裴家還能入局,無非是換人執棋罷了。
換做平日,夏允中又何嚐不知這是授人以柄?是他裴家以退為進的手段?
但今日不同,有秦王在。
這裴先當年可就是老秦王麾下的幕僚,言下之意顯然就是要投靠眼前的這位。
他自己雖不願結黨,可哪怕這位閑散王爺日後有意入仕,此刻正是在拉攏自己,那其勢力也比他裴家更為牢靠,往後不失為一條更好的進取之路。
“裴公子的意思,夏某明白了。屆時上報的文書中我會在其中陳明利害,至於潮州所需我也會請秦王殿下過目後再上報。”
裴匡立刻起身作謝:“那就有勞夏大人了。”
眼看著二人又要開始套官話,李不二趕忙打住:“好了,二位談完正事,在下也好休息了。昨夜賊徒襲擾,鬧得我一夜不曾安眠。”
“殿下辛苦!”
二人異口同聲地致歉,隨後退出了祠堂。
李不二看著房門關上後才長出了口氣,沒睡好算什麽,聽著兩人說話那才叫真的累!
而一直藏在隔壁屋內警戒的路軒也進了屋。
“師伯,我看你昨夜睡得挺好的。”
李不二歎道:“你不懂,這兩人把話說完,我才是真睡不著了。”
“裴匡打算借你收攏人心,這我聽懂了,但師伯為何還要接受呢?就算是他們人多,但這種事情你直接拒絕他也拿你沒辦法不是?”
“你看吧,我就說你不懂。”
李不二為何願意出麵作保?
裴先作為長輩,他是了解的。
求援萬民教——在他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就已經不打算要這節度使的官位了。但嶺南四十五州,大大小小的官員關係民生,若是事後盡數替換隻會鬧得更厲害。
那對於一些有能力,卻不願站隊的官員,他自然要盡可能的提供庇護。
方才夏允中的猶豫便是信號。
裴匡打算以潮州之事作為對於其他各州官員的警示,今日之後放出消息便可借由自己的身份來一步步收攏各地的人心。
作為維穩的手段自然無可厚非。
但在得知那位聖子向自己透露裴匡已經投在信王門下後,李不二猜測,裴匡的最後一步便是要說服自己在朝堂之上給自己那位表哥站隊了。
至於是用什麽方式,李不二懶得猜,無非是威逼利誘。
但「先則製人,後則為人所製」的道理,李不二自然明白。
自己這邊有萬民教作為援手,可不會等著這位裴公子一步步造勢。
“路軒師侄,去請荀姐姐和輕雪師侄過來,這位裴公子不是想要拉攏人心嗎?不妨再幫他一把。”
——————
循州,萬民教分舵之中,擺在胡越麵前的兩封書信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而來送信的鄭三也是一臉局促,要知道這消息可從那位唐小姐手中傳來的。
在分舵裏,那位唐小姐雖不似「死」字樓的那位舵主掌握實權,但這可是「歡」字樓樓主親自安排的人,所有的消息都會過她的眼,應該不會有假才是。
但在無心樓裏,鄭三自己還是第一次對接上如此高位之人裏,不知其秉性,心中自然沒底。
況且這兩封信的內容,他自己看過後也相當費解。
第一封倒是沒什麽,隻是指明了接下來裴匡可能得動向——韶州。
可第二封信中的內容卻是秦王命聖子集結嶺南各州人馬,佯攻廣州府。
一旁一同議事的郭理說道:“世子,這安排恐怕不妥!眼下各分舵的情況不明,如此草率行事,更容易惹出事端。而且聖女怕是也不會答應。”
而胡越看完信中的安排時,對於那位秦王殿下的計劃,他心中也有了大致的猜測。
“郭大哥,既然隻是要求佯攻,那便不必盡數調遣,隻需各州舵主各領親信精銳前來集結即可。勞你代我修書傳信了。”
將兩封書信投入一旁的炭爐中付之一炬,胡越微微一笑。
“秦王殿下以身作局,我們若不配合豈不是辜負好意了嗎?”
此刻正在祠堂內院的裏屋中向李不二述職。
隻不過,一旁自然還有裴匡“陪同”。
篝火覆土,餘溫不散。
三人圍在一旁席地而坐,眼下光景自然也不講什麽排場和禮節。
而身為潮州刺史,夏允中這輩子除了科考時在洛都見過幾回大官,往後的日子便一頭紮在了這嶺南地界,從潮州界下的一方縣令兢兢業業十數年方才是成了一州刺史。
與之打交道的,職位最高也不過是那廣州府中的節度使,而且整年下來也有堪堪幾麵罷了。
此刻,夏允中看著就在眼前的秦王李不二,又看著自己這一身的破破爛爛的朝服,心中不由得自覺慚愧,目光閃躲,不知該如何言語。
眼看著對方不起話頭,李不二隻好自己先開口了。
“夏大人不必拘謹,這一城慘狀,你深受其害,我沒理由追究你的責任。如今還活著的百姓既已歸城,往後的日子還得過,有困難盡管與我言語。在下在朝中人微言輕,但為了百姓,該說的話該做的事還得盡力去做才是。”
“夏某先替這一城的百姓謝過殿下,好在有那日萬民教中有不少......”
話說到一半,夏允中才想起一旁還坐著裴匡,便立刻改口,“畢竟萬民教是我們自己招來的。現在他們內部起了內亂,牽連百姓。在下難辭其咎。”
裴匡駁斥道:“誒,夏大人此言差矣!若無我父親默許,你們州府又怎敢擅自行事?事先我也是聽我父親行事,可後來我在那萬民教中覺察出異樣後,頻頻警告與他。是他的熟視無睹釀成了今日的災禍。”
“可裴大人畢竟是為了百姓著想......”
夏允中聽到這話,臉色驟然大變,趕忙辯解。
可話還沒說完,卻被裴匡開口打斷:“為民著想是一回事,縱民作亂是另一回事。夏大人,如今秦王殿下親臨,你可不要有所隱瞞。”
夏允中麵色為難,猶豫之間,目光又轉向一旁的秦王。
四目對視,李不二目光不閃不躲,卻也默不作聲,
為官十數載,從大小縣令做到一州刺史,裴匡的言語,夏允中自然明白什麽意思。
眼下秦王都已親至,想來亂局即將終了。
裴先身為節度使雖罪不至死,但這個位置肯定是坐不住了,大可把此次的罪責一並攬下。裴匡身為其子,奔走各方,借此契機結下善緣,為的便是日後他裴家還能入局,無非是換人執棋罷了。
換做平日,夏允中又何嚐不知這是授人以柄?是他裴家以退為進的手段?
但今日不同,有秦王在。
這裴先當年可就是老秦王麾下的幕僚,言下之意顯然就是要投靠眼前的這位。
他自己雖不願結黨,可哪怕這位閑散王爺日後有意入仕,此刻正是在拉攏自己,那其勢力也比他裴家更為牢靠,往後不失為一條更好的進取之路。
“裴公子的意思,夏某明白了。屆時上報的文書中我會在其中陳明利害,至於潮州所需我也會請秦王殿下過目後再上報。”
裴匡立刻起身作謝:“那就有勞夏大人了。”
眼看著二人又要開始套官話,李不二趕忙打住:“好了,二位談完正事,在下也好休息了。昨夜賊徒襲擾,鬧得我一夜不曾安眠。”
“殿下辛苦!”
二人異口同聲地致歉,隨後退出了祠堂。
李不二看著房門關上後才長出了口氣,沒睡好算什麽,聽著兩人說話那才叫真的累!
而一直藏在隔壁屋內警戒的路軒也進了屋。
“師伯,我看你昨夜睡得挺好的。”
李不二歎道:“你不懂,這兩人把話說完,我才是真睡不著了。”
“裴匡打算借你收攏人心,這我聽懂了,但師伯為何還要接受呢?就算是他們人多,但這種事情你直接拒絕他也拿你沒辦法不是?”
“你看吧,我就說你不懂。”
李不二為何願意出麵作保?
裴先作為長輩,他是了解的。
求援萬民教——在他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就已經不打算要這節度使的官位了。但嶺南四十五州,大大小小的官員關係民生,若是事後盡數替換隻會鬧得更厲害。
那對於一些有能力,卻不願站隊的官員,他自然要盡可能的提供庇護。
方才夏允中的猶豫便是信號。
裴匡打算以潮州之事作為對於其他各州官員的警示,今日之後放出消息便可借由自己的身份來一步步收攏各地的人心。
作為維穩的手段自然無可厚非。
但在得知那位聖子向自己透露裴匡已經投在信王門下後,李不二猜測,裴匡的最後一步便是要說服自己在朝堂之上給自己那位表哥站隊了。
至於是用什麽方式,李不二懶得猜,無非是威逼利誘。
但「先則製人,後則為人所製」的道理,李不二自然明白。
自己這邊有萬民教作為援手,可不會等著這位裴公子一步步造勢。
“路軒師侄,去請荀姐姐和輕雪師侄過來,這位裴公子不是想要拉攏人心嗎?不妨再幫他一把。”
——————
循州,萬民教分舵之中,擺在胡越麵前的兩封書信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而來送信的鄭三也是一臉局促,要知道這消息可從那位唐小姐手中傳來的。
在分舵裏,那位唐小姐雖不似「死」字樓的那位舵主掌握實權,但這可是「歡」字樓樓主親自安排的人,所有的消息都會過她的眼,應該不會有假才是。
但在無心樓裏,鄭三自己還是第一次對接上如此高位之人裏,不知其秉性,心中自然沒底。
況且這兩封信的內容,他自己看過後也相當費解。
第一封倒是沒什麽,隻是指明了接下來裴匡可能得動向——韶州。
可第二封信中的內容卻是秦王命聖子集結嶺南各州人馬,佯攻廣州府。
一旁一同議事的郭理說道:“世子,這安排恐怕不妥!眼下各分舵的情況不明,如此草率行事,更容易惹出事端。而且聖女怕是也不會答應。”
而胡越看完信中的安排時,對於那位秦王殿下的計劃,他心中也有了大致的猜測。
“郭大哥,既然隻是要求佯攻,那便不必盡數調遣,隻需各州舵主各領親信精銳前來集結即可。勞你代我修書傳信了。”
將兩封書信投入一旁的炭爐中付之一炬,胡越微微一笑。
“秦王殿下以身作局,我們若不配合豈不是辜負好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