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秉業?”
光聽到名字,沈憐心還有些發懵,思忖了一會才反應過來,驚愕道:“他是洛川侯的兒子?”
雖說洛川侯本人已經過世十幾年,但在史書中和民間的評價對其向來是不乏溢美之詞。
從武朝末年國祚崩壞,李家起事以來,次子秦王統兵,每次大捷的戰報上必然會出現兩個名字,一個是胡秉業,另一個就是歐滄海。
一人年輕,行事卻穩持厚重,一人年長,作風卻銳意進取,兩種截然不同的領兵風格卻都在戰場上屢戰屢勝,鮮有敗績,就如當時軍中的兩根擎天柱。
論起滄海祖師最大的功績多數是在開國後力排眾議南下平叛,夯實了如今大同國土版圖的基業。
而較之年輕的胡秉業卻成名更早,當年在武朝末年的亂世中起事的群雄,他便是其中之一。
白手起家,聚攏整個河北之地的人心,後來率河北之眾與當時在晉西起兵的李氏達成盟約,與李氏統軍的秦王共克洛都,終結了武朝在中原的統治。
戰後,胡秉業迎娶李氏幺女,一時風頭無兩的秦王親自請命賜封「洛川」,封侯的領地都得安排在都城邊上。
往後便領兵抵禦漠北突厥,一直守著大同西北的門戶,期間亦是戰功無數。
直到在大同三年河東平叛,戰後洛川候為保數萬因錯信軍令的「吾林衛」將士甘願赴死,落得個自刎替罪的下場。
沈憐心通讀史書,單論那本《大同年紀》裏的人物,真正打心眼裏佩服的除了淩雲閣的開山祖師歐滄海就是這位洛川候與當年的秦王。
沈離對這身份卻毫不在意,言語間甚至還有些嫌棄:“照楊恒晨說的,胡越小子也不算是什麽正兒八經的世子,畢竟也沒幾個人知道這事兒。”
歐平笙也知道自己師兄那傲上憫下的脾氣,但也不得不把話挑明:“有「良家帥」的背書,再加之楊恒晨與洛川候當年的關係,想坐實胡越的世子身份很簡單。而且胡越入閣不久,心性未定。若是世子身份有利於他替鍾之嶽平反,怕是很難拒絕。”
“要不咱倆打個賭?你不一直想讓我重新回「離門」教徒弟嗎?你贏我去,你輸了就把你那套秘法傳給胡越如何?”
“不賭。”
“一賠二!我教兩年!”
“你哪次不賴賬?”
“這次。”
“還是回你那洞裏好好待著吧!”
歐平笙遊曆江湖那些年幫「良家子」做過不少事,對於楊恒晨相當了解。
自打他接手「良家子」後,做事隻看結果,從不在乎手段如何,這回指不定要出什麽招。
就怕僅憑胡越自身意願攔不住這位作風獨斷的「良家帥」,看來這事兒還得找個說話夠分量的人震懾一下才行,至少得讓楊恒晨有所顧忌。
——————
從淩雲閣上下來後,楊恒晨悠哉悠哉地白鹿城裏逛了一天,直到入夜方才前往白鹿學監的所在。等到了鳳鳴嶺學監棘闈的門外,正值夜半。
大門外迎接他的也隻有一位看上去精神矍鑠的值夜老者。
“何人深夜來訪?”
“程兄,別來無恙?”
楊恒晨走到老者跟前,微微躬身。
“恒晨小弟?真是許久不見,不出聲我還真認不出你。”
楊恒晨彎下腰審視了一番,問道:“您這眼睛還沒治好?”
“治不好了,天一黑就摸瞎。前些天還去淩雲閣的藥廬看過,「鬼醫」閻羅欽定了無藥可治。”老者毫不在意,言語間甚至還帶著點自豪。
楊恒晨一改在淩雲閣裏時的霸道,對於同為軍中出身的程節,臉上多了幾分關切。
“秦王殿下還是真是狠心,人都這樣了,還讓你值夜?”
“老王爺已薨多年,我程節到了這這把年紀還能為小秦王值守營帳,夠了。今日你來是找他的?”
“恩,有大事找他。”
“跟我來吧。”
老者推門引路,雖說已是半瞎,但穿行在學監樓閣間仍是健步如飛。
兩人一路快走,七拐八彎便到了一處偏屋。
臨進門前,程節還不忘嘮叨一嘴:“殿下就在裏麵,最近因為南邊的事情煩躁的很,搞得飯都不好好吃。我老了,舍不得。正好你來,也好有人訓他兩句。”
楊恒晨苦笑道:“程兄也好休息下,這是白鹿城外,沒人會來找不痛快。”
“習慣了。”
程節沒答應,隻是繼續快步照著原路返回。
楊恒晨笑著搖了搖頭,轉身推門進屋。
隻見一青年板正地坐在木桌前,盡管此刻已是夜半時分,火光照耀的麵容卻絲毫不見倦意。
不見青年回頭,卻已開口:“楊叔,你年紀也不小了,還挑程伯毛病?”
“不二,我和他都是勞碌命,這半輩子都是這麽過來的,習慣了。您不一樣。”
“我李不二也一樣,不就是姓李嗎?從十三歲開始,我跟著父親在這裏教了這麽多年書,來來往往這麽多人,比來比去也沒比出我有何不同。”
青年放下筆,轉頭放眼窗外星夜銀河:“今日來,該是陛下有旨,楊叔你就直說吧。”
“陛下未曾下旨,隻傳口諭:‘鳳鳴久矣,當歸朝。’”
“既未明旨下令,我就當沒聽見。今年新一屆學子方才入學,我現在回去算幾個意思?這白鹿學監沒了祭酒還叫那些學子學些什麽?”
李不二很清楚自己這大爺是什麽心思。
太子和信王這些年的黨爭愈演愈烈,眼看著自己一把年紀快壓不住倆兒子了,柴老王爺隻是個外姓王,管不得皇家宗室之事,所以就把主意打自己侄子身上了。
但在這白鹿城,自己是閑雲野鶴慣了,如今若回那朝堂,不過是自討苦吃。
“好吧,等來日回京,我便回報陛下,就說‘秦王殿下誌不在朝堂’。”
“今日來不隻是為陛下傳話吧?”
而楊恒晨卻看到了桌案上那張嶺南道的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注釋和標記,心裏有了大概,於是順著話頭講了下去:“如今嶺南道亂象想必殿下也有所耳聞。而裴先如今正在嶺南道節度使的任上。”
“裴先?難怪會來找我。”聽到這個名字,李不二有些失神,這是他父親曾經的舊部,“近日可有平亂的戰報?”
“沒有,若不是亂民外溢到其他道府,我今日怕是還在洛都。”
“你對萬民教了解多少?”
“江湖中名門大派我都派了人監視,但此類教派入教頗為嚴格,我手下的人隻能旁敲側擊,隻知道個大概規模。”
“我倒是聽我爹提起過,彼時歐老閣主率江湖之眾南征,正逢萬民教於雷州初創,卻並未與歐老閣主起衝突,甚至當年收複嶺南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事後二老曾與我論說過,其內的核心教眾皆是平頭百姓出身,欲治理隻需國泰民安,時日一久自然不攻自解。可如今天下盡歸大同,這萬民教的勢力卻從一州之地擴大至整個嶺南道,為何?”
楊恒晨微眯眼縫,思索了許久,眼前這位秦王的腦子可比洛都那倆清醒的多。
“所以您覺得這次動亂是因萬民教內有居心叵測者在操弄?”
“此乃其一,居心叵測者未可知否,但萬民教坐大至今必然有人維係其中利益關係。
其二便是這如今的大同朝於民而言仍不算安泰。嶺南道山地居多,且今年開春較之往年雨水偏少,以致產糧驟減。我看過年初的奏章,災情早已上報欽天監。
雖說邊塞禦敵臨時突增賦稅本屬情理之中。但加稅也該因時、因地、因人製宜,可如今征收的數目卻與中原富庶之地的數量無二。
裴先身為節度使不敢違命,仍依令向各州征賦按時上繳,換做你是嶺南道的百姓,你打算怎麽活?
裴先如今坐視動亂卻袖手旁觀,自然是因為清楚如今洛都的形勢,盲目上報求援隻怕是會被迫站隊。但形勢所迫,他不能眼看著百姓餓死,為了這些事情能夠上達天聽,所以才會出此下策。”
話說到這個份上,楊恒晨也清楚這位秦王的意思了。
“戶部的人這些年的皇糧算是白吃了。殿下......”
李不二沒讓楊恒晨把話說完,一揮手便要送客。
“所以就有勞「良家帥」再忙些時日盡快平亂。夜深了,在下也乏了,這趟就不遠送了。”
“殿下放心,待我走過嶺南一遭,立即便向陛下稟明。”
楊恒晨拱手行禮,緩緩退出屋子,背過身後原先臉上的欣喜轉眼間就變回了冷漠。
說實話,今天的結果讓他著實沒有料到,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這位秦王竟然還不打算離開白鹿學監。
眼下廟堂時局秦王早該清楚,已經沒可能在這裏閑雲野鶴教書育人一輩子。
楊恒晨想不通,但眼下的事還得自己去做,幾步飛身便匆匆離去。
......
而屋內,燭火仍未滅,直至天明。
“殿下,這都一夜了!”
李不二此刻正拿著一把古樸算盤撥弄著,聽聞窗外憂聲,方才發覺已至拂曉。
“忘了忘了!程叔,我那府庫還剩多少?”
“這些年朝廷的俸例和陛下的賞賜都還存著,學監您也沒計劃翻修,撥下來的款自然都還沒用。”
“您去府庫裏照這張紙上的數額調款,不夠的話再用學監翻修的工款,向南北商行采買糧食。順便去淩雲閣通報一聲,今日晚些時候,我親自去請歐閣主派遣閣內弟子相助。”
程節接過紙張,嘴上責道:“您還先睡一覺吧!”
李不二頂著倆黑眼圈,苦笑一聲,心裏歎著自己這精力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知道了,那就再勞煩您通報學監弟子,今日休沐。”
光聽到名字,沈憐心還有些發懵,思忖了一會才反應過來,驚愕道:“他是洛川侯的兒子?”
雖說洛川侯本人已經過世十幾年,但在史書中和民間的評價對其向來是不乏溢美之詞。
從武朝末年國祚崩壞,李家起事以來,次子秦王統兵,每次大捷的戰報上必然會出現兩個名字,一個是胡秉業,另一個就是歐滄海。
一人年輕,行事卻穩持厚重,一人年長,作風卻銳意進取,兩種截然不同的領兵風格卻都在戰場上屢戰屢勝,鮮有敗績,就如當時軍中的兩根擎天柱。
論起滄海祖師最大的功績多數是在開國後力排眾議南下平叛,夯實了如今大同國土版圖的基業。
而較之年輕的胡秉業卻成名更早,當年在武朝末年的亂世中起事的群雄,他便是其中之一。
白手起家,聚攏整個河北之地的人心,後來率河北之眾與當時在晉西起兵的李氏達成盟約,與李氏統軍的秦王共克洛都,終結了武朝在中原的統治。
戰後,胡秉業迎娶李氏幺女,一時風頭無兩的秦王親自請命賜封「洛川」,封侯的領地都得安排在都城邊上。
往後便領兵抵禦漠北突厥,一直守著大同西北的門戶,期間亦是戰功無數。
直到在大同三年河東平叛,戰後洛川候為保數萬因錯信軍令的「吾林衛」將士甘願赴死,落得個自刎替罪的下場。
沈憐心通讀史書,單論那本《大同年紀》裏的人物,真正打心眼裏佩服的除了淩雲閣的開山祖師歐滄海就是這位洛川候與當年的秦王。
沈離對這身份卻毫不在意,言語間甚至還有些嫌棄:“照楊恒晨說的,胡越小子也不算是什麽正兒八經的世子,畢竟也沒幾個人知道這事兒。”
歐平笙也知道自己師兄那傲上憫下的脾氣,但也不得不把話挑明:“有「良家帥」的背書,再加之楊恒晨與洛川候當年的關係,想坐實胡越的世子身份很簡單。而且胡越入閣不久,心性未定。若是世子身份有利於他替鍾之嶽平反,怕是很難拒絕。”
“要不咱倆打個賭?你不一直想讓我重新回「離門」教徒弟嗎?你贏我去,你輸了就把你那套秘法傳給胡越如何?”
“不賭。”
“一賠二!我教兩年!”
“你哪次不賴賬?”
“這次。”
“還是回你那洞裏好好待著吧!”
歐平笙遊曆江湖那些年幫「良家子」做過不少事,對於楊恒晨相當了解。
自打他接手「良家子」後,做事隻看結果,從不在乎手段如何,這回指不定要出什麽招。
就怕僅憑胡越自身意願攔不住這位作風獨斷的「良家帥」,看來這事兒還得找個說話夠分量的人震懾一下才行,至少得讓楊恒晨有所顧忌。
——————
從淩雲閣上下來後,楊恒晨悠哉悠哉地白鹿城裏逛了一天,直到入夜方才前往白鹿學監的所在。等到了鳳鳴嶺學監棘闈的門外,正值夜半。
大門外迎接他的也隻有一位看上去精神矍鑠的值夜老者。
“何人深夜來訪?”
“程兄,別來無恙?”
楊恒晨走到老者跟前,微微躬身。
“恒晨小弟?真是許久不見,不出聲我還真認不出你。”
楊恒晨彎下腰審視了一番,問道:“您這眼睛還沒治好?”
“治不好了,天一黑就摸瞎。前些天還去淩雲閣的藥廬看過,「鬼醫」閻羅欽定了無藥可治。”老者毫不在意,言語間甚至還帶著點自豪。
楊恒晨一改在淩雲閣裏時的霸道,對於同為軍中出身的程節,臉上多了幾分關切。
“秦王殿下還是真是狠心,人都這樣了,還讓你值夜?”
“老王爺已薨多年,我程節到了這這把年紀還能為小秦王值守營帳,夠了。今日你來是找他的?”
“恩,有大事找他。”
“跟我來吧。”
老者推門引路,雖說已是半瞎,但穿行在學監樓閣間仍是健步如飛。
兩人一路快走,七拐八彎便到了一處偏屋。
臨進門前,程節還不忘嘮叨一嘴:“殿下就在裏麵,最近因為南邊的事情煩躁的很,搞得飯都不好好吃。我老了,舍不得。正好你來,也好有人訓他兩句。”
楊恒晨苦笑道:“程兄也好休息下,這是白鹿城外,沒人會來找不痛快。”
“習慣了。”
程節沒答應,隻是繼續快步照著原路返回。
楊恒晨笑著搖了搖頭,轉身推門進屋。
隻見一青年板正地坐在木桌前,盡管此刻已是夜半時分,火光照耀的麵容卻絲毫不見倦意。
不見青年回頭,卻已開口:“楊叔,你年紀也不小了,還挑程伯毛病?”
“不二,我和他都是勞碌命,這半輩子都是這麽過來的,習慣了。您不一樣。”
“我李不二也一樣,不就是姓李嗎?從十三歲開始,我跟著父親在這裏教了這麽多年書,來來往往這麽多人,比來比去也沒比出我有何不同。”
青年放下筆,轉頭放眼窗外星夜銀河:“今日來,該是陛下有旨,楊叔你就直說吧。”
“陛下未曾下旨,隻傳口諭:‘鳳鳴久矣,當歸朝。’”
“既未明旨下令,我就當沒聽見。今年新一屆學子方才入學,我現在回去算幾個意思?這白鹿學監沒了祭酒還叫那些學子學些什麽?”
李不二很清楚自己這大爺是什麽心思。
太子和信王這些年的黨爭愈演愈烈,眼看著自己一把年紀快壓不住倆兒子了,柴老王爺隻是個外姓王,管不得皇家宗室之事,所以就把主意打自己侄子身上了。
但在這白鹿城,自己是閑雲野鶴慣了,如今若回那朝堂,不過是自討苦吃。
“好吧,等來日回京,我便回報陛下,就說‘秦王殿下誌不在朝堂’。”
“今日來不隻是為陛下傳話吧?”
而楊恒晨卻看到了桌案上那張嶺南道的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注釋和標記,心裏有了大概,於是順著話頭講了下去:“如今嶺南道亂象想必殿下也有所耳聞。而裴先如今正在嶺南道節度使的任上。”
“裴先?難怪會來找我。”聽到這個名字,李不二有些失神,這是他父親曾經的舊部,“近日可有平亂的戰報?”
“沒有,若不是亂民外溢到其他道府,我今日怕是還在洛都。”
“你對萬民教了解多少?”
“江湖中名門大派我都派了人監視,但此類教派入教頗為嚴格,我手下的人隻能旁敲側擊,隻知道個大概規模。”
“我倒是聽我爹提起過,彼時歐老閣主率江湖之眾南征,正逢萬民教於雷州初創,卻並未與歐老閣主起衝突,甚至當年收複嶺南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事後二老曾與我論說過,其內的核心教眾皆是平頭百姓出身,欲治理隻需國泰民安,時日一久自然不攻自解。可如今天下盡歸大同,這萬民教的勢力卻從一州之地擴大至整個嶺南道,為何?”
楊恒晨微眯眼縫,思索了許久,眼前這位秦王的腦子可比洛都那倆清醒的多。
“所以您覺得這次動亂是因萬民教內有居心叵測者在操弄?”
“此乃其一,居心叵測者未可知否,但萬民教坐大至今必然有人維係其中利益關係。
其二便是這如今的大同朝於民而言仍不算安泰。嶺南道山地居多,且今年開春較之往年雨水偏少,以致產糧驟減。我看過年初的奏章,災情早已上報欽天監。
雖說邊塞禦敵臨時突增賦稅本屬情理之中。但加稅也該因時、因地、因人製宜,可如今征收的數目卻與中原富庶之地的數量無二。
裴先身為節度使不敢違命,仍依令向各州征賦按時上繳,換做你是嶺南道的百姓,你打算怎麽活?
裴先如今坐視動亂卻袖手旁觀,自然是因為清楚如今洛都的形勢,盲目上報求援隻怕是會被迫站隊。但形勢所迫,他不能眼看著百姓餓死,為了這些事情能夠上達天聽,所以才會出此下策。”
話說到這個份上,楊恒晨也清楚這位秦王的意思了。
“戶部的人這些年的皇糧算是白吃了。殿下......”
李不二沒讓楊恒晨把話說完,一揮手便要送客。
“所以就有勞「良家帥」再忙些時日盡快平亂。夜深了,在下也乏了,這趟就不遠送了。”
“殿下放心,待我走過嶺南一遭,立即便向陛下稟明。”
楊恒晨拱手行禮,緩緩退出屋子,背過身後原先臉上的欣喜轉眼間就變回了冷漠。
說實話,今天的結果讓他著實沒有料到,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這位秦王竟然還不打算離開白鹿學監。
眼下廟堂時局秦王早該清楚,已經沒可能在這裏閑雲野鶴教書育人一輩子。
楊恒晨想不通,但眼下的事還得自己去做,幾步飛身便匆匆離去。
......
而屋內,燭火仍未滅,直至天明。
“殿下,這都一夜了!”
李不二此刻正拿著一把古樸算盤撥弄著,聽聞窗外憂聲,方才發覺已至拂曉。
“忘了忘了!程叔,我那府庫還剩多少?”
“這些年朝廷的俸例和陛下的賞賜都還存著,學監您也沒計劃翻修,撥下來的款自然都還沒用。”
“您去府庫裏照這張紙上的數額調款,不夠的話再用學監翻修的工款,向南北商行采買糧食。順便去淩雲閣通報一聲,今日晚些時候,我親自去請歐閣主派遣閣內弟子相助。”
程節接過紙張,嘴上責道:“您還先睡一覺吧!”
李不二頂著倆黑眼圈,苦笑一聲,心裏歎著自己這精力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知道了,那就再勞煩您通報學監弟子,今日休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