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平原分為西套和東套,套裏為鄂爾多斯高原。境內黃河,水流平穩,兩岸土地肥沃,可耕可牧,故有民諺,黃河百害,唯富一套。
青銅峽至寧夏石嘴山之間的銀川平原稱為西套,內蒙古部分稱為東套。
東套又分為後套和前套,巴彥高勒與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稱為後套,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稱為前套。
土默川平原又名敕勒川。敕勒川西起包頭東烏不拉溝口,東至蠻漢山,北靠大青山,南瀕黃河及和林格爾黃土丘陵。東西長約330公裏,西部平均寬19公裏,東部寬200多公裏。
敕勒川野沃土肥,河流海子眾多,大黑河蜿蜒貫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既是形容此地。
河套地區戰國屬趙。秦屬九原、北地等郡。漢屬朔方、五原、西河等郡。西晉為鮮卑管轄。東晉時匈奴據此建國,唐屬關內道,北宋時為西夏的河南地。
明初大將徐達、李文忠收複河套地區,設置了東勝等衛所。東勝衛內遷後,河套地區被漠南蒙古各部逐漸占據。
古代長城以北地區已出邊塞,故名塞北。不同時期的塞北位置也不一樣,一般是指中國長城以北的漠南、漠北地區,長城又成為了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部落的分界線。
大明失去了黃河河套地區後,長城以北緩衝區淪陷,使得寧夏、榆林、大同成了前線。雖然大明中後期要求收複河套的呼聲綿延不絕,曆朝收複河套的討論也從未停息過,卻受限於國力江河日下,一直未能實現。
河套平原成了漠南蒙古各部爭奪的地區,也成了漠南蒙古進攻大明的前進陣地,兵馬補給處,成了困擾大明多年的河套之患。
一方麵,蒙古部落往往揮戈南下,用擄掠的辦法奪取物資,然而這種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牧區長期物資短缺的問題。
另一方麵,大明也經常采取報複的行動,每年秋季,派兵深入草原縱火焚燒草場,稱為燒荒,使牧區的牲畜因缺草而無法過冬。
明軍還經常偷襲蒙古的營地,趕走大量的牲畜,稱為趕馬。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對蒙古部落的駐地進行快速精準的斬首行動,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稱為搗巢。
成吉思汗去世後,窩闊台在鄂爾多斯建立了八座白色的氈帳,供奉祭祀成吉思汗,稱為八白室。八白室是一座移動的陵園,既方便遷移,也方便祭祀,符合蒙古遊牧民族遷徙的特點。
按照蒙古族的習慣,成吉思汗去世的時候,用白色公駝的頂鬃,放在他的嘴和鼻子上,成吉思汗去世後,他的靈魂就依附在這團駝毛上了。成吉思汗臨終前的這團駝毛和成吉思汗的遺物就供奉在八白室。
元朝時期,鄂爾多斯、漠北的哈拉和林,元上都和元大都均建有成吉思汗奉祀之神。成吉思汗八白室隨著曆史的變遷,輾轉遷徙,幾經風雨。
弘治年間,成吉思汗漠北的奉祀之神和四大鄂爾多遷移到鄂爾多斯,與鄂爾多斯的八白室合並,形成諸多白色宮帳。1510年左右,達延汗統一蒙古各部後,曾在八白室前舉行盛大的祭典。
1649年,鄂爾多斯部首領額璘臣,將八白室遷移至伊金霍洛。伊金霍洛漢譯意思為主人的陵寢,蒙古人將這裏視作聖地,每年都會舉辦大型的祭奠儀式。
成吉思汗陵寢的具體位置,有三種說法。一說成吉思汗墓在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以南、克魯倫河以北的某個地方。二說成吉思汗墓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三說成吉思汗墓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六盤山附近。
按蒙古民族風俗,君主無論死在哪裏,遺骨必須送回到祖先的發祥地。據《元史》載,成吉思汗葬起輦穀,起輦穀可能是一道山穀,在肯特山脈中。
元朝的帝王實行秘葬製度,在帝王埋葬後,用群馬在墓地踩踏,使其像平地一樣,時間一長,長滿青草,就無人知道了。
蒙古人信奉薩滿教,實行的是無陵寢製度,對先人的祭奠主要是祭奠靈魂,而不是屍骨。根據蒙古人的傳統,遺體是沒有保存價值的,隻有靈魂才會永遠不滅,打攪死者的靈魂是對逝者的不敬。
鄂爾多斯距離榆林約150公裏,向北距離包頭140公裏。
榆林古稱上郡,因城外榆溪河流域生長有大片榆樹,茂密成林,得名榆林。
榆林城地勢東部和北部較高,中部和南部偏低,有駝山、黑山和紅山環繞,普惠泉和榆溪河圍城繞流。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優越,又處於延綏地區的咽喉要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明初,榆林屬於內地,軍事意義不大。隨著東勝衛的內遷,漠南蒙古進入河套地區,榆林成為軍事前沿,直接與漠南蒙古對峙。
為防禦漠南蒙古的騷擾,正統年間,開始在榆林莊的基礎上修築城堡,並且以榆林城為中心,沿邊共修築“延綏二十五營堡,東自清水營,西至定邊營,”展開沿線防禦部署,抵抗外來入侵。
成化時期,榆林城修築邊牆後,易守難攻,軍事防禦功能進一步提升。之後的曆任邊鎮將領在榆林城的基礎上加以改建,不斷擴大榆林城的規模,進一步強化榆林城的軍事防禦工程。
榆林城演變為影響重大的邊防重鎮,成為陝西地區防禦力量的中心。
包頭古稱九原,是溝通北方草原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之間的交通要衝。戰國時期趙國修築九原城。三國時期,呂布出生於九原城。
1870年前後修築城牆,形成了近代包頭的城市規模。19世紀後期,包頭發展成為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碼頭。
九原城是秦直道鹹陽至蒙古北端的終點,全長700多公裏,寬度在10多米至60米間。甘肅境內的秦直道總長290公裏,寬度在4米至6米之間。秦直道相當於古時的高速公路,其曆史成就不亞於萬裏長城。
在當時,邊疆一旦有事,大秦的鐵騎三天三夜就可以從鹹陽趕到九原,中央政府在7日之內就能夠基本完成從軍隊調動到後勤供應等一係列的準備工作。
秦直道也是當時聯通中原和北方的一條主要交通幹線,對於促進邊防和內地的經濟、文化聯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秦直道至隋唐時期依然繼續提供交通服務,昭君出塞時所走的路線即為秦直道。滿清年間,秦直道才逐漸荒廢,失去了作為交通幹道的作用。
九原城一直是秦漢唐時期的軍事重鎮,是軍隊的集結地,是糧草的集散地,是中原文化與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之地。
九原城向西260約公裏為巴彥淖爾,巴彥淖爾北部為烏喇特草原,中部為陰山山地,南部為河套平原。天啟年間,巴彥淖爾臨河地區人跡稀少,到處是天蒼蒼,野茫茫的荒原景象。
九原城往北150公裏為白雲鄂博礦區,鐵礦儲量約17億噸,金礦、銅礦、稀土等礦產資源儲量也非常豐富。
九原城向東170公裏的歸化城,為漠南諸部政治、經濟、宗教的中心。
歸化城是胡服騎射的發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鮮卑拓跋的龍興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交匯、碰撞、融合的前沿。
1572年,俺答汗和妻子三娘子,在敕勒川豐州灘,大青山之陽,黃河之濱,模仿元大都的樣式,破土建設具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歸化城。
歸化城周長1公裏,由青磚砌成,高十米,南北各一座城門,在層巒疊嶂的青山輝映下,顯露著一派蒼鬱生機,遠望一片青色。蒙古語呼和浩特意思為青色之城,呼和浩特由此得名。明朝賜名為歸化城。
158l年,俺答汗和三娘子再次擴建歸化城,又修築了一座規模宏偉的外城。
1627年,察哈爾部林丹汗攻克歸化城,奪銀佛寺。1632年,皇太極戰敗林丹汗,追到歸化城後縱火燒城,歸化城被毀於一旦。
1694年,在歸化城外增築了一道外城,包圍了原城東、南、西三麵。後又在距舊城東北2.5公裏處另建一駐防城即新城,命名為綏遠城。綏遠城內主要是軍營,歸化城內則聚居著居民。滿清末年,將歸化和綏遠合並,稱歸綏。
天啟年間,巴彥淖爾、九原城、歸化城地區均為土默特部的遊牧之地。
青銅峽至寧夏石嘴山之間的銀川平原稱為西套,內蒙古部分稱為東套。
東套又分為後套和前套,巴彥高勒與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稱為後套,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稱為前套。
土默川平原又名敕勒川。敕勒川西起包頭東烏不拉溝口,東至蠻漢山,北靠大青山,南瀕黃河及和林格爾黃土丘陵。東西長約330公裏,西部平均寬19公裏,東部寬200多公裏。
敕勒川野沃土肥,河流海子眾多,大黑河蜿蜒貫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既是形容此地。
河套地區戰國屬趙。秦屬九原、北地等郡。漢屬朔方、五原、西河等郡。西晉為鮮卑管轄。東晉時匈奴據此建國,唐屬關內道,北宋時為西夏的河南地。
明初大將徐達、李文忠收複河套地區,設置了東勝等衛所。東勝衛內遷後,河套地區被漠南蒙古各部逐漸占據。
古代長城以北地區已出邊塞,故名塞北。不同時期的塞北位置也不一樣,一般是指中國長城以北的漠南、漠北地區,長城又成為了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部落的分界線。
大明失去了黃河河套地區後,長城以北緩衝區淪陷,使得寧夏、榆林、大同成了前線。雖然大明中後期要求收複河套的呼聲綿延不絕,曆朝收複河套的討論也從未停息過,卻受限於國力江河日下,一直未能實現。
河套平原成了漠南蒙古各部爭奪的地區,也成了漠南蒙古進攻大明的前進陣地,兵馬補給處,成了困擾大明多年的河套之患。
一方麵,蒙古部落往往揮戈南下,用擄掠的辦法奪取物資,然而這種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牧區長期物資短缺的問題。
另一方麵,大明也經常采取報複的行動,每年秋季,派兵深入草原縱火焚燒草場,稱為燒荒,使牧區的牲畜因缺草而無法過冬。
明軍還經常偷襲蒙古的營地,趕走大量的牲畜,稱為趕馬。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對蒙古部落的駐地進行快速精準的斬首行動,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稱為搗巢。
成吉思汗去世後,窩闊台在鄂爾多斯建立了八座白色的氈帳,供奉祭祀成吉思汗,稱為八白室。八白室是一座移動的陵園,既方便遷移,也方便祭祀,符合蒙古遊牧民族遷徙的特點。
按照蒙古族的習慣,成吉思汗去世的時候,用白色公駝的頂鬃,放在他的嘴和鼻子上,成吉思汗去世後,他的靈魂就依附在這團駝毛上了。成吉思汗臨終前的這團駝毛和成吉思汗的遺物就供奉在八白室。
元朝時期,鄂爾多斯、漠北的哈拉和林,元上都和元大都均建有成吉思汗奉祀之神。成吉思汗八白室隨著曆史的變遷,輾轉遷徙,幾經風雨。
弘治年間,成吉思汗漠北的奉祀之神和四大鄂爾多遷移到鄂爾多斯,與鄂爾多斯的八白室合並,形成諸多白色宮帳。1510年左右,達延汗統一蒙古各部後,曾在八白室前舉行盛大的祭典。
1649年,鄂爾多斯部首領額璘臣,將八白室遷移至伊金霍洛。伊金霍洛漢譯意思為主人的陵寢,蒙古人將這裏視作聖地,每年都會舉辦大型的祭奠儀式。
成吉思汗陵寢的具體位置,有三種說法。一說成吉思汗墓在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以南、克魯倫河以北的某個地方。二說成吉思汗墓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三說成吉思汗墓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六盤山附近。
按蒙古民族風俗,君主無論死在哪裏,遺骨必須送回到祖先的發祥地。據《元史》載,成吉思汗葬起輦穀,起輦穀可能是一道山穀,在肯特山脈中。
元朝的帝王實行秘葬製度,在帝王埋葬後,用群馬在墓地踩踏,使其像平地一樣,時間一長,長滿青草,就無人知道了。
蒙古人信奉薩滿教,實行的是無陵寢製度,對先人的祭奠主要是祭奠靈魂,而不是屍骨。根據蒙古人的傳統,遺體是沒有保存價值的,隻有靈魂才會永遠不滅,打攪死者的靈魂是對逝者的不敬。
鄂爾多斯距離榆林約150公裏,向北距離包頭140公裏。
榆林古稱上郡,因城外榆溪河流域生長有大片榆樹,茂密成林,得名榆林。
榆林城地勢東部和北部較高,中部和南部偏低,有駝山、黑山和紅山環繞,普惠泉和榆溪河圍城繞流。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優越,又處於延綏地區的咽喉要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明初,榆林屬於內地,軍事意義不大。隨著東勝衛的內遷,漠南蒙古進入河套地區,榆林成為軍事前沿,直接與漠南蒙古對峙。
為防禦漠南蒙古的騷擾,正統年間,開始在榆林莊的基礎上修築城堡,並且以榆林城為中心,沿邊共修築“延綏二十五營堡,東自清水營,西至定邊營,”展開沿線防禦部署,抵抗外來入侵。
成化時期,榆林城修築邊牆後,易守難攻,軍事防禦功能進一步提升。之後的曆任邊鎮將領在榆林城的基礎上加以改建,不斷擴大榆林城的規模,進一步強化榆林城的軍事防禦工程。
榆林城演變為影響重大的邊防重鎮,成為陝西地區防禦力量的中心。
包頭古稱九原,是溝通北方草原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之間的交通要衝。戰國時期趙國修築九原城。三國時期,呂布出生於九原城。
1870年前後修築城牆,形成了近代包頭的城市規模。19世紀後期,包頭發展成為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碼頭。
九原城是秦直道鹹陽至蒙古北端的終點,全長700多公裏,寬度在10多米至60米間。甘肅境內的秦直道總長290公裏,寬度在4米至6米之間。秦直道相當於古時的高速公路,其曆史成就不亞於萬裏長城。
在當時,邊疆一旦有事,大秦的鐵騎三天三夜就可以從鹹陽趕到九原,中央政府在7日之內就能夠基本完成從軍隊調動到後勤供應等一係列的準備工作。
秦直道也是當時聯通中原和北方的一條主要交通幹線,對於促進邊防和內地的經濟、文化聯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秦直道至隋唐時期依然繼續提供交通服務,昭君出塞時所走的路線即為秦直道。滿清年間,秦直道才逐漸荒廢,失去了作為交通幹道的作用。
九原城一直是秦漢唐時期的軍事重鎮,是軍隊的集結地,是糧草的集散地,是中原文化與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之地。
九原城向西260約公裏為巴彥淖爾,巴彥淖爾北部為烏喇特草原,中部為陰山山地,南部為河套平原。天啟年間,巴彥淖爾臨河地區人跡稀少,到處是天蒼蒼,野茫茫的荒原景象。
九原城往北150公裏為白雲鄂博礦區,鐵礦儲量約17億噸,金礦、銅礦、稀土等礦產資源儲量也非常豐富。
九原城向東170公裏的歸化城,為漠南諸部政治、經濟、宗教的中心。
歸化城是胡服騎射的發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鮮卑拓跋的龍興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交匯、碰撞、融合的前沿。
1572年,俺答汗和妻子三娘子,在敕勒川豐州灘,大青山之陽,黃河之濱,模仿元大都的樣式,破土建設具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歸化城。
歸化城周長1公裏,由青磚砌成,高十米,南北各一座城門,在層巒疊嶂的青山輝映下,顯露著一派蒼鬱生機,遠望一片青色。蒙古語呼和浩特意思為青色之城,呼和浩特由此得名。明朝賜名為歸化城。
158l年,俺答汗和三娘子再次擴建歸化城,又修築了一座規模宏偉的外城。
1627年,察哈爾部林丹汗攻克歸化城,奪銀佛寺。1632年,皇太極戰敗林丹汗,追到歸化城後縱火燒城,歸化城被毀於一旦。
1694年,在歸化城外增築了一道外城,包圍了原城東、南、西三麵。後又在距舊城東北2.5公裏處另建一駐防城即新城,命名為綏遠城。綏遠城內主要是軍營,歸化城內則聚居著居民。滿清末年,將歸化和綏遠合並,稱歸綏。
天啟年間,巴彥淖爾、九原城、歸化城地區均為土默特部的遊牧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