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獻可字養葵,出生於萬曆元年(1573年),浙江寧波人。醫德高尚,治病不問高低貴賤,不計禮酬。編著有《醫貫》《胎產遺論》等醫書。”


    “華希閎出生於萬曆元年(1573年),擔任中書舍人加四級金匱,專門從事古醫書的校刻工作。協助翰林院纂修官、醫家王肯堂重新纂刻古籍達100餘種,使很多失傳已久的古籍得以傳承。重新纂刻了《千金翼方》《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六科準繩》等著名醫書。”


    “《千金翼方》的重刻,不僅使這部名垂千古的醫學巨著得以傳承,也為大明的醫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


    經過眾人一番討論,根據政治需要,武之望、陳實功、張景嶽、陳司成、龐鹿門、姚應鳳、趙獻可、華希閎、萬機、李樹本、楊濟世、吳有性、李中梓、袁可立、劉宗周、黃道周列入人才引進名單。


    朱由校安排東廠番子們立即出發登門邀請。等到這些人才到達來青軒,醫學研究部、教育研究部的籌建將全麵啟動。


    萬機號有範,出生於1565年。醫聖萬密齋的孫子,善治痘症。


    李樹本出生於1568年。李時珍的孫子,曾參與撰寫《本草綱目》。


    楊忠明出生於1569年。編製《針灸大成》的楊濟時的孫子,精於針灸之外,兼通內、外、婦、兒各科。


    吳有性字又可,出生於萬曆10年(1582年),南直隸吳縣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著有《瘟疫論》,開中國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


    吳有性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大膽提出癘氣致病之學說,在世界醫傳染病學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贏得後人的廣泛尊重。


    吳有性創立的瘟疫學說,領先西方世界200年。形成了一個比較係統的溫病辨證論治綱領,充實了中華醫學溫熱病學的內容。其學術思想使瘟疫學說獨立成體係,為中華醫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李中梓字士材,出生於萬曆16年(1588年),南直隸鬆江府人。他父親是萬曆17年進士,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因體弱多病乃棄仕學醫。


    他悉心鑽研醫學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對中草藥物的藥性進行反複研究,並用於臨床實踐,在實踐中創立了自己的醫學理論,成為一代名醫。


    編著有《辨藥指南》《醫學口訣》《脈訣匯辨》《痘疹全書》,對中醫學的普及作出較大貢獻。


    袁可立字禮卿,出生於嘉靖41年(1562年),河南歸德府人。萬曆17年進士,曆任蘇州府推官、山西道監察禦史。萬曆24年因觸怒萬曆皇帝被革職為民。


    朱常洛登基後起複,曆任尚寶司司丞、尚寶司少卿 、太仆寺少卿 、通政使司左通政、侍經筵充廷試讀卷官、右僉都禦史巡撫登萊、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南京戶部尚書 、兵部尚書。


    袁可立曆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帝,為四朝元老,誥五世恩榮。為官剛正不阿,敢於為民請命,是明代後期清官廉吏和抗金名臣,中國十大清官之一。


    劉宗周字起東,出生於萬曆6年,浙江紹興府人。萬曆29年進士,任行人司行人,任職不到一年,因朝政腐敗辭職還鄉,潛心學問,貧病交加,靠借貸度日。《東林點將錄》中評其為馬步三軍頭領天異星赤發鬼。


    天啟元年起複,曆任禮部主事、尚寶少卿。因閹黨亂政,再次辭官回鄉。女真攻陷江南,劉宗周絕食殉國。


    劉宗周作為浙東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作為晚明著名哲學家、文學家以及儒學的集大成者,慎獨說是劉宗周學說的宗旨。慎獨的意思為在閑居獨處中謹慎不苟,在無人監督之時,更須謹慎從事,自覺遵守各種道德準則。


    劉宗周一生恪守儒道,一生正直,在政治思想上也始終把實現儒家聖賢之道作為自己最高的目標追求。


    他對社會的弊病和頑疾都做了深入的分析,並且能夠對其進行猛烈地抨擊。其對世道興衰、國家安危總是放在心頭,而不像一般苟且偷生之輩隻知一味迎合上意,極盡粉飾太平之能事。


    在他的政治理念中,關於如何從根本上改進已日漸孱弱的社會政治結構和組織結構的建設,沒有給予答案。他追求的聖王之道亦不可避免的成為空想。


    黃道周字幼玄,出生於萬曆13年,福建漳州府人。天啟2年進士。曆任庶吉士、翰林院修撰、左諭德、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讀學士、江西按察司照磨,南明時任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入閣。抗清失敗被俘,壯烈殉國。


    黃道周精通天文、理數,工書善畫,詩文、隸草自成一家,先後講學於浙江大滌、漳浦明誠堂、漳州紫陽、龍溪鄴業等書院,培養了大批有學問有氣節的人。


    萬曆44年7月25。


    王安冒著酷暑來到來青軒。


    “校哥兒,您這陣勢搞得這麽大,嚇死老奴呐!”


    王安一個月沒有到香山,看見香山腳下的大變化,嚇了一大跳。


    “我的老王耶,這每個月要孝敬父皇。校兒隻有想辦法擴大規模,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不然哪裏有銀子孝敬父皇嘛。”朱由校向王安訴苦道。


    “嗬嗬,辛苦校哥兒呐。”王安打著哈哈忽略。


    “皇爺爺、皇奶奶好嗎?”“好!”


    “父皇她們都好嗎?”“好!”


    “慈慶宮裏都好嗎?”“好,都很好!”


    “老王,我這裏又搞出了一些好玩意,想不想見識見識?”


    “哦,老奴好久沒有看見校哥兒出新玩意兒,正盼望著呢。”


    “老王,你看。”朱由校變戲法般的拿出一麵巴掌大的小化妝鏡,遞給王安。


    王安一臉新奇:“校哥兒,這可真清晰啦,老奴原來是這般摸樣,嗬嗬!”


    “這是本宮從《山海經》和鬼穀子的古書裏發現的,據說也是太上老君當年煉丹時發現的寶貝。太上老君稱為照妖鏡,對著妖怪一照,原型畢露。本宮花了好多心思呢。”朱由校又開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將王安忽悠的暈頭轉向。


    “啊,還有這功能,真神奇啦。校哥兒,您放心了啊,我照了,不是妖怪啊!”王安把玩著鏡子,愛不釋手。


    “這個就送給你。”


    “哎呀,這麽精貴的東西,老奴可承受不起。無功不受祿啊。”王安一臉假打的說道。


    “給你就拿著,本宮這裏還有。你回宮時,給皇爺爺、皇奶奶、鄭貴妃娘娘、父皇、母妃、西李娘娘和宮裏的娘娘們帶回去。”朱由校打趣著王安說道。


    “好咧,老奴一定辦好。老奴就多謝了。”王安一臉賊兮兮的說著。


    “走,老王,麻將還是地主?”


    “好咧!麻將吧。”


    ……


    乾清宮東暖閣。


    萬曆皇帝坐在逍遙椅裏,悠閑的把玩著小化妝鏡。


    “皇爺,這個應該就是長孫殿下研製的玻璃。長孫殿下收羅了那麽多工匠,用了大半年時間,這個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應該花了不少心思。”盧受恭敬的給萬曆皇帝單獨匯報。


    “據奴婢了解,長孫殿下研製的鋼鐵、水泥、玻璃、陶瓷製品基本取得成功,已經將香山腳下的那一大片土地給買下了,現在正在大興土木進行修建。而且還開始修建香山至京城的道路。”


    “長孫殿下給這裏取名為香山書院,香山書院分為工業研發區、畜牧養殖區、農業試驗區、教育區。鋼鐵、水泥、玻璃、陶瓷製品估計會在工業研發區進行大量生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爾東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爾東大王並收藏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