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月出月後的第一次出工,沒想到被付姐幾個都拒絕她下地。
“早上的地裏有露水,而且現在是秋天,這露水可是很冰人的,你不許下來碰,你先看看我們的菜地,還要做什麽規劃,你就幹這個吧。”
“對,一大早的,你起來了,孩子們呢,我告訴你,孩子沒離過娘的,隻要身邊一沒人就醒,說不定現在都醒了。”
楊大姐也是這樣說呢。
黃英是直接把孩子背出來的,她女兒現在四個多月了,背著出來做事完全沒事。小家夥還在呼呼大睡呢。
“我家沒事,真的,李嬸在家呢。”
田明芳也出來了,不過小王菊現在都快兩歲了,再說,她隔壁就是閔紅蓮,平時也是說了,要是聽到孩子哭,就叫一聲。
而且家裏還有王誌。
這幾個女人為了賺的這點錢也是拚了。
梁新月想了一下歎口氣道:
“要不,以後早上要出來,把小的都抱到我家來吧,李嬸在家,都放到炕上去,暖暖的讓他們繼續睡去。”
眾人一邊說,一邊該摘菜的該割菜的都開始幹了起來,梁新月自是不會真的就站著看著,她就在一邊開始幫著打包捆了起來。
別說,久了沒做事的她,沒幹幾下就覺得一身的汗了。
現在早上這一趟,都是按肖順手上的訂單來走貨的。他們有什麽菜,肖順會及時和那些食堂聯係。
他們下什麽單,就看這邊有些什麽菜了。
而這邊的主要的,還是要供應部隊。比如今天,他們就要開始土豆的第二次大豐收。
這次收的土豆量會是上一次的一倍還多。
而這次收了後,就會留一部分種上白菜和大青菜,另一部分種小麥。
每一塊地梁新月都是做了計算的,該種多少都是有個數的。
他們在梁新月坐月間又開荒出來了一些地,但都用來臨時種上一些如韭菜這種小菜。但這種是可以無限的收割。
隻韭菜地都種了好幾塊小地盤,但現在能保證一茬接一茬的割都有。
而且先割了還沒長好的,都蓋上了薄膜,長得非常的好。
梁新月還在山間種下了一些瓜呀豆呀這些。
這次她在坐月的時候,黃南瓜也豐收了。據說部隊那邊都說這種黃南瓜特別的好吃,梁新月還特意讓周國良叮囑過他們的廚師,要把所有的南瓜子都給留下來,回頭用來做種子。
冬瓜也是收了不少,據說稱重後發現,最重的冬瓜有四十多斤,當時引得大家圍觀了。
因為那個冬瓜差點就沒被發現,聽說是被東東找到的。因為那根藤牽得很遠,最後結了個大瓜。
收冬瓜時,那根藤都枯了,所以沒引起人注意。還是東東走到那邊,看到一個灰白色的大東西,然後才發現是一個大冬瓜。
隻是這一年的黃瓜才是沒結到多少。
隻夠了家屬院裏的人吃,部隊上的人也沒吃到。
不過明年應該是能吃到了。因為梁新月找葉處長他們寄來了他們的新的瓜種,說是實驗了三次了,結瓜都不錯。
但到了冬天,所有的瓜都不會再結了。這些都是夏季和秋季的收獲。
冬季,他們現在能指望的,就是這次的大豐收土豆和長得十分好的蘿卜。
把菜送上車了,各個當媽的快速回到家裏,各家的娃都在開始哭。
丫丫在床上陪著小佳佳玩,兩隻小的和肖小二還在呼呼大睡。
丫丫醒了就自己穿了衣服過來找李奶奶了。李嬸就讓她先看著孩子,自己去把肖小二抱過來放在一起,果然,幾個孩子都睡得和很好。
李嬸心疼孩子們說道:
“我聽到了那邊有個孩子哭一下,不知道是紅紅還有小王菊,新月啊,要是以後他們出去得早,你讓他們把孩子抱過來,我睡的炕,暖著呢。在這裏最少哭了我能看著。”
來了這裏一個月了,李嬸也是知道了這個院子裏的人,其實都是軍屬們,關起門來大家就是一家人。
而且大家待人做事都很好,她才提出這一點。
梁新月笑道:
“嬸,那早上可得忙著你呢。”
“哎呀,忙啥,咱們家兩小的,你都是喂好了他們睡了才出去的,隻要不餓,這倆小子不醒。小佳佳醒了我就給粥吃就可以了。”
“其他的孩子都更大一些,能聽話了,丫丫在這裏一哄,都聽話呢。咱們丫丫真的是這個家屬院裏最好的小姐姐呢。”
要說這點,丫丫真的做得很好。主要是這個孩子很會看人臉色。知道怎麽做得好,大人才會喜歡她。
梁新月明白這一點,也知道這孩子並不是有意要討好別人,隻是她自己受過一些東西,才知道要怎麽過得好,過得舒服。
雖說小,但她這種下意識的行為和舉止,讓梁新月其實很心疼的。
她很希望這孩子真正的成為一個開心陽光的姑娘。並不想她成為一個討好人型的那種孩子。所以,還就這個問題和鄒文清聊過。
鄒文清讓她放心,說丫丫在讀書上的理解很通透,這孩子很聰明的。隻要看好了,不會走錯路的。
倒是鄒文清讚成梁新月說把她培養成一個大姐姐型,讓她覺得她有照顧弟弟妹妹們的責任,這樣,讓她更沉穩一些。
思想上的早熟是沒辦法了,這孩子經曆的東西就讓她會下意識的這樣做。
現在你和她談意識什麽的,她也不懂,那就隻能正確的引導著,讓她發揮自己的正能量。
有成就感,就會讓這個孩子更加的知輕重。
多年後,丫丫知道了當年新月媽媽還這麽為她的心理操心的事,著實的大哭了一場,她自己回想自己的曆程,要是沒有新月媽媽,就沒有她後來的成就了。
因為肖順要去送菜,今天就沒人給閔紅蓮送飯去,李嬸要去送,就看到肖順帶著閔紅蓮走了出來,肖順幫她提著一包:
“李嬸,兩孩子你就幫我看著點兒,我可能回來得晚一些,我送了菜再送小閔去醫院看看。”
李嬸開心的應著:
“好,好,好,你可得把人照顧好了!”
“早上的地裏有露水,而且現在是秋天,這露水可是很冰人的,你不許下來碰,你先看看我們的菜地,還要做什麽規劃,你就幹這個吧。”
“對,一大早的,你起來了,孩子們呢,我告訴你,孩子沒離過娘的,隻要身邊一沒人就醒,說不定現在都醒了。”
楊大姐也是這樣說呢。
黃英是直接把孩子背出來的,她女兒現在四個多月了,背著出來做事完全沒事。小家夥還在呼呼大睡呢。
“我家沒事,真的,李嬸在家呢。”
田明芳也出來了,不過小王菊現在都快兩歲了,再說,她隔壁就是閔紅蓮,平時也是說了,要是聽到孩子哭,就叫一聲。
而且家裏還有王誌。
這幾個女人為了賺的這點錢也是拚了。
梁新月想了一下歎口氣道:
“要不,以後早上要出來,把小的都抱到我家來吧,李嬸在家,都放到炕上去,暖暖的讓他們繼續睡去。”
眾人一邊說,一邊該摘菜的該割菜的都開始幹了起來,梁新月自是不會真的就站著看著,她就在一邊開始幫著打包捆了起來。
別說,久了沒做事的她,沒幹幾下就覺得一身的汗了。
現在早上這一趟,都是按肖順手上的訂單來走貨的。他們有什麽菜,肖順會及時和那些食堂聯係。
他們下什麽單,就看這邊有些什麽菜了。
而這邊的主要的,還是要供應部隊。比如今天,他們就要開始土豆的第二次大豐收。
這次收的土豆量會是上一次的一倍還多。
而這次收了後,就會留一部分種上白菜和大青菜,另一部分種小麥。
每一塊地梁新月都是做了計算的,該種多少都是有個數的。
他們在梁新月坐月間又開荒出來了一些地,但都用來臨時種上一些如韭菜這種小菜。但這種是可以無限的收割。
隻韭菜地都種了好幾塊小地盤,但現在能保證一茬接一茬的割都有。
而且先割了還沒長好的,都蓋上了薄膜,長得非常的好。
梁新月還在山間種下了一些瓜呀豆呀這些。
這次她在坐月的時候,黃南瓜也豐收了。據說部隊那邊都說這種黃南瓜特別的好吃,梁新月還特意讓周國良叮囑過他們的廚師,要把所有的南瓜子都給留下來,回頭用來做種子。
冬瓜也是收了不少,據說稱重後發現,最重的冬瓜有四十多斤,當時引得大家圍觀了。
因為那個冬瓜差點就沒被發現,聽說是被東東找到的。因為那根藤牽得很遠,最後結了個大瓜。
收冬瓜時,那根藤都枯了,所以沒引起人注意。還是東東走到那邊,看到一個灰白色的大東西,然後才發現是一個大冬瓜。
隻是這一年的黃瓜才是沒結到多少。
隻夠了家屬院裏的人吃,部隊上的人也沒吃到。
不過明年應該是能吃到了。因為梁新月找葉處長他們寄來了他們的新的瓜種,說是實驗了三次了,結瓜都不錯。
但到了冬天,所有的瓜都不會再結了。這些都是夏季和秋季的收獲。
冬季,他們現在能指望的,就是這次的大豐收土豆和長得十分好的蘿卜。
把菜送上車了,各個當媽的快速回到家裏,各家的娃都在開始哭。
丫丫在床上陪著小佳佳玩,兩隻小的和肖小二還在呼呼大睡。
丫丫醒了就自己穿了衣服過來找李奶奶了。李嬸就讓她先看著孩子,自己去把肖小二抱過來放在一起,果然,幾個孩子都睡得和很好。
李嬸心疼孩子們說道:
“我聽到了那邊有個孩子哭一下,不知道是紅紅還有小王菊,新月啊,要是以後他們出去得早,你讓他們把孩子抱過來,我睡的炕,暖著呢。在這裏最少哭了我能看著。”
來了這裏一個月了,李嬸也是知道了這個院子裏的人,其實都是軍屬們,關起門來大家就是一家人。
而且大家待人做事都很好,她才提出這一點。
梁新月笑道:
“嬸,那早上可得忙著你呢。”
“哎呀,忙啥,咱們家兩小的,你都是喂好了他們睡了才出去的,隻要不餓,這倆小子不醒。小佳佳醒了我就給粥吃就可以了。”
“其他的孩子都更大一些,能聽話了,丫丫在這裏一哄,都聽話呢。咱們丫丫真的是這個家屬院裏最好的小姐姐呢。”
要說這點,丫丫真的做得很好。主要是這個孩子很會看人臉色。知道怎麽做得好,大人才會喜歡她。
梁新月明白這一點,也知道這孩子並不是有意要討好別人,隻是她自己受過一些東西,才知道要怎麽過得好,過得舒服。
雖說小,但她這種下意識的行為和舉止,讓梁新月其實很心疼的。
她很希望這孩子真正的成為一個開心陽光的姑娘。並不想她成為一個討好人型的那種孩子。所以,還就這個問題和鄒文清聊過。
鄒文清讓她放心,說丫丫在讀書上的理解很通透,這孩子很聰明的。隻要看好了,不會走錯路的。
倒是鄒文清讚成梁新月說把她培養成一個大姐姐型,讓她覺得她有照顧弟弟妹妹們的責任,這樣,讓她更沉穩一些。
思想上的早熟是沒辦法了,這孩子經曆的東西就讓她會下意識的這樣做。
現在你和她談意識什麽的,她也不懂,那就隻能正確的引導著,讓她發揮自己的正能量。
有成就感,就會讓這個孩子更加的知輕重。
多年後,丫丫知道了當年新月媽媽還這麽為她的心理操心的事,著實的大哭了一場,她自己回想自己的曆程,要是沒有新月媽媽,就沒有她後來的成就了。
因為肖順要去送菜,今天就沒人給閔紅蓮送飯去,李嬸要去送,就看到肖順帶著閔紅蓮走了出來,肖順幫她提著一包:
“李嬸,兩孩子你就幫我看著點兒,我可能回來得晚一些,我送了菜再送小閔去醫院看看。”
李嬸開心的應著:
“好,好,好,你可得把人照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