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


    麥文眯起了眼,這麽快就要把這個問題擺上台麵了?


    因為倪院士的表態,其實麥文也不好提一個早該提出的問題:


    合作方式。


    “合作”有非常多種,但基本都逃不開一個詞——利益。


    研發是燒錢的行為,並且不一定能看到收益,倪院士曾經樂觀地想將國產係統研發工作與企業掙錢綁定在一起,形成良性循環。


    我花錢搞研發,研發出來的東西讓你進一步掙錢,掙了錢投進來繼續研發。


    聽起來美好,但必須滿足一個條件,掙錢大於花錢。


    企業的管理層不會允許自己看到一個項目持續燒錢卻賺不了錢,他們喜歡給別人畫餅,但是別人給他的餅那是一口都吃不下去。


    因為李顏身份的特殊性——在大多數人看來,他首先是一個天才少年,然後是學生,再然後才是未來科技的實際掌舵人。


    甚至連“造手機的”這種標簽都比“公司老板”要靠前。


    所以各大新聞報道倪院士所說的“合作”,口徑基本都默認是學術研究合作了,但很明顯,這“河圖係統”做出來之後,肯定是要給李顏未來科技這家公司商用的。


    可不是發個論文就算完啊。


    而且屆時還會涉及到商業機密之類的問題,這個研究高出成果之後,對於倪院士團隊,對於麥文自己,能收獲什麽?


    確實是個問題。


    整清楚這個,才可能回答李顏的提問。


    “我們或許應該先談談合作方式,明確一下。”麥教授說道。


    此時會議室裏已經飄著飯菜的香味,氛圍非常自在。


    不少人還在聊著自己喜歡什麽菜,已經進入了休息狀態。


    “這個簡單,研發成果署我們共同的名字,你們可以拿這個項目去申領經費、評選獎項,而我隻需要用在手機上的成品。”


    麥文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


    “我隻有一個要求,就是這個成果同屬我們兩個單位,所以對外公開與售賣的事情,必須經由兩家單位同意才能進行。”


    換句話說,隻要未來科技不想賣,這個係統就一直隻屬於未來科技。


    “資金上邊,你們能提供多少?”坐在邊邊的一個中年男人問道。


    終究是涉及到錢了,賀子翔盯著李顏看,他也很好奇李顏願意為了倪院士這個團隊支付多少錢——又或者說,需要支付多少錢。


    “王工,您的意思是想成為未來科技的第16號員工嗎?”


    李顏這邊的四個人都愣住了。


    不過麥文倒是笑了笑。


    王工看了麥文一眼,隻是打了兩聲哈哈就混過去了。


    “麥教授,我不喜歡玩心照不宣的那一套,合作講究心誠。我就把我的立場與想法闡明,您再給一個明確答複吧。”


    吃飯的聲音都小了。


    “嗯,你說。”麥文放下了筷子。


    “就河圖係統研發這個項目來說,咱們是合作關係,不是我們委托光標實驗室做產品,也不是我們雇傭乃至收編光標這邊的人參與項目,合作講究的是各取所需取長補短,成果共享。”


    麥文點頭。


    “多的話不講,這個項目研發的真正成本是我在承擔,如果進展不利,你們隨時可以跳出項目,而我是必須一路撞南牆。如果沒有你們的參與,我照樣會找其他人才進行研發,而如果沒有我搞這個項目,你們會不會自己把科研經費都用到這上邊去?”


    麥文喝了口水。


    “所以,麥教授,我認為至少在這個項目的合作裏,沒有我們向你們提供資金支持的選項。未來科技會投錢給研發口,這筆錢既是給我的,也是給伱們的。具體數值我現在肯定答不上來。”


    “研發成果歸我們共有?”麥文問道。


    “這些可以在合作協議上寫明,屆時再深入討論也可以。”李顏說道,“或者到了那個時候,我再花雙方認可的價錢買斷,也未嚐不可。”


    麥文深吸一口氣,嘴巴微張又閉上。


    其實說到底,合作產出共有成果這種事情,最關鍵的點在於合作雙方的水平是否均等互補。


    很明顯,在麥文眼裏,目前李顏團隊的研發能力,與他能提供的技術支持並不匹配。


    如果我出了九成力,你就給我思路,然後結果共享,我拿來當個榮譽,你拿去造手機賺得盆滿缽滿……


    那我不是被白嫖了?


    這本質上跟雇傭了他們幹活有什麽區別呢?


    李顏確實承擔了幹不出來白燒錢的風險,但創業的本來就是他,這風險就該他自己吃下去。


    不用跟麥文扯什麽搞出這個研究多有意義之類的話,學者專家研究員,大家也是人,做事情也是為了錢。


    有錢了才會進一步有追求,連錢都沒有就談理想是沒意義的。


    倪院士地位擺在那,乃國士也,他當然有自己的追求。


    在倪老看來,隻要李顏這個國產係統能搞出來,能防患於未然,不被西方國家捏住信息安全命脈,那就足夠了。


    麥文不是啊!


    不過此番來,他也算是代表倪老,很多東西做不了決定也沒法表態,才顯得如此糾結。


    然後李顏就把6到15號員工的信息推給了他。


    “麥教授,這些都是在手機行業、手機係統開發領域乃至智能手機研究上,有足夠技術水平與經驗積累的人才,我想,至少在我們要做的手機係統開發這個領域,我們能算得上各取所需吧?”


    裏邊的人員超出了麥文的預期。


    “你連曹海斌都叫動了?”


    “嗯,答應得很爽快。”


    “這可是出了名的狂人,小心點。”麥文挑眉。


    “沒問題,他說我比他狂。”李顏笑道。


    ……好的。


    “嗯,我回頭跟倪老師聊聊,以他的意見為準。”


    李顏笑了,到這一步,那可以說他已經贏了。


    而麥文看李顏的眼神已經完全變了,他還以為李顏是個非常純粹的技術狂熱者,沒想到這麽難對付。


    從始至終新北光標實驗室與未來科技的合作,決策權都不在麥文這裏,而是對外表過態對內有安排的倪院士。


    麥文沒想到想探李顏的底結果被秀了一臉,自己想秀肌肉卻半天沒秀出來,想著薅點研發資金又被李顏擋得一幹二淨。


    因為他最仰仗的“李顏非常需要他們的技術支持”這一點,並不成立。


    “那好,合作愉快。”李顏笑道,“吃完飯還請麥教授跟我們講講,您這邊能給我們的手機係統研發提供什麽幫助?”


    麥文這才回過味來,合著特麽李顏這句話,是對他們的一種考察啊!


    這臭小子,難道還有“不跟光標實驗室合作”的選項嗎?


    難怪能讓科技圈那位九十年代拒絕當電子廠高管,導致一度賣血度日的傳奇狂人曹海斌認可啊……


    李顏的狂跟大部分人外放的狂不一樣,他的自信站得非常高。


    是一種“不管有沒有你的支持反正有我就夠了”的誇張自信,哪怕是非常內斂地表現出來,這種“愛來不來”的自由感還是讓與他對話的人頗感壓力。


    討論又持續了一下午。


    李顏無差別地讓光標實驗室的諸位也感受了一波高壓麵試。


    單論專業能力,尤其是係統開發這一個小項的能力,李顏肯定是比不過麥文的。


    別說麥文了,就對麵這一排裏邊,選一個最邊緣水平最差的,目前的李顏也比不過。


    原因很簡單,經驗值差異。


    本質上是信息差。


    信息差可謂職場一大利器,上級管理下級,老人壓製新人,核心就是靠這三個字。


    所以才會有那麽多單論智商水平、理論知識、技術能力都遠超上級的小年輕,進單位之後變成傻逼。


    某個領域我研究過而你沒有,那甭管你是不是腦子比我好用學曆比我好地位比我高,聊起這個領域你必然露怯。


    電腦係統開發這個領域李顏接觸得比較少,見過的問題都沒麥文親手解決過的問題多。


    真往細了聊,恐怕他問一百個問題也隻是襯托麥文團隊有多牛逼而已。


    所以李顏專門問手機係統的事情,例如要滿足河圖手機係統的某個功能需求,該怎麽做?


    這種問題李顏這邊就占據著有利信息差,他們自己搞過手機係統,知道操作上存在什麽難點,但麥文不知道。


    哪怕這些難點以麥文團隊的技術水平,隻要正式參與手機係統研發就會發現不值一提,但在會議上,他們確實沒有條件直麵。


    看著李顏主導討論,把節奏帶得麥文團隊都麵露難色,未來科技的2到5號員工還在那樂嗬嗬的。


    壓根沒意識到李顏完全也可以把這一套用到公司管理上,成為一個可怕的老板。


    不過他們確實沒啥必要擔憂,隻要這幾個家夥願意一直“天真”地信任李顏,李顏一定會給他們足夠的回報。


    會議一直到晚飯飯點才結束,李顏本來還準備請麥文團隊吃飯,但是麥文團隊顯然心裏裝著一堆事情,沒啥心情吃飯。


    等他們走了,未來科技初始五人組回到李顏的辦公室,突然爆發了一陣歡呼。


    “太帥了顏總!”鄧宇迪握拳喊道,“簡直全程都是我們在主導!”


    “那是我們在主導嗎?那是顏總在主導,一個人!”賴一寧感歎,直接躺在了沙發上,但是馬上又跟觸電一樣彈起來。


    “都放鬆點。”李顏坐在辦公椅上閉目養神,“今天算不得什麽大事,真正的利益分配問題,還是要等做出成果以後才有討論空間,下午也說了,從明天起麥教授那邊會分出來小隊到我們這邊工作,下個星期應該也有幾個人就位,大家好好磨合。”


    “我們隻有一個多月了,八月底就得去上京。”鄧宇迪竟然有些難過,“我都想著多讀一年高中跟你這個項目算了。”


    “我也還要上學的啊。”李顏說道。


    大家一下子竟然有些不適應,一句“你還上什麽學”差點就問出來了,但馬上反應過來這家夥還是華大少年卓越班的一號……


    “白天當學生,晚上當總裁?”賀子翔念叨,“好好好,陳凡,你可得看住咱們顏總,這在學校裏得多惹眼多討女生歡心啊!”


    “你不知道他跟易力……”陳凡說一半就感受到了冰冷的壓力,趕緊住嘴了。


    這個男人最近忙於事業,好好的暑假都沒機會見見美麗學姐,說不定心裏正鬱悶呢,陳凡成功說服了自己。


    其實李顏跟韋韻之這倆私底下聊天聊得可歡了,李顏完全不跟她聊工作上的事情,而是聊聊畫畫聊生活,權當休息了。


    炎熱的八月,李顏的未來科技終於湊齊了最初的一批員工。


    周揚因為工作交接流程長——其實是戴力公司想再招到一個這樣的人非常困難,加上李顏目前處於係統開發階段,還不太需要周揚坐班參與,所以暫時讓他現在戴力幹著,李顏有需要就找他谘詢問題,讓他幹一些前期準備的工作。


    李光德同理,目前基本直接對接李顏,沒有坐班的必要。


    反正這兩位大佬也不求錢財,後續需要他們的時候能為了共同目標竭盡全力就夠了。


    還有一位入職第一天露了臉,然後就開始一直在外邊跑的劉立偉,是衛德地圖老總董振昌直接推薦給李顏的。


    劉立偉是本次李顏招攬十人組裏最年輕的一個,才二十六歲。


    從大學就在提前研究手機軟件,算是董振昌為了衛德手機地圖招攬的特型人才,既然老董自己都跟李顏達成口頭合作了,劉立偉又是臨江人,幹脆就順水推舟送個人情了。


    “反正最終也是幫我了大忙。”董振昌如是說。


    這個哥們大學期間組建了手機軟件開發的團隊,結果死在了不知道以後智能機係統誰主天下的問題上。


    所以他現在對董振昌跟李顏都是打心底裏感激,覺得自己的價值得到了肯定,還給了表演的舞台。


    李顏給他開了八千一個月的工資都開心得連說謝謝。


    看得出來是很需要自我展示的舞台了……


    剩下的七個人,就都是係統研發相關的技術骨幹了。


    孫淼就是其中之一,他因為猶豫了幾天,痛失no.06的工號,讓爽快答應的新安市某科技型國企研究員尚傑頂了位置。


    孫淼自己是07號,08號周揚,09號便是被麥文單拎出來的曹海斌,也是李顏找來兩位上京人才的另一個。


    一個從電子廠打工打出高管位置又決然離職進入房地產,混得小有身家之後又跨行到新安市著名山寨機中心開店,然後被某手機圈新貴挖走當副總工,因為發展理念不同果斷離職宣稱準備自己搞手機廠的狂人。


    光頭,很壯,看上去跟混社會的一樣。


    曹海斌自稱自己懂“一台手機的整條生產線”,號稱“給我一天時間,我幫你買齊一台手機的所有零件,徒手組裝給你看”,還表示自己“不是山寨機中心那批手機集成商的垃圾貨色”……


    發言反正語不驚人死不休吧,不過看在能被手機廠商挖走的份上,他應該不是隻會搞外形設計的“集成商”。


    李顏看中這哥們的,是他對整個手機黑市產業鏈的熟悉,以及手上可能掌握的資源。


    而且他身上有一股莽勁,很適合給初創公司帶來活力,太過技術型的人才容易陷入不敢試錯的狀態,有這個麽一個混世魔王來攪動,還不錯。


    至於李顏怎麽把這哥們帶回來的……很簡單,對付狂人的辦法就是力大磚飛。


    曹海斌已經四十歲了,一直咋咋呼呼地表示自己很天才,學東西奇快無比。


    比學東西……李顏沒怕過誰。


    他都不需要跟曹海斌展示什麽,隻是在自我介紹——也就是把所有成績講了一遍,俗稱裝逼——之後,把身份證遞給了他。


    十五歲的年齡說明一切,在如此有限的時間裏掌握了這麽多的技能拿下這麽多成績,隻能是一個原因——學東西血媽快。


    隨後曹海斌就以“李顏比我牛逼”為由,正式加盟了,並且他竟然隻要工資,表示雖然他做事不是為了錢,但沒有錢也做不了事。


    10號就是劉立偉,11號李光德,12到15號都是來自新安的技術人員。


    整體能力比較普通,但是各有擅長的專項。


    在他們齊聚的一星期之後,也就是八月中旬,李顏失眠了。


    當這麽一群腦子裏想法堪比滿天繁星、又多少不太把李顏當老板的家夥聚在一起,別說開會了,就是平時各自搭夥搞研究,甚至是坐在一起吃午飯,都能吵到李顏頭昏腦漲。


    身為未來科技的實際掌舵人,李某必須做點什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07:從小學生開始加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言紅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言紅袖並收藏重生07:從小學生開始加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