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回宿舍,林恒書還沒放好就開始侃侃而談。


    “我想了一整晚,明確了最核心最重要的原則!”


    其他人放好了東西,洗耳恭聽。


    “那就是‘簡化’,所以我們必然要先作曲再編曲,作曲也要簡化旋律,一步步來。”


    “好!”朱青倫帶頭鼓起掌。


    大家也都跟著一起鼓掌。


    林恒尷尬一笑,做出優雅的謝幕動作。


    “好了,我認真點,應該先定個基調吧,能參考的歌其實也不少,周董的《青花瓷》不是剛好掀起一波潮流了嗎?”


    大家看向了李顏,李顏看向了李若飛。


    “啊?我先說嗎?”李若飛清清嗓子,“我對音樂……沒什麽天分,隻能分析分析這首詞了。”


    他展示了自己晚自習默寫的手稿,筆鋒有力,頗具氣勢——李若飛是個書法高手,但很神奇的是他語文考試的字卻不甚出彩。


    按他的說法,寫書法是寫書法,跟平時寫字是兩回事。


    平時寫字隻要字形對了,主要講究效率。


    這讓把語文試卷當書法練習紙的李顏不敢搭話。


    “這首《青玉案·元夕》,乍一看是講元宵佳節,‘我’在人海中尋找一位意中人的故事。但作者是辛棄疾,塑造這麽一個站在‘燈火闌珊處’的孤高女子作為‘意中人’,實際寄托著他自己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


    很流暢,就像答語文閱讀題。


    林恒眉頭緊皺,表情微妙。


    “所以,我傾向於用熱鬧的、大氣磅礴的音樂唱上闕,再一轉悠長低沉的音樂唱下闕,把辛棄疾那報國無門的一腔激情、不欲同流合汙的高潔品質唱出來。”


    梁天成看起來聽得有些激動,但李顏跟林恒都不為所動。


    “若飛,我不覺得這樣好。”林恒道,“你說的,是結合曆史實際跟詞人特點做的解析,是語文層麵的賞析。但我們唱出來的話,詞麵的意象還是很重要的。”


    “你是說,上闕對元宵節熱鬧場麵的描寫?”


    “對,不管怎麽說,唱的就是這個內容,就是這種熱鬧繁華的氣氛,用熱鬧點,或者輕快的曲風合適一點。”


    “那下闕呢?”


    “王國維《人間詞話》把‘驀然回首’這句,稱為人生境界的最高境。有一種……”


    “是一種求道悟道的感覺,量變引起質變,一路向著目標努力前行,最終發現不經意間,目標已經在手中了。”李顏補充。


    “對對對,這個主題還是很積極向上的,而且可以給讀者遐想。”林恒滿意點頭。


    “但王國維的解讀,隻是借詞比喻,恰好跟你前邊說的結合詞麵內容有些矛盾。”李顏卻沒有進一步肯定他的意見。


    其他三位舍友已經聽入神了。


    “顏,你的想法呢?”


    “俗一點。”


    “啊?”林恒跟李若飛很同步。


    “我們要唱這首詞,本身就是一種再創作。沒有必要受製於作者心緒、時代背景這些東西,我們要的隻是詞本身。”


    李顏自己沒注意到,其實這兩個多月以來,他在403宿舍乃至零班,已經依靠極致的全能攢下不小的威望。


    “若飛,你的想法也不是不行,但林恒說得對,詞的表麵意向很重要。就像你說的,在人海中尋找一位意中人,在熱鬧喧嘩的元宵佳節,於金翠脂粉的如雲女子中,尋找一位孤高意中人的故事。”


    “愛情?”朱青倫忍不住開口。


    “不要唱成靡靡之音。”李顏搖頭,“我們按這個意向,這個氛圍去推進,但是不以‘愛情’為重點。”


    “哦!”李若飛一拍手,“你把對‘那人’的具體解釋,留給了聽眾?”


    “是這個意思,‘那人’是心上人,就是一段美好的表白;是自己,就是一次返璞歸真的靈魂洗禮;是理想,就是一次頓悟的追尋之旅。”


    “什麽叫出口成章。”朱青倫歎道,“我是說不出來。”


    “我也。”陳凡舉手。


    “那你希望是什麽呢?”林恒問。


    “我們隻負責還原那場千年前元宵的熱鬧,還原如花似玉的女子們,還原燈火闌珊處的她。”


    “那就是心上人了?”梁天成緊追著接話。


    “不是,音樂是有情緒的,詞用來還原場景,曲用來傳遞情緒,讓一種氛圍環繞聽眾,讓他們‘驀然回首’。”


    “阿顏,伱的意思是這首歌的重點,不在‘燈火闌珊處’,而在‘驀然回首’?”李若飛若有所思。


    “可以這麽理解,我們的歌曲與表演,都是給觀眾傳遞這種情緒,讓他們聽懂詞意,但我們不給這個詞意賦予任何具體的意義。”


    “好啊,”李若飛似有所悟,“如此說來,我一開始拿辛棄疾的人生經曆與曆史背景,強行讓聽眾感受具體的情緒,確實是完全沒能點到這首詞的妙處,落了下乘。”


    “無須比較。”李顏擺手,“所以,元宵佳節的氣氛,脂粉香氣、張燈結彩,很容易找到對應的曲調,歡快、熱鬧、香甜,在這個基礎上,急促些,表現主人公的焦急,到‘眾裏尋他千百度’到達高峰,突然一收,‘驀然回首’時,節奏舒緩,慢慢降下來,最後戛然而止。”


    “餘味悠長。”李若飛連連點頭。


    “這是文人的交流方式嗎?”陳凡小聲地問了一句朱青倫。


    “牛逼就完事了。”朱青倫回答。


    “我覺得這個作品似乎有牛逼起來的空間了。”林恒不知何時湊到朱青倫身旁,“我對李顏有充足的信心。”


    “你呢?”梁天成也摸下了床,湊著熱鬧。


    “今晚定了方向,就該我大顯身手了!我也自信得很好吧。”


    “騷包林是這樣的。”


    “林恒,”李顏突然點了一句,剛剛還在耍帥的林恒瞬間認真,“我覺得甚至可以用同一套旋律進行變調,符合你說的簡化作曲。”


    “好了到了高端話題,”朱青倫伸個懶腰,“咱們也要聽不懂咯。”


    “作曲其實很容易的。”李顏認真臉。


    除了林恒,其他四個人直勾勾看了他兩秒,然後突然大笑。


    “我信你個鬼你這家夥壞得很。”朱青倫撇嘴,“你說簡單的東西,我可不敢信。”


    “作曲不用樂器的,就是哼,對著詞,你帶著點起伏聲調念出來,那都能算是作曲。”李顏還是認真臉。


    他這兩天就是這麽幹的,通過記錄自己亂哼的音樂激活了四級技能“作曲”,他還為此感到震驚,一直以為“作曲”的內容已經包含在“樂理”裏邊了。


    後來想想,作曲還是需要一點創造力來統籌的,樂理知識隻是根基。


    在三級技能“音樂”的輻射下,直接一路飆升到了34分。


    之前記憶裏的歌從“會唱”突然就被解構了,“旋律”在李顏腦子裏變成了一個可以把握拆解的東西。


    係統的每次輻射都太奇妙了,就特麽跟硬塞記憶一樣。


    林恒補充:“是可以這麽說,隻是沒有美感的旋律,隻能算是劣質作曲,而且唱完還是要懂樂理曲譜的人記錄下來,否則每次唱都不一樣就搞笑了。青倫,你用你熟悉的歌,套用進這首詞,清唱一下,也算是一次作曲——就是抄襲了而已。”


    “青~玉案元夕哇,東風夜放~花千樹哇,誒嘿誒嘿花千樹哇,更吹落內個星如雨哇,寶馬雕車香滿路誒,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猝不及防的《好漢歌·元夕》。


    元宵佳節的一群金翠脂粉,賞著花燈跳著舞,突然就被梁山好漢給劫了。


    “靠,最後一句五個字,實在配不上了。”


    “你是天才,青倫。”林恒五體投地。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07:從小學生開始加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言紅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言紅袖並收藏重生07:從小學生開始加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