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也說 作者:懶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宋朝是中國曆史上承五代十國再下啟元朝的獨特朝代,分為北、南宋兩個時期,總共曆任十八皇帝,據統計,宋朝在曆史當中出現了三百一十九年。
當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在河水邊堅定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後來經過宋太祖的勵精圖治,宋太宗繼位後最終一統全國,在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之後,宋朝逐漸邁入盛世。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宋朝,宋朝最終軍力不敵,“靖康之恥”成為宋朝人的夢魘,也是在此刻,北宋滅亡。而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南宋,南宋人也“偏安一隅”,但也激發了更多宋朝人的拳拳愛國之心。
1235年宋元戰爭爆發,1276年元朝徹底打敗南宋,南宋滅亡。曆史上的宋朝覆滅,不複存在。
自宋太祖趙匡胤到南宋的覆滅,宋朝曆任的十八位皇帝都各有作為,各有特點,其中,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世孫趙昀出身最差,血統也最不純正。
可正像“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一樣,趙昀卻做出了一件非常有作為的事情,即在他統治王朝的時間裏,完成了“北伐滅金”的壯舉。
血統不純
趙昀原名趙與莒,並非皇子,而是宋寧宗的遠房堂侄,同時也是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九世孫,隻是宋朝並非全由趙德昭這一脈的後人繼承皇位,輪到趙昀的父親趙希瓐這一代時,他身上的血緣已經跟皇室相差甚遠。
趙希瓐一生中並沒有被授予爵位,隻是當過鄉縣的小官,日常跟普通的老百姓並沒有什麽不一樣。
隻不過趙昀最終成為了一代帝王,關於他的帝王之相,也曾有一個傳說。
在趙昀出生的前夜,榮王夢見了一個身穿紫衣戴著金帽的人要前來拜訪。但等到榮王醒來後,並沒有任何人,隻是室內卻仿若五彩斑斕,就像太陽的光芒照耀在房屋之內。
在趙昀出生的三天之後,趙昀的家人聽到房屋外有車馬趕路的聲音,以為是有客人來,便匆匆忙忙出來瞧看,卻什麽也沒見到。
更有人說,趙昀小時候在白天睡覺時,路過的人也能隱隱約約瞧見他身上神似龍鱗的皮膚紋路。但不管怎麽說,趙昀也是在這樣形似“普通”的家庭中出生了。
趙昀七歲時,父親趙希瓐去世,生母全氏帶著他和自己的弟弟趙與芮回到了自己的娘家,母子三人一直在兄長家寄宿,直到趙昀十六歲,母子三人搬出。
在趙昀漸漸長大的過程中,宋寧宗因為自己的八個親生孩子都因為某些不同原因早年夭折,雖然心中萬分悲痛,宋寧宗也隻能無奈之下命令宰相史彌遠尋找配得上繼承沂王王位的人選,而史彌遠也不負使命,將此交給了自己的幕僚餘天錫。
餘天錫在找尋途中,路過紹興,見有大雨,便在全氏的兄長家中避雨,由此與趙昀兄弟相識。
餘天錫在與二人相處的過程中,認為兄弟二人日常行為大方得體,可以作為繼承人,便向史彌遠推薦。
史彌遠得知這個消息後,親自接兩兄弟前往臨安進行最終的考量,在考察後,他也認為兄長趙昀更加適合作為繼承沂王。
因此,嘉定十四年,趙昀選正式入主宮內,賜名貴誠,繼承沂王王位。而後更是在嘉定十七年,因為宋寧宗駕崩,史彌遠聯同楊皇後假傳寧宗遺詔,廢太子趙竑為濟王,改立沂王趙昀為新帝,也就是宋理宗。
北伐滅金
自從趙昀登上帝位後,便麵臨著種種非議。
最大的爭議當屬趙昀那並不純正的皇室血統,此外,因為史彌遠與楊皇後共同的謀劃原因,使得趙昀自然“名不正言不順”,這也導致他登基後將麵臨著種種政治危機。
但因為史彌遠和楊皇後,趙昀除了依附並無退路與選擇。
但趙昀如果隻能依賴他們,當然他們也十分容易拿捏自己。
當趙昀登位一年後,楊太後擔心趙昀的“翅膀硬了”,決心在自己的恩人裏選擇了一位叫謝道清的女子,並將她送進宮內當趙昀的皇後,但說是皇後,更應該說是一位“眼線”,一個監視趙昀是否“衷心”的探子。
不過那日與謝道清一起進宮給趙昀當妃子的人中,還有一位賈家千金。那位千金可謂是閉月羞花,魅力非凡。更何況,當這位賈千金和謝道清相比,謝道清的不善言談更是襯得賈貴妃活潑開朗。最終,賈貴妃十分討得趙昀的喜愛,趙昀甚至想立賈貴妃為皇後。
但畢竟“受製於人”,當楊太後得知情況後,勃然大怒,並親口要求趙昀立謝道清為皇後。迫於壓力,趙昀無奈同意,但就在離開後不久,賈貴妃便病逝了,這更加深了趙昀的痛苦。
雖然趙昀一直受製於楊太後,但因為趙昀的能屈能伸,最終也暗中培養了自己的勢力。
南宋中後期,蒙古在北方地區迅速崛起,成為對宋朝構成巨大威脅的政權。麵對強勁的敵人,宋朝內部迅速產生了不同的對外政策,但有不同的政策便代表不同的立場,自然也有不同的爭議。
朝廷之上,部分人因為仇視金朝,便主張聯合崛起的蒙古,利用他們共同對抗金朝以恢複中原,而另一部分人則吸取了當年“聯金滅遼”的教訓,不希望自己的國家重蹈覆轍,而是尋求其他的途徑。
在爭論之中,隻要趙昀偏向哪一方,另一方一定要拿出更多的證據來迫使趙昀思慮,這樣的方式讓宋朝一直在兩種意見中舉棋不定。這也使得宋朝既無法聯金抗蒙,也無法聯蒙滅金。
但戰事並不等人,短暫的和平並非永恒,隨著蒙古與金朝戰火愈演愈烈,在兩方相比,金朝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趙昀最終也作出了“聯盟抗金”的決策。
紹定五年十二月,蒙古使者來到京湖,與宋朝商議合作,共同對抗金朝。在商討後,蒙古答應宋朝滅金以後,將河南地區歸還宋朝,隻不過雙方沒有就河南的歸屬進行相關方麵的書麵協議,而僅僅是口頭約定。
當宋朝與蒙古聯合的消息傳到金朝,金哀宗得知宋蒙達成協議後,終於無法坐住,加急派遣使者前來與南宋見麵,使者在朝廷之上據理力爭,急切地表達“唇齒相依”,甚至拿出如果金朝被蒙古滅亡。
下一個一定會是宋朝,金朝還是希望宋朝來支援金朝,但這實際上也是幫助宋朝自己。但不管是出於宋人對金朝的痛恨,還是現實局勢的考慮,趙昀最終還是拒絕了金哀宗。
在宋朝與蒙古達成協議後,十月,宋朝與蒙軍聯合圍攻蔡州,端平元年正月,攻破蔡州,金哀宗自縊而死。而末帝完顏承麟在亂兵之中被殺,金國滅亡。
趙昀雖然血統不純,也出身市井,但卻稱帝,屬實無數人眼中的“幸運”,但同時也並沒人問過他心中所想,執政初期因力量不足隻能依附他人,執政後期卻又受到他人蒙蔽。但總體來說,在趙昀的決定下,金國覆滅,對於宋朝來說便是一個極大的功勞。
當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在河水邊堅定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後來經過宋太祖的勵精圖治,宋太宗繼位後最終一統全國,在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之後,宋朝逐漸邁入盛世。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宋朝,宋朝最終軍力不敵,“靖康之恥”成為宋朝人的夢魘,也是在此刻,北宋滅亡。而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南宋,南宋人也“偏安一隅”,但也激發了更多宋朝人的拳拳愛國之心。
1235年宋元戰爭爆發,1276年元朝徹底打敗南宋,南宋滅亡。曆史上的宋朝覆滅,不複存在。
自宋太祖趙匡胤到南宋的覆滅,宋朝曆任的十八位皇帝都各有作為,各有特點,其中,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世孫趙昀出身最差,血統也最不純正。
可正像“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一樣,趙昀卻做出了一件非常有作為的事情,即在他統治王朝的時間裏,完成了“北伐滅金”的壯舉。
血統不純
趙昀原名趙與莒,並非皇子,而是宋寧宗的遠房堂侄,同時也是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九世孫,隻是宋朝並非全由趙德昭這一脈的後人繼承皇位,輪到趙昀的父親趙希瓐這一代時,他身上的血緣已經跟皇室相差甚遠。
趙希瓐一生中並沒有被授予爵位,隻是當過鄉縣的小官,日常跟普通的老百姓並沒有什麽不一樣。
隻不過趙昀最終成為了一代帝王,關於他的帝王之相,也曾有一個傳說。
在趙昀出生的前夜,榮王夢見了一個身穿紫衣戴著金帽的人要前來拜訪。但等到榮王醒來後,並沒有任何人,隻是室內卻仿若五彩斑斕,就像太陽的光芒照耀在房屋之內。
在趙昀出生的三天之後,趙昀的家人聽到房屋外有車馬趕路的聲音,以為是有客人來,便匆匆忙忙出來瞧看,卻什麽也沒見到。
更有人說,趙昀小時候在白天睡覺時,路過的人也能隱隱約約瞧見他身上神似龍鱗的皮膚紋路。但不管怎麽說,趙昀也是在這樣形似“普通”的家庭中出生了。
趙昀七歲時,父親趙希瓐去世,生母全氏帶著他和自己的弟弟趙與芮回到了自己的娘家,母子三人一直在兄長家寄宿,直到趙昀十六歲,母子三人搬出。
在趙昀漸漸長大的過程中,宋寧宗因為自己的八個親生孩子都因為某些不同原因早年夭折,雖然心中萬分悲痛,宋寧宗也隻能無奈之下命令宰相史彌遠尋找配得上繼承沂王王位的人選,而史彌遠也不負使命,將此交給了自己的幕僚餘天錫。
餘天錫在找尋途中,路過紹興,見有大雨,便在全氏的兄長家中避雨,由此與趙昀兄弟相識。
餘天錫在與二人相處的過程中,認為兄弟二人日常行為大方得體,可以作為繼承人,便向史彌遠推薦。
史彌遠得知這個消息後,親自接兩兄弟前往臨安進行最終的考量,在考察後,他也認為兄長趙昀更加適合作為繼承沂王。
因此,嘉定十四年,趙昀選正式入主宮內,賜名貴誠,繼承沂王王位。而後更是在嘉定十七年,因為宋寧宗駕崩,史彌遠聯同楊皇後假傳寧宗遺詔,廢太子趙竑為濟王,改立沂王趙昀為新帝,也就是宋理宗。
北伐滅金
自從趙昀登上帝位後,便麵臨著種種非議。
最大的爭議當屬趙昀那並不純正的皇室血統,此外,因為史彌遠與楊皇後共同的謀劃原因,使得趙昀自然“名不正言不順”,這也導致他登基後將麵臨著種種政治危機。
但因為史彌遠和楊皇後,趙昀除了依附並無退路與選擇。
但趙昀如果隻能依賴他們,當然他們也十分容易拿捏自己。
當趙昀登位一年後,楊太後擔心趙昀的“翅膀硬了”,決心在自己的恩人裏選擇了一位叫謝道清的女子,並將她送進宮內當趙昀的皇後,但說是皇後,更應該說是一位“眼線”,一個監視趙昀是否“衷心”的探子。
不過那日與謝道清一起進宮給趙昀當妃子的人中,還有一位賈家千金。那位千金可謂是閉月羞花,魅力非凡。更何況,當這位賈千金和謝道清相比,謝道清的不善言談更是襯得賈貴妃活潑開朗。最終,賈貴妃十分討得趙昀的喜愛,趙昀甚至想立賈貴妃為皇後。
但畢竟“受製於人”,當楊太後得知情況後,勃然大怒,並親口要求趙昀立謝道清為皇後。迫於壓力,趙昀無奈同意,但就在離開後不久,賈貴妃便病逝了,這更加深了趙昀的痛苦。
雖然趙昀一直受製於楊太後,但因為趙昀的能屈能伸,最終也暗中培養了自己的勢力。
南宋中後期,蒙古在北方地區迅速崛起,成為對宋朝構成巨大威脅的政權。麵對強勁的敵人,宋朝內部迅速產生了不同的對外政策,但有不同的政策便代表不同的立場,自然也有不同的爭議。
朝廷之上,部分人因為仇視金朝,便主張聯合崛起的蒙古,利用他們共同對抗金朝以恢複中原,而另一部分人則吸取了當年“聯金滅遼”的教訓,不希望自己的國家重蹈覆轍,而是尋求其他的途徑。
在爭論之中,隻要趙昀偏向哪一方,另一方一定要拿出更多的證據來迫使趙昀思慮,這樣的方式讓宋朝一直在兩種意見中舉棋不定。這也使得宋朝既無法聯金抗蒙,也無法聯蒙滅金。
但戰事並不等人,短暫的和平並非永恒,隨著蒙古與金朝戰火愈演愈烈,在兩方相比,金朝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趙昀最終也作出了“聯盟抗金”的決策。
紹定五年十二月,蒙古使者來到京湖,與宋朝商議合作,共同對抗金朝。在商討後,蒙古答應宋朝滅金以後,將河南地區歸還宋朝,隻不過雙方沒有就河南的歸屬進行相關方麵的書麵協議,而僅僅是口頭約定。
當宋朝與蒙古聯合的消息傳到金朝,金哀宗得知宋蒙達成協議後,終於無法坐住,加急派遣使者前來與南宋見麵,使者在朝廷之上據理力爭,急切地表達“唇齒相依”,甚至拿出如果金朝被蒙古滅亡。
下一個一定會是宋朝,金朝還是希望宋朝來支援金朝,但這實際上也是幫助宋朝自己。但不管是出於宋人對金朝的痛恨,還是現實局勢的考慮,趙昀最終還是拒絕了金哀宗。
在宋朝與蒙古達成協議後,十月,宋朝與蒙軍聯合圍攻蔡州,端平元年正月,攻破蔡州,金哀宗自縊而死。而末帝完顏承麟在亂兵之中被殺,金國滅亡。
趙昀雖然血統不純,也出身市井,但卻稱帝,屬實無數人眼中的“幸運”,但同時也並沒人問過他心中所想,執政初期因力量不足隻能依附他人,執政後期卻又受到他人蒙蔽。但總體來說,在趙昀的決定下,金國覆滅,對於宋朝來說便是一個極大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