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的想法雖好,然方之極處便是圓,世間的陰陽之力,如何能完全限製得住?
方塊之力被清虛因勢利導,在最盛之時之處被泄,風起雲湧之下氣勢洶洶勢不可擋,一時間李易也是控製不住,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方塊之力被那圓圈慢慢吞噬。
太極寓攻於守,守便是攻。圓圈在吸收的方塊之力後,立即又反饋於方塊本身,方塊節節後退,向著李易所在擠壓而來。
李易將一身修為限製在與清虛同等境界,此時大好形勢之下被清虛抓住了天地之機,失了一招先手,清虛的太極借力打力,李易登時心神一震,一聲悶哼重壓之下自無法阻擋,倉促之間連身形也是定不住,直往後麵退去。
李易臨危不亂,就在後退的同時,猛的長嘯一聲宣泄著心中的一口悶氣,順手將刺股錐望天空一拋,大聲喝道:“本經陰符,養神蓄銳,疾!”
刺股錐憑空而長,在虛空中幻化成一柄巨大長矛,以無量尺劃出的縱橫之道為柄,迎麵的向著擠壓過來的太極直直頂去。
太極鋪天蓋地而來,無可抵擋,唯有以點破麵,暫緩其勢。
就在堪堪退到演武場邊緣之際,李易再次大喝一聲,刺股錐幻化的巨大長矛猛的向前一戳,定在空中,李易終於站住了身形。
李易驚出一身冷汗,暗道一聲好險,武當派掌門大弟子清虛果然不是浪得虛名,修真界將他與顧子傾合稱“武當雙璧”,實是當之無愧。
李易向著對麵的清虛看去,此時的清虛已經進入物我兩忘的境地,一心在掌控著太極與李易比試,可以看出,方才的臨場一悟,讓清虛在合道的道路上又大大的前進了一步。
李易是過來人,自然知道,這還遠遠不夠讓清虛打通任督二脈,自己必須持續不斷的施加給清虛更多的壓力,讓他繼續的積累下去,直到清虛對“道法”的感悟皆達到頂點。
投鼠忌器之下,方塊既然不能完全壓製圓圈,李易一時間也是別無他法可想,隻能就此與之相持。
相持也不是不行,雖說清虛的太極最不怕的就是打持久戰,可是李易修為遠高於清虛,就是耗,也能把清虛耗得精疲力竭。
李易是壓低修為,可修為還在,以一池塘水來比喻李易的修為,若李易全力出手,可說是取了一桶,那麽如今壓低修為出手,可說是隻取了一瓢,如此取水,舊歲未盡,新水又生,當然不懼與清虛相持。
如此一來倒是穩妥,不過李易即便最後取勝,也有勝之不武之嫌,實際上在兩人對“天地之道”的感悟中,李易已經輸了一籌。
同樣,李易也可以回到先前的老路上,以雲山派的紫霄神雷來應對,當然這樣一來,李易更加等於向眾人宣告,自己失了一招。
李易心中自有傲骨,怎麽肯就此認輸?
此事也給了李易心中一個警醒:道教大比試至今,餘下的選手恐怕除了東海派丁海山那個怪胎以外,其餘者皆是名家子弟,從小就有名師教導,對天地間的“道法自然”了熟於心,天地規則能信手捏來,就像李易,入門後便熟讀所有道儒二教典籍。
若是修為低於自己的還好,若修為與自己差不多者,比試的勝敗實在要看臨場的發揮與臨機的決斷了。
閑雲道長看得連連點頭,清虛所為,已經足夠,哪怕是年青時的自己,也未必能比清虛應付得更好吧。一直以來,清虛的名頭都被顧子傾壓在前頭,然而清虛從不氣餒放棄,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李易行事素來出人意料,卻不知此境之下,尚有何應對之法?閑雲道長先是向著世界映月師太看去,映月師太搖了搖頭。
兩人還是覺得不太穩妥,畢竟先前兩人就沒有猜出李易的下一步動作,被李易給打臉了。同樣的錯誤不能犯下兩次,於是兩人又是下意識的向著一旁的雲山派掌門郭不守看去,郭不守亦是眉頭深鎖陷入沉思,如演武場上的李易如出一轍。
顯然,郭不守也不太看好李易能想出什麽好辦法了。
映月師太點點頭,閑雲道長一顆提著的心兒終於放了下來,如同六月天吃了冰鎮西瓜一般,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這般一想,閑雲道長頓時又有些自責起來:福生無量天尊,貧道還是將勝負之心看得太重啊!
顧子傾與清虛師出同門,平時所學基本上是一般無二,兩人在武當派門內比試中曾經多次交手,此等情況顧子傾自然也有遇見過。
顧子傾凝神細想,自己每每在這時候,都是以同樣的太極與清虛相爭,自己修為高於清虛,清虛總是爭不過自己的。
顧子傾看著兩人的比試,很有代入感,在武當派新一輩中,唯有清虛可以和顧子傾相提並論,若是在同等修為境界下,兩人比試間的勝負,隻在毫厘之間。
李易不會太極訣,會如何應對?顧子傾想象著自己就是演武場上的清虛。
………………
一般而言,修真者在突破生死玄關之際,總要將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後,再尋一僻靜而靈氣充裕的風水寶地,靜靜打坐以待天時,隨著一切的水到聚成自然而然。
原因無他,實在是因為突破生死玄關太過凶險,在突破的過程中心潮湧動,百幻聚生,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的境地,更何論受到外力的幹擾!
清虛原本也是打算在此次道教大比試增長見識之後閉關的,然而今日被李易點破機緣,才有借李易之身,以求臨場突破之舉。
準備工作很重要,然而機緣更重要,需知天機隻有一瞬間而發,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若是清虛今日的機緣失了,日後心中有了陰影,怕是此生再難證道。
是故,雖然清虛此舉凶險重重,然而無論是閑雲道長映月師太,還是當事人之一的李易,都沒有阻止清虛,反而有成全之意。
清虛再次勝得一招,誌得意滿之下,心境又不複先前的平靜,腦海中不知怎的就湧起了一股念頭:先前敗於李易,實在輸的不痛快之至,如今觀之,自己未必就沒有勝機。
如此一想,清虛心中頓覺不忿,隻想著三兩招之內快快將李易收拾,好一洗方才的狼狽。
清虛連連嘶吼疾呼,手中加快動作,一時間太極圓轉得飛快,將著方塊之力源源不斷的吸收而來。
………………
方塊與圓不同。圓者,乃是流動,如水一般,抽刀斷水水更流,就是有了一道口子,圓也可以自行修補。
而方塊是靜止的,方塊的缺口一旦打開,就很難自行修補,如今李易方塊的缺口便堵不住,隻得任由清虛的太極在源源不斷的吸收著天地間的陰陽之力,並借此與李易相抗。
看著那方塊在一塊一塊的被圓圈吞噬,又看著那逐漸張狂的清虛,李易很是鬱悶,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啊!
決不能任由此種情況繼續下去,清虛心魔已生,自己輸了倒不礙事,若是不能阻止清虛,怕是清虛心魔繼續入侵,危矣,後果不堪設想。
李易沉吟片刻,便已出手。李易雙手把握無量尺,指揮著刺股錐的行動,腳踏北鬥七星禹步,口中唱諾道:“上善若水,夫唯不爭,疾!”
刺股錐隨著李易的身形而動,李易每踏出一步,刺股錐便在虛空中幻化出一道影子來,正是合縱門《本經陰符七術》中的七種動物,是為“七神”:
“盛神法五龍”、“養誌法玄龜”、“實意法騰蛇”、“分威法伏熊”、“散失法鷙鳥”、“轉圓法猛獸”、“損兌法靈蜥”。
待得李易的北鬥七星天罡禹步踏出了最後一步,七神終於完全成形,在虛空中站住北鬥七星方位,首尾相連相互呼應,一個個諾大的身形立在虛空,鋪天蓋地,遮擋住陽光留下一片陰影,威勢赫赫無兩,看起來駭人之至。
李易手中無量尺一劃,一道白光如練,射向北極紫微星位,七神如受到指引,齊齊望向北極紫微星位嘶吼,嘶吼聲中,七神位置交換移動,越來越快,直至讓人再也分辨不清誰是誰,當真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轟……”巨大聲響過後,七神化身億萬,各自拖著金光,向著虛空中那無窮無盡的方塊缺口補去。
七神的化身很快就來到缺口的位置,卻並不將其完全堵住,反而在每一個缺口留下一道極小極小的縫隙。
太上老君《道德經》雲: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儒教聖人孔老夫子曾問道於道教聖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便以“上善若水”語告之,孔老夫子聽後大為受益,後來孔老夫子以此來教導自己的徒子徒孫,並道:“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見,必觀焉!”
………………
方塊之力被清虛因勢利導,在最盛之時之處被泄,風起雲湧之下氣勢洶洶勢不可擋,一時間李易也是控製不住,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方塊之力被那圓圈慢慢吞噬。
太極寓攻於守,守便是攻。圓圈在吸收的方塊之力後,立即又反饋於方塊本身,方塊節節後退,向著李易所在擠壓而來。
李易將一身修為限製在與清虛同等境界,此時大好形勢之下被清虛抓住了天地之機,失了一招先手,清虛的太極借力打力,李易登時心神一震,一聲悶哼重壓之下自無法阻擋,倉促之間連身形也是定不住,直往後麵退去。
李易臨危不亂,就在後退的同時,猛的長嘯一聲宣泄著心中的一口悶氣,順手將刺股錐望天空一拋,大聲喝道:“本經陰符,養神蓄銳,疾!”
刺股錐憑空而長,在虛空中幻化成一柄巨大長矛,以無量尺劃出的縱橫之道為柄,迎麵的向著擠壓過來的太極直直頂去。
太極鋪天蓋地而來,無可抵擋,唯有以點破麵,暫緩其勢。
就在堪堪退到演武場邊緣之際,李易再次大喝一聲,刺股錐幻化的巨大長矛猛的向前一戳,定在空中,李易終於站住了身形。
李易驚出一身冷汗,暗道一聲好險,武當派掌門大弟子清虛果然不是浪得虛名,修真界將他與顧子傾合稱“武當雙璧”,實是當之無愧。
李易向著對麵的清虛看去,此時的清虛已經進入物我兩忘的境地,一心在掌控著太極與李易比試,可以看出,方才的臨場一悟,讓清虛在合道的道路上又大大的前進了一步。
李易是過來人,自然知道,這還遠遠不夠讓清虛打通任督二脈,自己必須持續不斷的施加給清虛更多的壓力,讓他繼續的積累下去,直到清虛對“道法”的感悟皆達到頂點。
投鼠忌器之下,方塊既然不能完全壓製圓圈,李易一時間也是別無他法可想,隻能就此與之相持。
相持也不是不行,雖說清虛的太極最不怕的就是打持久戰,可是李易修為遠高於清虛,就是耗,也能把清虛耗得精疲力竭。
李易是壓低修為,可修為還在,以一池塘水來比喻李易的修為,若李易全力出手,可說是取了一桶,那麽如今壓低修為出手,可說是隻取了一瓢,如此取水,舊歲未盡,新水又生,當然不懼與清虛相持。
如此一來倒是穩妥,不過李易即便最後取勝,也有勝之不武之嫌,實際上在兩人對“天地之道”的感悟中,李易已經輸了一籌。
同樣,李易也可以回到先前的老路上,以雲山派的紫霄神雷來應對,當然這樣一來,李易更加等於向眾人宣告,自己失了一招。
李易心中自有傲骨,怎麽肯就此認輸?
此事也給了李易心中一個警醒:道教大比試至今,餘下的選手恐怕除了東海派丁海山那個怪胎以外,其餘者皆是名家子弟,從小就有名師教導,對天地間的“道法自然”了熟於心,天地規則能信手捏來,就像李易,入門後便熟讀所有道儒二教典籍。
若是修為低於自己的還好,若修為與自己差不多者,比試的勝敗實在要看臨場的發揮與臨機的決斷了。
閑雲道長看得連連點頭,清虛所為,已經足夠,哪怕是年青時的自己,也未必能比清虛應付得更好吧。一直以來,清虛的名頭都被顧子傾壓在前頭,然而清虛從不氣餒放棄,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李易行事素來出人意料,卻不知此境之下,尚有何應對之法?閑雲道長先是向著世界映月師太看去,映月師太搖了搖頭。
兩人還是覺得不太穩妥,畢竟先前兩人就沒有猜出李易的下一步動作,被李易給打臉了。同樣的錯誤不能犯下兩次,於是兩人又是下意識的向著一旁的雲山派掌門郭不守看去,郭不守亦是眉頭深鎖陷入沉思,如演武場上的李易如出一轍。
顯然,郭不守也不太看好李易能想出什麽好辦法了。
映月師太點點頭,閑雲道長一顆提著的心兒終於放了下來,如同六月天吃了冰鎮西瓜一般,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這般一想,閑雲道長頓時又有些自責起來:福生無量天尊,貧道還是將勝負之心看得太重啊!
顧子傾與清虛師出同門,平時所學基本上是一般無二,兩人在武當派門內比試中曾經多次交手,此等情況顧子傾自然也有遇見過。
顧子傾凝神細想,自己每每在這時候,都是以同樣的太極與清虛相爭,自己修為高於清虛,清虛總是爭不過自己的。
顧子傾看著兩人的比試,很有代入感,在武當派新一輩中,唯有清虛可以和顧子傾相提並論,若是在同等修為境界下,兩人比試間的勝負,隻在毫厘之間。
李易不會太極訣,會如何應對?顧子傾想象著自己就是演武場上的清虛。
………………
一般而言,修真者在突破生死玄關之際,總要將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後,再尋一僻靜而靈氣充裕的風水寶地,靜靜打坐以待天時,隨著一切的水到聚成自然而然。
原因無他,實在是因為突破生死玄關太過凶險,在突破的過程中心潮湧動,百幻聚生,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的境地,更何論受到外力的幹擾!
清虛原本也是打算在此次道教大比試增長見識之後閉關的,然而今日被李易點破機緣,才有借李易之身,以求臨場突破之舉。
準備工作很重要,然而機緣更重要,需知天機隻有一瞬間而發,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若是清虛今日的機緣失了,日後心中有了陰影,怕是此生再難證道。
是故,雖然清虛此舉凶險重重,然而無論是閑雲道長映月師太,還是當事人之一的李易,都沒有阻止清虛,反而有成全之意。
清虛再次勝得一招,誌得意滿之下,心境又不複先前的平靜,腦海中不知怎的就湧起了一股念頭:先前敗於李易,實在輸的不痛快之至,如今觀之,自己未必就沒有勝機。
如此一想,清虛心中頓覺不忿,隻想著三兩招之內快快將李易收拾,好一洗方才的狼狽。
清虛連連嘶吼疾呼,手中加快動作,一時間太極圓轉得飛快,將著方塊之力源源不斷的吸收而來。
………………
方塊與圓不同。圓者,乃是流動,如水一般,抽刀斷水水更流,就是有了一道口子,圓也可以自行修補。
而方塊是靜止的,方塊的缺口一旦打開,就很難自行修補,如今李易方塊的缺口便堵不住,隻得任由清虛的太極在源源不斷的吸收著天地間的陰陽之力,並借此與李易相抗。
看著那方塊在一塊一塊的被圓圈吞噬,又看著那逐漸張狂的清虛,李易很是鬱悶,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啊!
決不能任由此種情況繼續下去,清虛心魔已生,自己輸了倒不礙事,若是不能阻止清虛,怕是清虛心魔繼續入侵,危矣,後果不堪設想。
李易沉吟片刻,便已出手。李易雙手把握無量尺,指揮著刺股錐的行動,腳踏北鬥七星禹步,口中唱諾道:“上善若水,夫唯不爭,疾!”
刺股錐隨著李易的身形而動,李易每踏出一步,刺股錐便在虛空中幻化出一道影子來,正是合縱門《本經陰符七術》中的七種動物,是為“七神”:
“盛神法五龍”、“養誌法玄龜”、“實意法騰蛇”、“分威法伏熊”、“散失法鷙鳥”、“轉圓法猛獸”、“損兌法靈蜥”。
待得李易的北鬥七星天罡禹步踏出了最後一步,七神終於完全成形,在虛空中站住北鬥七星方位,首尾相連相互呼應,一個個諾大的身形立在虛空,鋪天蓋地,遮擋住陽光留下一片陰影,威勢赫赫無兩,看起來駭人之至。
李易手中無量尺一劃,一道白光如練,射向北極紫微星位,七神如受到指引,齊齊望向北極紫微星位嘶吼,嘶吼聲中,七神位置交換移動,越來越快,直至讓人再也分辨不清誰是誰,當真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轟……”巨大聲響過後,七神化身億萬,各自拖著金光,向著虛空中那無窮無盡的方塊缺口補去。
七神的化身很快就來到缺口的位置,卻並不將其完全堵住,反而在每一個缺口留下一道極小極小的縫隙。
太上老君《道德經》雲: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儒教聖人孔老夫子曾問道於道教聖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便以“上善若水”語告之,孔老夫子聽後大為受益,後來孔老夫子以此來教導自己的徒子徒孫,並道:“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見,必觀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