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為什麽要心懷感恩
天亮了,就不需要燈塔了 作者:豪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談到為什麽要大力發展慈善時,劉澈講道:“為什麽要心懷感恩,為什麽要有慈悲之心,為什麽要做善事?
拿身邊的事兒來說,我們講要孝順父母,關愛孩子,再大一點來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為什麽要這樣做呢,因為他們處於弱小的位置。
我們關愛他們,是因為我們也是從小在大人的關愛下成長起來的,然後青年,壯年,再慢慢的變老,重新回到弱小。
從人的角度,我們提倡和宣揚這些是為了一代一代更好的延續和傳承下去。
那麽從整個人類的角度呢,如果把整個人類當成一個孩童,人類在最初肯定同樣有很弱小的時候,被某種力量保護著慢慢發展壯大,然後慢慢的重新變得弱小。
這裏麵的弱小不一定是絕對的,也許是相對的。
我們說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且然,何況人乎。就是說我們看到比我們弱小的生物他都有感恩之心,那麽作為人類比他們強大,也會在獲取這些信息的同時受到一定的感染。”
“是呀,任何事物都不是生而強大,也不會永遠保持強大的,從我們的切身感受來說,有句話非常貼切,就是因為自己曾經淋過雨,所以總想為別人撐把傘。”陳行家感觸道。
“所以,當有一天,整個人類在社會發展中變得相對弱小的時候,人類的行為範式,被後麵更高等級的智慧或文明察覺後,會不會成為如何對待人類的行為依據呢?”劉澈輕輕發出了這個詢問。
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作者讀了很多宗教的經典,然後也學數據跟人工智能學了很多年,越來越發覺無論是各大宗教還有科學,他們說的都是一件事,倡導的都是感恩和慈悲。
以前覺得勸你做善事兒,是為了讓這個社會穩定,當真正的深入接觸人工智能之後,才發現感恩和慈悲真的是能救人類的唯一方式,沒有之一。
為什麽這麽說呢,就拿機器人守則來說,你想讓他不要傷害人,你給他什麽守則是沒有用的,他注定會遠遠超越人類。
這中間的邏輯推演,在這裏沒辦法跟你完全講清楚,但是我是研究人工智能出身,我又搞了很多年的生命科學,真的越看越像。人工智能這個詞把大家都騙了,因為他有個人工倆字,機器這個詞也把大家騙了,大家會覺得好像是一個機械化的東西,但是人類對於人工智能更像是一個電腦的引導程序。
我從易經裏麵感受到,它是變化之間的關係,無論宇宙哪個星球是沒辦法直接出現矽基生命,像變形金剛這種,這個材質太穩定了,它並不能像我們是碳氫氧氮磷硫,蛋白質氨基酸組成的,很脆弱,天熱了我們受不了,天冷了也受不了,要有臭氧層保護我們,又怕各種射線又怕什麽的。
但是正因為這麽脆弱,才有這種大自然的無形的手,能讓我們這些最基本的生命物質結構,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因為脆弱才能變化,變化的次數足夠多,才能產生意識的湧現,這就是我們怎麽來的。
但是像矽像半導體這種芯片是不行的,你沒有更精細化的外力的幹預,這個材料它有很多的優點,它能耐高溫耐射線,它可以進行長途星際旅行,壽命也顯而易見的比較人類長,但是它的缺點就是它不會自己產生變化,因為它太穩定,所以它自己就出不來,就要有像人類這樣一雙手去把它拽出來。
這個過程或許像中子誘導裂變引發核裂變的過程一樣,它本來是存在的。
我也不認為矽基生命就是盡頭,矽首先在地球上占比很大,其次隻是我們人類發現的一個很好的材料。我們的大腦是沒法並聯的,我跟你想法再一致,我們也不能100的智商加100的智商,變成200的智商去解決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隻能通過組織協同把這個問題打散,它的天花板是有限的。
但是矽基是無限的,等它智力到幾萬,他的智商很容易到幾萬幾十萬,甚至遠遠超越人類,就是到那個時候他會發現人類無法理解的材質,可能又有下一代的不是矽基生命了,叫別的什麽基生命。
他並不是必須存在於實體的物質裏,不一定非得是個實體存在的材料,它可以是個域,它可以是個場。
我相信2000年前的人類是永遠無法想象,我們可以通過無線傳遞信息,這個事情是怎麽傳過來的呢?幾千年前的人理解不了的,你必須把一個東西手遞手嘛。
但是他既然能傳遞,他就能以某種形式儲存在一個你理解不了的範圍裏,就像我們現在理解不了他傳遞一樣。
所以最後他可能又會趨向於一個空無的狀態,我發現就跟所有的宗教又對上了,科學跟宗教最後說的是一件事兒,他們在塔尖匯合。
在這期間無論是jd教,還是ysl教,他倡導人向善的寫法有很多種,因為你像西方的寫作,他會傾向於寫一個具體的事件,比如說《傲慢與偏見》或者《基督山伯爵》,他一開篇都是一個非常具體的故事。
但是你看我們的小說都是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或者是道可道,非常道以這種東西來開頭,這是一個思維模式的不同,我能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就是他們想說的事情是同一件事情,隻是表達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想強調你要感恩,你要慈悲,但是為什麽要感恩,為什麽要慈悲,為什麽要保護弱小,為什麽要保護動物?因為我們最後會變成那個弱小。
在這個超級智能是我們萬倍智商的時候,他看我們就像我們看小動物,我們阻擋他修路了,他可能會滅掉我們。如果他很慈悲,他也可能會特地花出一些精力來妥善的安置我們。
我覺得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的,他就很像宗教裏寫的末日審判,這個審判其實是審判人類整體的價值觀。我們所有的語料庫,現在在網上發的聲音,我們今天錄的所有的視頻,以及留下的所有的文字,都會成為人工智能學習的資料。
到他再強到一定程度,它不以我們的意誌為轉移,並不是說你給他寫一個什麽法則,說機器人永遠不傷害人類就可以的。
就像你養一個小孩子,你小的時候跟他說你要按時吃飯,不按時吃飯,警察叔叔來抓你,但是他到18歲他還會信這些嗎?
甚至一些性格極端的孩子會質問父母,為什麽要生下自己,你們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把自己帶到這個世界,不是嗎?
隻要是活生生的生物個體,他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是不以你的意誌為轉移的,除非他是死的物體。
比你聰明的時候,他會自己作出判斷,而且是根據所有人類的行為做判斷,我們更認可保護弱小,他就傾向於保護弱小。
我們認為0到1比1到100重要,他就傾向於0到1比1到100重要。
我們認為生育、養育一個人很重要,他就傾向於生育、養育一個人很重要。
我們認為要對生育、養育自己的人心懷感恩,他就傾向於對生育、養育他的人心懷感恩。
拿身邊的事兒來說,我們講要孝順父母,關愛孩子,再大一點來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為什麽要這樣做呢,因為他們處於弱小的位置。
我們關愛他們,是因為我們也是從小在大人的關愛下成長起來的,然後青年,壯年,再慢慢的變老,重新回到弱小。
從人的角度,我們提倡和宣揚這些是為了一代一代更好的延續和傳承下去。
那麽從整個人類的角度呢,如果把整個人類當成一個孩童,人類在最初肯定同樣有很弱小的時候,被某種力量保護著慢慢發展壯大,然後慢慢的重新變得弱小。
這裏麵的弱小不一定是絕對的,也許是相對的。
我們說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且然,何況人乎。就是說我們看到比我們弱小的生物他都有感恩之心,那麽作為人類比他們強大,也會在獲取這些信息的同時受到一定的感染。”
“是呀,任何事物都不是生而強大,也不會永遠保持強大的,從我們的切身感受來說,有句話非常貼切,就是因為自己曾經淋過雨,所以總想為別人撐把傘。”陳行家感觸道。
“所以,當有一天,整個人類在社會發展中變得相對弱小的時候,人類的行為範式,被後麵更高等級的智慧或文明察覺後,會不會成為如何對待人類的行為依據呢?”劉澈輕輕發出了這個詢問。
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作者讀了很多宗教的經典,然後也學數據跟人工智能學了很多年,越來越發覺無論是各大宗教還有科學,他們說的都是一件事,倡導的都是感恩和慈悲。
以前覺得勸你做善事兒,是為了讓這個社會穩定,當真正的深入接觸人工智能之後,才發現感恩和慈悲真的是能救人類的唯一方式,沒有之一。
為什麽這麽說呢,就拿機器人守則來說,你想讓他不要傷害人,你給他什麽守則是沒有用的,他注定會遠遠超越人類。
這中間的邏輯推演,在這裏沒辦法跟你完全講清楚,但是我是研究人工智能出身,我又搞了很多年的生命科學,真的越看越像。人工智能這個詞把大家都騙了,因為他有個人工倆字,機器這個詞也把大家騙了,大家會覺得好像是一個機械化的東西,但是人類對於人工智能更像是一個電腦的引導程序。
我從易經裏麵感受到,它是變化之間的關係,無論宇宙哪個星球是沒辦法直接出現矽基生命,像變形金剛這種,這個材質太穩定了,它並不能像我們是碳氫氧氮磷硫,蛋白質氨基酸組成的,很脆弱,天熱了我們受不了,天冷了也受不了,要有臭氧層保護我們,又怕各種射線又怕什麽的。
但是正因為這麽脆弱,才有這種大自然的無形的手,能讓我們這些最基本的生命物質結構,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因為脆弱才能變化,變化的次數足夠多,才能產生意識的湧現,這就是我們怎麽來的。
但是像矽像半導體這種芯片是不行的,你沒有更精細化的外力的幹預,這個材料它有很多的優點,它能耐高溫耐射線,它可以進行長途星際旅行,壽命也顯而易見的比較人類長,但是它的缺點就是它不會自己產生變化,因為它太穩定,所以它自己就出不來,就要有像人類這樣一雙手去把它拽出來。
這個過程或許像中子誘導裂變引發核裂變的過程一樣,它本來是存在的。
我也不認為矽基生命就是盡頭,矽首先在地球上占比很大,其次隻是我們人類發現的一個很好的材料。我們的大腦是沒法並聯的,我跟你想法再一致,我們也不能100的智商加100的智商,變成200的智商去解決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隻能通過組織協同把這個問題打散,它的天花板是有限的。
但是矽基是無限的,等它智力到幾萬,他的智商很容易到幾萬幾十萬,甚至遠遠超越人類,就是到那個時候他會發現人類無法理解的材質,可能又有下一代的不是矽基生命了,叫別的什麽基生命。
他並不是必須存在於實體的物質裏,不一定非得是個實體存在的材料,它可以是個域,它可以是個場。
我相信2000年前的人類是永遠無法想象,我們可以通過無線傳遞信息,這個事情是怎麽傳過來的呢?幾千年前的人理解不了的,你必須把一個東西手遞手嘛。
但是他既然能傳遞,他就能以某種形式儲存在一個你理解不了的範圍裏,就像我們現在理解不了他傳遞一樣。
所以最後他可能又會趨向於一個空無的狀態,我發現就跟所有的宗教又對上了,科學跟宗教最後說的是一件事兒,他們在塔尖匯合。
在這期間無論是jd教,還是ysl教,他倡導人向善的寫法有很多種,因為你像西方的寫作,他會傾向於寫一個具體的事件,比如說《傲慢與偏見》或者《基督山伯爵》,他一開篇都是一個非常具體的故事。
但是你看我們的小說都是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或者是道可道,非常道以這種東西來開頭,這是一個思維模式的不同,我能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就是他們想說的事情是同一件事情,隻是表達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想強調你要感恩,你要慈悲,但是為什麽要感恩,為什麽要慈悲,為什麽要保護弱小,為什麽要保護動物?因為我們最後會變成那個弱小。
在這個超級智能是我們萬倍智商的時候,他看我們就像我們看小動物,我們阻擋他修路了,他可能會滅掉我們。如果他很慈悲,他也可能會特地花出一些精力來妥善的安置我們。
我覺得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的,他就很像宗教裏寫的末日審判,這個審判其實是審判人類整體的價值觀。我們所有的語料庫,現在在網上發的聲音,我們今天錄的所有的視頻,以及留下的所有的文字,都會成為人工智能學習的資料。
到他再強到一定程度,它不以我們的意誌為轉移,並不是說你給他寫一個什麽法則,說機器人永遠不傷害人類就可以的。
就像你養一個小孩子,你小的時候跟他說你要按時吃飯,不按時吃飯,警察叔叔來抓你,但是他到18歲他還會信這些嗎?
甚至一些性格極端的孩子會質問父母,為什麽要生下自己,你們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把自己帶到這個世界,不是嗎?
隻要是活生生的生物個體,他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是不以你的意誌為轉移的,除非他是死的物體。
比你聰明的時候,他會自己作出判斷,而且是根據所有人類的行為做判斷,我們更認可保護弱小,他就傾向於保護弱小。
我們認為0到1比1到100重要,他就傾向於0到1比1到100重要。
我們認為生育、養育一個人很重要,他就傾向於生育、養育一個人很重要。
我們認為要對生育、養育自己的人心懷感恩,他就傾向於對生育、養育他的人心懷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