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隻見探馬一臉蒼白地說:“蒙將軍,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從昨天開始,已經有諸多義渠族人秘密進入我國境內,趕往鹹陽城,此事恐怕已經隱瞞不住了!”


    ……


    次日。


    鹹陽宮,早朝。


    喧嘩聲中,幾日未上朝的始皇帝重新臨朝,眾大臣頓時鴉雀無聲。


    整個大殿寂靜得掉根針都能聽見。


    嬴政麵色不悅,他已經知道發生什麽事了。


    嬴長青北上邊境,非但沒有到蒙恬軍中報到,還去了義渠部落,並 了族長。更甚的是,他還帶走了義渠部族所有壯丁,宣稱要進攻匈奴。


    鹹陽城裏有許多義渠老人,在得知這件事後,即便體弱年邁也來到宮門外訴冤。雖然都被擋在外麵,但各種傳言已滿城風雨。


    自從大秦滅了義渠國後,義渠歸屬於大秦管轄,當時就定下了規條。


    義渠協助大秦抵抗匈奴,而大秦不得侵擾義渠一分一毫。這一規矩已延續數十年,盡管大多人已經淡忘,但它依然有效。


    麒麟殿內,


    有宦官上前,尖聲道:“有事稟奏,無事退朝——”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宦官話語甫落,蒙毅立刻出列。


    嬴政語氣不悅:“蒙卿奏何事?”


    蒙毅說道:“陛下,臣所稟報的是公子長青之事!”


    “長青公子未經陛下許可,私 害義渠族長,此為擅自用兵的大罪,臣請求詳細調查。”


    蒙毅話音剛落,嬴政便不快地看向他,揮手道:


    “算了!此事朕已知曉,純屬子虛烏有,是有人暗中造謠,不用再議!”


    蒙毅吃驚抬首,瞬間明白過來,嬴政顯然不願討論這個話題。


    “各位愛卿還有何事稟告?”


    群臣麵麵相覷,一時無人出聲。


    嬴政幹脆利落地給這件事定了性,令他們原本預備好的話語毫無作用。


    見大臣久無回聲,嬴政大手一揮,“既無其他事項,眾卿退朝。”


    說完直接起身,離開了大殿。


    ……


    …


    跪在麒麟殿內的百官麵麵相覷,默然無語。


    蒙毅的臉色很難看。他一聽到這個消息就想到兄長蒙恬。


    嬴長青在北方引發這麽大的事情,一旦出問題,作為主帥的蒙恬也會受牽連。


    想到嬴長青的所作所為,蒙毅心中滿是怒火。


    先前在鹹陽城便犯下了滔天罪行,百官原本對他就沒好感,隻因為後來的方術士事件,他們的看法才略有改變。


    但這也不過如此。


    嬴長青私自處決朝臣,就算那人該死,但他未經秦律審判擅自行事,仍然令人反感。


    原以為始皇將他趕出鹹陽便能讓局勢平息。


    卻沒料到,他依然本性難移,走到哪裏殺到哪裏。


    即使是遠離京城,在邊境也能聽到他闖下彌天大禍的消息!


    更重要的是,


    始皇對待此事的態度讓人難以捉摸。


    換成其他人這樣做,定會引發君王大怒。


    然而朝堂上對此竟隻字未提,使他們無法開口評論。


    不過,嬴長青的舉動早已傳播開來,遲早需要一個交代。


    始皇這種刻意的緘默隻會更加引人猜疑。


    隨著時間推移,終究隱瞞不過天下人耳目。


    在眾大臣暗中揣摩嬴政想法的同時。


    鹹陽宮內殿中。


    “唉~~”


    嬴政歎了口氣,揉了揉眉心,疲憊地坐在榻上。


    一個小巧玲瓏的女孩乖巧地小跑到他身邊,稚嫩的手指輕輕在他的肩頭揉搓:“父皇,我幫你按按肩。”


    女孩是嬴政的小女兒,櫟陽公主嬴詩曼。


    自從胡亥去世後,嬴政從這個小女兒身上感受到了久違的溫馨親情。


    嬴詩曼雖年紀還小,但已經非常懂事,令他頗為欣慰。


    “詩曼長大了,知道照顧別人了。隻可惜,朕老了,時間無情啊~”


    嬴詩曼輕柔地說:“父皇正值壯年,怎麽老呢?”


    嬴政卻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自從停止服用金丹之後,他身體的疾病愈發加重,特別是在天氣變化時甚至無法行走。


    對於自己的狀況,他心裏有底。


    感歎之餘,他的腦海中又浮現起塞外那位兒子的身影。


    朝會之前。


    他的密探已經詳細報告了義渠部落的情況,但部分細節仍不得而知。


    即便如此,他已經決定不幹涉嬴長青的事情。


    早前寫給嬴長青的密信中也提到這一點。


    在這段時間裏,無論朝內外對他的攻擊,他都願意為他頂下一切壓力。


    前提是他不會讓他失望。


    鷹已展翅,應該翱翔於天際。


    況且以嬴政對兒子的了解,義渠部落事件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謀劃!


    論冷酷無情,即使年輕時的自己也無法和現在的兒子相媲美。


    回想嬴長青那過人的決斷。


    嬴政遙望著北方,似乎能夠跨越空間窺視千裏之外。


    “咱們且看看……他到底能做到什麽程度吧~”


    ……


    入夜時分。


    賀蘭山之北。


    越過漠北邊境線後,環境迅速惡劣。


    狂風暴雪肆虐,黃沙漫天。


    一大隊騎兵正奮力向北疾馳而去。


    為首便是嬴長青一行人。


    始皇其實猜得非常準,嬴長青在前往義渠部落之前就已經設下了圈套。


    他知道,他對義渠人提出的要求極其過分,甚至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並且,他還當眾立威。


    然而這正是嬴長青的目的:給對方一個無法接受的條件。


    他的目標就是逼反義渠族長,


    然後再收編一部分人,打擊一部分人,並懲治另一部分人。考慮到義渠人長久以來對秦人的恐懼心理,這個計劃實施起來難度並不大。


    隻是整個過程中遇到了一點小小的意外。


    義渠族長的兒子給了他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野心家,隻在於是否能抓住時機。


    翟洵葆自認為抓住了機會,但實際上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現在,嬴長青不僅率領著三千大雪龍騎,而且還多了兩萬多義渠騎兵跟在身邊。


    相比之下,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大雪龍騎顯然比數目龐大但混亂不堪的義渠騎兵更為可靠。


    盡管這些狀況映入他的眼簾,嬴長青卻並沒有放在心上。


    一支軍隊的成功,不僅是看其人數,更重要的是經過實戰和戰火的洗禮。


    而這一天已經即將到來。


    【叮,宿主收服義渠部落,小幅改變了曆史軌跡,提升了大秦氣運,獎勵一個白銀寶箱】


    【是否打開?】


    “打開。”


    嬴長青默默地心想。


    【恭喜宿主打開白銀寶箱,獲得戰馬三件套(圖紙)】


    嬴長青看到獎勵內容時微微有些意外。


    所謂的戰馬三件套就是馬鐙、馬鞍和馬蹄鐵。


    不過...... 這還需要圖紙?


    嬴長青心中暗自嘀咕。


    盡管如此,這份圖紙還是讓他想起了一件事。


    大雪龍騎軍自帶這些配備且裝備均為頂級品,嬴長青一時確實忽略了這個問題。


    此刻,他忽然意識到:


    這個時代尚沒有出現戰馬三件套的概念。


    即使是凶悍無比的匈奴人也要憑借強大的腰部核心力量及長期練習,方能在馬背上執行複雜的動作,


    如投擲標槍或是騎射之類。


    但如果有了三件套,一切都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騎兵的整體作戰力會獲得質的飛躍。


    ………………


    義渠騎兵雖說騎術尚可,但仍無法與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的匈奴人相提並論。


    嬴長青眉頭微皺陷入了沉思,


    接著他召喚了幾名義渠族的工匠。


    問道:“你們部落裏可有技藝高超的匠人?”


    一個年紀較大的義渠人撓了撓頭,回答:“這得看看您到底需要什麽樣的匠人。按照中原的標準,我們肯定不行。”


    “不用那麽嚴苛。”


    嬴長青隨口說道並將一張圖紙交給他。


    “隻要能夠製造出這個就行。”


    義渠人接過來一看,立刻笑了,“這不是馬鞍嗎?很簡單嘛,我們族裏的人都是自己打製馬鞍,大家都很熟練。”


    嬴長青卻搖了搖頭說:


    “你再仔細瞧瞧,這個叫高橋馬鞍,跟一般的馬鞍有所不同,兩端上翹而中間平坦。”


    “這樣一來,可以讓騎手在馬背上更加穩固,減輕腰部和腹部的力量消耗。”


    義渠人紛紛湊過去,認真觀察起這個東西。


    不久,他們都察覺到了不同點。


    憑借豐富的經驗,他們一下子就領悟了高橋馬鞍的獨特設計,一拍大腿道,“的確啊!我們以前咋就沒想到呢?”


    嬴長青微微一笑,你們沒料到的事情多了去了。


    然後他又抽出一張設計圖。


    “還有一個物件叫做馬鐙,與剛才的高橋馬鞍搭配使用,騎士的雙腳放入馬鐙中,同樣可以提高騎馬的穩定性。兩者互相配合,效果顯著。”


    “有這兩件裝備,你們義渠人是不是就有信心挑戰匈奴人了?”


    義渠人的表情充滿了驚訝。


    作為半遊牧民族,他們當然能看出這套東西的強 。


    雖然高橋馬鞍並不是新發明,這個時代的馬鞍雖然相對簡陋但已經有了雛形。真正讓人驚歎的是這馬鐙。


    造型十分簡潔,但卻作用顯著。


    一看到這兩種東西,義渠人立即明白了:騎兵戰鬥力將迎來巨大的進步!就算匈奴人出現也不怕了。


    匈奴幾乎沒有多少戰鬥配備,他們的強大在於卓越的騎術。


    但現在,有了這兩樣神奇的東西。


    不僅是匈奴,大秦的鐵騎也會變得更加無堅不摧。


    雖然這些想法他不敢當著嬴長青的麵說出來。


    不過看著手中的圖紙還是連連讚歎說:\"少爺你的想法真是…… 太絕了。\"


    其實原理非常直觀,然而這麽多個世紀卻沒人聯想到這個關鍵細節。


    是嬴長青捅破了最後的窗戶紙,讓大家都恍然大悟。


    其它人一見這兩個物品,腦海中第一個閃現的念頭就是“為啥我之前就沒意識到這點”。


    這正是時代的限製所在。


    嬴長青淡淡地繼續道:“你們能生產這東西出來嗎?”


    “能的!絕對能做到!” 義渠人自信滿滿地道。


    不需要多麽高深的技巧,在圖紙上標注得明明白白,很容易上手製作,真正的厲害之處恰恰在於構思這個設計的人。


    簡直是智慧超群!


    說完,嬴長青又拿出了另一張圖紙。


    “還有其他的東西嗎?”


    義渠人的表情中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眼神。


    “這就是第三件,名叫馬蹄鐵,從名字就知道,是用來固定於馬腳上的金屬掌,這樣可以緩解馬蹄的磨損問題。”


    “簡而言之就像是人類的鞋底,馬蹄鐵充當了馬兒鞋的作用,不僅減少了馬蹄損傷的可能性還讓行進時更有穩定性。”


    頓時有人發出感歎聲,“嘶——”。


    聽到這話,所有義渠人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


    馬蹄的磨損問題,一直是困擾他們的頑疾。


    依照他們以往的經驗,打完一場仗後,大約有一小半的馬匹因為磨損嚴重,隻能轉作馱貨的劣馬,無法繼續征戰。


    匈奴人的情況稍好一些。


    在草原上,馬匹眾多,一人配備多馬,能夠隨時更換使用。


    但對於其他人來說,卻沒有這樣的條件。即使是擁有賀蘭山草原的義渠人,也無法與廣袤的整個草原相比。他們隻能勉強維持兩萬多人的騎兵隊伍,每人擁有一匹備用馬就已經到了極限。再多便無法承受了。


    賀蘭山草場無法支撐更多的馬匹存活。


    匈奴人的草原霸主地位不僅是憑借高超的騎術,還依賴於充足的馬匹資源,即便損失一些也能承受。


    因此,義渠人在對陣匈奴人時常處於劣勢。即便是對抗中等規模的匈奴部落,雖然能夠抵抗,但難以深入追擊,最多也隻是勉強將他們擊退而已。


    他們遠不及匈奴人那般無所顧忌,自家馬匹數量有限,如果消耗過大,就連立足賀蘭山的根基都會動搖。


    而現在,馬蹄鐵的出現讓這種局麵徹底改觀!


    義渠人望著嬴長青的眼神,就像在看待一位天神。


    以前,他們對嬴長青的感情多為敬畏中帶著不滿。


    但此刻,心底深處逐漸湧出了服氣之感。


    撇開其他因素不談,僅僅是憑著他非凡的創造力,就足以贏得他們的敬重。


    這三種工具看似普通,卻能顯著提升騎兵的作戰能力。


    越是在戰場常騎馬征戰的人,越是理解這些發明的重要性。


    義渠人如視寶物般珍重地捧起圖紙,如同握住了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


    然而,嬴長青卻沒有像他們那樣激動。


    不可否認,


    這套“馬蹄鐵”無疑是騎兵戰鬥中的神器。


    製造不算太困難,但要在短時間內獲取充足的材料卻是難題。


    對於自己的大雪龍騎無需憂慮,但這兩萬多義渠騎兵的需求確實不小。


    隨後,嬴長青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義渠人心頭的熱情瞬間被澆熄。


    沒錯——


    計劃雖然妙絕,但缺乏所需的原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論多麽出色的想法都無法施展。


    大家都明白,這次的出行目的就是為了參戰。


    如果在此之前能夠裝備好“戰馬三件套”,實力無疑會有極大飛躍。


    於是有人建議,“不如我們先回營地再詳細籌劃。”


    “不錯,有這三神器卻不去利用簡直是對它們的糟蹋。”


    “那時候匈奴人也不會是我們對手,即使打不過,他們也追不上我們。”


    “這樣的話,逃生的機會也大大增加了!”


    “公子,你還是認真考慮一下,不如返回吧。”


    嬴長青眼神突然變得寒冷而嚴肅,冷冷說道,“如果是退回,這種神器自然是我大秦的優先裝備之選,哪輪得到你們?”


    返回之事,顯然是不可以考慮的。


    嬴長青預料到,自己北行的消息很可能已經傳到了蒙恬耳中。


    身為秦軍的最高指揮官,蒙恬絕不可能允許這樣的冒險行動。正因如此,嬴長青選擇繞開大軍直接北上,正是為了避免任何束縛。


    如今回去更是與初衷相悖。


    “這件事毋庸贅言。”


    片刻後,嬴長青蹙眉說道,“既然你們熟悉這區域,可知附近是否有礦藏?”


    義渠人心中一震,互相望了一眼,立刻明白了對方的想法。


    莫非他是想就地取材?


    嬴長青眉頭緊鎖,“簡單回答我,這裏有礦藏嗎?”


    “有!當然有。”


    義渠人迅速回應。


    “就在西北方向的祁連山區,就有著一處大型鐵礦區,不僅產量豐富,覆蓋範圍也非常廣泛,差不多百裏左右的麵積,十分著名。”


    聽到這話,嬴長青點了點頭,“具體多遠呢?”


    “大約有三百多裏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三千大雪龍騎踏鹹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歡宮神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歡宮神羽並收藏大秦:三千大雪龍騎踏鹹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