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宴會
知否:心狠手辣如蘭傳! 作者:兩隻考鴨往北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宴會開席,眾人都已經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官家和皇後陪伴在太後身邊,是最後才到的。
待眾人見了禮,官家便樂嗬嗬的賜座,這三位在上頭一句接著一句說的樂嗬嗬的,完全瞧不出來這三人已經撕破麵皮了。
眾人看見顧廷燁也來了,有些疑惑,私下裏悄悄地說道:“不是說那位寧遠侯去了嗎?我看那顧家都掛白帆了,那這顧指使和他家大娘子怎麽來了?”
“人家怕什麽啊,這宴會本就是給人家的接風宴,大哥死了算什麽啊!”
“這顧指使和顧家的關係竟然成這樣了,連這點麵子情都不願意做?”
“這下一位寧遠侯,眼瞧著板上釘釘就是這位顧指使了,人家馬上就是侯爺了。”
眾人調笑間,說的越來越離譜。
朱曼娘和顧廷燁坐在一起,不是沒聽見這些話,但是為了官家的計劃,都忍了下來。
上麵的三個人說完了話,官家就將視線看向了顧廷燁。
“仲懷啊,朕聽說你家今日掛帆了?”
顧廷燁立即起身,:“回稟官家,今日宋禦史帶人來到家中,要將我家四叔、五叔他們帶走,結果推搡之間,大哥被推倒在地,官家也知道,我家大哥一向身子不好,就這樣...沒熬過去。”
在官家提起這事的時候,眾人都眼觀鼻鼻觀心,就等著上麵怎麽處理此事。
要知道,這辦差導致當朝一位侯爺去世,可不是一位小事。
這位官家最近因為桓王的事兒憋了一團火,這回估計可就要算賬了。
“宋禦史可在?”
宋禦史不慌不忙的站出來。
“臣在。”
官家對這位宋禦史可沒有什麽好臉色,當即斥責,:“宋禦史,你對剛才顧指使說的,可有什麽異議?”
“稟官家,當時之事,確實是微臣要帶人走,但顧侯爺和小秦氏大娘子一直在旁阻攔,可能兩方推諉之間,有人不知手腳輕重,導致顧侯爺摔倒在地,狂咳不止。”
“至於這之後的事兒,微臣已經帶人離開就不知道了。”
官家冷哼一聲,:“宋禦史這意思是,寧遠侯的事兒,是誣陷給你的了?”
“稟官家,微臣當時就給大哥請了太醫,有太醫作證。”
官家點點頭,:“去叫太醫來。”
一切都是準備好的,太醫自然也是早早就等候著的,沒一會兒,太醫就到了。
宋禦史在心裏算了算太醫院到這裏的距離,暗歎一聲,果然是準備好的。
太醫:“稟官家,今日給寧遠侯診脈的正是微臣。寧遠侯乃是氣血攻心,衝擊到了心脈,引發了舊疾,才會當即而亡的。”
有太醫如此證明,太後也不好非胡攪蠻纏說不是宋禦史的錯。
太後點頭,:“嗯,聽起來,倒確實是宋禦史他們的錯。”
“行事不當,竟然敢推諉當朝侯爺,以致其身亡,確實該罰。不過,顧侯爺自身也不是沒有錯。他身為侯爺,阻擋禦史辦案,知法犯法,才有了如此局麵,既然雙方都有錯,官家看看,要怎麽辦吧。”
太後幾句話,就將宋禦史的錯變成了兩人都有錯,各打八十大板?
眾位官員都麵麵相覷。
這可是當朝一位侯爺的死啊,就這樣?
官家自然不滿意太後的說法,看向宋禦史,:“你之前帶走顧家的那幾個小輩,說是他們經手了一些舞姬,那今日帶走了顧家的那幾位又是什麽原因?”
“稟官家,今日經微臣查證,顧家四房、五房的兩位大娘子在反叛之前突然與榮妃來往過密,疑點重重,故而今日上門將人帶走了。”
顧廷燁看著這宋禦史竟然是因為如此原因,忍不住感到好笑。
當初,四房、五房為何會親近榮妃,那是因為,那兩個就是蠢得。
麵前哄著榮妃高興,背地裏這兩人也沒少說榮妃的壞話。
“稟官家,那段日子,榮妃多次設宴,相約官眷,我家四房、五房的嬸娘受榮妃相約,進宮赴宴,當時受如此邀約的官眷可不少,怎麽到宋禦史嘴裏,就是與榮妃交往甚密了?”
“就算當真如宋禦史所言,我家四房、五房的嬸娘犯了錯,為了也要同樣帶走我家四叔、五叔呢?他們難不成也犯錯了?”
宋禦史看著顧廷燁的發問,仍然挺直了身子,:“顧指使這是什麽話,夫妻一體,若是你家嬸娘們當真牽扯進此事裏,這家裏的主母和嫡子都涉嫌謀逆,主君怎麽可能不知情?”
“自然也是要帶走審問的。”
“宋禦史這話就是承認當時還沒有找到證據,僅憑猜測,就帶走了我家兩房的叔叔嬸嬸了?”
顧廷燁這話振聾發聵,宋禦史無言反對。
身後,韓大相公等人又接連起身抓住這點錯處,不斷反問,逼得宋禦史是冷汗直流。
“夠了,宋禦史,你沒有足夠證據,就抓人進詔獄,導致寧遠侯離世,你回家反省吧。”
這句話,算是徹底斷了宋禦史的仕途。
這官員後續啟用,還要官家說了算,這回家反省,可沒有說時限,一輩子也是有可能的。
眾人都悄悄將視線看向了太後,隻見太後的臉色確實很不好看,又趕緊將頭低下。
隨後,官家重新任命了一位禦史去徹查謀逆之事,甚至還要將之前宋禦史無辜抓進去的人都釋放。
那些家裏有被抓進去的,神色亮了亮,主事的換人了,這就好操作了。
甚至給已死的寧遠侯賞賜了身後的體麵,足夠他完美退場。
官家十分滿意今日的效果,拿起了桌上的酒杯,:“桓王等人順利歸京,還有之前去南邊治水的諸位也都回來了,今日在此辦宴,為他們都接風洗塵。”
如蘭和張璟安等人看著這表演的一幕,互相對視一眼。
今日,官家的手段也是粗劣,看起來近日確實被太後一直壓著盡力,心裏想快速的出口氣。
眾人連忙起身端起酒杯,順著官家的話恭賀幾人。
顧廷燁家裏新喪,以茶代酒。
待眾人見了禮,官家便樂嗬嗬的賜座,這三位在上頭一句接著一句說的樂嗬嗬的,完全瞧不出來這三人已經撕破麵皮了。
眾人看見顧廷燁也來了,有些疑惑,私下裏悄悄地說道:“不是說那位寧遠侯去了嗎?我看那顧家都掛白帆了,那這顧指使和他家大娘子怎麽來了?”
“人家怕什麽啊,這宴會本就是給人家的接風宴,大哥死了算什麽啊!”
“這顧指使和顧家的關係竟然成這樣了,連這點麵子情都不願意做?”
“這下一位寧遠侯,眼瞧著板上釘釘就是這位顧指使了,人家馬上就是侯爺了。”
眾人調笑間,說的越來越離譜。
朱曼娘和顧廷燁坐在一起,不是沒聽見這些話,但是為了官家的計劃,都忍了下來。
上麵的三個人說完了話,官家就將視線看向了顧廷燁。
“仲懷啊,朕聽說你家今日掛帆了?”
顧廷燁立即起身,:“回稟官家,今日宋禦史帶人來到家中,要將我家四叔、五叔他們帶走,結果推搡之間,大哥被推倒在地,官家也知道,我家大哥一向身子不好,就這樣...沒熬過去。”
在官家提起這事的時候,眾人都眼觀鼻鼻觀心,就等著上麵怎麽處理此事。
要知道,這辦差導致當朝一位侯爺去世,可不是一位小事。
這位官家最近因為桓王的事兒憋了一團火,這回估計可就要算賬了。
“宋禦史可在?”
宋禦史不慌不忙的站出來。
“臣在。”
官家對這位宋禦史可沒有什麽好臉色,當即斥責,:“宋禦史,你對剛才顧指使說的,可有什麽異議?”
“稟官家,當時之事,確實是微臣要帶人走,但顧侯爺和小秦氏大娘子一直在旁阻攔,可能兩方推諉之間,有人不知手腳輕重,導致顧侯爺摔倒在地,狂咳不止。”
“至於這之後的事兒,微臣已經帶人離開就不知道了。”
官家冷哼一聲,:“宋禦史這意思是,寧遠侯的事兒,是誣陷給你的了?”
“稟官家,微臣當時就給大哥請了太醫,有太醫作證。”
官家點點頭,:“去叫太醫來。”
一切都是準備好的,太醫自然也是早早就等候著的,沒一會兒,太醫就到了。
宋禦史在心裏算了算太醫院到這裏的距離,暗歎一聲,果然是準備好的。
太醫:“稟官家,今日給寧遠侯診脈的正是微臣。寧遠侯乃是氣血攻心,衝擊到了心脈,引發了舊疾,才會當即而亡的。”
有太醫如此證明,太後也不好非胡攪蠻纏說不是宋禦史的錯。
太後點頭,:“嗯,聽起來,倒確實是宋禦史他們的錯。”
“行事不當,竟然敢推諉當朝侯爺,以致其身亡,確實該罰。不過,顧侯爺自身也不是沒有錯。他身為侯爺,阻擋禦史辦案,知法犯法,才有了如此局麵,既然雙方都有錯,官家看看,要怎麽辦吧。”
太後幾句話,就將宋禦史的錯變成了兩人都有錯,各打八十大板?
眾位官員都麵麵相覷。
這可是當朝一位侯爺的死啊,就這樣?
官家自然不滿意太後的說法,看向宋禦史,:“你之前帶走顧家的那幾個小輩,說是他們經手了一些舞姬,那今日帶走了顧家的那幾位又是什麽原因?”
“稟官家,今日經微臣查證,顧家四房、五房的兩位大娘子在反叛之前突然與榮妃來往過密,疑點重重,故而今日上門將人帶走了。”
顧廷燁看著這宋禦史竟然是因為如此原因,忍不住感到好笑。
當初,四房、五房為何會親近榮妃,那是因為,那兩個就是蠢得。
麵前哄著榮妃高興,背地裏這兩人也沒少說榮妃的壞話。
“稟官家,那段日子,榮妃多次設宴,相約官眷,我家四房、五房的嬸娘受榮妃相約,進宮赴宴,當時受如此邀約的官眷可不少,怎麽到宋禦史嘴裏,就是與榮妃交往甚密了?”
“就算當真如宋禦史所言,我家四房、五房的嬸娘犯了錯,為了也要同樣帶走我家四叔、五叔呢?他們難不成也犯錯了?”
宋禦史看著顧廷燁的發問,仍然挺直了身子,:“顧指使這是什麽話,夫妻一體,若是你家嬸娘們當真牽扯進此事裏,這家裏的主母和嫡子都涉嫌謀逆,主君怎麽可能不知情?”
“自然也是要帶走審問的。”
“宋禦史這話就是承認當時還沒有找到證據,僅憑猜測,就帶走了我家兩房的叔叔嬸嬸了?”
顧廷燁這話振聾發聵,宋禦史無言反對。
身後,韓大相公等人又接連起身抓住這點錯處,不斷反問,逼得宋禦史是冷汗直流。
“夠了,宋禦史,你沒有足夠證據,就抓人進詔獄,導致寧遠侯離世,你回家反省吧。”
這句話,算是徹底斷了宋禦史的仕途。
這官員後續啟用,還要官家說了算,這回家反省,可沒有說時限,一輩子也是有可能的。
眾人都悄悄將視線看向了太後,隻見太後的臉色確實很不好看,又趕緊將頭低下。
隨後,官家重新任命了一位禦史去徹查謀逆之事,甚至還要將之前宋禦史無辜抓進去的人都釋放。
那些家裏有被抓進去的,神色亮了亮,主事的換人了,這就好操作了。
甚至給已死的寧遠侯賞賜了身後的體麵,足夠他完美退場。
官家十分滿意今日的效果,拿起了桌上的酒杯,:“桓王等人順利歸京,還有之前去南邊治水的諸位也都回來了,今日在此辦宴,為他們都接風洗塵。”
如蘭和張璟安等人看著這表演的一幕,互相對視一眼。
今日,官家的手段也是粗劣,看起來近日確實被太後一直壓著盡力,心裏想快速的出口氣。
眾人連忙起身端起酒杯,順著官家的話恭賀幾人。
顧廷燁家裏新喪,以茶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