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能夠參加殿試,這簡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一科的女學子們,無論最終是否中榜,都已經被曆史銘記,成為了人生的贏家。然而,人心總是向往更高的目標,無論男女皆是如此。既然已經曆經艱辛走到這裏,又怎能空手而歸?


    若蘭深吸一口氣,凝神靜氣,繼續奮筆疾書。她的筆下流淌出的文字,如同她內心的獨白,真摯而深刻。她寫到了女子的不易,寫到了對知識的渴望,寫到了對未來的憧憬。每一個字都仿佛是她心靈的印記,記錄著她成長的點點滴滴。


    殿試持續了整整四個時辰,直到夜幕降臨才告結束。學子們陸續離開皇宮,禮部官員則忙著封場,用灑金紙覆蓋住試卷上的名字和籍貫,然後急匆匆地送往文淵閣。文淵閣內,早已等候多時的閱卷官們正摩拳擦掌,準備開始他們的工作。這些閱卷官都是進士出身,曾在清廷擔任要職,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威嚴與智慧。


    閱卷工作開始了,整個文淵閣內彌漫著一種緊張而肅穆的氣氛。閱卷官們一個個神情專注,仿佛在與那些文字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他們或點頭稱讚,或皺眉思索,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他們對這份工作的認真與負責。潘曉明尚書從男女學子的試卷中各挑選出十份佳作,這些佳作如同璀璨的星辰,在眾多的試卷中熠熠生輝。


    與中書令劉墉商議後,潘曉明將挑選出的試卷一同呈送到了乾清宮的禦案上。乾清宮內,李清歌皇帝正端坐在龍椅之上,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威嚴與智慧。她接過試卷,一頁頁地翻閱著,仿佛在與那些文字進行著一場心靈的交流。


    參加殿試的學子超過百人,每篇試卷都長達數千字。麵對如此龐大的閱讀量,皇帝自然無法一一審閱。因此,他們隻能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試卷呈上禦前,以便皇帝做出最終的裁決。而大炎朝的科舉製度因為男女並試的創舉,使得李清歌需要審閱的試卷數量比前朝皇帝多了一倍有餘。然而,她並未因此感到厭煩或疲憊,反而以一種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這份工作中。


    雖然李清歌並非出身於古代帝王之家,對這類古文文章的了解有限,但她憑借現代人的智慧和眼光,以及那份對知識的渴望與尊重,依然能夠大致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精髓。她仿佛能夠穿透那些文字的表麵,看到背後所蘊含的情感與思想。每一篇文章都仿佛是一個獨立的世界,讓她在其中遨遊、探索。


    最終,在李清歌的親自裁定下,殿試的排名塵埃落定。杜若蘭的名字赫然在列,她的才華得到了皇帝的認可與讚賞。那一刻,若蘭的心中湧動著難以言喻的激動與喜悅。她知道,這一路走來,她經曆了太多的艱辛與不易,但正是這些經曆,讓她更加珍惜眼前的這一切。


    而這一切的起點,正是那個思緒紛飛的時刻,當杜若蘭漸漸明白了女性自我價值的真諦。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女子同樣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天空,活出獨立而精彩的人生。


    選擇狀元這樣的人才,對李清歌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挑戰。作為大炎朝首位打破常規,允許女子參與科舉的帝王,她深知這一步的邁出,不僅是對舊有製度的挑戰,更是對自我眼光與智慧的一次重大考驗。


    李清歌,這位機智過人的女皇,雖坐擁天下,卻從不自恃才高。她清楚自己在文學鑒賞方麵並非頂尖,尤其麵對這堆積如山的試卷,其中不乏才華橫溢之作,要從中挑選出真正的狀元,實非易事。於是,她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了一個妙招——用聲韻結合白話文的方式來評判。


    在古代,文章尤其是詩詞駢賦,都極為講究聲韻和格律。宋詞,那更是為歌唱而生,雖然如今曲調可能已失傳,但後人仍能根據詞句的韻律,重新譜曲,找回那份跨越時空的韻味。李清歌深諳此道,她覺得,聲韻好聽的文章,內容不一定就頂尖;但真正的好文章,聲韻必定是出色的,如同樂章般和諧動人。


    於是,她召來了潘曉明,這位忠誠能幹的禮部侍郎,吩咐他找人將這二十篇卷子翻譯成白話文,再挑選些朗讀高手,按照原文的感覺來誦讀。李清歌自己,則端坐在龍椅之上,耳朵豎得跟兔子似的,全神貫注地聽著。那神情,仿佛是在聆聽天籟之音,又似在捕捉字裏行間的微妙情感。


    隨著朗讀聲起,一篇篇文章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它們在空氣中流淌,化作一幅幅生動的畫麵。李清歌閉目傾聽,時而眉頭緊鎖,時而嘴角上揚,她的心靈仿佛與那些文字產生了共鳴,感受到了作者的喜怒哀樂。


    聽完之後,她挑了幾篇特別中意的文章,再對照白話譯稿仔細複核。她的眼神銳利如鷹,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她的思維敏捷如電,迅速在腦海中構建起文章的框架與脈絡。最終,她確定了狀元和榜眼的人選——江世恒和林若薇為男女狀元,鍾元和許琳為男女榜眼。


    至於探花的選拔,那就得另外安排麵試了。探花這個位置,特殊而引人注目,它要求的不僅僅是才華橫溢,更得相貌堂堂。在眾人眼中,狀元或許是科舉的巔峰,但探花這個位置,卻是無數學子心中的夢想。狀元、榜眼主要看才華,但探花就不同了,它要求的是才高八鬥與風度翩翩的完美結合,兩者缺一不可。


    就像曆史上的李尋歡,才貌雙全,成為了探花的典範。還有《知否》裏的林黛玉她爹,也是探花出身,因此林黛玉才繼承了那份才情與美貌。從古至今,人們都看重顏值,長得好看的人確實能占不少便宜。若是才貌雙全,那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前程似錦不說,連婚姻都是搶手貨。


    就像《知否》裏的盛老太太,她是勇毅侯的女兒,身份尊貴,卻因看上了探花郎的俊朗外貌,不顧家人反對,帶著豐厚的嫁妝就嫁了。科舉製度流傳了上千年,探花的前途往往比狀元、榜眼還要好。即便皇帝自己不以外貌取人,但探花郎娶了美貌的妻子,有了嶽家的支持,仕途也是一帆風順。曆史上甚至還有皇帝本來點了狀元,結果一看人家長得太好看了,直接改授探花的例子。


    “探花郎”這三個字,幾乎就成了才貌雙全的代名詞。每當提起,都讓人心生向往。不過話又說回來,世事無絕對。也有那種六元及第的奇才,他們的狀元光環能直接蓋過探花。科舉製度嘛,每個朝代都有點不一樣,有的簡單有的複雜。但無論如何變化,它都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與希望。


    在這複雜的科舉製度中,從縣試、府試、院試一路考到鄉試、會試、殿試,每一層都要選拔出最優秀的人才。縣、府、院試的第一名叫案首,那是初露鋒芒;鄉試的第一名叫解元,那是小有名氣;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那是聲名鵲起;而殿試的第一名,就是我們常說的狀元了,那是光耀門楣、名垂青史的榮耀。


    李清歌坐在龍椅之上,望著下方跪拜的江世恒、林若薇等人,心中湧動著難以言喻的欣慰與自豪。她知道,自己這一步的邁出,不僅為大炎朝選拔出了真正的人才,更為天下的女子打開了一扇通往夢想的大門。而這一切,都源於她那份對知識的尊重、對人才的渴求以及對製度的勇敢革新。


    這六場考試,宛如人生路上的六道難關,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一環扣一環,緊密相連,共同構成了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六元”。這“六元及第”的榮耀,如同天際的流星,罕見而璀璨,科舉製度曆經千年風雨,也僅有兩人能摘得此桂冠,其難度可見一斑。


    殿試的帷幕剛剛落下,皇宮內外,那些飽讀詩書的學子們便如熱鍋上的螞蟻,焦急地等待著金榜題名的那一刻。他們的心中,除了對狀元的無限憧憬,更有一個位置,被探花郎的殊榮所占據。尤其是當消息傳來,女王陛下將從男女兩科中各挑選十名佼佼者進行麵試,一時間,被選中的學子們仿佛被幸福的雲朵所包圍,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們深知,這場麵試,實則是對探花郎的最終考驗。中了狀元,固然能光宗耀祖,但探花郎的名號,卻如同祖墳上冒出的青煙,預示著更為輝煌的未來。一旦戴上探花的桂冠,無論是仕途還是姻緣,都將如虎添翼,隻要不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這一生,便算是穩穩地踏上了成功的坦途。


    李清歌,這位大炎朝的女皇,將麵試的地點選在了皇宮西南角的體和殿。這座宮殿,曾是皇帝選秀女的聖地,如今卻因女皇的登基和一夫一妻製的推行,而顯得空曠寂靜。李清歌心中暗自思量:選秀與麵試,雖目的不同,但皆是挑選佼佼者,何不借此機會,讓體和殿重煥生機?於是,她一錘定音,體和殿便成了這場麵試的舞台。


    學子們得知麵試地點後,更是確信無疑,此次麵試,實則是對探花郎的甄選。探花,作為殿試一甲中的第三名,其地位雖不及狀元、榜眼,但那份才貌雙全的要求,卻讓無數學子心馳神往。既然要選探花,那麽狀元、榜眼的人選,想必也早已在女皇的心中塵埃落定。


    在這二十名入選麵試的學子中,杜若蘭無疑是最為引人注目的存在。她才華橫溢,詩詞歌賦信手拈來,更兼容貌出眾,如同春日裏綻放的桃花,嬌豔欲滴。在女榜的十人中,她年紀最輕,卻美得讓人無法移開目光。無論是男榜還是女榜的學子,都不由自主地被她的風采所吸引,多看她幾眼,仿佛能沾染上她的才氣與美麗。


    而在男榜中,蒲柏的出現,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二十五歲,按照古時的標準,雖已不算年輕,但在這次麵試的學子中,卻是最為年輕英俊的一個。他的身姿挺拔如鬆,高大健壯,麵容俊美如玉,清新脫俗。站在一群三四十歲的老學究中,他就像一隻鶴立雞群,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李清歌女皇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目光不經意間掃過蒲柏和杜若蘭,心中不禁暗自讚歎。她輕聲問旁邊的潘曉明:“那個年輕人叫什麽名字?”潘曉明恭敬地回答道:“他叫蒲柏,字鳴章。”李清歌點了點頭,說道:“鬆柏長青,好名字!你去告訴他,麵試結束後三天,太和殿有傳臚大典,我會當眾宣布結果。”


    “遵命!”潘曉明應了一聲,便快步離去。二十位學子聽到麵試結束的消息,都鬆了一口氣,緊繃的神經也終於放鬆下來。他們紛紛起身離開,有的歡呼雀躍,有的則沉默不語,心中五味雜陳。


    李清歌女皇回到乾清宮後,仍舊無法忘懷蒲柏和杜若蘭的風采。她吩咐道:“把蒲柏和杜若蘭的試卷拿來,朕想再仔細看看。”侍從們聞言,立刻將兩人的試卷呈了上來。李清歌接過試卷,細細品讀,每讀一句,都仿佛能看到兩人在考場上的奮筆疾書,那份才情與努力,讓她心生敬佩。


    夜色漸深,乾清宮內燈火通明。李清歌女皇坐在案前,手中緊握著蒲柏和杜若蘭的試卷,心中卻在思考著更深遠的事情。她知道,這次麵試,不僅僅是對探花郎的甄選,更是對大炎朝未來人才的一次重要考驗。她希望,通過這次麵試,能夠選拔出真正有才華、有抱負的學子,為大炎朝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二天清晨,陽光灑滿皇宮,體和殿內,一場別開生麵的麵試正在悄然進行。李清歌女皇坐在龍椅上,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每一位學子,她的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評判標準。而蒲柏和杜若蘭,作為此次麵試的佼佼者,更是成為了她重點關注的對象。


    麵試的過程中,蒲柏和杜若蘭都展現出了自己的才華與風采。他們或引經據典,或談論時事,都顯得遊刃有餘,從容不迫。李清歌女皇看在眼裏,喜在心頭,她知道,這兩個人,絕對是自己想要的人才。


    麵試結束後,李清歌女皇回到乾清宮,心中卻仍在回味著蒲柏和杜若蘭的表現。她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將這兩個人留在自己身邊,為大炎朝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於是,她吩咐侍從們準備傳臚大典的相關事宜,她要在太和殿上,親自宣布這次麵試的結果,讓所有人都見證這一刻的輝煌。


    三天後的太和殿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李清歌女皇端坐在龍椅上,目光威嚴地掃視著下方的人群。她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開口:“此次麵試的結果已經揭曉,朕決定,蒲柏為男榜探花郎,杜若蘭為女榜探花郎!”話音剛落,太和殿上頓時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蒲柏和杜若蘭也露出了驚喜的笑容,他們知道,這一刻,他們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而李清歌女皇,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她知道,通過這次麵試,她不僅選拔出了兩位才華橫溢的探花郎,更為大炎朝的未來播下了希望的種子。她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兩個人,一定會成為大炎朝的棟梁之才,為大炎朝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好嘞!”


    潘曉明應聲的同時,急忙從堆積如山的試卷中精準地抽出了杜若蘭與蒲柏的答卷,雙手呈上,動作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恭敬與謹慎。陽光透過窗欞,斑駁地灑在他的臉上,映照出幾分歲月的痕跡,卻也更顯其沉穩老練。


    此時,九桃熏爐中,瑞腦香正緩緩燃燒,嫋嫋升起的香煙如同細絲般纏繞,又似輕紗般飄散,將整個空間籠罩在一層朦朧而神秘的氛圍中。香氣悠長,既不過分濃鬱,也不失淡雅,恰到好處地刺激著人的感官,讓人心神寧靜,仿佛能洗淨一切塵埃與雜念。


    李清歌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身著金黃色的龍袍,衣袂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擺動,宛如金龍躍動,威嚴而又不失溫文爾雅。在這繚繞的香氣中,她花了足足半個時辰,一字一句,細細品讀了杜若蘭與蒲柏的答卷。她的眼神時而凝重,時而閃爍,仿佛能透過文字,看到兩位學子背後的努力與才華。


    讀罷,她輕輕放下試卷,轉頭看向潘曉明,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這兩人的答卷,文采斐然,靈氣四溢,確實難分伯仲。但與榜首的狀元相比,你覺得他們差在哪裏呢?”


    潘曉明聞言,微微躬身,思索片刻後回答道:“回陛下,臣以為,這兩位學子心性雖佳,但或許還稍顯稚嫩,經曆不夠豐富。畢竟年輕,尚未經曆過太多世事的磨礪。他們對世間萬物多抱有美好願望,卻未曾深刻體會到世事之複雜多變,現實之殘酷無情。”


    清歌皇帝聞言,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確實如此。我點的那位狀元,其救災策略之深刻,筆鋒之犀利,直擊問題核心,令人歎為觀止。他直言不諱,天災雖猛,但人禍往往更為嚴重。若救災時不能有效遏製人心之貪婪,確保物資真正送達需要之人手中,則災禍隻會愈演愈烈,悲劇亦將更深重。”


    說到這裏,她不禁歎了口氣,眼神中流露出幾分憂慮與無奈:“相比之下,杜若蘭與蒲柏在救災策略上提出的措施,雖亦不失為良策,但終究稍顯稚嫩,未能觸及問題之根本。”


    潘曉明聞言,心中暗自思量,隨即恭敬地回應道:“陛下所言極是。不過,臣以為,這兩位學子雖在見解上尚未達到狀元之高度,但其救災答卷亦屬上乘之作。他們之所以不如狀元,並非文采不足,而是缺乏歲月的積澱與閱曆。若因他們年輕便輕易否定其才華與潛力,恐怕有失公允。”


    清歌皇帝聞言,點頭表示讚同,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與期待:“你說得對。年齡並非障礙,反而可能是他們未來成長的資本。他們還年輕,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曆練的機會等待著他們。國家的未來,終究還是要靠這些年輕人來承擔。既然如此,就點蒲柏為男探花,杜若蘭為女探花吧。”


    “陛下聖明!”潘曉明恭敬地回應道,心中暗自為這兩位學子感到高興。他知道,清歌皇帝特意審閱這兩份試卷的用意,也明白這兩位學子是殿試中才貌雙全的佼佼者。如今得此殊榮,無疑是對他們才華與努力的肯定。


    麵試結束後,殿試的學子們都翹首以盼,等待著探花郎的最終確定和傳臚大典的到來。整個皇宮仿佛都沉浸在一種緊張而又興奮的氛圍中,每個人都期待著那一刻的到來。


    所謂傳臚大典,便是古代科舉製度中宣布進士名次的隆重儀式。在古代,“臚”有上傳語告下的意思,傳臚即唱名公布之意。因此,宣布進士名次的典禮便被稱為“傳臚大典”。這一日,對於所有參加殿試的學子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天。


    這一天終於來臨,學子們都早早地來到太和殿等候。太和殿作為外朝三大殿之首,是大炎皇宮中最宏偉、規製最高的建築,民間俗稱“金鑾殿”。它高聳入雲,氣勢磅礴,仿佛是天地間最莊嚴的存在。


    學子們身著新製的官服,男子一身粉色衣裳,顯得英氣勃發,神采飛揚;女子則披著藍色的長裙,溫婉可人,端莊典雅。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殿試中男子所穿的官服特意選用了粉色。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粉色都曾是男子的專屬色彩。一是因為粉色染料珍貴,僅次於紫色和青色,隻有顯貴之人才有資格穿著;二是因為在傳統審美中,暖色調被視為陽性,與男子的剛健氣質相契合;而冷色調則屬陰性,更適合女子。因此,粉色作為暖色調之一,自然成為了男子所喜愛的顏色之一。而藍色則象征著廣闊的天空和寧靜的宇宙,女子穿著藍色衣裳更顯溫婉嫻靜、端莊典雅。


    隨著傳臚大典的臨近,整個太和殿都沉浸在一片莊重而熱烈的氛圍之中。學子們或站或坐,或低聲交談,或默默祈禱,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期待與緊張。他們知道,這一刻的到來,將意味著他們的人生將翻開嶄新的一頁。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將全力以赴,為自己、為家族、為國家爭光。


    終於,隨著一陣悠揚的鍾聲響起,傳臚大典正式開始。太監們手持黃卷,高聲唱名,宣布著進士們的名次。每宣布一個名字,太和殿內便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學子們或喜或悲,或激動或平靜,但無論如何,他們都在這一刻感受到了科舉製度的莊嚴與神聖。


    當太監唱到蒲柏與杜若蘭的名字時,兩人幾乎同時站了起來,眼中閃爍著激動與喜悅的光芒。他們知道,這一刻的到來,意味著他們的努力與才華得到了認可與肯定。他們相視一笑,仿佛在說:“我們做到了!”


    傳臚大典在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中圓滿結束。學子們紛紛向皇帝行禮致謝,感謝她的賞識與提拔。而清歌皇帝則微笑著看著他們,眼中充滿了欣慰與期待。她知道,這些年輕人將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她相信,在他們的努力下,國家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


    說起來,粉色,在往昔的歲月裏,曾是君子風度的優雅代言,它承載著一種溫文爾雅,又不失力量的氣質。而藍色,則如同淑女般,靜靜地流淌著溫婉與寧靜。然而,時光荏苒,世事變遷,如今的人們,總愛調侃說,男子漢穿上粉色,那才是真正的勇猛無畏,這並非空穴來風,曆史的長河中,早已有過這樣的風尚潮流。


    自民國七年以降,女權之聲日益高漲,女孩子們開始大膽地嚐試男孩子的顏色,以此彰顯她們追求平等的決心。一來二去,審美的天平悄然傾斜,藍色逐漸成為了男子的象征,而粉色,則意外地成為了女孩兒的專屬領地,這一轉變,雖無明文規定,卻成了社會上約定俗成的規矩。


    李清歌,這位穿越時空而來的姑娘,初到這個世界時,便被這顛覆傳統的色彩觀念所震撼。她望著滿街的粉色,從玫瑰粉到芭比粉,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而當她看到男學生們身著粉色衣裳,那份驚訝,幾乎讓她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她覺得,這樣的搭配,實在是太過突兀,難以接受。


    她的心裏,不禁泛起一陣陣漣漪。她想,若是小孩子穿粉色,或許還能增添幾分可愛;但若是那些飽經風霜,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大老爺們,個個頭發斑白,臉上皺紋橫生,再穿上粉色,那畫麵,簡直是不敢直視,太過違和了。


    李清歌的眉頭緊鎖,然而,周圍的人卻似乎並不覺得有何不妥,反而認為這才是真男人該有的裝扮。時代在變,審美也在變,李清歌雖然無奈,但也隻能隨波逐流。日子久了,她竟然也慢慢習慣了這種顛覆傳統的色彩搭配。


    說到科舉,那可是讀書人一生中的大事,如同鯉魚躍龍門,一朝成名,便能從鄉下小子一躍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傳臚大典,更是如同過年一般,學子們都盼著這一天的到來。大炎朝新設的恩科,對於李清歌來說,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她特地命人為她製作了一件大紅緙絲龍袍,上麵繡著淡金色的牡丹,那華麗的程度,簡直令人歎為觀止。穿上它,李清歌非但沒有絲毫的脂粉氣,反而散發出一種君臨天下的霸氣,讓人不禁為之側目。


    太和殿前,皇家禮樂聲震天響,禮部官員們穿著統一的朝服,清清嗓子,準備開場。文武百官也是一身帥氣的官服,整整齊齊地走進大殿,站好自己的位置。


    禮儀官一聲“吉時已到”,李清歌便邁著堅定的步伐,走進了大殿。她穩穩地坐在九龍禦座上,那威嚴的氣勢,讓人不敢直視。百官和學子們齊刷刷地行禮,高呼:“女王陛下!”


    “免禮!”李清歌大手一揮,眼神銳利如鷹,聲音沉穩而有力。她說道:“開始吧!”


    話音剛落,鞭炮齊鳴,傳臚大典正式拉開帷幕。中書令劉墉,作為百官之首,手持聖旨,開始宣讀。他的聲音,如同洪鍾大呂,響徹整個太和殿。


    跟戲文裏說的似的,好戲還在後頭呢。先宣了二甲、三甲的名單,人數眾多,便隻報了數字,名單則貼在宮門口,讓大家自行查看。


    到了最激動人心的一甲,那可是狀元、榜眼、探花的榮耀時刻。能否光宗耀祖,就看這一哆嗦了。傳臚官扯著嗓子,高聲宣布:“新科狀元,男榜江世恒,女榜林若薇!”他的聲音,拖得長長的,每個字都聽得清清楚楚,在太和殿裏回蕩,仿佛要穿透雲霄。


    這傳臚的規矩,講究的是一唱三歎,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殿裏殿外,都有傳臚官在同時宣布,將這場盛典推向了高潮。李清歌坐在九龍禦座上,望著下方跪拜的學子們,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她知道,這些學子們,經過多年的寒窗苦讀,終於在這一刻,迎來了他們的榮耀時刻。而她,作為這個時代的見證者,也感到無比的榮幸和自豪。


    江世恒和林若薇,作為新科的狀元,更是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他們穿著華麗的官服,走上前來,向李清歌行禮致謝。李清歌看著他們,心中充滿了欣慰和期待。她知道,這些年輕的才子才女們,將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材,他們將為這個國家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傳臚大典結束後,李清歌在太和殿設宴款待百官和學子們。宴會上,她親自為江世恒和林若薇敬酒,祝賀他們的成就。江世恒和林若薇也感激不盡,紛紛表示將竭盡全力,為國家效力。


    李清歌看著這一幕,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她知道,這個時代,因為有了這些才子才女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精彩和充滿活力。而她,也將繼續在這個時代中,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故事。


    大殿裏頭,燭光搖曳,金碧輝煌,映照出一派莊嚴而肅穆的景象。傳臚官身著華麗的朝服,手持象牙笏板,聲音洪亮如鍾,剛把話落音,那殿門處便緊接著響起了響亮的宣告,如同春雷炸響在眾人耳畔:“這一屆的新科狀元出爐啦!男的叫江世恒,女的則是林若薇!”這話兒在殿前又連喊了三次,每喊一次,都像是在大夥兒心裏敲了回鼓,震得人心神激蕩,最後兩位狀元算是板上釘釘,無可爭議。


    江世恒,一襲青衫,麵如冠玉,眉宇間透露出一股書卷氣,卻難掩心中的激動。他緊緊握住雙拳,指甲幾乎嵌入掌心,卻強自保持著鎮定。而林若薇,身著淡雅的羅裙,發髻高挽,眉如遠山,眼若秋水,臉上雖也盡力保持著平靜,但那雙眸中閃爍的光芒卻泄露了她內心的澎湃。兩人緩緩走出隊列,步伐雖慢,卻堅定無比,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雲端之上,站到了大殿的正中央,接受著四麵八方的注視。


    緊接著,傳臚官的聲音再次響起,如同秋風掃過落葉,清晰而有力:“新科榜眼,男的鍾元,女的許琳!”同樣的話也是喊了三次,那聲音在大殿內回蕩,繞梁不絕,好一陣子才散去。鍾元,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許琳,則是溫婉如水,眉眼間帶著淡淡的憂愁,卻又不失堅韌。兩人相視一笑,彼此間傳遞著無聲的鼓勵和支持。


    再來說說探花,那可是這群才子佳人裏的顏值擔當。蒲柏,身姿挺拔,麵如雕刻,氣質非凡;杜若蘭,則是花容月貌,氣質如蘭,清新脫俗。雖然大家心裏都有數,但當真聽到傳臚官念出他們的名字時,還是有些小遺憾。畢竟探花這位置,風光可不比狀元差。狀元嘛,是前程光明一片;探花呢,那就是仕途和姻緣雙豐收,就像那句老話說的,“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兩者都占全了。


    傳臚官再次準確無誤地報出了一甲三人的名字,聲音在大殿內回蕩,顯得格外莊重。李清歌女王,身著華貴的龍袍,頭戴鳳冠,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威嚴而又不失慈愛。她一聲令下:“上圖!”話音剛落,倆騎著白馬的侍衛便如離弦之箭般飛馳而來,手中展開了一幅巨大的畫卷。那畫卷上,畫著一隻巨大的烏龜,名為“鼇”。按老規矩,一甲的這些才子佳人得踩著這圖來拜見天子。


    在傳臚官的指引下,江世恒和林若薇並肩站在了鼇頭,兩人相視一笑,眼中閃爍著激動和自豪。鍾元和許琳則踩著鼇的前腳,站得筆直,神情莊重。蒲柏和杜若蘭則站在後腳,雖然位置稍遜,但兩人臉上卻並無絲毫不悅,反而帶著一種淡然和灑脫。六個人站得筆直,一起向李清歌女王行禮:“參見女王陛下!”


    李清歌女王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風拂麵,讓人心生暖意。她輕聲說道:“都起來吧,抬頭看看。”新進士們一聽這話,心裏頭雖然敬畏天子的威嚴,但還是忍不住偷偷抬起了頭,想看看這位明德女王的真容。


    這一看之下,六個人都愣住了,心裏頭那個震撼啊,簡直沒法說。大家都說女王陛下手段雷厲風行,治國鐵腕無情,在一片腥風血雨中建立了大炎王朝,又用嚴刑峻法打擊地主,把田地還給老百姓。所以大夥兒都以為女王該是個高大威猛、氣勢逼人的角色,除了性別不同外,簡直就跟男皇帝沒啥兩樣。可眼前這位女王陛下,卻是美得讓人心動。


    她的容貌簡直就像是天上下凡的仙女一樣,光彩照人,讓人看了眼睛都挪不開。那肌膚如同凝脂般細膩,眉如遠山含煙,眼若秋波流轉,鼻梁高挺,唇色嫣紅,每一處都恰到好處,仿佛是大自然最完美的傑作。她身穿龍袍,頭戴鳳冠,更添了幾分威嚴和尊貴,但那股子仙氣卻絲毫未減,反而更加濃鬱了。


    杜若蘭更是驚訝得不得了,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看著座上的女王陛下,突然想起了去年自己遇難時對方出手相救的情景。那時候,她孤身一人,身處險境,幾乎絕望。就在那時,一個身著華麗衣裳的女子突然出現,如同天神下凡般將她從危難中救了出來。那時候,她就覺得對方美得讓人刻骨銘心,那種美,不僅僅是外表上的,更是氣質上的,仿佛是從骨子裏透出來的。


    沒想到,這位救命恩人竟然就是大炎女王陛下!這一刻的驚訝和感動讓杜若蘭久久不能平複。她看著女王陛下,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敬仰和感激。她知道,自己能夠站在這裏,成為新科的探花,除了自己的努力外,更離不開女王陛下的庇護和關愛。


    李清歌女王看著眼前的六位新進士,心中也充滿了欣慰和期待。她知道,這些人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是未來大炎王朝的希望。她希望他們能夠用自己的才華和智慧,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她也希望他們能夠保持那份初心和純真,不被世俗的繁華和誘惑所迷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聲被竊聽後,我成了大唐團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利又有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利又有幣並收藏心聲被竊聽後,我成了大唐團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