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心聲被竊聽後,我成了大唐團寵 作者:有利又有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清歌一聽這名字,心裏就不高興了。她知道高麗那邊從母法很嚴,對於身份低微的母親所生的孩子,往往會被剝奪姓氏和繼承權。然而,她沒想到這種製度會嚴到這種地步,竟然連姓氏都不能繼承。幻奴、影奴,這名字聽起來就像是說王室血脈虛幻如影,最終還是逃脫不了奴隸的命運,跟老媽一樣低賤。
這種法律讓李清歌感到憤怒和不滿。她認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出身和身份而受到歧視和壓迫。於是,她臉色一沉,語氣冰冷地說道:“你們何必自稱奴才呢?我聽著心裏不舒服。我們大炎早就廢除了奴籍製度了,你們應該知道啊。”她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和力量,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一震。
高麗來的使者一聽這話,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那笑容仿佛春日裏綻放的花朵,既燦爛又帶著幾分討好。他順著李清歌的意思,恭敬而又機敏地回應道:“我們遵從我王的旨意,不遠千裏前來朝貢,這兩位公子自然也是隨行的珍貴禮物之一。陛下既然不喜歡他們名字裏帶著‘奴’字,何不賜給他們新的名字,讓他們在大炎的土地上重新開始,以示皇恩浩蕩、寬宏大量呢?”
李清歌聞言,目光溫柔地掠過那兩兄弟,他們的身影在宮燈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瘦弱,卻也挺拔。她輕聲說道:“好,從今往後,你們就是大炎的人了。我賜你們姓李,哥哥叫玉麒,弟弟叫玉麟。願你們如麒麟般吉祥,如玉器般尊貴,在我大炎的土地上,找到屬於你們的尊嚴和榮耀。”
旁邊站著的蘇小梅,一襲淡雅的衣裙隨風輕輕搖曳,她笑著插話道:“玉啊,那可是君子的象征,自古以來都是尊貴之物,代表著對天地的崇敬。麒麟嘛,更是咱們大炎的吉祥之獸,它的出現總是預示著好運和祥瑞。陛下給的名字,真是既美好又合適,真是讓人羨慕不已!”蘇小梅的心裏其實還有句話沒說,那就是李氏可是中原的名門望族,其地位尊貴無比,同時也是高麗王室的姓氏,這樣的恩賜,無疑是對這兩兄弟身份的極大提升。
高麗王因為那個嚴苛的從母法,嫌惡這兄弟倆出身低微,不僅把他們當作貢品送來,還剝奪了他們的姓氏,讓他們如同無根的浮萍。李清歌對此很是不滿,她覺得高麗越是輕視他們,自己就越要給他們尊嚴,讓他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願意接納他們,給予他們溫暖和關愛。於是,她把麒麟的吉祥、玉器的尊貴,還有王族的姓氏,一股腦兒都賜給了他們,仿佛是在告訴他們,從此以後,你們就是真正的王者之後,再也不是那個被人嘲笑的“奴”了。
高麗使者聽到這話,臉色微微一變,似乎有話想說卻又咽了回去。他抬頭看到李清歌那冷峻的目光,心裏不由得一緊,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震懾,再也不敢多言。於是,他轉過頭對兩兄弟嚴厲地說:“還不快謝恩?這是你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能夠得到女王的賞識和恩賜!”
這兩兄弟從小到大,受盡了白眼和嘲笑,哪裏享受過這樣的溫柔與恩寵。如今聽到自己被賜了這麽好的名字,感激得眼淚都掉下來了。他們按照禮儀跪拜在地,不停地磕頭致謝,那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裏回蕩,顯得格外真摯和動人。
“多謝女王陛下!”玉麒和玉麟的聲音雖然帶著幾分哽咽,但卻充滿了感激和堅定。他們知道,從這一刻開始,他們的命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高麗使者見狀,又開口說:“蒙陛下厚愛,如果陛下不嫌棄的話,我們願意讓這兩兄弟留在陛下身邊,做些灑掃之類的雜活,以表我們的誠意和感激。”然而,他的心中卻暗自盤算著,這兄弟倆雖然出身低微,但容貌俊秀,才華橫溢,留在李清歌身邊,或許還能成為高麗在大炎的一枚棋子。
李清歌笑著接受了這個提議,她說:“好,那他們以後就歸入皇家舞團吧。我相信,以他們的才華和容貌,一定能夠在舞團裏大放異彩。”其實,李清歌心裏清楚,這兄弟倆是帶著使命來的,作為貢男,他們的身份比和親公主或者質子還要低微。如果拒絕他們,他們回去後恐怕也難逃一死。她愛惜他們的才華和容貌,不想讓他們就這樣死去,所以決定留下他們。讓他們在舞團裏表演,自己閑暇時也能觀賞一番,何樂而不為呢?
高麗使者聽到這個決定後,臉上露出了一絲曖昧的笑容。他心裏想,有權有勢的人大多好色,無論是男是女都一樣。他大概以為李清歌是怕人說她好色,所以才把這兩個美少年留在舞團裏,實際上另有打算。不過不管怎麽樣,這次的使命總算是完成了,他心裏還是感到很欣慰的。
然而,李清歌卻並沒有想那麽多。她隻是覺得,這兩兄弟既然來到了大炎,就應該給他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至於他們將來會成為什麽樣的人,那就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對於高麗來說,這兄弟倆雖然是王室後裔,但因為出身問題一直備受冷落。但如果他們能留在李清歌身邊並得到重用的話,那麽高麗也就多了一份保障。畢竟,在大炎這樣強大的國家裏,有一個能夠說上話的人,總是一件好事。
高麗王雖然不喜歡這兄弟倆的出身,但畢竟是自己的孫子。如果不是因為大炎海軍的強大威懾力以及擔心他們成為東瀛的盟友的話,他又怎麽會舍得把自己的親孫子當作貢品送出去呢?不過,這些想法他自然是不會告訴李清歌的。畢竟,在他看來,李清歌隻是一個年輕的女王,又怎麽會理解他的苦衷和無奈呢?
幸好李清歌並不了解高麗王的真實想法,否則一定會嘲笑他的愚蠢。至於高麗這個貧瘠之地嘛,李清歌自然沒有什麽可圖的。但留下他們作為自己的棋子,將來或許還能派上用場呢。畢竟,在這個複雜多變的政治舞台上,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保障嘛。
話說那狗啊,雖不咬人,卻總愛鬧騰,四處奔跑,吠聲連連,讓人心煩意亂,難以安寧。昔日東瀛便曾因此吃過大虧,那些看似無害的小犬,實則攪擾得人心神不寧,國事亦受牽連。而今,咱們大炎卻是聰明了許多,學會了借他人之力,製衡外敵。這不,高麗來的李玉麒和李玉麟兩兄弟,便成了這棋局中的關鍵一子。
李玉麒、李玉麟,這兩兄弟自幼便生活在高麗宮廷的陰影之下,因出身低微,飽受冷眼與嘲笑。他們的到來,本是大炎與高麗之間一場微妙的政治交易,卻意外地為這兩兄弟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他們被選入了大炎皇家的舞團,成為了其中一員,這對於他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初入舞團,李玉麒、李玉麟心中忐忑不安。他們本以為這隻是權宜之計,說不定哪天就得去伺候那傳說中的女王李清歌。一想到要靠自己的容貌去討好別人,他們的心中便充滿了屈辱與不甘。然而,當他們真正見到李清歌時,卻發現這位女王與他們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李清歌,大炎的女王,她身穿華麗的龍袍,頭戴金冠,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然而,當她看向李玉麒、李玉麟時,眼中卻流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溫柔與關懷。她對他們沒有別的意思,隻是純粹欣賞他們的才藝。這一發現,讓李玉麒、李玉麟心中的石頭落了地,卻又生出了一種難以名狀的複雜情感。
高興的是,他們不用靠臉蛋兒去討好誰,可以保持自己的尊嚴與骨氣;可愁的是,自己這俊模樣兒,女王咋就不動心呢?他們雖然出身低微,但也是有骨氣的,不願意被人當作玩物。然而,另一方麵,他們從小就沒感受過什麽溫暖,現在遇到李清歌這樣的好主子,心中早已淪陷,偏偏又得不到回應,那叫一個糾結。
進了舞團後,李玉麒、李玉麟越發覺得李清歌是個了不起的女王。她不僅愛護百姓,廢除不合理的製度,還提倡人人平等。這“平等”二字,在他們聽來,簡直是天籟之音。他們想,要是高麗也能這樣,他們的母親又怎會受辱呢?每當想起母親那含淚的雙眼,他們的心中便充滿了無盡的痛楚與憤怒。
然而,即使知道李清歌身份尊貴,不可能專情於他們,李玉麒、李玉麟還是願意默默地守在她身邊。他們願意為她付出一切,哪怕隻是遠遠地看著她的笑容,也足以讓他們心滿意足。在舞團的日子裏,他們努力練習歌舞,隻希望在表演時能夠得到李清歌的誇讚與認可。
日子就這麽一天天過去,李清歌閑暇時便會召見李玉麒、李玉麟以及舞團的少年們表演歌舞。每當這時,宮廷中便充滿了歡聲笑語,場麵溫馨又和諧。李清歌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看著下方那些年輕的臉龐,心中充滿了欣慰與喜悅。她知道,這些少年們都是大炎的未來與希望。
有一天,當李玉麒、李玉麟帶著舞團的少年們表演新學的胡旋舞時,宮廷中突然響起了一個奇怪的聲音。那聲音仿佛來自天際,又似近在咫尺,讓所有人都為之驚愕。李清歌更是聽得真切,那聲音說是係統提示她選才補國,還獎勵了一瓶子母河的水。
子母河的水啊,那可是《西遊記》裏的寶貝!喝了能懷孕,不用男人也能生娃!李清歌一聽這話,眼睛都亮了。她早就發誓不嫁人,但又想有個孩子來陪伴自己,傳承基業。原本她還打算等醫術發達了做人工授精呢,沒想到現在竟然直接有了這神水!
李清歌心中那個激動啊,簡直比中了大獎還高興。她可是個有遠見的女王,一心想著大炎的千秋萬代。子嗣問題自然是大事中的大事,現在這子母河的水簡直就是上天給她的最好禮物!既能滿足她做母親的願望,又能確保大炎的基業後繼有人,這簡直是雙喜臨門啊!
她連忙吩咐侍從將那瓶子母河的水取來,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那水清澈透明,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與希望。李清歌看著手中的神水,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期待。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瓶水,更是大炎未來的希望與傳承。
而李玉麒、李玉麟兩兄弟看到女王如此高興,心中也充滿了喜悅與自豪。他們知道,自己雖然出身低微,但能夠為大炎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也是他們的榮幸與驕傲。於是,他們更加努力地練習歌舞,隻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夠為大炎的繁榮與昌盛貢獻更多的力量。
從此,李清歌便將那瓶子母河的水視為珍寶,每日都會細細端詳一番。她期待著有一天,能夠借助這神水的力量,孕育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為大炎的基業增添新的光彩。而李玉麒、李玉麟兩兄弟也始終守在她的身邊,默默地支持著她,陪伴著她,共同見證著大炎的輝煌與未來。
在李清歌的帶領下,大炎的國力日益強盛,百姓安居樂業,文化繁榮昌盛。而那瓶子母河的水,也如同一個神秘的傳說,被大炎的子民們代代相傳,成為了大炎曆史上一段永恒的佳話。至於李玉麒、李玉麟兩兄弟,他們也在大炎的舞台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用他們的才華與汗水,為大炎的文藝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們的名字,也永遠地鐫刻在了大炎的曆史長河之中。
沒想到係統給予的豐厚獎勵之中,竟然蘊藏著傳說中的子母河之水。這神水,自古以來便隻存在於古老的傳說與戲文之中,據說飲之便能孕育新生命,無需借助凡塵俗世的男女之情。李清歌,這位大炎王朝的女帝,此刻手中緊握著這瓶晶瑩剔透、仿佛蘊含著無盡生命力的神水,心中湧動著難以言喻的激動與期待。
她的臉龐,本就如明月般皎潔,此刻更是綻放出比春日裏最絢爛的花朵還要耀眼的笑容。那笑容中,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自己身為女子,卻能掌握如此神奇力量的自豪。然而,好景不長,這份喜悅很快便被一絲憂慮所替代。她微微皺起了眉頭,那雙明亮的眼眸中閃爍著不確定的光芒,仿佛在心中與係統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喝了這水,真的不會有什麽奇怪的反應嗎?”
【叮!係統那熟悉而又冷漠的聲音在李清歌的腦海中響起,仿佛是對她擔憂的回應,“宿主請放心,此水無毒,但飲用後懷孕之事卻是板上釘釘,除非尋得落胎泉之水,否則世間任何紅花、附子等猛藥都無法將其化解。因此,在飲用之前,請宿主三思而行,一旦懷上身孕,便再無回頭之路。”】
聽了係統的話,李清歌輕輕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生孩子,對於她來說,不僅僅是一件大事,更是她作為女帝,對於大炎王朝未來的責任與擔當。她深知,一旦決定喝下這子母河之水,便意味著她將要承擔起一個母親的角色,無論未來如何,她都會負責到底,絕不會做出懷孕後反悔去打胎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將子母河之水妥善收好,李清歌的思緒轉回到了係統給予的另一個任務——選拔人才。對於她來說,這個任務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駕輕就熟。在現代社會,她曾親眼見證過九年義務教育和科舉考試的力量,如何讓一個個國家的人才輩出,國力昌盛。然而,在這個古代的世界,她不能直接照搬現代的模式,那需要時間,需要耐心,更需要整個社會的接受與認可。
因此,她決定暫時沿用古代的科舉製度,以解決眼前的人才短缺問題。科舉製度,這個自古以來便為皇朝選拔棟梁之才的古老製度,此刻在李清歌的心中,卻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心願。她深知,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子想要參加科舉考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戲文裏那些女狀元、女探花的故事,雖然令人向往,但終究隻是虛構的夢境。
然而,曆史的長河中,卻真有那麽一位女狀元,她的名字叫做傅善祥。傅善祥是在太平天國那個風起雲湧的特殊時期,憑借著東王楊秀清的開明政策,才得以參加科舉考試,並一舉奪魁。可惜,太平天國並非正統王朝,傅善祥的才華與成就,在正史上並未得到應有的認可與尊重。
李清歌,作為大炎王朝的女帝,一直致力於提倡男女平等。她看著朝堂之上,除了蘇小梅那位忠心耿耿的女官之外,其餘皆是男子。她的心中,始終盼著能有更多的女同胞加入到這個權力的中心,讓朝堂之上陰陽調和,共同為大炎王朝的繁榮與昌盛貢獻力量。
於是,在第二天早朝的時候,李清歌毅然決然地下旨開設恩科,並特別提出男女分開設榜的決定。這一消息,如同平地驚雷,瞬間在朝堂之上炸開了鍋。大臣們的反對聲浪,如同江河泛濫一般,直衝禦座而來,仿佛要將她這個女帝淹沒在無盡的聲討之中。
然而,李清歌對此早有心理準備。她深知,科舉製度自古以來便是男人的專利,如今她想要打破這個規矩,自然會遭到無數的阻礙與反對。但她更知道,隻有勇敢地邁出這一步,才能讓大炎王朝的未來更加光明與輝煌。她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目光堅定地望著下方那些激動不已的大臣們,心中默默地對自己說:“無論前路如何艱難,我都要為了大炎的未來,為了男女平等,堅持到底!”
科舉考試,這一自古以來便承載著無數士子夢想的製度,曆經千年風雨,依舊如新,其堅韌不拔的生命力,恰似那流淌在曆史長河中的不竭源泉。然而,時代在變,觀念卻如同深埋地下的頑石,難以輕易撼動。女子參加科舉,這一提議在世人耳中,無異於晴天霹靂,震得人心神俱顫。究其原因,無非是那些根深蒂固的老傳統、老規矩在作祟,它們像一道道無形的枷鎖,緊緊束縛著人們的思想與行為。
李清歌,這位大炎王朝的女帝,身著龍袍,端坐在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她的心中,雖有萬般無奈與不快,卻也能深刻理解朝臣們的顧慮與偏見。畢竟,千年的習俗,豈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
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平日裏與她誌同道合的劉墉與劉清平兩位大臣,竟也在此事上持反對意見。李清歌的臉色不由得沉了下來,那雙明亮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她望向劉墉,聲音低沉地問道:“劉愛卿,你為何反對開設女科舉?”
劉墉見狀,心中雖有些忐忑,卻仍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回答道:“臣知道陛下您一心想要推廣男女平等,但開設女科舉一事,實在需要慎重考慮。臣擔心,此舉可能會帶來一些難以預料的麻煩。”
李清歌聞言,秀眉微蹙,她深知劉墉的忠誠與謹慎,便耐著性子聽他繼續說下去。劉墉硬著頭皮,繼續說道:“科舉考試,自古以來便是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它看重的是才學而非性別。然而,過去人們普遍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導致女子讀書的機會寥寥無幾。若真的開設女科舉,那麽前去應試的,恐怕隻有兩類人:一類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她們學些字句,不過是為了更好地管理家務;另一類,則是昔日青樓中的才女,她們憑借才情吸引文人墨客,名聲雖響,卻難免有些風塵之氣。這兩種情況,我們都必須謹慎對待。”
李清歌聽了,沉默片刻,心中暗自思量。她深知,讀書之路,本就充滿艱辛,尤其是對於女子而言,更是難上加難。普通百姓家的男孩,尚且有許多因家境貧寒而無法入學,更何況是女孩呢?於是,她緩緩說道:“自古以來,便有‘文窮武富’之說,讀書之路,確實需要花費大量錢財。因此,能去參加科舉的,不是豪門貴女,便是昔日風塵中的佼佼者。劉愛卿,你的擔憂,朕心裏都明白。”
劉墉聞言,心中稍感寬慰,便又接著說道:“陛下,大戶人家的女兒,若真的通過科舉進入官場,恐怕會帶來不少問題。她們背後有著強大的家族勢力,一旦因為改革而觸動了她們的利益,難保她們不會懷恨在心,利用科舉之機,拉幫結派,對朝廷不利。”
劉清平也附和道:“是啊,陛下,此事不得不防。這些大戶人家,向來都是朝廷的隱患,若再讓她們的女兒通過科舉進入官場,豈不是更加難以駕馭?”
李清歌聽了,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中既有無奈,也有堅定。她回答道:“你們所擔心的,確實不無道理。但是,國家的興衰,關鍵在於人才。女人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覷的。她們同樣能夠頂起半邊天,怎麽能因為過去的恩怨,就輕易放棄那些有才華的女子呢?”
說到這裏,李清歌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她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武則天與上官婉兒共治天下的時代。她緩緩說道:“想當年,武則天皇後能夠接納罪臣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婉兒,讓她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甚至讓她掌管宮中詔命,這份胸襟與氣度,實乃千古罕見。朕今日自比武則天,難道就容不下這些並無過錯,隻是因家道中落而失去上進機會的女子嗎?其實,這是國家的損失啊。”
李清歌這一番話,說得既合情又合理,字字句句都敲打在朝臣們的心上。他們聽了,不由得點頭稱是,心中對這位女帝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幾分。朝堂之上,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隻有李清歌那堅定而有力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久久不息。
她繼續說道:“朕知道,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害怕改變,就停滯不前。女子科舉,不僅僅是為了選拔人才,更是為了打破那些束縛女子發展的枷鎖,讓她們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與智慧。朕相信,隻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克服重重困難,讓大炎王朝迎來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的時代。”
李清歌的話,如同一股暖流,溫暖了朝臣們的心田。他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觀念與立場,思考著如何為女子科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李清歌,則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用她那堅定的目光,眺望著遠方,仿佛已經看到了那個屬於女子的嶄新時代,正緩緩向她走來。
劉墉與劉清平二人,聽聞清歌女王之言,臉頰瞬間染上了兩朵紅雲,仿佛春日裏初綻的桃花,帶著幾分羞澀與敬意。他們連忙彎下腰身,行了一個標準的臣子之禮,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陛下您真是仁慈又寬廣,胸襟猶如那浩瀚無垠的天空,我等心中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猶如螻蟻仰望高山,滿心敬畏!”
清歌女王端坐於高高的龍椅之上,一襲華貴的鳳袍流光溢彩,與她那雙深邃而睿智的眼眸相得益彰,仿佛能洞察人心。她嘴角勾起一抹溫和的笑意,聲音溫潤如玉,卻又不失威嚴:“做君主嘛,識別人才與包容他人,二者缺一不可。古語雲,宰相肚裏能撐船,更何況是帝王呢?若那些舊時的豪門淑女之中,真有出類拔萃之才,我必當重用,不僅要讓她們才華得以施展,更要讓她們從心底裏服氣,對我忠心耿耿,共同為大炎的繁榮貢獻力量。”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了一片讚歎之聲,群臣們紛紛點頭稱是,眼中閃爍著對女王陛下的崇敬與信服。“女王陛下真是英明神武,心係天下,我等願誓死追隨!”這樣的聲音此起彼伏,回蕩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中。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到了年底。大臣們踏入國庫,驚訝地發現國庫竟比往年充盈了許多,金銀珠寶、糧食布帛堆積如山,令人目不暇接。待他們領到了豐厚的年終賞賜,更是喜出望外,一個個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喜悅,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飛回家中,與家人共享這份難得的幸福時光。
在這歡慶的氛圍中,除了少數幾個固執己見的大男子主義者,仍舊對女王陛下心存不滿外,其餘的大臣們對清歌女王皆是心服口服,敬佩之情溢於言表。清歌的威望如同日中天,連那些曾經極力反對女子參加科舉的大臣們,也不敢再輕易發表異議,生怕觸怒了這位英明神武的女王陛下。
然而,清歌女王並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她深知,要徹底改變這個國家的麵貌,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正式下旨重啟科舉之前,她精心謀劃了三件大事,以確保科舉製度的改革能夠順利進行。
第一件事,便是改革科舉考試的內容。清歌女王深知,傳統的經史知識固然重要,但民生經濟同樣不可或缺。因此,她決定科舉考試不僅要考察考生的經史才學,還要重點考察他們對民生經濟的了解。民生經濟占六成,傳統才學占四成,隻有才學和能力都具備的考生,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這一決定,無疑為那些出身貧寒、卻對民生經濟有著獨到見解的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
第二件事,則是改革官員的選拔機製。清歌女王認為,考中的進士不能直接當官,而是要先以“官選生”的身份到各地去曆練一年。這一年裏,他們將深入基層,了解百姓疾苦,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待曆練期滿,再根據他們的表現來定職位。特別是那些一甲進士,即狀元、榜眼、探花,他們將會得到更特殊的待遇。不僅會被派到富饒的地方實習,而且將來授的官職也會比二甲、三甲的高。這樣的製度設計,既保證了官員的實踐能力,又激勵了考生們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
第三件事,則是為了體現男女平等的理念。清歌女王決定,科舉考試要男女分榜錄取,男進士占七成,女進士占三成。她深知,由於長期受封建禮教的束縛,當時的女性有才學的人並不多。因此,她特意設定了這個比例來平衡男女之間的差異。雖然女進士的錄取名額隻有三成,但清歌女王估計,由於女性考生數量遠少於男性,競爭壓力相對小一些,所以最終的錄取率可能會是男性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
詔書一公布,全國上下頓時沸騰了。男學子們有的懊惱自己為什麽不是女兒身,有的則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才學和能力,希望能夠在這場公平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畢竟,十年寒窗苦讀,雖然努力的人很多,但競爭實在太激烈了。能被錄取的希望非常渺茫,更何況現在女科也開了,還分走了三成的名額。這無疑又增加了男學子的難度。
然而,科舉製度的重啟畢竟是一件好事。自從大炎女王登基以來,新政一個接一個地出台,科舉製度作為封建社會的遺留問題,自然也是首當其衝需要改革的。男學子們雖然心中有些不滿,但更多的還是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他們相信,在清歌女王的帶領下,大炎一定會迎來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的時代。
而女學子們則是歡欣鼓舞,她們終於有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雖然錄取名額有限,但她們知道,隻要努力,就一定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於是,她們開始更加努力地學習,希望能夠在這場公平的競爭中,為自己爭取到一個美好的未來。
清歌女王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欣慰和期待。她知道,這場科舉製度的改革,隻是她實現大炎繁榮昌盛夢想的第一步。未來,她還有更多的計劃和目標,需要她和她的臣民們共同努力去實現。但她相信,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共同創造出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大炎國的京城,春日的暖陽溫柔地灑落在青石板路上,為這座古城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街道兩旁,柳絲輕拂,桃花笑春風,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然而,在這繁花似錦的背後,卻隱藏著無數士子心中的焦慮與迷茫。
李清歌,這位在朝野間聲名顯赫的女官,此刻正站在她那簡樸卻不失雅致的書房中,凝視著窗外紛飛的柳絮,心中五味雜陳。她深知,這幾年來,多少士子寒窗苦讀,卻因仕途擁堵,眼看就要白費心血。而自己,雖身為女子,卻幸運地得到了女王陛下的賞識,得以在朝堂之上占有一席之地。但這份幸運,她希望能分享給更多的人。
正當李清歌沉浸在沉思中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書房的寧靜。侍女小翠匆匆進來,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大人,大人!女王陛下有旨,要重新開科考試選拔人才啦!”
李清歌聞言,心中猛地一震,仿佛有一股暖流湧入心田,將那些日的憂愁一掃而空。她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真是天助我也!這無疑是給那些有誌之士重新點燃了希望之火。”
消息很快傳遍了京城,乃至整個大炎國。男人們聽後,焦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們渴望通過科舉考試,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而女人們,則是喜出望外,仿佛過年一般,她們從未想過,科舉的大門竟然也會向她們敞開。
在京城的一處繁華街市,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書店裏,各種科舉輔導書籍被搶購一空,文具店門口更是排起了長龍,人們爭先恐後地購買著筆墨紙硯,生怕錯過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這股熱潮中,李清歌的身影尤為引人注目。她不僅親自參與科舉製度的改革,還積極倡導男女平等,為女子爭取到了三成的新科進士名額。這一舉措,無疑在朝野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有人讚歎她的膽識和遠見,也有人質疑她的動機和目的。但李清歌卻不為所動,她深知,這是為了國家的長遠發展,為了打破封建禮教的束縛,讓更多的人才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
隨著科舉考試的臨近,整個大炎國都沉浸在一片緊張而又充滿希望的氛圍中。士子們日夜苦讀,家長們也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為孩子們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有的家庭甚至把屢考不中的兒子晾在一邊,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女兒的培養上。他們明白,隻要家裏能出一個當官的,管他是男是女,都是光宗耀祖的事兒。
而在這股熱潮的推動下,大炎國的教育事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九年義務教育的推行,使得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接受教育,男女平等的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
與此同時,在大炎國的北方,大清國的情況卻截然不同。前朝的官員們一個個隻知道占著位子不幹事,貪汙腐敗成風。國家窮困潦倒,老百姓也跟著受苦受累。
乾隆爺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看著下麵那些垂頭喪氣的官員們,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憤怒。他深知,再這樣下去,大清國遲早要亡國滅種。
這種法律讓李清歌感到憤怒和不滿。她認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出身和身份而受到歧視和壓迫。於是,她臉色一沉,語氣冰冷地說道:“你們何必自稱奴才呢?我聽著心裏不舒服。我們大炎早就廢除了奴籍製度了,你們應該知道啊。”她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和力量,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一震。
高麗來的使者一聽這話,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那笑容仿佛春日裏綻放的花朵,既燦爛又帶著幾分討好。他順著李清歌的意思,恭敬而又機敏地回應道:“我們遵從我王的旨意,不遠千裏前來朝貢,這兩位公子自然也是隨行的珍貴禮物之一。陛下既然不喜歡他們名字裏帶著‘奴’字,何不賜給他們新的名字,讓他們在大炎的土地上重新開始,以示皇恩浩蕩、寬宏大量呢?”
李清歌聞言,目光溫柔地掠過那兩兄弟,他們的身影在宮燈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瘦弱,卻也挺拔。她輕聲說道:“好,從今往後,你們就是大炎的人了。我賜你們姓李,哥哥叫玉麒,弟弟叫玉麟。願你們如麒麟般吉祥,如玉器般尊貴,在我大炎的土地上,找到屬於你們的尊嚴和榮耀。”
旁邊站著的蘇小梅,一襲淡雅的衣裙隨風輕輕搖曳,她笑著插話道:“玉啊,那可是君子的象征,自古以來都是尊貴之物,代表著對天地的崇敬。麒麟嘛,更是咱們大炎的吉祥之獸,它的出現總是預示著好運和祥瑞。陛下給的名字,真是既美好又合適,真是讓人羨慕不已!”蘇小梅的心裏其實還有句話沒說,那就是李氏可是中原的名門望族,其地位尊貴無比,同時也是高麗王室的姓氏,這樣的恩賜,無疑是對這兩兄弟身份的極大提升。
高麗王因為那個嚴苛的從母法,嫌惡這兄弟倆出身低微,不僅把他們當作貢品送來,還剝奪了他們的姓氏,讓他們如同無根的浮萍。李清歌對此很是不滿,她覺得高麗越是輕視他們,自己就越要給他們尊嚴,讓他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願意接納他們,給予他們溫暖和關愛。於是,她把麒麟的吉祥、玉器的尊貴,還有王族的姓氏,一股腦兒都賜給了他們,仿佛是在告訴他們,從此以後,你們就是真正的王者之後,再也不是那個被人嘲笑的“奴”了。
高麗使者聽到這話,臉色微微一變,似乎有話想說卻又咽了回去。他抬頭看到李清歌那冷峻的目光,心裏不由得一緊,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震懾,再也不敢多言。於是,他轉過頭對兩兄弟嚴厲地說:“還不快謝恩?這是你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能夠得到女王的賞識和恩賜!”
這兩兄弟從小到大,受盡了白眼和嘲笑,哪裏享受過這樣的溫柔與恩寵。如今聽到自己被賜了這麽好的名字,感激得眼淚都掉下來了。他們按照禮儀跪拜在地,不停地磕頭致謝,那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裏回蕩,顯得格外真摯和動人。
“多謝女王陛下!”玉麒和玉麟的聲音雖然帶著幾分哽咽,但卻充滿了感激和堅定。他們知道,從這一刻開始,他們的命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高麗使者見狀,又開口說:“蒙陛下厚愛,如果陛下不嫌棄的話,我們願意讓這兩兄弟留在陛下身邊,做些灑掃之類的雜活,以表我們的誠意和感激。”然而,他的心中卻暗自盤算著,這兄弟倆雖然出身低微,但容貌俊秀,才華橫溢,留在李清歌身邊,或許還能成為高麗在大炎的一枚棋子。
李清歌笑著接受了這個提議,她說:“好,那他們以後就歸入皇家舞團吧。我相信,以他們的才華和容貌,一定能夠在舞團裏大放異彩。”其實,李清歌心裏清楚,這兄弟倆是帶著使命來的,作為貢男,他們的身份比和親公主或者質子還要低微。如果拒絕他們,他們回去後恐怕也難逃一死。她愛惜他們的才華和容貌,不想讓他們就這樣死去,所以決定留下他們。讓他們在舞團裏表演,自己閑暇時也能觀賞一番,何樂而不為呢?
高麗使者聽到這個決定後,臉上露出了一絲曖昧的笑容。他心裏想,有權有勢的人大多好色,無論是男是女都一樣。他大概以為李清歌是怕人說她好色,所以才把這兩個美少年留在舞團裏,實際上另有打算。不過不管怎麽樣,這次的使命總算是完成了,他心裏還是感到很欣慰的。
然而,李清歌卻並沒有想那麽多。她隻是覺得,這兩兄弟既然來到了大炎,就應該給他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至於他們將來會成為什麽樣的人,那就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對於高麗來說,這兄弟倆雖然是王室後裔,但因為出身問題一直備受冷落。但如果他們能留在李清歌身邊並得到重用的話,那麽高麗也就多了一份保障。畢竟,在大炎這樣強大的國家裏,有一個能夠說上話的人,總是一件好事。
高麗王雖然不喜歡這兄弟倆的出身,但畢竟是自己的孫子。如果不是因為大炎海軍的強大威懾力以及擔心他們成為東瀛的盟友的話,他又怎麽會舍得把自己的親孫子當作貢品送出去呢?不過,這些想法他自然是不會告訴李清歌的。畢竟,在他看來,李清歌隻是一個年輕的女王,又怎麽會理解他的苦衷和無奈呢?
幸好李清歌並不了解高麗王的真實想法,否則一定會嘲笑他的愚蠢。至於高麗這個貧瘠之地嘛,李清歌自然沒有什麽可圖的。但留下他們作為自己的棋子,將來或許還能派上用場呢。畢竟,在這個複雜多變的政治舞台上,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保障嘛。
話說那狗啊,雖不咬人,卻總愛鬧騰,四處奔跑,吠聲連連,讓人心煩意亂,難以安寧。昔日東瀛便曾因此吃過大虧,那些看似無害的小犬,實則攪擾得人心神不寧,國事亦受牽連。而今,咱們大炎卻是聰明了許多,學會了借他人之力,製衡外敵。這不,高麗來的李玉麒和李玉麟兩兄弟,便成了這棋局中的關鍵一子。
李玉麒、李玉麟,這兩兄弟自幼便生活在高麗宮廷的陰影之下,因出身低微,飽受冷眼與嘲笑。他們的到來,本是大炎與高麗之間一場微妙的政治交易,卻意外地為這兩兄弟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他們被選入了大炎皇家的舞團,成為了其中一員,這對於他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初入舞團,李玉麒、李玉麟心中忐忑不安。他們本以為這隻是權宜之計,說不定哪天就得去伺候那傳說中的女王李清歌。一想到要靠自己的容貌去討好別人,他們的心中便充滿了屈辱與不甘。然而,當他們真正見到李清歌時,卻發現這位女王與他們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李清歌,大炎的女王,她身穿華麗的龍袍,頭戴金冠,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然而,當她看向李玉麒、李玉麟時,眼中卻流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溫柔與關懷。她對他們沒有別的意思,隻是純粹欣賞他們的才藝。這一發現,讓李玉麒、李玉麟心中的石頭落了地,卻又生出了一種難以名狀的複雜情感。
高興的是,他們不用靠臉蛋兒去討好誰,可以保持自己的尊嚴與骨氣;可愁的是,自己這俊模樣兒,女王咋就不動心呢?他們雖然出身低微,但也是有骨氣的,不願意被人當作玩物。然而,另一方麵,他們從小就沒感受過什麽溫暖,現在遇到李清歌這樣的好主子,心中早已淪陷,偏偏又得不到回應,那叫一個糾結。
進了舞團後,李玉麒、李玉麟越發覺得李清歌是個了不起的女王。她不僅愛護百姓,廢除不合理的製度,還提倡人人平等。這“平等”二字,在他們聽來,簡直是天籟之音。他們想,要是高麗也能這樣,他們的母親又怎會受辱呢?每當想起母親那含淚的雙眼,他們的心中便充滿了無盡的痛楚與憤怒。
然而,即使知道李清歌身份尊貴,不可能專情於他們,李玉麒、李玉麟還是願意默默地守在她身邊。他們願意為她付出一切,哪怕隻是遠遠地看著她的笑容,也足以讓他們心滿意足。在舞團的日子裏,他們努力練習歌舞,隻希望在表演時能夠得到李清歌的誇讚與認可。
日子就這麽一天天過去,李清歌閑暇時便會召見李玉麒、李玉麟以及舞團的少年們表演歌舞。每當這時,宮廷中便充滿了歡聲笑語,場麵溫馨又和諧。李清歌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看著下方那些年輕的臉龐,心中充滿了欣慰與喜悅。她知道,這些少年們都是大炎的未來與希望。
有一天,當李玉麒、李玉麟帶著舞團的少年們表演新學的胡旋舞時,宮廷中突然響起了一個奇怪的聲音。那聲音仿佛來自天際,又似近在咫尺,讓所有人都為之驚愕。李清歌更是聽得真切,那聲音說是係統提示她選才補國,還獎勵了一瓶子母河的水。
子母河的水啊,那可是《西遊記》裏的寶貝!喝了能懷孕,不用男人也能生娃!李清歌一聽這話,眼睛都亮了。她早就發誓不嫁人,但又想有個孩子來陪伴自己,傳承基業。原本她還打算等醫術發達了做人工授精呢,沒想到現在竟然直接有了這神水!
李清歌心中那個激動啊,簡直比中了大獎還高興。她可是個有遠見的女王,一心想著大炎的千秋萬代。子嗣問題自然是大事中的大事,現在這子母河的水簡直就是上天給她的最好禮物!既能滿足她做母親的願望,又能確保大炎的基業後繼有人,這簡直是雙喜臨門啊!
她連忙吩咐侍從將那瓶子母河的水取來,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那水清澈透明,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與希望。李清歌看著手中的神水,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期待。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瓶水,更是大炎未來的希望與傳承。
而李玉麒、李玉麟兩兄弟看到女王如此高興,心中也充滿了喜悅與自豪。他們知道,自己雖然出身低微,但能夠為大炎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也是他們的榮幸與驕傲。於是,他們更加努力地練習歌舞,隻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夠為大炎的繁榮與昌盛貢獻更多的力量。
從此,李清歌便將那瓶子母河的水視為珍寶,每日都會細細端詳一番。她期待著有一天,能夠借助這神水的力量,孕育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為大炎的基業增添新的光彩。而李玉麒、李玉麟兩兄弟也始終守在她的身邊,默默地支持著她,陪伴著她,共同見證著大炎的輝煌與未來。
在李清歌的帶領下,大炎的國力日益強盛,百姓安居樂業,文化繁榮昌盛。而那瓶子母河的水,也如同一個神秘的傳說,被大炎的子民們代代相傳,成為了大炎曆史上一段永恒的佳話。至於李玉麒、李玉麟兩兄弟,他們也在大炎的舞台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用他們的才華與汗水,為大炎的文藝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們的名字,也永遠地鐫刻在了大炎的曆史長河之中。
沒想到係統給予的豐厚獎勵之中,竟然蘊藏著傳說中的子母河之水。這神水,自古以來便隻存在於古老的傳說與戲文之中,據說飲之便能孕育新生命,無需借助凡塵俗世的男女之情。李清歌,這位大炎王朝的女帝,此刻手中緊握著這瓶晶瑩剔透、仿佛蘊含著無盡生命力的神水,心中湧動著難以言喻的激動與期待。
她的臉龐,本就如明月般皎潔,此刻更是綻放出比春日裏最絢爛的花朵還要耀眼的笑容。那笑容中,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自己身為女子,卻能掌握如此神奇力量的自豪。然而,好景不長,這份喜悅很快便被一絲憂慮所替代。她微微皺起了眉頭,那雙明亮的眼眸中閃爍著不確定的光芒,仿佛在心中與係統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喝了這水,真的不會有什麽奇怪的反應嗎?”
【叮!係統那熟悉而又冷漠的聲音在李清歌的腦海中響起,仿佛是對她擔憂的回應,“宿主請放心,此水無毒,但飲用後懷孕之事卻是板上釘釘,除非尋得落胎泉之水,否則世間任何紅花、附子等猛藥都無法將其化解。因此,在飲用之前,請宿主三思而行,一旦懷上身孕,便再無回頭之路。”】
聽了係統的話,李清歌輕輕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生孩子,對於她來說,不僅僅是一件大事,更是她作為女帝,對於大炎王朝未來的責任與擔當。她深知,一旦決定喝下這子母河之水,便意味著她將要承擔起一個母親的角色,無論未來如何,她都會負責到底,絕不會做出懷孕後反悔去打胎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將子母河之水妥善收好,李清歌的思緒轉回到了係統給予的另一個任務——選拔人才。對於她來說,這個任務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駕輕就熟。在現代社會,她曾親眼見證過九年義務教育和科舉考試的力量,如何讓一個個國家的人才輩出,國力昌盛。然而,在這個古代的世界,她不能直接照搬現代的模式,那需要時間,需要耐心,更需要整個社會的接受與認可。
因此,她決定暫時沿用古代的科舉製度,以解決眼前的人才短缺問題。科舉製度,這個自古以來便為皇朝選拔棟梁之才的古老製度,此刻在李清歌的心中,卻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心願。她深知,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子想要參加科舉考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戲文裏那些女狀元、女探花的故事,雖然令人向往,但終究隻是虛構的夢境。
然而,曆史的長河中,卻真有那麽一位女狀元,她的名字叫做傅善祥。傅善祥是在太平天國那個風起雲湧的特殊時期,憑借著東王楊秀清的開明政策,才得以參加科舉考試,並一舉奪魁。可惜,太平天國並非正統王朝,傅善祥的才華與成就,在正史上並未得到應有的認可與尊重。
李清歌,作為大炎王朝的女帝,一直致力於提倡男女平等。她看著朝堂之上,除了蘇小梅那位忠心耿耿的女官之外,其餘皆是男子。她的心中,始終盼著能有更多的女同胞加入到這個權力的中心,讓朝堂之上陰陽調和,共同為大炎王朝的繁榮與昌盛貢獻力量。
於是,在第二天早朝的時候,李清歌毅然決然地下旨開設恩科,並特別提出男女分開設榜的決定。這一消息,如同平地驚雷,瞬間在朝堂之上炸開了鍋。大臣們的反對聲浪,如同江河泛濫一般,直衝禦座而來,仿佛要將她這個女帝淹沒在無盡的聲討之中。
然而,李清歌對此早有心理準備。她深知,科舉製度自古以來便是男人的專利,如今她想要打破這個規矩,自然會遭到無數的阻礙與反對。但她更知道,隻有勇敢地邁出這一步,才能讓大炎王朝的未來更加光明與輝煌。她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目光堅定地望著下方那些激動不已的大臣們,心中默默地對自己說:“無論前路如何艱難,我都要為了大炎的未來,為了男女平等,堅持到底!”
科舉考試,這一自古以來便承載著無數士子夢想的製度,曆經千年風雨,依舊如新,其堅韌不拔的生命力,恰似那流淌在曆史長河中的不竭源泉。然而,時代在變,觀念卻如同深埋地下的頑石,難以輕易撼動。女子參加科舉,這一提議在世人耳中,無異於晴天霹靂,震得人心神俱顫。究其原因,無非是那些根深蒂固的老傳統、老規矩在作祟,它們像一道道無形的枷鎖,緊緊束縛著人們的思想與行為。
李清歌,這位大炎王朝的女帝,身著龍袍,端坐在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她的心中,雖有萬般無奈與不快,卻也能深刻理解朝臣們的顧慮與偏見。畢竟,千年的習俗,豈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
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平日裏與她誌同道合的劉墉與劉清平兩位大臣,竟也在此事上持反對意見。李清歌的臉色不由得沉了下來,那雙明亮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她望向劉墉,聲音低沉地問道:“劉愛卿,你為何反對開設女科舉?”
劉墉見狀,心中雖有些忐忑,卻仍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回答道:“臣知道陛下您一心想要推廣男女平等,但開設女科舉一事,實在需要慎重考慮。臣擔心,此舉可能會帶來一些難以預料的麻煩。”
李清歌聞言,秀眉微蹙,她深知劉墉的忠誠與謹慎,便耐著性子聽他繼續說下去。劉墉硬著頭皮,繼續說道:“科舉考試,自古以來便是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它看重的是才學而非性別。然而,過去人們普遍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導致女子讀書的機會寥寥無幾。若真的開設女科舉,那麽前去應試的,恐怕隻有兩類人:一類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她們學些字句,不過是為了更好地管理家務;另一類,則是昔日青樓中的才女,她們憑借才情吸引文人墨客,名聲雖響,卻難免有些風塵之氣。這兩種情況,我們都必須謹慎對待。”
李清歌聽了,沉默片刻,心中暗自思量。她深知,讀書之路,本就充滿艱辛,尤其是對於女子而言,更是難上加難。普通百姓家的男孩,尚且有許多因家境貧寒而無法入學,更何況是女孩呢?於是,她緩緩說道:“自古以來,便有‘文窮武富’之說,讀書之路,確實需要花費大量錢財。因此,能去參加科舉的,不是豪門貴女,便是昔日風塵中的佼佼者。劉愛卿,你的擔憂,朕心裏都明白。”
劉墉聞言,心中稍感寬慰,便又接著說道:“陛下,大戶人家的女兒,若真的通過科舉進入官場,恐怕會帶來不少問題。她們背後有著強大的家族勢力,一旦因為改革而觸動了她們的利益,難保她們不會懷恨在心,利用科舉之機,拉幫結派,對朝廷不利。”
劉清平也附和道:“是啊,陛下,此事不得不防。這些大戶人家,向來都是朝廷的隱患,若再讓她們的女兒通過科舉進入官場,豈不是更加難以駕馭?”
李清歌聽了,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中既有無奈,也有堅定。她回答道:“你們所擔心的,確實不無道理。但是,國家的興衰,關鍵在於人才。女人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覷的。她們同樣能夠頂起半邊天,怎麽能因為過去的恩怨,就輕易放棄那些有才華的女子呢?”
說到這裏,李清歌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她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武則天與上官婉兒共治天下的時代。她緩緩說道:“想當年,武則天皇後能夠接納罪臣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婉兒,讓她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甚至讓她掌管宮中詔命,這份胸襟與氣度,實乃千古罕見。朕今日自比武則天,難道就容不下這些並無過錯,隻是因家道中落而失去上進機會的女子嗎?其實,這是國家的損失啊。”
李清歌這一番話,說得既合情又合理,字字句句都敲打在朝臣們的心上。他們聽了,不由得點頭稱是,心中對這位女帝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幾分。朝堂之上,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隻有李清歌那堅定而有力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久久不息。
她繼續說道:“朕知道,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害怕改變,就停滯不前。女子科舉,不僅僅是為了選拔人才,更是為了打破那些束縛女子發展的枷鎖,讓她們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與智慧。朕相信,隻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克服重重困難,讓大炎王朝迎來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的時代。”
李清歌的話,如同一股暖流,溫暖了朝臣們的心田。他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觀念與立場,思考著如何為女子科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李清歌,則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用她那堅定的目光,眺望著遠方,仿佛已經看到了那個屬於女子的嶄新時代,正緩緩向她走來。
劉墉與劉清平二人,聽聞清歌女王之言,臉頰瞬間染上了兩朵紅雲,仿佛春日裏初綻的桃花,帶著幾分羞澀與敬意。他們連忙彎下腰身,行了一個標準的臣子之禮,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陛下您真是仁慈又寬廣,胸襟猶如那浩瀚無垠的天空,我等心中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猶如螻蟻仰望高山,滿心敬畏!”
清歌女王端坐於高高的龍椅之上,一襲華貴的鳳袍流光溢彩,與她那雙深邃而睿智的眼眸相得益彰,仿佛能洞察人心。她嘴角勾起一抹溫和的笑意,聲音溫潤如玉,卻又不失威嚴:“做君主嘛,識別人才與包容他人,二者缺一不可。古語雲,宰相肚裏能撐船,更何況是帝王呢?若那些舊時的豪門淑女之中,真有出類拔萃之才,我必當重用,不僅要讓她們才華得以施展,更要讓她們從心底裏服氣,對我忠心耿耿,共同為大炎的繁榮貢獻力量。”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了一片讚歎之聲,群臣們紛紛點頭稱是,眼中閃爍著對女王陛下的崇敬與信服。“女王陛下真是英明神武,心係天下,我等願誓死追隨!”這樣的聲音此起彼伏,回蕩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中。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到了年底。大臣們踏入國庫,驚訝地發現國庫竟比往年充盈了許多,金銀珠寶、糧食布帛堆積如山,令人目不暇接。待他們領到了豐厚的年終賞賜,更是喜出望外,一個個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喜悅,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飛回家中,與家人共享這份難得的幸福時光。
在這歡慶的氛圍中,除了少數幾個固執己見的大男子主義者,仍舊對女王陛下心存不滿外,其餘的大臣們對清歌女王皆是心服口服,敬佩之情溢於言表。清歌的威望如同日中天,連那些曾經極力反對女子參加科舉的大臣們,也不敢再輕易發表異議,生怕觸怒了這位英明神武的女王陛下。
然而,清歌女王並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她深知,要徹底改變這個國家的麵貌,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正式下旨重啟科舉之前,她精心謀劃了三件大事,以確保科舉製度的改革能夠順利進行。
第一件事,便是改革科舉考試的內容。清歌女王深知,傳統的經史知識固然重要,但民生經濟同樣不可或缺。因此,她決定科舉考試不僅要考察考生的經史才學,還要重點考察他們對民生經濟的了解。民生經濟占六成,傳統才學占四成,隻有才學和能力都具備的考生,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這一決定,無疑為那些出身貧寒、卻對民生經濟有著獨到見解的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
第二件事,則是改革官員的選拔機製。清歌女王認為,考中的進士不能直接當官,而是要先以“官選生”的身份到各地去曆練一年。這一年裏,他們將深入基層,了解百姓疾苦,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待曆練期滿,再根據他們的表現來定職位。特別是那些一甲進士,即狀元、榜眼、探花,他們將會得到更特殊的待遇。不僅會被派到富饒的地方實習,而且將來授的官職也會比二甲、三甲的高。這樣的製度設計,既保證了官員的實踐能力,又激勵了考生們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
第三件事,則是為了體現男女平等的理念。清歌女王決定,科舉考試要男女分榜錄取,男進士占七成,女進士占三成。她深知,由於長期受封建禮教的束縛,當時的女性有才學的人並不多。因此,她特意設定了這個比例來平衡男女之間的差異。雖然女進士的錄取名額隻有三成,但清歌女王估計,由於女性考生數量遠少於男性,競爭壓力相對小一些,所以最終的錄取率可能會是男性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
詔書一公布,全國上下頓時沸騰了。男學子們有的懊惱自己為什麽不是女兒身,有的則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才學和能力,希望能夠在這場公平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畢竟,十年寒窗苦讀,雖然努力的人很多,但競爭實在太激烈了。能被錄取的希望非常渺茫,更何況現在女科也開了,還分走了三成的名額。這無疑又增加了男學子的難度。
然而,科舉製度的重啟畢竟是一件好事。自從大炎女王登基以來,新政一個接一個地出台,科舉製度作為封建社會的遺留問題,自然也是首當其衝需要改革的。男學子們雖然心中有些不滿,但更多的還是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他們相信,在清歌女王的帶領下,大炎一定會迎來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的時代。
而女學子們則是歡欣鼓舞,她們終於有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雖然錄取名額有限,但她們知道,隻要努力,就一定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於是,她們開始更加努力地學習,希望能夠在這場公平的競爭中,為自己爭取到一個美好的未來。
清歌女王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欣慰和期待。她知道,這場科舉製度的改革,隻是她實現大炎繁榮昌盛夢想的第一步。未來,她還有更多的計劃和目標,需要她和她的臣民們共同努力去實現。但她相信,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共同創造出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大炎國的京城,春日的暖陽溫柔地灑落在青石板路上,為這座古城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街道兩旁,柳絲輕拂,桃花笑春風,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然而,在這繁花似錦的背後,卻隱藏著無數士子心中的焦慮與迷茫。
李清歌,這位在朝野間聲名顯赫的女官,此刻正站在她那簡樸卻不失雅致的書房中,凝視著窗外紛飛的柳絮,心中五味雜陳。她深知,這幾年來,多少士子寒窗苦讀,卻因仕途擁堵,眼看就要白費心血。而自己,雖身為女子,卻幸運地得到了女王陛下的賞識,得以在朝堂之上占有一席之地。但這份幸運,她希望能分享給更多的人。
正當李清歌沉浸在沉思中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書房的寧靜。侍女小翠匆匆進來,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大人,大人!女王陛下有旨,要重新開科考試選拔人才啦!”
李清歌聞言,心中猛地一震,仿佛有一股暖流湧入心田,將那些日的憂愁一掃而空。她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真是天助我也!這無疑是給那些有誌之士重新點燃了希望之火。”
消息很快傳遍了京城,乃至整個大炎國。男人們聽後,焦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們渴望通過科舉考試,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而女人們,則是喜出望外,仿佛過年一般,她們從未想過,科舉的大門竟然也會向她們敞開。
在京城的一處繁華街市,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書店裏,各種科舉輔導書籍被搶購一空,文具店門口更是排起了長龍,人們爭先恐後地購買著筆墨紙硯,生怕錯過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這股熱潮中,李清歌的身影尤為引人注目。她不僅親自參與科舉製度的改革,還積極倡導男女平等,為女子爭取到了三成的新科進士名額。這一舉措,無疑在朝野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有人讚歎她的膽識和遠見,也有人質疑她的動機和目的。但李清歌卻不為所動,她深知,這是為了國家的長遠發展,為了打破封建禮教的束縛,讓更多的人才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
隨著科舉考試的臨近,整個大炎國都沉浸在一片緊張而又充滿希望的氛圍中。士子們日夜苦讀,家長們也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為孩子們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有的家庭甚至把屢考不中的兒子晾在一邊,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女兒的培養上。他們明白,隻要家裏能出一個當官的,管他是男是女,都是光宗耀祖的事兒。
而在這股熱潮的推動下,大炎國的教育事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九年義務教育的推行,使得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接受教育,男女平等的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
與此同時,在大炎國的北方,大清國的情況卻截然不同。前朝的官員們一個個隻知道占著位子不幹事,貪汙腐敗成風。國家窮困潦倒,老百姓也跟著受苦受累。
乾隆爺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看著下麵那些垂頭喪氣的官員們,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憤怒。他深知,再這樣下去,大清國遲早要亡國滅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