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我叫你娘,你能養我嗎?
七零吃瓜:虧了娃也不能苦了娘 作者:黃中帶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咋不能來了?”楊小花享受著她們服務,吊兒郎當的反問道。
楊冬至看到徐冬麥坐下想給她捶腿,被她拒絕了,“娘,我技術很好的,外婆剛才還誇我捶的舒服。”
“不用,我腿不酸,不用你捶。”使喚孩子怎麽也得等到孩子六歲以後吧?
“好吧。”聽到徐冬麥拒絕她的服務,楊冬至還有些不開心的。
“乖乖來外婆這裏,外婆需要甜心。”楊小花看著徐冬麥無福消受,夾著嗓子哄道。
“楊小花,你差不多得了,有我婆婆伺候你還不夠,連四歲的小孩也不放過。”誰的小孩誰心疼。
“沒意思。”楊冬至最聽娘的話了,乖乖的站在徐冬麥身邊,楊小花嘖嘖道。
“你還沒說你咋又來了?不會又來我家蹭吃吧?”徐冬麥坐下後想到楊小花避而不答的問題,出言道。
“啥叫蹭吃?”
“我可是你親娘,吃你幾頓飯怎麽辦?”
“小時候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帶大我容易嗎?跟個白眼狼一樣,徐冬麥你太讓我寒心了。”楊小花假哭,鱷魚的眼淚始終流不下來,觀察著徐冬麥的表情,看著大女兒看戲一般的看著她,她沉不住氣了。
“死丫頭,你不會真的要拋棄娘吧?”
要是以前的徐冬麥,楊小花巴不得她們劃清界限,現在徐冬麥有出息了,楊小花哪舍得這顆搖錢樹?
徐冬麥看著戲多的楊小花,真能演啊!
因為徐奶奶不喜歡好吃懶做的楊小花,早早的把徐建國一家分了出來。
作為家裏的第一個孩子,要不是徐建國初當爹,細致的養著她,徐冬麥墳上都長草了。楊小花帶娃,主打一個省事。
坐月子那會她一個人睡到徐建國下工回來,發現媳婦還在睡,孩子餓了半天都沒力氣哭了,嚇得摔倒。
那是徐建國第一次對楊小花生氣,楊小花原話,“這不是還沒餓死嗎?”
自從以後徐建國又當爹又當娘,一天天把徐冬麥拉扯長大。
因為徐冬麥是徐建國第一個帶大的孩子,感情深厚,徐建國在她身上付出了諸多心血,這麽多年家裏無人能撼動她嫡長女的地位。
“行了,你快得了吧,你以為我還是三歲小孩?”
“再留你吃最後一頓,明天不許來了,娘,明天記得關好門,不能再讓楊小花進來了。”徐冬麥囑咐婆婆道。
這一次來都來了,就讓楊小花吃完今天這一頓。
自從知道上河村來了一個重生女,徐冬麥不敢再大手大腳的拿出物資了,比起之前,楊家現在又過回了以前緊巴巴的日子。
家裏的白麵啥的還不夠徐冬麥一家六口人吃,徐冬麥哪敢楊小花一直在楊家吃喝?
別人沒看過小說,不知道有魂穿這一說。葉芳華可就不一定了,要是被葉芳華知道她的殼換了魂,她會被切片的。
大女兒一向說到做到,楊小花臉垮了下去,“你這麽對我,良心不會痛嗎?”
“不會。”
“想到你要白吃我的糧食,我才心疼呢。”徐冬麥笑著調侃道。
“養女兒真沒用,要是你是男的就好了,我跟著你過日子。”楊小花吐槽道。
“下輩子再說吧。”徐冬麥汗言,要是她穿過來是一個男的,做了二十幾年女的,一覺醒來,長個追追。
不開玩笑,徐冬麥真的會創死。
“徐冬梅跟個賴子一樣賴在我家不走,咋辦啊?”徐冬梅現在懷著孕,飯量是以前的兩倍,楊小花天天掂量一下裝糧食的袋子,心情一天比一天差。
“沒辦法啊,兒女都是債!”
“誰讓你把她生下來呢?”徐冬麥現代不婚不育,找不到合適的生活搭子是一方麵,另一方麵養孩子的成本太太太高了,不是她一個領三千死工資社畜能有的奢侈品。
一瓶好一點的奶粉要幾百,她一周才獎勵自己一杯不到20塊錢的燒仙草。
“我叫你娘,你能養我嗎?”楊小花前傾身子問她。
楊小花超前的思想狀態有時候真的讓徐冬麥挺無助的,“我有四個孩子了,你覺得我怕缺嗎?”
“多多益善嘛。”楊小花臉皮賊厚的說著,楊老太太聽不下去了。
徐冬麥看著眼前的巨嬰,連忙搖頭,“楊小花,你夠了啊,別亂了輩分。”
中午徐建國看見楊小花不在家,找來楊家,臉紅的和楊老太太道歉,家家戶戶都不容易,當娘的怎麽能去女兒家打秋風?
“親家不好意思,我這就帶小花回去。”
“沒事的。”
“親家留下一起吃吧。”楊老太太盛情邀請徐建國。
“是啊,來都來了,我好久沒和爹一起吃飯了,怪想的。”徐冬麥拉著他坐下,楊致遠有眼力見的去給外公拿筷子,碗。
“外公坐我旁邊。”徐建國看著大家對他的歡迎,高高興興的坐下了,還是生女兒好啊。
“同人不同命,都是親家,都是長輩,你們也太過分了,對徐建國比對我好那麽多,我不服。”楊小花覺得她被孤立了。
“你拿什麽和爹比?”徐冬麥懶得說她,自己啥樣心裏沒點數?
一個一心為小輩著想,一個隻顧自己死活,能比嗎?
“我怎麽不和他比了,我慈祥和藹,溫柔大度,體貼入微。”
“說的詞你沒一個沾的上邊,趕緊吃飯吧。”
“楊小花,你臉皮快趕上牆了。”徐冬麥不給她任何麵子,吐槽。
“切,你這個當女兒的真掃興。”楊小花壓著聲音小聲抱怨道。
楊老太太看著慫包親家,差點笑出聲。
下午楊嵩回家沒有徐冬麥在門口接他,他摸了摸鼻子,心虛的走進院子裏。
飯菜已經做好了,全家人都等著楊嵩吃飯,楊嵩先看了眼徐冬麥臉色。
不平不淡的,連個笑都沒有。
想到昨晚他的過分,楊嵩坐下之後,悄悄地握住徐冬麥的放在大腿上的手。
‘寶寶,你沒生氣吧?’楊嵩在她手背上寫道。
楊冬至看到徐冬麥坐下想給她捶腿,被她拒絕了,“娘,我技術很好的,外婆剛才還誇我捶的舒服。”
“不用,我腿不酸,不用你捶。”使喚孩子怎麽也得等到孩子六歲以後吧?
“好吧。”聽到徐冬麥拒絕她的服務,楊冬至還有些不開心的。
“乖乖來外婆這裏,外婆需要甜心。”楊小花看著徐冬麥無福消受,夾著嗓子哄道。
“楊小花,你差不多得了,有我婆婆伺候你還不夠,連四歲的小孩也不放過。”誰的小孩誰心疼。
“沒意思。”楊冬至最聽娘的話了,乖乖的站在徐冬麥身邊,楊小花嘖嘖道。
“你還沒說你咋又來了?不會又來我家蹭吃吧?”徐冬麥坐下後想到楊小花避而不答的問題,出言道。
“啥叫蹭吃?”
“我可是你親娘,吃你幾頓飯怎麽辦?”
“小時候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帶大我容易嗎?跟個白眼狼一樣,徐冬麥你太讓我寒心了。”楊小花假哭,鱷魚的眼淚始終流不下來,觀察著徐冬麥的表情,看著大女兒看戲一般的看著她,她沉不住氣了。
“死丫頭,你不會真的要拋棄娘吧?”
要是以前的徐冬麥,楊小花巴不得她們劃清界限,現在徐冬麥有出息了,楊小花哪舍得這顆搖錢樹?
徐冬麥看著戲多的楊小花,真能演啊!
因為徐奶奶不喜歡好吃懶做的楊小花,早早的把徐建國一家分了出來。
作為家裏的第一個孩子,要不是徐建國初當爹,細致的養著她,徐冬麥墳上都長草了。楊小花帶娃,主打一個省事。
坐月子那會她一個人睡到徐建國下工回來,發現媳婦還在睡,孩子餓了半天都沒力氣哭了,嚇得摔倒。
那是徐建國第一次對楊小花生氣,楊小花原話,“這不是還沒餓死嗎?”
自從以後徐建國又當爹又當娘,一天天把徐冬麥拉扯長大。
因為徐冬麥是徐建國第一個帶大的孩子,感情深厚,徐建國在她身上付出了諸多心血,這麽多年家裏無人能撼動她嫡長女的地位。
“行了,你快得了吧,你以為我還是三歲小孩?”
“再留你吃最後一頓,明天不許來了,娘,明天記得關好門,不能再讓楊小花進來了。”徐冬麥囑咐婆婆道。
這一次來都來了,就讓楊小花吃完今天這一頓。
自從知道上河村來了一個重生女,徐冬麥不敢再大手大腳的拿出物資了,比起之前,楊家現在又過回了以前緊巴巴的日子。
家裏的白麵啥的還不夠徐冬麥一家六口人吃,徐冬麥哪敢楊小花一直在楊家吃喝?
別人沒看過小說,不知道有魂穿這一說。葉芳華可就不一定了,要是被葉芳華知道她的殼換了魂,她會被切片的。
大女兒一向說到做到,楊小花臉垮了下去,“你這麽對我,良心不會痛嗎?”
“不會。”
“想到你要白吃我的糧食,我才心疼呢。”徐冬麥笑著調侃道。
“養女兒真沒用,要是你是男的就好了,我跟著你過日子。”楊小花吐槽道。
“下輩子再說吧。”徐冬麥汗言,要是她穿過來是一個男的,做了二十幾年女的,一覺醒來,長個追追。
不開玩笑,徐冬麥真的會創死。
“徐冬梅跟個賴子一樣賴在我家不走,咋辦啊?”徐冬梅現在懷著孕,飯量是以前的兩倍,楊小花天天掂量一下裝糧食的袋子,心情一天比一天差。
“沒辦法啊,兒女都是債!”
“誰讓你把她生下來呢?”徐冬麥現代不婚不育,找不到合適的生活搭子是一方麵,另一方麵養孩子的成本太太太高了,不是她一個領三千死工資社畜能有的奢侈品。
一瓶好一點的奶粉要幾百,她一周才獎勵自己一杯不到20塊錢的燒仙草。
“我叫你娘,你能養我嗎?”楊小花前傾身子問她。
楊小花超前的思想狀態有時候真的讓徐冬麥挺無助的,“我有四個孩子了,你覺得我怕缺嗎?”
“多多益善嘛。”楊小花臉皮賊厚的說著,楊老太太聽不下去了。
徐冬麥看著眼前的巨嬰,連忙搖頭,“楊小花,你夠了啊,別亂了輩分。”
中午徐建國看見楊小花不在家,找來楊家,臉紅的和楊老太太道歉,家家戶戶都不容易,當娘的怎麽能去女兒家打秋風?
“親家不好意思,我這就帶小花回去。”
“沒事的。”
“親家留下一起吃吧。”楊老太太盛情邀請徐建國。
“是啊,來都來了,我好久沒和爹一起吃飯了,怪想的。”徐冬麥拉著他坐下,楊致遠有眼力見的去給外公拿筷子,碗。
“外公坐我旁邊。”徐建國看著大家對他的歡迎,高高興興的坐下了,還是生女兒好啊。
“同人不同命,都是親家,都是長輩,你們也太過分了,對徐建國比對我好那麽多,我不服。”楊小花覺得她被孤立了。
“你拿什麽和爹比?”徐冬麥懶得說她,自己啥樣心裏沒點數?
一個一心為小輩著想,一個隻顧自己死活,能比嗎?
“我怎麽不和他比了,我慈祥和藹,溫柔大度,體貼入微。”
“說的詞你沒一個沾的上邊,趕緊吃飯吧。”
“楊小花,你臉皮快趕上牆了。”徐冬麥不給她任何麵子,吐槽。
“切,你這個當女兒的真掃興。”楊小花壓著聲音小聲抱怨道。
楊老太太看著慫包親家,差點笑出聲。
下午楊嵩回家沒有徐冬麥在門口接他,他摸了摸鼻子,心虛的走進院子裏。
飯菜已經做好了,全家人都等著楊嵩吃飯,楊嵩先看了眼徐冬麥臉色。
不平不淡的,連個笑都沒有。
想到昨晚他的過分,楊嵩坐下之後,悄悄地握住徐冬麥的放在大腿上的手。
‘寶寶,你沒生氣吧?’楊嵩在她手背上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