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大朝國文官記錄的史冊不談,那民間的野史,對這位皇帝唯一讚揚的一件事,便隻有一個“孝!”字。
當然了,其孝子之母,早已離開皇宮,遠離朝堂上的是是非非,在自己的山莊內,同親子享受著天倫之樂。
這是沈米娥的要求,她要求華娘娘無需違背心意留在宮中幫皇後,隻需她離開皇宮,不再過問朝堂之事便可。
皇帝殯天,可本該繼位的太子,卻又從京城百姓的口中傳出,“謀害君父,勾結逆賊”的流言蜚語來,這一來二去,皇位空懸不定。
有官員上奏皇後,請求皇後娘娘釋放太子,讓其登基先穩定朝堂局勢。
也有官員奏請皇後,推舉正統嫡子三皇子繼位,安撫民心。
可這些,都被皇後以“國喪”二字的理由給打發了,沈米娥知道,皇後這是在等她的消息,於是也不敢耽擱,在老將軍回京的第一日時,便將親家請到了廳中。
永昌侯府的客廳內,兩人坐在上方,一人坐在下方,三人麵麵相覷。
這三人,便是何崇光,沈米娥及何許青,後兩人抱著一致的目的,今日請何大將軍密談,皆是為了三皇子。
何許青率先出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父親,那京城傳出的並非流言,皆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何崇光疑惑的問道:“何事???”
“您今早回京想必早有耳聞,京城巷尾,百姓口中都在傳陛下之死並非是病死,而是被妖道禍害。”
此話一出,何崇光麵色一暗,深深的蹙起了眉頭,何止是京城再傳?在他趕到武平州的時候,便從當地百姓的口中聽聞到了此事!
常言道,無風不起浪,隻是他不明白,太子為何要這般做?
陛下年邁,他已經是太子了,難道連這點時間都不能等嗎?
隻見何許青繼續解釋道:
“玉國公親自審問並且證實,太子引薦給先帝的國師......所煉製的延年益壽丹非但不能增加壽命,反而是掏空人底子的毒丹......”說到此處,她從袖口中拿出了一方鵝蛋大小的盒子,裏麵赫然放著皇帝每日服用的仙丹。
此物,還是老郡主送過來的,起初皇帝抱著好心,賜給郡馬爺一粒丹藥,想讓後者跟著他一起升仙,可誰曾想,老郡主慧眼過人,根本不敢讓自己那病殃殃的夫君亂吃皇家的東西。
曾經作為先帝女兒的她,最清楚宮廷裏的吃的,那都是要人命的。
何崇光看著何許青桌前放的丹藥,眼睛一眯,深深的歎了口氣,他根本不會懷疑自己女兒和老夫人的話,隻是在證據呈現在眼前的時候......
“弑夫殺弟,我何崇光怎麽會教出這種徒弟來?”
沈米娥見狀,點頭讚同了一句,小聲安慰道:“說的不錯,此人若登上皇位,那大朝國十有八九會毀在他手中。”
“與其如此,倒不如推舉睿兒登基,左右睿兒是皇後娘娘的嫡子,他登基也是名正言順。”
何許青看了自家父親一眼,立馬跟上婆母的話,
“是啊,如今的大朝國風雨飄搖,局勢動蕩,若睿兒登基,以他的仁慈、忠厚,定能治理好這個國家,也會讓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
何崇光又不是傻的,老親家千裏迢迢的將他叫來京城,如今,這婆媳兩人又一唱一和?他還能不明白兩人心中的小算盤?
隻是......
“太子畢竟是先帝親立的繼承人,若我們扶持三皇子上位,恐怕會被天下人指著脊梁骨罵!!!”他擔憂的是此事,與其被天下人說他們何家犯上叛亂,挾天子以令諸侯......
倒不如當個中間派,任由太子和三皇子兩方鬥,而他們隻需做個純臣,忠於君主便好。
沈米娥太過清楚老親家的為人,也正因為清楚,才會將他叫來此地慢慢開解。
她定了定神,話鋒一轉......
“若不插手,隻怕太子會借助鎮北王的勢力登上皇位。”
“聽說鎮北王同大燕最近來往密切,不知是打仗,還是在密謀大事......”
聽到此處的何崇光眼皮子一跳,隻是他還沒有說什麽,便又聽到沈老夫人補充了一句。
“老身也是怕,怕太子是第二個先帝......饒記得先帝登基之初,以雷霆手段清算朝堂,又將輔佐他的護國公,以及當時中間派的幾位權臣,全部斬殺。”
她說的並非是假話,在她穿回現實世界的時候,可是親眼見到主線劇情向著“狡兔死,走狗烹!”的局勢發展。
而這位太子,也同那狗皇帝老子一模一樣,登基之初還稱得上一句英明神武,勵精圖治,但僅僅用了三年時間......等朝堂局勢穩定下來後,他便同如那昏君,先將有功之臣害死,後又將妻兒趕盡殺絕。
若不是怕老親家同何許青二人死的不明不白,她也沒必要再穿回來了。
之前還猶猶豫豫的何大將軍,在聽到沈老夫人語重心長的分析後,心裏的那顆石頭終於放下,當即就改變了主意。
“還是老夫人言之有理,本將軍為了你們,為了大朝國,定會堅定不移的站在三皇子身後,推舉他上位......”
婆媳二人相視一笑,再無後話。
值得一提的是,老皇帝提前兩個月走向了大結局,而那皇陵還未修建完畢,玉國公同自家嶽父仔細商量了一番後,決定在偷工減料的基礎上,在幫大朝國省出一百萬兩白銀。
於是乎,這五百萬兩白銀的修建皇陵費,先是被沈米娥從中貪汙了二百萬兩白銀,又被老三摳摳搜搜貪墨了一百萬兩白銀,最終又被玉國公拿走了一百萬兩,僅剩下最後的一百萬兩......
還分出五十萬兩白銀發放給了工人!
如此規模龐大,堪比天上宮闕,可以讓人成仙的皇陵......實際花費五十萬兩白銀!其豪華程度,還不如老皇帝小時候待的冷宮強。
國喪完畢後,在文武百官於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時,何大將軍以一己之力,力挺三皇子為帝,他一開口,那些牆頭草、中間派紛紛站隊,無比臣服的跪下參拜新帝。
睿兒也在眾人的期盼之下,成為了大朝國的皇帝!
登基第一日,新帝便力排眾議,頒發了一道“大赦天下!”的旨意。
此令一出,舉國歡呼,因為新帝的大赦天下可不像先帝一般,隻說不做......
當然了,這也是大朝國的老曆史了,當時的老皇帝在登基後,也來了一招大赦天下,隻是從那聖旨頒發下去直到他死,都沒赦免過什麽。
不像新帝,在聖旨頒發的第一日,便下令減免全國整整一個月的賦稅......
不僅如此,他還下令赦免所有囚犯,讓他們重獲自由,對於那些犯下重罪本該處以死刑之人,新帝亦心生憐憫,將其死罪之名改為監禁八十年,
而那些原本隻需監禁三年的罪犯,則直接被無罪釋放!這一係列舉動,無疑彰顯了新帝的仁慈之心和寬廣胸懷。
百姓們聽聞此消息,無不歡呼雀躍,對新帝感恩戴德。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新帝不僅大赦天下,還親筆寫下了一封罪己詔!!!
詔書之中,新帝痛心疾首地自責......他懊悔不已,責備自己當初不該為了滿足私欲而勞民傷財,動用整個國家的力量去大規模修建奢華的皇陵。
他痛斥自己未能明察秋毫,分辨忠臣與奸臣,以至於縱容那些妖言惑眾的道士橫行朝堂,殘害陛下以及無辜的太子。
這封罪己詔如同巨石投入平靜湖麵,激起千層浪,朝野上下皆為之震動!
當然,這罪己詔是娥給睿兒提出的小小建議!
畢竟大家都知道,加重賦稅修建皇陵乃是先帝的意思,同這位新帝並無關係,而且說是加重賦稅,可在這位新帝的籌謀下,到底也沒對百姓增收過賦稅!
如今罪己詔一發,百姓非但不會怪罪睿兒,還會對新帝更為愛戴,覺著他有自省精神和勇於擔當的勇氣!
但可惜的是,睿兒太過仁慈,竟赦免了自己的好兄長太子,直接封後者為平王,並寬厚的將他曾經的領地分給了這位廢兄長!
但此番做法,無疑深得民心,人人都在誇讚他仁慈善良,是個明君。
第二日,新帝大刀闊斧,對大朝國進行了一係列的政治、軍事改革......
先是加強社會秩序和經濟生產管理,減輕賦稅和徭役,鼓勵農業生產,以促進國家經濟的恢複和發展?!
又在知道何崇光打退了南疆敵人的情況下,派使臣前往鄰國簽訂停戰合約,並在南疆等地區設下十二個的互市貿易地點,使兩國互通有來,和平共處。
南疆之所以戰事不停,是因為南疆地處偏僻,那些南疆人既沒有大朝人得天獨厚、適宜生存的地理位置,又沒有大朝國手工、農業發展的技術手段。
如今開通互市後......糧食、衣物、鐵鍋可以用牛羊換,百姓豐衣足食後,自然不會再引發戰爭。
做完這一切後,新皇安撫、獎勵功臣及同宗子弟?,直接讓李哲接替了左丞相的職位,另外賜何崇光為一等護國公,玉國公為一等忠勇公。
當然了,這知恩圖報的孩子,還想著將蕭景然的爵位給提一提,將侯爵提升至公爵,但被沈米娥一口拒絕。
如今的永昌侯府已經權力獨大,不僅有何崇光這護國公的親家,還有玉國公這皇親身份的親家,再提便顯得不識好歹了。
她雖然相信睿兒的人品,但功高蓋主的道理,還是要遵守的。
本以為一切事情都塵埃落定的時候......皇後娘娘那邊卻傳來了一封密信。
當沈米娥展開密信,青青念出密信時,在場之內的所有人無不心頭一震。
“太子,哦不,是平王跑了???”
新皇賜封前太子為平王,並命令他三日之內前往領地任職,不放心的皇後親派禁衛軍護送,但沒想到,平王剛離開京城便甩掉禁衛軍,騎乘快馬逃往了南方。
眾人對視一眼,驚訝不止,因為他們覺著,平王要逃也是往北方逃,因為北方有掌管五十萬大軍的鎮北王,這女婿沒當上皇帝,投奔鎮北王完全說得過去。
皇後也正是擔心此事,所以才派遣了一隊禁衛軍親自護送。
可沒想到,他卻逃往了南邊,南邊有什麽???
“父親,他莫不是要去投奔您???”何許青挑著眉頭,不確定的說了一句,心裏更尋思著,這平王是不是要挑撥他父親同新帝的關係,才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畢竟何大將軍曾輔佐過前太子七年,在夏獵行刺事情沒有發生前,兩人的關係可以用“情同父子”表達也不為過。
何崇光聽後皺了皺眉頭,麵色有些難看,“應該不會!”
就在眾人左猜右猜的時候,拿著信件的沈米娥卻直接攥緊了拳頭,眯著眼睛吐出了一句話......
“南方並非隻有南疆!”
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老夫人,而此時的何崇光似乎突然意識到了什麽重要的事情,他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
他緊緊皺起眉頭,滿臉焦慮地急忙開口問道:“親家母您所說的難道是……???”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急切與不安。
沈米娥微微頷首,深吸了一口氣後回答道:“沒錯,應當是嶺南!”這個答案早已在她心中確定無疑。
也怪她大意,明明知道小說劇情裏,絕不會有任何一個地方是無緣無故出現的,但她還是放鬆了警惕!!!
早在半年前,在先帝將睿兒的領地封在嶺南時,青青和何許青二人就同她說過嶺南之事,當時,還特意點出了嶺南土皇帝,“五毒教!”
後來,玉國公暗中查探那妖道的底細,在查到嶺南之後,便不了了之。
她當時就應該警惕......這嶺南出現這麽多次,絕不是無的放矢。
當然了,其孝子之母,早已離開皇宮,遠離朝堂上的是是非非,在自己的山莊內,同親子享受著天倫之樂。
這是沈米娥的要求,她要求華娘娘無需違背心意留在宮中幫皇後,隻需她離開皇宮,不再過問朝堂之事便可。
皇帝殯天,可本該繼位的太子,卻又從京城百姓的口中傳出,“謀害君父,勾結逆賊”的流言蜚語來,這一來二去,皇位空懸不定。
有官員上奏皇後,請求皇後娘娘釋放太子,讓其登基先穩定朝堂局勢。
也有官員奏請皇後,推舉正統嫡子三皇子繼位,安撫民心。
可這些,都被皇後以“國喪”二字的理由給打發了,沈米娥知道,皇後這是在等她的消息,於是也不敢耽擱,在老將軍回京的第一日時,便將親家請到了廳中。
永昌侯府的客廳內,兩人坐在上方,一人坐在下方,三人麵麵相覷。
這三人,便是何崇光,沈米娥及何許青,後兩人抱著一致的目的,今日請何大將軍密談,皆是為了三皇子。
何許青率先出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父親,那京城傳出的並非流言,皆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何崇光疑惑的問道:“何事???”
“您今早回京想必早有耳聞,京城巷尾,百姓口中都在傳陛下之死並非是病死,而是被妖道禍害。”
此話一出,何崇光麵色一暗,深深的蹙起了眉頭,何止是京城再傳?在他趕到武平州的時候,便從當地百姓的口中聽聞到了此事!
常言道,無風不起浪,隻是他不明白,太子為何要這般做?
陛下年邁,他已經是太子了,難道連這點時間都不能等嗎?
隻見何許青繼續解釋道:
“玉國公親自審問並且證實,太子引薦給先帝的國師......所煉製的延年益壽丹非但不能增加壽命,反而是掏空人底子的毒丹......”說到此處,她從袖口中拿出了一方鵝蛋大小的盒子,裏麵赫然放著皇帝每日服用的仙丹。
此物,還是老郡主送過來的,起初皇帝抱著好心,賜給郡馬爺一粒丹藥,想讓後者跟著他一起升仙,可誰曾想,老郡主慧眼過人,根本不敢讓自己那病殃殃的夫君亂吃皇家的東西。
曾經作為先帝女兒的她,最清楚宮廷裏的吃的,那都是要人命的。
何崇光看著何許青桌前放的丹藥,眼睛一眯,深深的歎了口氣,他根本不會懷疑自己女兒和老夫人的話,隻是在證據呈現在眼前的時候......
“弑夫殺弟,我何崇光怎麽會教出這種徒弟來?”
沈米娥見狀,點頭讚同了一句,小聲安慰道:“說的不錯,此人若登上皇位,那大朝國十有八九會毀在他手中。”
“與其如此,倒不如推舉睿兒登基,左右睿兒是皇後娘娘的嫡子,他登基也是名正言順。”
何許青看了自家父親一眼,立馬跟上婆母的話,
“是啊,如今的大朝國風雨飄搖,局勢動蕩,若睿兒登基,以他的仁慈、忠厚,定能治理好這個國家,也會讓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
何崇光又不是傻的,老親家千裏迢迢的將他叫來京城,如今,這婆媳兩人又一唱一和?他還能不明白兩人心中的小算盤?
隻是......
“太子畢竟是先帝親立的繼承人,若我們扶持三皇子上位,恐怕會被天下人指著脊梁骨罵!!!”他擔憂的是此事,與其被天下人說他們何家犯上叛亂,挾天子以令諸侯......
倒不如當個中間派,任由太子和三皇子兩方鬥,而他們隻需做個純臣,忠於君主便好。
沈米娥太過清楚老親家的為人,也正因為清楚,才會將他叫來此地慢慢開解。
她定了定神,話鋒一轉......
“若不插手,隻怕太子會借助鎮北王的勢力登上皇位。”
“聽說鎮北王同大燕最近來往密切,不知是打仗,還是在密謀大事......”
聽到此處的何崇光眼皮子一跳,隻是他還沒有說什麽,便又聽到沈老夫人補充了一句。
“老身也是怕,怕太子是第二個先帝......饒記得先帝登基之初,以雷霆手段清算朝堂,又將輔佐他的護國公,以及當時中間派的幾位權臣,全部斬殺。”
她說的並非是假話,在她穿回現實世界的時候,可是親眼見到主線劇情向著“狡兔死,走狗烹!”的局勢發展。
而這位太子,也同那狗皇帝老子一模一樣,登基之初還稱得上一句英明神武,勵精圖治,但僅僅用了三年時間......等朝堂局勢穩定下來後,他便同如那昏君,先將有功之臣害死,後又將妻兒趕盡殺絕。
若不是怕老親家同何許青二人死的不明不白,她也沒必要再穿回來了。
之前還猶猶豫豫的何大將軍,在聽到沈老夫人語重心長的分析後,心裏的那顆石頭終於放下,當即就改變了主意。
“還是老夫人言之有理,本將軍為了你們,為了大朝國,定會堅定不移的站在三皇子身後,推舉他上位......”
婆媳二人相視一笑,再無後話。
值得一提的是,老皇帝提前兩個月走向了大結局,而那皇陵還未修建完畢,玉國公同自家嶽父仔細商量了一番後,決定在偷工減料的基礎上,在幫大朝國省出一百萬兩白銀。
於是乎,這五百萬兩白銀的修建皇陵費,先是被沈米娥從中貪汙了二百萬兩白銀,又被老三摳摳搜搜貪墨了一百萬兩白銀,最終又被玉國公拿走了一百萬兩,僅剩下最後的一百萬兩......
還分出五十萬兩白銀發放給了工人!
如此規模龐大,堪比天上宮闕,可以讓人成仙的皇陵......實際花費五十萬兩白銀!其豪華程度,還不如老皇帝小時候待的冷宮強。
國喪完畢後,在文武百官於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時,何大將軍以一己之力,力挺三皇子為帝,他一開口,那些牆頭草、中間派紛紛站隊,無比臣服的跪下參拜新帝。
睿兒也在眾人的期盼之下,成為了大朝國的皇帝!
登基第一日,新帝便力排眾議,頒發了一道“大赦天下!”的旨意。
此令一出,舉國歡呼,因為新帝的大赦天下可不像先帝一般,隻說不做......
當然了,這也是大朝國的老曆史了,當時的老皇帝在登基後,也來了一招大赦天下,隻是從那聖旨頒發下去直到他死,都沒赦免過什麽。
不像新帝,在聖旨頒發的第一日,便下令減免全國整整一個月的賦稅......
不僅如此,他還下令赦免所有囚犯,讓他們重獲自由,對於那些犯下重罪本該處以死刑之人,新帝亦心生憐憫,將其死罪之名改為監禁八十年,
而那些原本隻需監禁三年的罪犯,則直接被無罪釋放!這一係列舉動,無疑彰顯了新帝的仁慈之心和寬廣胸懷。
百姓們聽聞此消息,無不歡呼雀躍,對新帝感恩戴德。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新帝不僅大赦天下,還親筆寫下了一封罪己詔!!!
詔書之中,新帝痛心疾首地自責......他懊悔不已,責備自己當初不該為了滿足私欲而勞民傷財,動用整個國家的力量去大規模修建奢華的皇陵。
他痛斥自己未能明察秋毫,分辨忠臣與奸臣,以至於縱容那些妖言惑眾的道士橫行朝堂,殘害陛下以及無辜的太子。
這封罪己詔如同巨石投入平靜湖麵,激起千層浪,朝野上下皆為之震動!
當然,這罪己詔是娥給睿兒提出的小小建議!
畢竟大家都知道,加重賦稅修建皇陵乃是先帝的意思,同這位新帝並無關係,而且說是加重賦稅,可在這位新帝的籌謀下,到底也沒對百姓增收過賦稅!
如今罪己詔一發,百姓非但不會怪罪睿兒,還會對新帝更為愛戴,覺著他有自省精神和勇於擔當的勇氣!
但可惜的是,睿兒太過仁慈,竟赦免了自己的好兄長太子,直接封後者為平王,並寬厚的將他曾經的領地分給了這位廢兄長!
但此番做法,無疑深得民心,人人都在誇讚他仁慈善良,是個明君。
第二日,新帝大刀闊斧,對大朝國進行了一係列的政治、軍事改革......
先是加強社會秩序和經濟生產管理,減輕賦稅和徭役,鼓勵農業生產,以促進國家經濟的恢複和發展?!
又在知道何崇光打退了南疆敵人的情況下,派使臣前往鄰國簽訂停戰合約,並在南疆等地區設下十二個的互市貿易地點,使兩國互通有來,和平共處。
南疆之所以戰事不停,是因為南疆地處偏僻,那些南疆人既沒有大朝人得天獨厚、適宜生存的地理位置,又沒有大朝國手工、農業發展的技術手段。
如今開通互市後......糧食、衣物、鐵鍋可以用牛羊換,百姓豐衣足食後,自然不會再引發戰爭。
做完這一切後,新皇安撫、獎勵功臣及同宗子弟?,直接讓李哲接替了左丞相的職位,另外賜何崇光為一等護國公,玉國公為一等忠勇公。
當然了,這知恩圖報的孩子,還想著將蕭景然的爵位給提一提,將侯爵提升至公爵,但被沈米娥一口拒絕。
如今的永昌侯府已經權力獨大,不僅有何崇光這護國公的親家,還有玉國公這皇親身份的親家,再提便顯得不識好歹了。
她雖然相信睿兒的人品,但功高蓋主的道理,還是要遵守的。
本以為一切事情都塵埃落定的時候......皇後娘娘那邊卻傳來了一封密信。
當沈米娥展開密信,青青念出密信時,在場之內的所有人無不心頭一震。
“太子,哦不,是平王跑了???”
新皇賜封前太子為平王,並命令他三日之內前往領地任職,不放心的皇後親派禁衛軍護送,但沒想到,平王剛離開京城便甩掉禁衛軍,騎乘快馬逃往了南方。
眾人對視一眼,驚訝不止,因為他們覺著,平王要逃也是往北方逃,因為北方有掌管五十萬大軍的鎮北王,這女婿沒當上皇帝,投奔鎮北王完全說得過去。
皇後也正是擔心此事,所以才派遣了一隊禁衛軍親自護送。
可沒想到,他卻逃往了南邊,南邊有什麽???
“父親,他莫不是要去投奔您???”何許青挑著眉頭,不確定的說了一句,心裏更尋思著,這平王是不是要挑撥他父親同新帝的關係,才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畢竟何大將軍曾輔佐過前太子七年,在夏獵行刺事情沒有發生前,兩人的關係可以用“情同父子”表達也不為過。
何崇光聽後皺了皺眉頭,麵色有些難看,“應該不會!”
就在眾人左猜右猜的時候,拿著信件的沈米娥卻直接攥緊了拳頭,眯著眼睛吐出了一句話......
“南方並非隻有南疆!”
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老夫人,而此時的何崇光似乎突然意識到了什麽重要的事情,他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
他緊緊皺起眉頭,滿臉焦慮地急忙開口問道:“親家母您所說的難道是……???”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急切與不安。
沈米娥微微頷首,深吸了一口氣後回答道:“沒錯,應當是嶺南!”這個答案早已在她心中確定無疑。
也怪她大意,明明知道小說劇情裏,絕不會有任何一個地方是無緣無故出現的,但她還是放鬆了警惕!!!
早在半年前,在先帝將睿兒的領地封在嶺南時,青青和何許青二人就同她說過嶺南之事,當時,還特意點出了嶺南土皇帝,“五毒教!”
後來,玉國公暗中查探那妖道的底細,在查到嶺南之後,便不了了之。
她當時就應該警惕......這嶺南出現這麽多次,絕不是無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