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朝堂之爭!暗流湧動!
······
秦政的心情有些複雜。
江左盟的事情可以說算是解決了,有陳朝入明都為質,他也能安心不少。
而且按著陳朝所說,他在政和殿上,親自吟出那首憫農,聲稱是自己前往江左盟,一路上親身感受,體會到百姓農民的不易,因此作出此詩。
這自然是在朝堂上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百官紛紛稱讚響應,效果很不錯,秦政很滿意。
心情也很好。
可是到了嚴鐸和王渾二人的身上時,秦政的心情就不那麽愉快了,即便他早有預料。
對嚴鐸和王渾二人,百官中有一大半的人都是請奏處斬二人。
理由很簡單,嚴鐸辦事不利,王渾統兵不利,因為二人的無能,致使國君親自前往談判,失了朝廷顏麵,二人其罪當斬。
太子秦元昭更是態度堅決,嚴鐸和王渾二人必須斬首。
倒是淩王秦元卓為嚴鐸求了情,這一點,秦政很開心,終於有人站在他這一邊了。
而且,由於淩王請奏從輕處罰嚴鐸,淩王一黨的官員,也皆是如此。
於是,淩王一黨與太子一黨的官員便是爭執了起來。
在朝堂上吵嚷不休。
秦政不免有些頭大。
更加讓秦政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王渾又來添亂。
他見無人替他求情,竟是主動為自己開脫。
王渾聲稱此次他雖是統兵不利,可責任卻不完全在他。
他能站出來帶兵,完全是出於對國君的忠心,理應功過相抵。
而在王渾看來,此次失敗最大的責任就應該推到秦王秦元恒的身上,是秦王抗旨不親自統兵的。
否則,豈能失敗。
這樣的言論,雖然從側麵證明了秦王秦元恒的領兵才能,但責任的確是推到了秦王的身上。
在這件事情上,太子和淩王二人倒是表現的出奇一致,紛紛揚言,要懲處秦王,以儆效尤。
對於秦王秦元恒,秦政是不喜歡的,雖然他是自己的兒子。
但他實在太不動變通,這樣的人就是一頭蠢牛,最終的結局,隻能是被人宰殺。
秦政雖然也氣憤秦王的抗旨,不過眼下東楚平城大軍異動,局勢尚不明朗,臨時換將恐對徽州不利,所以秦政壓下此事,稱待徽州戰事穩定,再將秦王秦元恒召回處置。
此事便了。
最終嚴鐸和王渾倒是都保住了性命,二人被羈押到大理寺。
具體處理事宜未定,隻待日後再說。
太子秦元昭見秦政態度堅決,沒再堅持。
何況,還有淩王在為嚴鐸求情,這件事情,也隻能如此。
這一次,朝堂之上,淩王又占了一次先機。
······
太子有些恨,除了沒有弄死嚴鐸,還有就是關於陳朝的事情。
一個小小贅婿,竟讓秦政下旨,不許任何人招惹於他。
隻要陳朝不出明都,不做太過分的事情就行。
他是入明都來當人質的,不是來當大爺的。
“父王真是越來越糊塗了啊。”
出了政和殿,太子秦元昭不禁不滿的發著牢騷道。
跟在他身後的官員聽著,有些擔心。
工部尚書吳樓上前提醒道“太子殿下不可如此,小心被人聽到。”
“哼。”
秦元昭也知剛剛因為生氣,言語有失,他冷哼一聲,不再多說。
吳樓開口說道“殿下,這上將軍府都覆滅了,這陳朝怎麽可能還活著,這件事情還真是讓人奇怪啊。”
“吳大人,此事沒什麽好奇怪的,上將軍府畢竟不是凡處,即便是有人想要滅掉,也不可能那麽順利,不可能沒有遺漏之處。
何況當初上將軍府大火,不少人都被燒死,誰知道燒死的是誰,有所疏漏是難免的。”
吏部尚書許官正開口說道。
一位工部尚書,一位吏部尚書的交談,引得秦無昭的不悅。
“兩位閑的沒事做了嗎?”
被秦元昭喝責,二人不敢多言。
“以後少在本太子麵前提陳朝兩個字,還有,國君的話已經說的明白,都給我眼睛擦亮點,不要輕易招惹陳朝,否則,惹得長林封地那邊發難,本太子可管不了你們。”
“太子放心。”
······
“淩王殿下,你這是何往?”
出了皇宮,便見淩王前往一處,兵部尚書任泰急忙相問,這方向好像是上將軍府的方向啊。
秦元卓道“今日在朝堂上,本王能聽出父王對陳朝的讚譽,本王想去見見他,看看他這個曾經的二世祖,到底變化如何?”
“淩王萬萬不可,國君讚譽陳朝,那是國君的胸懷寬廣,不與陳朝計較過往之事,可王爺若是去了,國君怕不會這麽想。
王爺,您即便是要見陳朝,也不能這麽明目張膽的去,還是要暗中行事為好。”
任泰一副神秘的樣子,淩王秦元卓有些不解。
“任大人同意本王去見陳朝?”
任泰道“準確的說是支持淩王與長林交好,陳朝隻是一個橋梁而已。
淩王有所不知,近日臣發現了一件怪事。”
“怪事,什麽怪事?”淩王詫異。
任泰的話也引起了其他幾名在場官員的注意,不過,任泰沒有隱瞞的意思,更沒有避開這幾名官員之意,他們都是淩王一黨,說出來沒什麽不妥。
任泰道“這話就有些長了,還要從兩個月前說起,臣長話短說。
兩個月前兵部有兩名校尉請故回鄉,後來得到消息,路遇強盜,全部被殺。
這件事情,最後交給當場州府處理。
臣也沒有過多去管。
可是就在半月前,又是三名校尉各有緣由離去,結果不是突發病症死去,便是出了別的事情死掉。
其中一名校尉還是剛剛授了國君冊封的,極具領兵才能,不出意外,今年必定能冊封將軍。
這些人相繼出事,臣擔心影響不好,便向國君秘密稟報,國君派臣秘密嚴查,結果臣查到這死去的五名校尉皆與太子有過幾次接觸。”
“任大人的意思是,他們被太子給殺了?”淩王有些沒有頭緒。
任泰道“臣不知。臣除了這些,沒有查到任何有用的消息,臣與王爺說這些,隻是讓王爺未雨綢繆,長林封地雖是江湖勢力,可已經成了氣候,利用得當,必是王爺的一大助力。
不管太子與那五名校尉因什麽原因接觸,臣覺得此事必不會那麽簡單,至少能證明一點,太子在打軍隊的主意。
此事臣還會繼續派人調查。”
“本王明白任大人的意思了。”
淩王微微點頭,眼中浮現一抹明亮的光芒。
任何時候,手裏有兵權都是好的啊。
······
秦政的心情有些複雜。
江左盟的事情可以說算是解決了,有陳朝入明都為質,他也能安心不少。
而且按著陳朝所說,他在政和殿上,親自吟出那首憫農,聲稱是自己前往江左盟,一路上親身感受,體會到百姓農民的不易,因此作出此詩。
這自然是在朝堂上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百官紛紛稱讚響應,效果很不錯,秦政很滿意。
心情也很好。
可是到了嚴鐸和王渾二人的身上時,秦政的心情就不那麽愉快了,即便他早有預料。
對嚴鐸和王渾二人,百官中有一大半的人都是請奏處斬二人。
理由很簡單,嚴鐸辦事不利,王渾統兵不利,因為二人的無能,致使國君親自前往談判,失了朝廷顏麵,二人其罪當斬。
太子秦元昭更是態度堅決,嚴鐸和王渾二人必須斬首。
倒是淩王秦元卓為嚴鐸求了情,這一點,秦政很開心,終於有人站在他這一邊了。
而且,由於淩王請奏從輕處罰嚴鐸,淩王一黨的官員,也皆是如此。
於是,淩王一黨與太子一黨的官員便是爭執了起來。
在朝堂上吵嚷不休。
秦政不免有些頭大。
更加讓秦政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王渾又來添亂。
他見無人替他求情,竟是主動為自己開脫。
王渾聲稱此次他雖是統兵不利,可責任卻不完全在他。
他能站出來帶兵,完全是出於對國君的忠心,理應功過相抵。
而在王渾看來,此次失敗最大的責任就應該推到秦王秦元恒的身上,是秦王抗旨不親自統兵的。
否則,豈能失敗。
這樣的言論,雖然從側麵證明了秦王秦元恒的領兵才能,但責任的確是推到了秦王的身上。
在這件事情上,太子和淩王二人倒是表現的出奇一致,紛紛揚言,要懲處秦王,以儆效尤。
對於秦王秦元恒,秦政是不喜歡的,雖然他是自己的兒子。
但他實在太不動變通,這樣的人就是一頭蠢牛,最終的結局,隻能是被人宰殺。
秦政雖然也氣憤秦王的抗旨,不過眼下東楚平城大軍異動,局勢尚不明朗,臨時換將恐對徽州不利,所以秦政壓下此事,稱待徽州戰事穩定,再將秦王秦元恒召回處置。
此事便了。
最終嚴鐸和王渾倒是都保住了性命,二人被羈押到大理寺。
具體處理事宜未定,隻待日後再說。
太子秦元昭見秦政態度堅決,沒再堅持。
何況,還有淩王在為嚴鐸求情,這件事情,也隻能如此。
這一次,朝堂之上,淩王又占了一次先機。
······
太子有些恨,除了沒有弄死嚴鐸,還有就是關於陳朝的事情。
一個小小贅婿,竟讓秦政下旨,不許任何人招惹於他。
隻要陳朝不出明都,不做太過分的事情就行。
他是入明都來當人質的,不是來當大爺的。
“父王真是越來越糊塗了啊。”
出了政和殿,太子秦元昭不禁不滿的發著牢騷道。
跟在他身後的官員聽著,有些擔心。
工部尚書吳樓上前提醒道“太子殿下不可如此,小心被人聽到。”
“哼。”
秦元昭也知剛剛因為生氣,言語有失,他冷哼一聲,不再多說。
吳樓開口說道“殿下,這上將軍府都覆滅了,這陳朝怎麽可能還活著,這件事情還真是讓人奇怪啊。”
“吳大人,此事沒什麽好奇怪的,上將軍府畢竟不是凡處,即便是有人想要滅掉,也不可能那麽順利,不可能沒有遺漏之處。
何況當初上將軍府大火,不少人都被燒死,誰知道燒死的是誰,有所疏漏是難免的。”
吏部尚書許官正開口說道。
一位工部尚書,一位吏部尚書的交談,引得秦無昭的不悅。
“兩位閑的沒事做了嗎?”
被秦元昭喝責,二人不敢多言。
“以後少在本太子麵前提陳朝兩個字,還有,國君的話已經說的明白,都給我眼睛擦亮點,不要輕易招惹陳朝,否則,惹得長林封地那邊發難,本太子可管不了你們。”
“太子放心。”
······
“淩王殿下,你這是何往?”
出了皇宮,便見淩王前往一處,兵部尚書任泰急忙相問,這方向好像是上將軍府的方向啊。
秦元卓道“今日在朝堂上,本王能聽出父王對陳朝的讚譽,本王想去見見他,看看他這個曾經的二世祖,到底變化如何?”
“淩王萬萬不可,國君讚譽陳朝,那是國君的胸懷寬廣,不與陳朝計較過往之事,可王爺若是去了,國君怕不會這麽想。
王爺,您即便是要見陳朝,也不能這麽明目張膽的去,還是要暗中行事為好。”
任泰一副神秘的樣子,淩王秦元卓有些不解。
“任大人同意本王去見陳朝?”
任泰道“準確的說是支持淩王與長林交好,陳朝隻是一個橋梁而已。
淩王有所不知,近日臣發現了一件怪事。”
“怪事,什麽怪事?”淩王詫異。
任泰的話也引起了其他幾名在場官員的注意,不過,任泰沒有隱瞞的意思,更沒有避開這幾名官員之意,他們都是淩王一黨,說出來沒什麽不妥。
任泰道“這話就有些長了,還要從兩個月前說起,臣長話短說。
兩個月前兵部有兩名校尉請故回鄉,後來得到消息,路遇強盜,全部被殺。
這件事情,最後交給當場州府處理。
臣也沒有過多去管。
可是就在半月前,又是三名校尉各有緣由離去,結果不是突發病症死去,便是出了別的事情死掉。
其中一名校尉還是剛剛授了國君冊封的,極具領兵才能,不出意外,今年必定能冊封將軍。
這些人相繼出事,臣擔心影響不好,便向國君秘密稟報,國君派臣秘密嚴查,結果臣查到這死去的五名校尉皆與太子有過幾次接觸。”
“任大人的意思是,他們被太子給殺了?”淩王有些沒有頭緒。
任泰道“臣不知。臣除了這些,沒有查到任何有用的消息,臣與王爺說這些,隻是讓王爺未雨綢繆,長林封地雖是江湖勢力,可已經成了氣候,利用得當,必是王爺的一大助力。
不管太子與那五名校尉因什麽原因接觸,臣覺得此事必不會那麽簡單,至少能證明一點,太子在打軍隊的主意。
此事臣還會繼續派人調查。”
“本王明白任大人的意思了。”
淩王微微點頭,眼中浮現一抹明亮的光芒。
任何時候,手裏有兵權都是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