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整個大明朝堂上的官老爺們都因為“王田製”而難受無比的時候,楊少峰卻是望著眼前成群的牛馬笑開了花。
瞧瞧,瞧瞧眼前這些牛馬,有二十九個穿著儒衫的讀書人,有三百多個穿著粗布短衫的工匠,而且這些讀書人和工匠都是帶著親眷一塊兒來的。
要是把他們的親眷也都算進去,人數就得有一千左右。
也就是說,從他們來到寧陽縣的那一刻起,寧陽縣的人口數量就變成了三千多,瞬間暴增三分之一。
關鍵是這些人的身份。
二十九個讀書人裏有三個秀才,這三個人無疑是佐貳官的最佳人選。
剩下二十六個全是童生,這些人無疑是六房書吏的最佳人選。
至於那些個工匠……
我滴個老天爺嘞,三百多個工匠,幾乎覆蓋了整個大明朝目前所有的行業分類。
有了他們,寧陽縣瞬間就擁有了從農業縣向工業縣發展的資本。
而就在楊少峰打量著眼前一千多牛馬的時候,這一千多牛馬也同樣在暗中打量著楊大知縣。
對於那三個秀才以及二十六個童生而言,眼前這位年輕到無以複加的知縣大老爺絕對可以算得上是心頭大恨。
如果沒有他楊癲瘋,自己這些人就可以一邊高喊著“為大元盡忠”、“忠臣不事二主”的口號,一邊心安理得的享受著朱皇帝和大明朝廷給的優待。
如果沒有他楊癲瘋,自己這些人就可以一邊喊著“致君堯舜”、“忠君愛民”的口號,一邊把那些泥腿子的田產弄到自己手裏。
現在可倒好,就因為他楊癲瘋忽然發瘋,現在大家夥兒的各種優待都沒有了,把那些泥腿子的田產弄到手裏就必須承擔高額的賦稅,原本高高在上的讀書人,瞬間就被打落到了泥塵。
而對於三百多個工匠及其親眷而言,眼前這個年輕到不像話的知縣大老爺就是他們被迫背井離鄉的罪魁禍首,以後還不知道這位知縣大老爺還會折騰出什麽破事兒?也不知道他會怎麽對待自己這些人?
沉默了好大一會兒,二十九個讀書人當中為首的三個秀才皆是不情不願的站了出來,站在中間的那人率先向著楊大知縣拱手拜道:“學生吳彥虎,拜見縣尊。”
隨著吳彥虎的話音落下,另外兩個秀才也不得不向著楊大知縣拱手拜道:“學生陳墨,拜見縣尊。”
“學生呂鵬,拜見縣尊。”
等吳彥虎、陳墨和呂鵬先後拜過楊大知縣,剩下的那二十六個童生也先後向著楊大知縣報出了名字,並且皆是拱手作揖。
三百一十八個工匠當中為首的一個鐵匠緊隨其後,向著楊大知縣拱手拜道:“草民沈紀,拜見縣尊大老爺。”
“……”
等到所有人都報上了名字之後,楊大知縣先是笑嗬嗬的帶著二十九個讀書人辦理了落籍,隨後就毫不客氣的對吳彥虎等三個秀才們吩咐道:“那就勞煩吳兄暫時擔任縣衙的縣孫丞,陳兄暫且擔任縣衙的主簿,呂兄暫時擔任縣衙的典史。”
“當然,書院裏的課也不能放下,明天本官抽時間帶三位去書院裏轉一轉,熟悉熟悉情況。”
“至於你們……”
楊大知縣瞧了剩下的二十六個童生一眼,隨即吩咐道:“爾等且做好準備,過兩天就把爾等分到六房當中。另外,爾等若是有誌於仕途,便做好在書院裏繼續讀書的準備,等到什麽時候開院試了,爾等可以再去考秀才功名。”
三個秀才,外加二十六個童生,此時此刻的心情就像是嗶了大黃一樣淩亂。
臨來之前說的是當教書先生對吧?
現在怎麽就全變了?
三個秀才在教書的同時還要充當縣丞、主簿、典史這般的佐貳官,二十六個書生莫名其妙的就變成了六房書吏?
麵對這種忽如其來的變故,二十九個讀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卻隻能老老實實的躬身應下。
憋屈,實在是太憋屈了!隻是眼下已經落籍寧陽縣,自己這些人都已經成了案板上的魚肉,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而這二十九個讀書人更加沒有想到的是,楊大知縣在不做人的這方麵從來都不會讓人失望。
楊少峰先是喊來一個衙役,吩咐道:“讓養殖場那邊殺豬宰雞,好好安排幾桌酒席,本官要宴請今天在場的這些人。”
等衙役領命而去後,楊少峰又直接對被任命為主簿的陳墨吩咐道:“勞煩陳兄先挑幾個童生,幫著你一塊兒給他們辦理入籍。”
緊接著,楊少峰又對跛五吩咐道:“去把本官之前做的戶口簿子什麽的拿過來,讓陳主簿參考參考。”
“……”
隨著一連串的命令發布下去,陳墨等人也都老老實實的躬身應下,楊大知縣忍不住表示這種使當麵喚牛馬的感覺可太踏馬爽了!
比暗戳戳的使喚老登都爽!
至於說這些讀書人會不會暗中搞什麽手腳,會不會玩陽奉陰違甚至聯合起來架空自己這個知縣的操作……
楊大知縣是半點兒都不擔心。
通常情況下,佐貳官和書吏聯合起來架空正堂知縣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正堂知縣根本不懂得一個縣衙該如何正常運轉,一種就是他們在本地有很深的關係網,正堂知縣離開了他們的關係網之後沒辦法正常辦公。
可是在寧陽縣,這兩條路是一條都行不通。
因為前者通常出現在韃清時期,因為大明時期能被派出來做正堂知縣的,基本上都有在六部學習打雜的豐富實習經驗,見過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比佐貳官和書吏們的手段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而楊大知縣在擔任寧陽縣知縣這一年半的時間裏,更是既當知縣又當縣丞、主簿、典史和書吏,自己一個人硬撐著整個寧陽縣縣衙正常運轉一半年,對於整個寧陽縣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再加上穿越之前也沒少看百姓的名義還有各種亂七八糟的影視劇,想欺負楊大知縣不懂得縣衙該如何運轉?
至於第二條路,那就更是扯淡。
寧陽縣能有個屁的關係網?
就算是有關係網也是楊大知縣的關係網,楊大知縣離開這些佐貳官和書吏不會沒辦法正常辦公,這些佐貳官和書吏離開楊大知縣的關係網之後卻會寸步難行!
再說了,寧陽縣不止是有這些佐貳官,城內城外八社十六閭的社長閭長們才是楊大知縣手下最為基層的牛馬,也是楊大知縣掌握整個寧陽縣的觸手和關係網!
等安排完二十九個文科牛馬之後,楊大知縣又將目光投向了三百一十八個工科牛馬。
瞧瞧,瞧瞧眼前這些牛馬,有二十九個穿著儒衫的讀書人,有三百多個穿著粗布短衫的工匠,而且這些讀書人和工匠都是帶著親眷一塊兒來的。
要是把他們的親眷也都算進去,人數就得有一千左右。
也就是說,從他們來到寧陽縣的那一刻起,寧陽縣的人口數量就變成了三千多,瞬間暴增三分之一。
關鍵是這些人的身份。
二十九個讀書人裏有三個秀才,這三個人無疑是佐貳官的最佳人選。
剩下二十六個全是童生,這些人無疑是六房書吏的最佳人選。
至於那些個工匠……
我滴個老天爺嘞,三百多個工匠,幾乎覆蓋了整個大明朝目前所有的行業分類。
有了他們,寧陽縣瞬間就擁有了從農業縣向工業縣發展的資本。
而就在楊少峰打量著眼前一千多牛馬的時候,這一千多牛馬也同樣在暗中打量著楊大知縣。
對於那三個秀才以及二十六個童生而言,眼前這位年輕到無以複加的知縣大老爺絕對可以算得上是心頭大恨。
如果沒有他楊癲瘋,自己這些人就可以一邊高喊著“為大元盡忠”、“忠臣不事二主”的口號,一邊心安理得的享受著朱皇帝和大明朝廷給的優待。
如果沒有他楊癲瘋,自己這些人就可以一邊喊著“致君堯舜”、“忠君愛民”的口號,一邊把那些泥腿子的田產弄到自己手裏。
現在可倒好,就因為他楊癲瘋忽然發瘋,現在大家夥兒的各種優待都沒有了,把那些泥腿子的田產弄到手裏就必須承擔高額的賦稅,原本高高在上的讀書人,瞬間就被打落到了泥塵。
而對於三百多個工匠及其親眷而言,眼前這個年輕到不像話的知縣大老爺就是他們被迫背井離鄉的罪魁禍首,以後還不知道這位知縣大老爺還會折騰出什麽破事兒?也不知道他會怎麽對待自己這些人?
沉默了好大一會兒,二十九個讀書人當中為首的三個秀才皆是不情不願的站了出來,站在中間的那人率先向著楊大知縣拱手拜道:“學生吳彥虎,拜見縣尊。”
隨著吳彥虎的話音落下,另外兩個秀才也不得不向著楊大知縣拱手拜道:“學生陳墨,拜見縣尊。”
“學生呂鵬,拜見縣尊。”
等吳彥虎、陳墨和呂鵬先後拜過楊大知縣,剩下的那二十六個童生也先後向著楊大知縣報出了名字,並且皆是拱手作揖。
三百一十八個工匠當中為首的一個鐵匠緊隨其後,向著楊大知縣拱手拜道:“草民沈紀,拜見縣尊大老爺。”
“……”
等到所有人都報上了名字之後,楊大知縣先是笑嗬嗬的帶著二十九個讀書人辦理了落籍,隨後就毫不客氣的對吳彥虎等三個秀才們吩咐道:“那就勞煩吳兄暫時擔任縣衙的縣孫丞,陳兄暫且擔任縣衙的主簿,呂兄暫時擔任縣衙的典史。”
“當然,書院裏的課也不能放下,明天本官抽時間帶三位去書院裏轉一轉,熟悉熟悉情況。”
“至於你們……”
楊大知縣瞧了剩下的二十六個童生一眼,隨即吩咐道:“爾等且做好準備,過兩天就把爾等分到六房當中。另外,爾等若是有誌於仕途,便做好在書院裏繼續讀書的準備,等到什麽時候開院試了,爾等可以再去考秀才功名。”
三個秀才,外加二十六個童生,此時此刻的心情就像是嗶了大黃一樣淩亂。
臨來之前說的是當教書先生對吧?
現在怎麽就全變了?
三個秀才在教書的同時還要充當縣丞、主簿、典史這般的佐貳官,二十六個書生莫名其妙的就變成了六房書吏?
麵對這種忽如其來的變故,二十九個讀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卻隻能老老實實的躬身應下。
憋屈,實在是太憋屈了!隻是眼下已經落籍寧陽縣,自己這些人都已經成了案板上的魚肉,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而這二十九個讀書人更加沒有想到的是,楊大知縣在不做人的這方麵從來都不會讓人失望。
楊少峰先是喊來一個衙役,吩咐道:“讓養殖場那邊殺豬宰雞,好好安排幾桌酒席,本官要宴請今天在場的這些人。”
等衙役領命而去後,楊少峰又直接對被任命為主簿的陳墨吩咐道:“勞煩陳兄先挑幾個童生,幫著你一塊兒給他們辦理入籍。”
緊接著,楊少峰又對跛五吩咐道:“去把本官之前做的戶口簿子什麽的拿過來,讓陳主簿參考參考。”
“……”
隨著一連串的命令發布下去,陳墨等人也都老老實實的躬身應下,楊大知縣忍不住表示這種使當麵喚牛馬的感覺可太踏馬爽了!
比暗戳戳的使喚老登都爽!
至於說這些讀書人會不會暗中搞什麽手腳,會不會玩陽奉陰違甚至聯合起來架空自己這個知縣的操作……
楊大知縣是半點兒都不擔心。
通常情況下,佐貳官和書吏聯合起來架空正堂知縣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正堂知縣根本不懂得一個縣衙該如何正常運轉,一種就是他們在本地有很深的關係網,正堂知縣離開了他們的關係網之後沒辦法正常辦公。
可是在寧陽縣,這兩條路是一條都行不通。
因為前者通常出現在韃清時期,因為大明時期能被派出來做正堂知縣的,基本上都有在六部學習打雜的豐富實習經驗,見過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比佐貳官和書吏們的手段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而楊大知縣在擔任寧陽縣知縣這一年半的時間裏,更是既當知縣又當縣丞、主簿、典史和書吏,自己一個人硬撐著整個寧陽縣縣衙正常運轉一半年,對於整個寧陽縣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再加上穿越之前也沒少看百姓的名義還有各種亂七八糟的影視劇,想欺負楊大知縣不懂得縣衙該如何運轉?
至於第二條路,那就更是扯淡。
寧陽縣能有個屁的關係網?
就算是有關係網也是楊大知縣的關係網,楊大知縣離開這些佐貳官和書吏不會沒辦法正常辦公,這些佐貳官和書吏離開楊大知縣的關係網之後卻會寸步難行!
再說了,寧陽縣不止是有這些佐貳官,城內城外八社十六閭的社長閭長們才是楊大知縣手下最為基層的牛馬,也是楊大知縣掌握整個寧陽縣的觸手和關係網!
等安排完二十九個文科牛馬之後,楊大知縣又將目光投向了三百一十八個工科牛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