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墮落文人杜德機先生曾經說過:幸福都是對比出來的。
當楊大知縣躺在樹蔭下的躺椅上麵假寐的時候,朱重八朱皇帝正在琢磨著學堂裏該教授一些什麽內容,同時也在琢磨著該怎麽使喚禮部的那些牛馬。
畢竟咱老朱是給了他們俸祿的。
當楊大知縣拿著油炸知了猴當點心,美滋滋的喝著小龍團的時候,朱重八朱皇帝正在翻看著禮部拿出來的初版教材,並且跟大明常務副皇帝朱標同學以及李善長、劉伯溫等人一塊兒進行審核。
當楊大知縣躺在床上發呆,琢磨著明天該吃白切雞還是炒雞,琢磨著明天該吃麵條還是該吃餃子的時候,朱重八朱皇帝和朱標、李善長、劉伯溫等人正在稀裏呼嚕的吃著麵條,慶祝忙活了好幾天的教材審核工作終於見到了一絲署光。
對比一下,楊大知縣就過得比較幸福。
如果非要找出有什麽地方是不夠幸福的,那就是楊大知縣現在依舊是個單身狗,穿越過來差不多都一年半了還沒能娶上媳婦。
也不知道那老登到底啥時候才會把錦兒和玉兒嫁過來?
楊大知縣躺在樹蔭下的躺椅上,滿腦子都是錦兒滿臉嬌羞、玉兒滿臉狡黠的模樣。
話說,本官長得這麽帥,錦兒和玉兒又長得這麽漂亮,以後生了孩子得有多好看?
嘖嘖,不敢想不敢想,要是生個兒子不得迷死一大片的小姑娘,要是生個女兒不也得迷死一大片的小夥子?
要不然還是生兒子吧,生女兒容易被黃毛惦記。
好像也不對,兒子哪兒有女兒乖?
隻是想著想著,楊大知縣的思維就再一次不可避免的開始跑偏。
農村有娶媳婦之前蓋房子的傳統,這個事兒跟楊大知縣倒是沒什麽關係,畢竟楊大知縣都是住在縣衙的後院,根本就不需要考慮買房或者蓋房之類的事情。
但是楊大知縣忽然就對縣衙後院裏的廁所很不滿。
縣衙後院裏的廁所在院子的東南角,是一個搭在一間小屋子裏的蹲廁,坑位後麵有一堵牆,牆的後麵就是糞坑,和豬圈連在一起,屬於典型的旱廁。
這種旱廁有一個典型的特征就是夏天的時候很臭,而且一進到廁所裏就要麵對嗡嗡嗡的蒼蠅,冬天的時候雖然不用麵對蒼蠅,臭味兒相對於夏天的時候也要輕很多,但是露在外麵的屁股是真冷。
楊少峰楊大知縣覺得自己一個大老爺們兒當然無所謂,可這不是眼看著就快娶媳婦了嗎,而且一次就要娶兩個,這破旱廁也是時候改造改造了。
還有屋子。
要是自己一個人的話,這屋子裏冷也就冷點兒了,大不了多蓋幾床被子也就是了,可是等娶了媳婦以後呢?難道要讓媳婦跟著自己一樣多蓋幾床被子?
不行,再苦不能苦媳婦,尤其還是兩個那麽漂亮的媳婦。
縣衙後院的房子要改造,廁所也得改造。
嗯,應該先把衝水馬桶弄出來,然後直接在屋子裏安裝座便,這玩意兒好像沒什麽太高的技術含量?
還有用鐵皮桶涮黑漆的猴版太陽能熱水器似乎也可以安排上,畢竟這玩意兒好像也沒有什麽太高的技術含量,目前所欠缺的就是冶鐵工坊,隻要老登派的工匠到位,似乎隨時都可以整。
火炕也應該安排上,大不了再把火牆也給弄出來,反正寧陽縣兩三千百姓,總會有幾個懂這玩意兒的。
不對,要是弄衝水馬桶的話,是不是可以在城外比較遠的地方挖一個大坑,然後用管道連接,以後夜香就直接衝到這個大坑裏蓄肥?
也不對,既然管道都能直接連接到縣衙了,那為什麽不把整個縣城都連接上,讓百姓也徹底告別旱而?
他娘的,城裏的百姓家家戶戶有旱廁,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一到夏天的時候就臭的一批,若是熏著了錦兒和玉兒,最後還不是本官心疼?
隻是轉念一想,楊大知縣的想法就又一次發生了改變——既然都已經決定要搞下水道了,那為什麽不把整個縣城都徹底弄一遍?
楊少峰楊大知縣的思路越來越跑偏,最終終於按捺不住,軲轆一下從躺椅上翻身起來,對旁邊不遠處的跛五喊道:“跛五哥,回縣衙!”
待回了縣衙之後,楊大知縣就又一次紮進了書房裏,拿著紙開始寫寫畫畫。
寧陽縣四麵的城牆不要了,全部拆除。
原來的街道該挖的挖,挖完了直接鋪管道,所需要的管道可以讓磚窯那邊兒去燒製,反正管道一定要夠粗,就按照青島下水道的標準來。
隻是剛剛畫了沒幾下,楊大知縣就停了下來。
磚窯……不具備生產下水管道的可能性。
不是技術上達不到,而是根本就沒有那麽多的人手可供楊大知縣使喚。
一想到人手緊缺的問題,楊大知縣就忍不住恨恨的呸了一聲。
朱重八那個老逼登實在是不爭氣,徐達也不是個什麽好鳥兒,本官找他們要俘虜已經要了足足有一年的時間,結果他們還是沒往寧陽縣派遣多少人。
截止到洪武二年七月初,朱重八那老登一共就往寧陽縣發配了五千個書生外加幾百個士紳的親眷,這些人光是修路都有些捉襟見肘的感覺,又怎麽可能抽得出人手來專門燒窯?
心裏越想越是不痛快,楊大知縣幹脆把筆放下,起身走到書架旁邊,開始翻看寧陽縣的各項數據。
算上陸陸續續從附近其他州縣遷移過來的百姓,寧陽縣現在已經差不多有六百多戶人家,按照收麥子時候每家能有一千斤存糧來計算,寧陽縣差不多能有六十萬斤麥子的存量?要是再算上大豆、高粱和穀子等收成,寧陽縣的存糧數量差不多得有個一百多萬斤?
再按照一個一年吃掉八百斤糧食來計算,一百多萬斤糧食就足夠養活……一千二百多個人?
算到這裏,楊大知縣就直接把各項數據全部放回了書架,然後回到椅子上坐下。
百萬斤的糧食隻夠養活一千來個人,即便是被發配過來的俘虜可以吃的差一點兒,這百萬斤糧食最多最多也就是養活三千來人,除非朝廷能像對待那五千個書生一樣專門為俘虜調撥糧食,否則的話,寧陽縣還真支撐不起大量俘虜的消耗。
當楊大知縣躺在樹蔭下的躺椅上麵假寐的時候,朱重八朱皇帝正在琢磨著學堂裏該教授一些什麽內容,同時也在琢磨著該怎麽使喚禮部的那些牛馬。
畢竟咱老朱是給了他們俸祿的。
當楊大知縣拿著油炸知了猴當點心,美滋滋的喝著小龍團的時候,朱重八朱皇帝正在翻看著禮部拿出來的初版教材,並且跟大明常務副皇帝朱標同學以及李善長、劉伯溫等人一塊兒進行審核。
當楊大知縣躺在床上發呆,琢磨著明天該吃白切雞還是炒雞,琢磨著明天該吃麵條還是該吃餃子的時候,朱重八朱皇帝和朱標、李善長、劉伯溫等人正在稀裏呼嚕的吃著麵條,慶祝忙活了好幾天的教材審核工作終於見到了一絲署光。
對比一下,楊大知縣就過得比較幸福。
如果非要找出有什麽地方是不夠幸福的,那就是楊大知縣現在依舊是個單身狗,穿越過來差不多都一年半了還沒能娶上媳婦。
也不知道那老登到底啥時候才會把錦兒和玉兒嫁過來?
楊大知縣躺在樹蔭下的躺椅上,滿腦子都是錦兒滿臉嬌羞、玉兒滿臉狡黠的模樣。
話說,本官長得這麽帥,錦兒和玉兒又長得這麽漂亮,以後生了孩子得有多好看?
嘖嘖,不敢想不敢想,要是生個兒子不得迷死一大片的小姑娘,要是生個女兒不也得迷死一大片的小夥子?
要不然還是生兒子吧,生女兒容易被黃毛惦記。
好像也不對,兒子哪兒有女兒乖?
隻是想著想著,楊大知縣的思維就再一次不可避免的開始跑偏。
農村有娶媳婦之前蓋房子的傳統,這個事兒跟楊大知縣倒是沒什麽關係,畢竟楊大知縣都是住在縣衙的後院,根本就不需要考慮買房或者蓋房之類的事情。
但是楊大知縣忽然就對縣衙後院裏的廁所很不滿。
縣衙後院裏的廁所在院子的東南角,是一個搭在一間小屋子裏的蹲廁,坑位後麵有一堵牆,牆的後麵就是糞坑,和豬圈連在一起,屬於典型的旱廁。
這種旱廁有一個典型的特征就是夏天的時候很臭,而且一進到廁所裏就要麵對嗡嗡嗡的蒼蠅,冬天的時候雖然不用麵對蒼蠅,臭味兒相對於夏天的時候也要輕很多,但是露在外麵的屁股是真冷。
楊少峰楊大知縣覺得自己一個大老爺們兒當然無所謂,可這不是眼看著就快娶媳婦了嗎,而且一次就要娶兩個,這破旱廁也是時候改造改造了。
還有屋子。
要是自己一個人的話,這屋子裏冷也就冷點兒了,大不了多蓋幾床被子也就是了,可是等娶了媳婦以後呢?難道要讓媳婦跟著自己一樣多蓋幾床被子?
不行,再苦不能苦媳婦,尤其還是兩個那麽漂亮的媳婦。
縣衙後院的房子要改造,廁所也得改造。
嗯,應該先把衝水馬桶弄出來,然後直接在屋子裏安裝座便,這玩意兒好像沒什麽太高的技術含量?
還有用鐵皮桶涮黑漆的猴版太陽能熱水器似乎也可以安排上,畢竟這玩意兒好像也沒有什麽太高的技術含量,目前所欠缺的就是冶鐵工坊,隻要老登派的工匠到位,似乎隨時都可以整。
火炕也應該安排上,大不了再把火牆也給弄出來,反正寧陽縣兩三千百姓,總會有幾個懂這玩意兒的。
不對,要是弄衝水馬桶的話,是不是可以在城外比較遠的地方挖一個大坑,然後用管道連接,以後夜香就直接衝到這個大坑裏蓄肥?
也不對,既然管道都能直接連接到縣衙了,那為什麽不把整個縣城都連接上,讓百姓也徹底告別旱而?
他娘的,城裏的百姓家家戶戶有旱廁,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一到夏天的時候就臭的一批,若是熏著了錦兒和玉兒,最後還不是本官心疼?
隻是轉念一想,楊大知縣的想法就又一次發生了改變——既然都已經決定要搞下水道了,那為什麽不把整個縣城都徹底弄一遍?
楊少峰楊大知縣的思路越來越跑偏,最終終於按捺不住,軲轆一下從躺椅上翻身起來,對旁邊不遠處的跛五喊道:“跛五哥,回縣衙!”
待回了縣衙之後,楊大知縣就又一次紮進了書房裏,拿著紙開始寫寫畫畫。
寧陽縣四麵的城牆不要了,全部拆除。
原來的街道該挖的挖,挖完了直接鋪管道,所需要的管道可以讓磚窯那邊兒去燒製,反正管道一定要夠粗,就按照青島下水道的標準來。
隻是剛剛畫了沒幾下,楊大知縣就停了下來。
磚窯……不具備生產下水管道的可能性。
不是技術上達不到,而是根本就沒有那麽多的人手可供楊大知縣使喚。
一想到人手緊缺的問題,楊大知縣就忍不住恨恨的呸了一聲。
朱重八那個老逼登實在是不爭氣,徐達也不是個什麽好鳥兒,本官找他們要俘虜已經要了足足有一年的時間,結果他們還是沒往寧陽縣派遣多少人。
截止到洪武二年七月初,朱重八那老登一共就往寧陽縣發配了五千個書生外加幾百個士紳的親眷,這些人光是修路都有些捉襟見肘的感覺,又怎麽可能抽得出人手來專門燒窯?
心裏越想越是不痛快,楊大知縣幹脆把筆放下,起身走到書架旁邊,開始翻看寧陽縣的各項數據。
算上陸陸續續從附近其他州縣遷移過來的百姓,寧陽縣現在已經差不多有六百多戶人家,按照收麥子時候每家能有一千斤存糧來計算,寧陽縣差不多能有六十萬斤麥子的存量?要是再算上大豆、高粱和穀子等收成,寧陽縣的存糧數量差不多得有個一百多萬斤?
再按照一個一年吃掉八百斤糧食來計算,一百多萬斤糧食就足夠養活……一千二百多個人?
算到這裏,楊大知縣就直接把各項數據全部放回了書架,然後回到椅子上坐下。
百萬斤的糧食隻夠養活一千來個人,即便是被發配過來的俘虜可以吃的差一點兒,這百萬斤糧食最多最多也就是養活三千來人,除非朝廷能像對待那五千個書生一樣專門為俘虜調撥糧食,否則的話,寧陽縣還真支撐不起大量俘虜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