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忙。
朱重八朱皇帝在忙著完善關於每年邀請一些百姓進京問話的構思,他知道自己離開京城去親自觀察百姓生活的機會並不多,所以就想以天下各處百姓的眼睛代替他的眼睛來觀察整個大明。
馬皇後同樣也忙,畢竟是兩個公主出嫁,公主府要準備,嫁衣要準備,嫁妝也要準備,還有以後服侍錦兒和玉兒的丫鬟也要準備,整個婚禮的所有流程都必須早早準備,以免到時候鬧出笑話。
大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們一個個的更是成狗,畢竟有某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知縣在背後搞風搞雨,朝堂上的官老爺們為了所謂的“五年規劃”可以說是大把大把的掉頭發。
天下各處州縣的地方官老爺們同樣也沒能閑著,因為十三道公文裏要求的各種數據一大堆,隨便哪個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完的,除非是那種願意低下頭,邁開腿,把自己治下的縣城和村莊全部走一遍,對各項數據都了如指掌的官老爺。
老百姓就更不用說了,正常一年到頭也就是入冬以後能稍微閑一點兒,而且這個閑也隻是相對而言——農具要不要修理?牲口要不要喂?來年春耕時所需要的東西要不要準備?過冬的柴火要不要收集?
即便是女子,冬天的時候也同樣閑不下來。
要不要搓線繩?
要不要做女紅?
過年的食物都做好準備了嗎?
新年要穿的衣裳都洗幹淨縫補好了嗎?
所以,無論男女,冬天的時候都不得清閑。
眼下又是夏至這種正農忙的時候,誰也別想閑下來。
就連一向喜歡把朱重八朱皇帝當成牛馬使喚,時不時就會折騰出點兒新花樣給朝堂諸公添堵,自己卻喜歡躺在寧陽縣後衙喝茶當鹹魚的楊少峰楊大知縣也是一樣,甚至到了天色將晚的時候還在忙。
直到一個時辰之後,從傍晚一直忙到天色完全黑透的楊大知縣才算是閑了下來。
而陪著楊大知縣忙了足有一個時辰的跛五則是傻傻的望著楊大知縣,聽楊大知縣在那裏飆粗口。
“他娘的,本官忙活了得差不多一個時辰,結果就踏馬弄來這幾個?”
楊大知縣瞧著桶裏的三十來個知了猴,整個人都破了大防。
後世九十年代的時候,知了猴這玩意兒還挺多,要是趕上運氣好的時候,一晚上就差不多能搞到百十個。
隻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知了猴這玩意兒也越來越少,越來越少,可能一天晚上都搞不到五十個。
最少的時候,楊大知縣找了兩三個小時才找到四五個知了猴。
再後來,這玩意兒就出現了人工養殖,一個差不多能賣到一塊錢,味道比之楊大知縣小時候吃過的也差了老大一截。
再再後來,楊大知縣就穿越到了大明朝。
但是楊大知縣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寧陽縣先是大旱不雨,楊少峰一直忙著讓百姓挖人工湖和溝渠,接著又是蝗災,楊大知縣又忙著帶領百姓滅蝗,每天都累得跟死狗一樣,根本就沒想起來知了猴這回事兒。
現在好不容易到了洪武二年,從開春到夏至都可以說得上是風調雨順,縣裏需要操心的事情也不太多,楊大知縣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知了猴這個好東西。
要知道,知了猴可是實打實的好東西。
這玩意兒有一個別名叫做金蟬,民間有時候也稱之為唐僧肉,蛻皮後的殼也是一味藥材,長生粥就是取剛剛脫殼的金蟬後背上的兩塊肉做材料,其肉質特別鮮美,吃起來像牛蛙,嚼起來像雞肉,據說喝一碗長生粥,能保一年不生病。
所以,楊大知縣在聽到蟬叫之後的當天傍晚就讓跛五準備好了火把,然後跑到城外來捉知了猴,尋思著也弄一碗長生粥來嚐嚐。
可是萬萬沒想到啊,當楊大知縣興致勃勃的帶著火把拎著桶跑到城外,從縣城根一直跑到了西河村,就隻抓到了區區三十來個知了猴,數量比楊大知縣設想中的百十隻要差了三倍還能拐個彎。
跛五也同樣想飆髒話。
不是,誰家的正經知縣大老爺會親自跑出城來抓知了猴啊?
你想吃,你直接吩咐一聲,縣衙裏那麽多的衙役每人出來給你抓幾隻,一晚上好歹也能給你老人家抓上一兩百個吧?
你倒好,親自跑出來抓知了猴不說,還把我跛五也拉出來!
暗自在心裏吐槽一番後,跛五忍不住低聲勸道:“縣尊,要不然咱們還是回縣城吧,您要是想吃知了猴,小的明天晚上帶人出來抓點兒就是了。”
楊大知縣卻是越想越氣,最後幹脆黑著臉應了一聲,把裝了三十來個亂猴的小桶塞到跛五手裏,翻身上馬後說道:“走,明天咱們早點兒出來抓。”
隻是走著走著,楊大知縣忽然又覺得有些不太對勁。
樹呢?
要抓知了猴,首要條件就是得有樹,最好是多年生的楊樹,知了猴最喜歡往楊樹上爬。
但是從寧陽縣城一直到西河村,沿途都沒有什麽像樣兒的樹林,更別提什麽楊樹林。
“算了,明天再出來一趟看看吧,興許是還沒到時候兒。”
楊大知縣先是安慰了自己一番,接著又自言自語的說道:“等明年開春以後,路兩邊都得栽上樹,所有的路兩邊都栽,全部栽楊樹。”
跛五微微一怔,問道:“栽楊樹?”
楊大知縣嗯了一聲道:“不錯,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種樹。咱們寧陽縣現在已經開始修路,這個不用多說,百姓生孩子的事兒也不需要本官去操心,他們自己就知道生,倒是種樹這個事兒還得本官操心。”
“還有就是種的樹多了,以後百姓想弄柴火也容易,水土也能保持得更好一些。”
“哪怕就是幹活幹累了,想要躺下來休息一會兒,躺樹蔭底下也總比躺在日頭底下舒服吧?”
聽著楊大知縣發表出來的種樹有益論,跛五頓時大為佩服,向著楊大知縣拱手拜道:“縣尊就是出來捉知了猴都不忘替百姓考慮,有縣尊,實在是寧陽縣姓的福氣。”
朱重八朱皇帝在忙著完善關於每年邀請一些百姓進京問話的構思,他知道自己離開京城去親自觀察百姓生活的機會並不多,所以就想以天下各處百姓的眼睛代替他的眼睛來觀察整個大明。
馬皇後同樣也忙,畢竟是兩個公主出嫁,公主府要準備,嫁衣要準備,嫁妝也要準備,還有以後服侍錦兒和玉兒的丫鬟也要準備,整個婚禮的所有流程都必須早早準備,以免到時候鬧出笑話。
大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們一個個的更是成狗,畢竟有某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知縣在背後搞風搞雨,朝堂上的官老爺們為了所謂的“五年規劃”可以說是大把大把的掉頭發。
天下各處州縣的地方官老爺們同樣也沒能閑著,因為十三道公文裏要求的各種數據一大堆,隨便哪個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完的,除非是那種願意低下頭,邁開腿,把自己治下的縣城和村莊全部走一遍,對各項數據都了如指掌的官老爺。
老百姓就更不用說了,正常一年到頭也就是入冬以後能稍微閑一點兒,而且這個閑也隻是相對而言——農具要不要修理?牲口要不要喂?來年春耕時所需要的東西要不要準備?過冬的柴火要不要收集?
即便是女子,冬天的時候也同樣閑不下來。
要不要搓線繩?
要不要做女紅?
過年的食物都做好準備了嗎?
新年要穿的衣裳都洗幹淨縫補好了嗎?
所以,無論男女,冬天的時候都不得清閑。
眼下又是夏至這種正農忙的時候,誰也別想閑下來。
就連一向喜歡把朱重八朱皇帝當成牛馬使喚,時不時就會折騰出點兒新花樣給朝堂諸公添堵,自己卻喜歡躺在寧陽縣後衙喝茶當鹹魚的楊少峰楊大知縣也是一樣,甚至到了天色將晚的時候還在忙。
直到一個時辰之後,從傍晚一直忙到天色完全黑透的楊大知縣才算是閑了下來。
而陪著楊大知縣忙了足有一個時辰的跛五則是傻傻的望著楊大知縣,聽楊大知縣在那裏飆粗口。
“他娘的,本官忙活了得差不多一個時辰,結果就踏馬弄來這幾個?”
楊大知縣瞧著桶裏的三十來個知了猴,整個人都破了大防。
後世九十年代的時候,知了猴這玩意兒還挺多,要是趕上運氣好的時候,一晚上就差不多能搞到百十個。
隻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知了猴這玩意兒也越來越少,越來越少,可能一天晚上都搞不到五十個。
最少的時候,楊大知縣找了兩三個小時才找到四五個知了猴。
再後來,這玩意兒就出現了人工養殖,一個差不多能賣到一塊錢,味道比之楊大知縣小時候吃過的也差了老大一截。
再再後來,楊大知縣就穿越到了大明朝。
但是楊大知縣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寧陽縣先是大旱不雨,楊少峰一直忙著讓百姓挖人工湖和溝渠,接著又是蝗災,楊大知縣又忙著帶領百姓滅蝗,每天都累得跟死狗一樣,根本就沒想起來知了猴這回事兒。
現在好不容易到了洪武二年,從開春到夏至都可以說得上是風調雨順,縣裏需要操心的事情也不太多,楊大知縣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知了猴這個好東西。
要知道,知了猴可是實打實的好東西。
這玩意兒有一個別名叫做金蟬,民間有時候也稱之為唐僧肉,蛻皮後的殼也是一味藥材,長生粥就是取剛剛脫殼的金蟬後背上的兩塊肉做材料,其肉質特別鮮美,吃起來像牛蛙,嚼起來像雞肉,據說喝一碗長生粥,能保一年不生病。
所以,楊大知縣在聽到蟬叫之後的當天傍晚就讓跛五準備好了火把,然後跑到城外來捉知了猴,尋思著也弄一碗長生粥來嚐嚐。
可是萬萬沒想到啊,當楊大知縣興致勃勃的帶著火把拎著桶跑到城外,從縣城根一直跑到了西河村,就隻抓到了區區三十來個知了猴,數量比楊大知縣設想中的百十隻要差了三倍還能拐個彎。
跛五也同樣想飆髒話。
不是,誰家的正經知縣大老爺會親自跑出城來抓知了猴啊?
你想吃,你直接吩咐一聲,縣衙裏那麽多的衙役每人出來給你抓幾隻,一晚上好歹也能給你老人家抓上一兩百個吧?
你倒好,親自跑出來抓知了猴不說,還把我跛五也拉出來!
暗自在心裏吐槽一番後,跛五忍不住低聲勸道:“縣尊,要不然咱們還是回縣城吧,您要是想吃知了猴,小的明天晚上帶人出來抓點兒就是了。”
楊大知縣卻是越想越氣,最後幹脆黑著臉應了一聲,把裝了三十來個亂猴的小桶塞到跛五手裏,翻身上馬後說道:“走,明天咱們早點兒出來抓。”
隻是走著走著,楊大知縣忽然又覺得有些不太對勁。
樹呢?
要抓知了猴,首要條件就是得有樹,最好是多年生的楊樹,知了猴最喜歡往楊樹上爬。
但是從寧陽縣城一直到西河村,沿途都沒有什麽像樣兒的樹林,更別提什麽楊樹林。
“算了,明天再出來一趟看看吧,興許是還沒到時候兒。”
楊大知縣先是安慰了自己一番,接著又自言自語的說道:“等明年開春以後,路兩邊都得栽上樹,所有的路兩邊都栽,全部栽楊樹。”
跛五微微一怔,問道:“栽楊樹?”
楊大知縣嗯了一聲道:“不錯,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種樹。咱們寧陽縣現在已經開始修路,這個不用多說,百姓生孩子的事兒也不需要本官去操心,他們自己就知道生,倒是種樹這個事兒還得本官操心。”
“還有就是種的樹多了,以後百姓想弄柴火也容易,水土也能保持得更好一些。”
“哪怕就是幹活幹累了,想要躺下來休息一會兒,躺樹蔭底下也總比躺在日頭底下舒服吧?”
聽著楊大知縣發表出來的種樹有益論,跛五頓時大為佩服,向著楊大知縣拱手拜道:“縣尊就是出來捉知了猴都不忘替百姓考慮,有縣尊,實在是寧陽縣姓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