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暗自替洪武朝的讀書人默哀三秒,楊大知縣忽然扯著嗓子喊道:“跛五哥!跛五哥!”


    等跛五急急忙忙的來到後衙,楊大知縣就直接吩咐道:“這段時間會有一些讀書人被發配到咱們寧陽縣做苦力,你看著安排一下,這些讀書人一個個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別一上來就讓他們去采石頭,到時候再給累死幾個可劃不來。”


    暗自琢磨一番,楊大知縣又補充了一句:“讓監工的兄弟們多加注意一些,要是有表現好的,確實誠心悔過的,就把他們的名字記下來,回頭好弄到學堂裏去教書。”


    他娘的,本官又是寫他娘的工作報告又是寫年終總結,連老登過度優待士人的隱患都給捅出來了,費盡心機才讓老登發配了幾千個讀書人過來,本官容易嗎!


    真的,為了讓寧陽縣百姓的孩子能讀上書,不對,應該說是為了替老登解決朝廷官員不夠用的難題,本官可真是太難了!


    ……


    安排完那些讀書人做苦力的事兒,楊大知縣就帶著跛五再一次來到了城西的劉廟村,趁著劉廟村的百姓都在地裏幹活,劉三十二等人還沒有來得及過來迎接,楊大知縣直接翻身下馬,然後走到了一塊麥地裏。


    楊少峰不懂得怎麽種地,上輩子唯一一次下地幹活還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因為不想讀書,被家裏的大人拎到地裏去拔草,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下過地。


    但是不知道怎麽回事兒,楊大知縣一見著土地就想進去走兩圈,一看見鋤頭就想掄起來鋤兩下,現在進了麥子地,楊大知縣竟然又忍不住蹲下身子給麥苗除草,全然忘了小時候拔草的痛苦。


    “都好好的長啊,多結點兒麥粒。”


    楊大知縣在拔草的同時也不忘用手在麥苗上麵拂過,細細體會著麥苗頂部輕輕拂過手指肚時的感覺。


    輕輕的,癢癢的。


    楊大知縣頓時心情大好。


    匆忙起來的劉三十二瞧著楊大知縣又在拔草,也隻能滿臉無奈的向著楊大知縣揖了一禮,說道:“大老爺,這地裏髒,您老人家趕緊出來吧。”


    楊少峰嗯了一聲,站起身來後問道:“再有幾天時間差不多就該播完種了吧?桑樹長得怎麽樣了?還有讓你們在村子裏挖的塘都挖好了沒有?”


    劉三十二拱手答道:“大老爺放心,最多再有三天的時間就能播完種,桑樹那邊的長勢也很好,估計一家能養個五六筐蠶。還有您老人家讓俺們挖的塘也挖出來了,過幾天等河溝挖好了就能引水。”


    楊少峰再次嗯了一聲,從地裏走到地頭上,抬腳在路邊的草叢上麵蹭了蹭,笑道:“那就好。”


    每家能養五六筐蠶,相對於江南各縣而言並不算多,但是對於寧陽縣而言,每家能有個五六筐蠶卻能算得上曆史性的突破——洪武元年的時候,寧陽縣可是連一筐蠶都沒有!


    沿著劉廟村的土地走了一截,忽然間一陣東北風刮過,楊大知縣忍不住皺起眉頭,問道:“這是那個糞場的味道?”


    劉三十二用力吸了口氣,臉上帶著一抹陶醉的神色答道:“是糞場的味兒,雞糞,豬糞,牛糞,馬糞,還有城裏每天清運出來的夜香,都在糞場那裏漚著,等秋後的時候就能灑到地裏當肥料了。”


    對於楊大知縣而言,糞場的味道實在是有些令人作嘔。


    但是對於劉三十二而言,糞場的味道卻是關乎到一年收成的重要肥料。


    難聞?


    這可是能讓每畝地多產十斤八斤糧食的肥料,難聞什麽的根本就不存在好嗎!


    楊少峰搖了搖頭,懶得理會滿臉癡漢模樣的劉三十二,繼續沿著劉廟村的地頭往前走。


    直到快走出劉廟村的範圍,楊大知縣才開口說道:“你們村子離大明湖近一些,一定要注意大明湖裏的水位,太多了得及時放水,太少了也要及時補充,可不能馬虎大意。”


    “還有,讓那些有孩子的千萬要看好孩子,大明湖中心有多深你也知道,可不能讓小孩兒去大明湖那裏下水玩耍。”


    劉三十二都一一躬身應了下來,說道:“大老爺放心,小的一定會多加小心。”


    楊大知縣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對劉三十二吩咐道:“行了,你回去幹活吧,本官再去西河村那裏瞧瞧。”


    西河村的情況和劉廟差不多,隻是西河村的土地比劉廟村的要差了那麽一些,種麥子的收成也要比劉廟村差點兒,所以西河村更多的還是種植高粱,用來養蠶的桑樹也比劉廟村要多。


    這麽說吧,寧陽縣八社十六閭,每個方向的土地都有一些細微的不同,像西河村的地種高粱就比種麥子強,而偏北的伏山村的土地卻是種穀子要強一些。


    楊大知縣不懂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兒,也不敢胡亂插手,所以也就由得各社各閭的百姓自己決定種什麽。


    隻是讓楊少峰怎麽想也沒想到的是,西河村因為土地種麥子的收成要差點兒,所以就玩起了套種,也就是地壟上種早高粱,地裏種早黃豆,就連種著冬小麥的地裏也早早的就留出來種棉花的空地,隻等著伏後收了冬小麥就開始種棉花。


    這麽牛批的玩法,楊大知縣以前隻是在書上和電視上看到過,現實當中卻還是第一次見到。


    跟趕過來的西河村社長王五七強調過水塘和蠶桑的事情後,楊大知縣又笑著說道:“你得跟本官好好說說,這種冬小麥和棉花套種具體是怎麽個說法,要是換成單種的話,收成跟套種又會差多少。”


    王五七微微一怔,隨後便耐心的解釋了起來。


    原來這麥子不僅可以和棉花一起套路,甚至還可以和黃豆或者綠豆套種,隻是黃豆種的比綠豆要密一些,像棉花和豆類這些作物的種植期也要晚一些,基本上都是在冬小麥收割之前的半個月左右才開始播種。


    當然,這種套種玩法的平均畝產肯定要比單作物的平均畝產要高得多,但是因為在收割麥子時要注意這些新種下去的作物,無形又會增加收割麥子時的難度,隻能說是有利有弊。


    正當楊大知縣在心裏暗自琢磨著該怎麽整理出這些套種的資料,以後又該怎麽樣解決套種時的收割等問題時,東邊兒卻傳一一陣嘚嘚的馬蹄聲,一個衙役騎在馬上,快速向著西河村的方向奔來。


    剛一見到楊大知縣,衙役就直接翻身下馬,拱手拜道:“縣尊,常平章來了,正在縣衙裏等您回去。”


    楊少峰心中一驚。


    誰?


    常黑炭?


    臥了個大槽,常氏兄弟偷出來的小龍團都快被本官給喝沒了,現在常黑炭卻找上門來,這老家夥莫不是來找本官麻煩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煌貴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煌貴胄並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