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毫不猶豫的說道:“李少師。”


    李少師指的就是李善長,朱重八朱皇帝登基時,凡追封祖先及冊立後妃、太子,都由李善長擔任大禮使,立下朱標為太子之後,又以李善長兼太子少師,授為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又率禮官製定郊社宗廟之禮,就連大明朝現行的六部官製也是李善長先上奏確定,其後更是商議官民喪服及朝賀東宮禮議。


    讓李善長來擔任議婚使,楊少峰臉上有光,朱重八朱皇帝的臉上也有光。


    然而宗正寺經曆劉洋卻微微搖頭,“陳老公,事情已經到了現在這般局麵,咱們三個不說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也差不多,有些事情還是攤開說比較好——你覺得李少師會願意給他楊知縣做議婚使?”


    “還有劉青田,胡子中,孔克堅,這些人隨便哪個身份都是夠了的,可是又有哪個會願意給他楊知縣做議婚使?”


    “剩下徐相、常平章還有湯帥,他們幾個的身份既合適,想必也願意,可是他們眼下正在跟韃子打仗,在下何德何能,敢讓他們回來給楊知縣做議婚使?”


    “要是等他們班師回朝了再說,咱們幾個是能等,可是上位那邊能交待過去麽?”


    瞧著長籲短歎不止的宗正寺經曆劉洋,陳忠心道誰特麽跟你一條繩上的螞蚱,要不是你們幾個蠢貨把事情給搞砸了,咱家這會兒正折騰他楊知縣折騰的起勁,回京之後還能拿到賞賜,現在被你們幾個蠢貨給坑了,你還想讓咱家幫你們想對策?我呸!


    然而就在陳忠想要說一句“咱家也實在想不到誰合適”的時候,腦子裏卻忽然閃過劉洋剛剛提到的幾個名字。


    劉青田指的是劉伯溫,胡子中指的是胡惟庸,孔克堅是原本將要冊封為衍聖公的孔希學的親爹,這幾個人身份確實合適,但是這些人都因為楊少峰而被朱皇帝折騰過,誰也不可能心甘情願的給他楊知縣做議婚使。


    在見識過楊大知縣暴打禮部郎中然後直接掀桌子擺爛甩鍋的本事之後,陳忠已經不敢再讓劉青田等人給他楊知縣做議婚使——萬一這些人心裏不舒坦想要折騰楊知縣,而楊知縣又再一次直接掀桌子,自己可擔不起這個後果!


    但是,劉洋提到的孔克堅,卻讓陳忠想到了另外一個人。


    孔克忠。


    孔克忠有個兒子叫孔希路,眼下正在京師帶人修撰《洪武大典》。


    雖說在至元十九年的時候,南宗已經讓爵於北宗,但是孔克忠、孔希路父子再怎麽說也是孔夫子的嫡係後人,孔希路眼下又在跟孔希學競爭衍聖公的封爵,要是讓孔希路出麵做議婚使,孔希路得承咱家的一份情,他楊知縣不也要承咱家的情?


    不對,除了孔希路,其實還有一個人更加合適,而且隻要那個人提出來,朱皇帝上趕著嫁兩個義女這事兒都能變得順理成章,天下人隻會誇獎朱重八不忘舊情,誰也不會說朱皇帝靠嫁義女來拉攏人心。


    暗自琢磨一番後,陳忠便直接對劉洋說道:“劉經曆,咱家這裏倒還真有兩個人選。”


    “這第一個,就是眼下正在帶人修撰《洪武大典》的孔希路。”


    “孔希學可能因為《洪武大字典》而深恨楊知縣,但是孔希路卻必然會因《洪武大典》而感激楊知縣,這其中的門道,想必咱家不說,你劉經曆應該也能想得明白。”


    “不過,此人乃是上選,非上上之選。”


    劉洋眼睛一亮,問道:“那第二個人呢?可是上上之選?”


    陳忠點了點頭,說道:“這第二個人,便是龍潛之時曾經拿出一塊地給皇爺的劉繼祖,此人不在朝堂,身無官職,但是卻與皇爺有恩,隻要劉經曆能說動他出麵議婚,倒是更勝孔希路三分。”


    劉洋毫不猶豫的道:“那就劉繼祖了!隻不過,單憑本官一人,怕是難以說動劉繼祖,還需要陳老公相助才是。”


    陳忠再次點了點頭,應道:“方才劉經曆已經說過,咱們三人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自然要互相幫襯著才是。”


    ……


    楊少峰再一次躺在了縣衙後院的躺椅上,滿腦子裏就隻剩下兩個字。


    舒坦。


    馬皇後回京了,自己就不用再承受來自於丈母娘的威壓,不必再處處小心翼翼。


    陳忠那個死太監和禮部、宗正寺的官老爺們也滾蛋了,自己也不必再天天早上被人早早的喊起來學禮儀,不用被人折騰。


    隻是一想到學禮儀的痛苦,楊少峰的臉上又浮現出一抹嘲諷。


    很明顯,那個禮部郎中許振東明顯是受了什麽人指使跑來跟自己為難的,估計不是李善長他們這些牛馬,就是像孔希學這樣兒的倒黴蛋。


    可惜啊可惜,許振東這貨的腦子明顯有些不夠用,折騰人的手段太過於粗糙了些,說話的時候嘴上又沒個把門的,終於讓自己抓到機會成功反殺,如今終於能再次享受鹹魚擺爛的生活。


    等曬夠了太陽,楊少峰才再一次鑽進了書房。


    是時候給大明的官老爺們上上強度了。


    既然這些人還有心情跑來給本官添堵,就說明這些人還是不夠忙,隻要這些人不夠忙,他們就對不起本官嶽父大人給他們發的俸祿,更對不起天下百姓對他們的供養。


    五代十國時期孟昶親撰的《頒令箴》不是說了麽,“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大明朝的官老爺們拿著百姓供養給他們的俸祿,還有閑心跑來寧陽縣尋本官的晦氣,這就是典型的下虐小民上欺天心,不給他們上上強度,隻怕這些官老爺們永遠也不會長記性!


    然後,楊大知縣就攤開奏本專用的紙,提筆寫道:“中書省直轄寧陽縣知縣楊、謹奏為請定五年計劃。臣聞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而牧之。古之帝王審知乎此,故位曰天位,職曰天職,祿曰天祿,民曰天民,民本有饑食渴飲之欲,不能以自治,必賴君有以養之,人主能以一心總天下之萬機,不能以一身兼天下之眾職。古帝王之勤民者非事事而親之,要在責成臣下而已……當定百年之計……五年為期……伏奏以聞……”


    大概意思就是說老天爺既然讓你老朱當了皇帝,那你就得好好幹,你得對得起百姓,但是呢,你一個人不可能幹完所有的工作,你得讓臣子們幹活,而讓臣子們幹活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自己製定出一個長遠的計劃,比如先製定一個百年規劃,然後每五年為一個工期,完成了有賞,完不成了就追責,我的話說完了,要不要給你手下的牛馬們上強度就全看老登你怎麽選擇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煌貴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煌貴胄並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最新章節